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边塞诗人高适缘何从愤青诗人蜕变成官僚?

解密:边塞诗人高适缘何从愤青诗人蜕变成官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126 更新时间:2024/1/19 1:41:34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一流传千年的名句就是出自高适的《别董大》一诗。高适,字达夫、仲武,唐朝景县(今河北省衡水)人。他被后人誉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为“高岑”。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今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就是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建。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为“边塞四诗人”。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个被后世推崇的大诗人,曾经是一个满腹牢骚的“愤青”,到了晚年却蜕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官僚。那么,高适究竟缘何会从一个“愤青”诗人,蜕变成为一个明哲保身的官僚的呢?

高适所处的时代正是大唐王朝最光辉灿烂的时代,但他本人也许没有感觉到。因为他出生时,他的家族已经走向衰落,从祖上做大官,沦落到他这一辈要靠躬耕田垄过活的地步,可高适却不愿意从事自力更生的活计。史书记载:高适“少落魄,不治生事。”却爱交友游历,总以建功立业自期。他曾自负地写道:“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二十岁时,他带着无限期望来到长安求取功名。谁知梦想很快就破灭了,他发现自己是典型的弱势群体。于是,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高适北上蓟门,漫游燕赵,想在边塞寻求立功,以求仕进,但仍然没有找到出路。此后,他在梁、宋一带过了十几年“混迹渔樵”,饱一餐饥一餐,甚至四处乞食的贫困流浪生活。就在这一时期中的天宝三、四年间,高适遇到了名满天下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诗仙李白以及正与李白同游的杜甫,他们在齐赵一带饮酒游猎,怀古赋诗,又曾到汴州漫游。这几个男人感情至深,甚至到了“醉眠秋共被,携手同日行”的程度,亲密关系若同今日之男基友。

与朋友同饮同游尽管很惬意。但是,长期不如意的下层生活经历,让高适看什么都不顺眼,看什么都有情绪,他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愤青”。和李白、杜甫一样,他写了大量抨击时弊的诗歌。哀民生之艰难,叹权贵之淫逸,感慨自己之怀才不遇,痛骂政要之有眼无珠……在李白的影响下,高适那些充满牢骚的作品很快吸引了读者的眼球,他的很多诗篇被广为传诵。《旧唐书》记载:“每吟一篇,已为好事者称诵。”高适的名气大了起来。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亲密无间好朋友终于要分道扬镖了。李白继续他的浪迹天涯,杜甫继续他的家庭生活,高适则重又开始了他的仕途奔波。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年近五十的高适,诗才被睢阳太守张九皋看中,经举荐,中“有道科”,不久被朝廷委任为封丘县尉。这个县尉相当于如今的县公安局长,官职虽小,也算跻身于官僚行列了。在这个位置上,高适彻底显露出了他的“愤青”本色。他无法忍受迎来送往的日子。做了将近三年县尉后,高适于天宝十一年挂冠而去了。临走时他留下一首著名的诗:“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悲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日迟回。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这首诗让高适的“老愤青”形象跃然纸上。后人都认为他是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的。这也是高适作为“愤青”形象的最后一次表演。

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五十四的高适毅然西行,投奔当时名气如日中天的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有一首诗是这样称赞哥舒翰的:“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哥舒翰就是大唐王朝拱卫西北边陲的长城。这一次选择没错,高适被哥舒翰任命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这是一个重要幕僚的职位,这也是高适生活的转折点。从此,他的仕途遂顺,而创作则渐稀。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时,高适辅佐哥舒翰守潼关。潼关失陷后,高适抓住时机,抄小路昼夜兼程追赶正在向西逃难的唐玄宗,并在河池当面向唐玄宗陈述败亡的前因后果。在朝野一片混乱的非常时期,高适的勇敢与冷静得到唐玄宗的关注和赏识。将他突击提拔为侍御史,随即又升为谏议大夫。当唐玄宗准备分兵,以诸王分镇的形式改变战局时,高适看出了这一策略存在内乱的隐患,他直言极谏,认为不可行。谏言虽然没有改变唐玄宗的旨意,却吸引了太子李享也就是后来的唐肃宗的目光。不久,分镇江淮的永王李璘果然起兵,准备割据。唐肃宗立召高适问策,他奏对称旨,断言永王必败。随即,他被擢升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高适又一次抓住了时机,不仅升了官,还赢得了“义而知变”的声誉。

与此同时,李白受到永王李璘的邀请,进入幕府,正在高谈阔论,自诩东晋谢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靖胡沙。”至此,从前在一起浪游的亲密兄弟,终于成了两个敌对阵营的冤家对头。

李璘是典型的银样蜡枪头,在唐肃宗部队的凌厉攻势下,永王李璘的队伍迅速土崩瓦解。在平定永王的战斗中,高适表现神勇,终因有功而官运亨通;但从前的好兄弟、好老师、好朋友李白却因“从逆”而锒铛入狱,成为“世人皆欲杀”(杜甫语)的人物。

关键时刻,李白曾写诗给当高官的老朋友,想请求高适相救出狱。天真的李白认为高适曾是自己的密友,一定会施以援手。殊不料明哲保身的高适对李白的请求,不置一词,不予援手,他此时考虑的是如何与政敌划清界限。因为,此时的高适已由一个“愤青”诗人蜕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油滑官僚了。

