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最被低估的武将麹义创造了以少胜多的神奇案例

最被低估的武将麹义创造了以少胜多的神奇案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113 更新时间:2023/12/5 0:21:18

说到三国中以少胜多的战役,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实际上在它们之前,三国舞台上已经出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场战役中,勇猛的统帅,奇特的战术,以及辉煌的战果,都堪称一绝。

这场战役就是袁绍和公孙瓒之间的界桥之战。

而界桥之战的统帅,名叫麹(qu1)义。

在今天,麹义几乎很少人知道。在演义里,他是被赵云不费吹灰之力就撸死的九流武将。袁绍帐下的“河北四庭柱”是颜良文丑、张合、高览,也没有麹义的位子。

然而,历史上的麹义不是这样。他帮助袁绍打赢了界桥之战,创造了以少胜多、以步兵大败骑兵的神奇案例。他是三国初期最有勇有谋的武将,也是三国里最被低估的武将。

麹义最早是在韩馥帐下,后来发现韩馥也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就投奔了袁绍。正是依靠高攻高敏的麹义,袁绍快速击败了韩馥,夺取了冀州。这对袁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就在同一年,袁绍的盟友——南匈奴单于於夫罗也反叛了,气势汹汹,集结兵力准备对袁绍发动猛攻。这次的救火队员又是麹义,麴义率军打破於夫罗,又解决了一大威胁。

这些战役对麹义来说只是小打小闹。麹义最辉煌的一战,是击败了三国时期最强的轻骑兵团——公孙瓒的白马义从。

《后汉书》记载,公孙瓒经常带着几十个射术一流的人探图打怪,所有人皆骑白马,场面壮观。公孙瓒给自己这波人起了个名字,叫“白马义从”。

后来为了加强火力,公孙瓒又选了三千精锐士兵骑上白马,加入了他的白马义从。公孙瓒的这支白马义从,既是他的禁卫军,又是他的国防军。这支部队全部装备弓箭,敏捷高,攻击高,能刚正面,能打游击,在国际上声名远扬。

乌桓人在内部下达了文件:“路上遇白马,逃。”

匈奴人比乌桓人更爱惜身体,为躲公孙瓒,早早跑到了塞外。

一年后,袁绍和公孙瓒为了争夺冀州,在界桥展开了大战。而界桥之战时,麹义面对的就是这支白马部队。更悲剧的是,袁绍军都是步兵。

骑兵打步兵,从来都是完爆,步兵只有站撸不哭的份。袁绍军普遍觉得不妙,袁绍却说:“他们有白马义从,我们有长刀长枪,怕个毛?”

袁绍跟张郃说:“张郃,快,给我消灭了他们。”

张郃是什么反应?“郃张望不言。”

张郃显然也害怕了。公孙瓒三万步兵开道,两边一万白马义从护航,气势浩大。张合显然知道,上去就是作死。

就在这个关头,展现麹义神奇的时候到了。麹义带领八百敢死队冲上去,弩兵一千人在身后。

公孙瓒看见这点步兵冲上来,心想这不是作死吗。于是下令一万白马义从全力冲锋,想让他的骑兵直接踏平袁绍军。

麹义命令全军都躲在盾牌下。白马义从距离几十米的时候,麹义让前排步兵把地上的灰全都扬起来,然后蹲下,后排弩兵分散开,开始发射。

白马义从什么都看不见,只听见人和马的阵亡声。麹义率八百刀斧手上去,狂砍骑兵马腿。公孙瓒军大乱,丢盔弃甲开始逃跑。麹义带兵一路追杀到公孙瓒的大营,砍下了公孙瓒的军旗。白马义从的首领严纲也被麹义活捉。

一千八百步兵 vs 三万步兵一万骑兵,本来是被完虐的一仗,就这样被智勇兼备的麹义逆袭。这一战的辉煌成果是,麹义以一己之力让公孙瓒的一万白马义从全军覆没。

不管是在三国历史上,还是整个中国历史上,这都是少有的一场以少胜多、以步兵胜骑兵的战役。

麹义之所以善于对付骑兵,和他的家乡有关。麹义是西凉人,从小有羌族人作陪练,自然比中原武将了解骑兵。所以在和白马义从交战之前,麹义早就和三国另一只强力骑兵团——西凉铁骑对撕过。麹义可以说是三国中最会对付骑兵的武将。

从此以后,公孙瓒士气大将,再不敢南下,乖乖回去修了易京楼好好守家了。

这一战之后,袁绍实力第一次超过了公孙瓒,占据了河北的主动权。袁绍后来能统一河北,麹义功不可没。

至于麹义的死,史书上记载极少,只说麹义因为居功自傲,有谋反嫌疑而被袁绍杀害。对这句话我是抱有一点怀疑态度的。

袁绍是什么人?三国著名腹黑,表面上是四世三公的大名士,温文尔雅,礼贤下士,实际上和宫斗剧里那些狠毒的女人差不多,猜忌多疑,刚愎自用,动不动就杀人。袁绍手下的文臣武将,因为受他猜忌而跳槽或者自杀而死的人不在少数。而麹义在袁绍手下绝对是头号功臣,我们有理由相信,麹义很可能也是因为袁绍的猜忌而被杀,毕竟谋反是功臣被杀的最常用的罪名。

这就是麹义的一生。而对于麹义在三国中的地位,显然被严重低估了。

在袁绍的手下大将里,颜良文丑虽然勇冠三军,但也只是猛将而已,武力高,统率低,智力低。荀彧就说过:“颜良文丑,不过是两个勇夫,可一战而擒也。”

而张郃、高览、淳于琼等人,他们在袁绍手下实在没有过什么抢眼的表现。如果要比统帅上的天赋,还有对袁绍集团作出的贡献,他们都不及麹义。

所以我认为,麹义才是河北第一武将。

在今天,麹义已经被人遗忘在了角落里,连知道他的人都不多了。当我们说起三国中最被低估的武将时,有人说是徐荣,有人说是高顺,还有人说是陈到。但我认为,最被低估的武将是麹义。

我们不应该忘记三国第一场以少胜多、以步胜骑的经典战役——界桥之战,也不应该忘记创造这个神奇的人——三国初期第一武将、智勇双全的麹义。(原文来自今日头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到窦氏家提亲的人门槛都踩破了 为何却挑中了李渊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窦氏,唐高祖李渊的结发妻子。父亲是北周的大司马窦毅,母