好在左仆射兼天下兵马副元帅郭子仪(曾受过李白的帮助),不忘旧情,以解职相胁,为李白赎罪。一个无知的罪犯、天才的诗人因此得以解救,李白终于被“长流夜郎”了。

之后,“政治正确”的高适成了新贵,他曾任淮南节度使。上元二年(公元761年),任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后又升任剑南节度使等职。回京后,官至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此时,早年的“愤青”已没有了愤怒,只剩下一副明哲保身的官僚躯壳了。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高适卒,终年六十五岁。

《旧唐书·高适列传》记载:“有唐已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因此,高适格外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飞黄腾达,而对落难的老朋友李白不理不睬也就不足为奇了。文人一旦富贵,便无足观。这几乎成了一个定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解密:唐代诗人元稹如何在《西厢记》中始乱终弃?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西厢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戏剧名著,它叙述了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邂逅相遇、一见钟情,在红娘的帮助,私下结合的爱情故事,它表达了青年男女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和追求。曹雪芹在其名著《红楼梦》中,通过林黛玉的口,称赞它为:“曲词警人,余香满口”。《西厢记》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

  • 解密:血债累累的假宦官仇士良缘何能窃国弄权?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在浩瀚的中华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个宦官,论名气,绝对比不上秦末的赵高、北宋末的童贯、明末的魏忠贤等;然而,论罪恶,却决不在赵高、童贯、魏忠贤等人之下;况且,历史上的宦官篡权往往只限于一朝皇帝,一旦皇帝更换,则意味着灭顶之灾的到来。而此人却历经六朝皇帝而不倒,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此人竟是一个生根不净的

  • 解密:唐宣宗李忱如何教育各位公主“不去坑爹”?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唐宣宗李忱是大唐后期唯一值得一提的人物。甫即位,他立即撕掉一直以来以“弱智”示人的假面具,以雷霆之力,快刀斩乱麻地调整人事,结束了延续几十年的牛李党争混乱局面,让大臣和宦官都目瞪口呆。史书上说他烧了三把火:一把火使“权豪敛迹”;二把火使“奸臣畏法”;三把火使“阍寺詟气”。对外关系上,他趁吐蕃、回纥内

  • 解密:没文化的吴越王钱镠如何巧用文化人治国?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钱镠占据的吴越之地,其领土共有一军十三州:即安国衣锦军(钱镠的家乡临安),杭州,越州,湖州,温州,台州,明州,处州,衢州,婺州,睦州,苏州,还有新置的秀州和后占的福州,以杭州为首府;也就是说,吴越王国的全部范围包括今天的浙江和江苏南部及福建北部一带,都是鱼米之乡,为当时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钱镠小时

  • 三国‘扶不起的阿斗’刘禅 原来被世人误解了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读三国,我们不免发现太多豪杰纷争让人心驰神往,我们常常 说虎父无犬子,曹操生了曹丕夺掉了汉室政权建立曹魏,孙坚更是生下孙策和孙权兄弟,孙策驰骋战场打下江东河山,孙权固守江南,富庶一方,权掌一方天地,唯 独刘备,英雄一世,却留下了一个扶不起的阿斗,那么,疑问来了,阿斗真的扶

  • 刘盆子:刘邦之后 当过皇帝最后双目离奇失明!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刘盆子,太山郡式县人,汉太祖高皇帝(汉高祖)刘邦之孙城阳景王刘章之后。更始三年(公元25年)六月,赤眉军领袖樊崇等拥立汉朝皇族后裔刘盆子为皇帝,建元建世(公元25年―公元27年),史称刘盆子为建世皇帝。刘盆子执政期间,心地善良、仁爱宽厚,只可惜是赤眉军的一个傀儡,共在位2年。后来,刘盆子被刘秀所灭亡

  • 朱元璋性格那么残酷 为何对马皇后一直情深意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是个性格特别残酷的人。当年跟着他打江山的功臣,除了非常智慧的汤和,基本都被他屠戮殆尽。当然,你可以说这是出于对后世江山稳固的考虑。但即便如此,他的做法也难以摆脱残酷的嫌疑。比如,单单一个“蓝玉案”,就杀了一万五千多人,牵扯之广,实在是令人侧目。可是,面对自己的糟糠之妻——马皇后

  • 历史上最禽兽皇帝:北齐高湛为何如此残暴荒淫?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时下关于北齐的影视剧不多,但凤毛麟角的几部实在有辱三观。就说高湛这位皇帝吧,在历史上他是有名的无道昏君,杀侄奸嫂,可谓暴虐至极,但影视剧中却把他洗的“白白净净”!言归正传,北齐武成帝高湛相貌英俊,但为何却有一副蛇蝎心肠呢?两位兄长妻子被其侮辱,儿子被其杀死,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内幕呢?且看【纵横五千

  • 最虚伪的皇帝赵昀:推崇理学却将名妓招入宫中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宋理宗赵昀是南宋第五位皇帝,在位四十年,也是南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宋理宗在位期间,尊崇理学,被人称为“理学皇帝”。所谓理学,也称道学,简而言之就是朱熹的那一套理论,诸如“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等。但别看宋理宗表面上如此,实际上此人可谓荒淫至极,做出了许多前人没做过的荒唐事。宋理

  • 揭秘:冯小怜只是宫女却公然与皇帝朝堂上调情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漫长的两千多年帝制中,从秦始皇到袁世凯,共有着将近五百个皇帝。在这些当时拥有着最高权利的皇帝中,有许多都是属于好色之徒,沉迷于酒色,不过他们沉迷归沉迷,依然会懂得廉耻,一般只会在深幽的后宫内与嫔妃作乐。然而在历史上,却有一位君主,竟然将自己与妃子的调情场所公然移到了商议国家大事的朝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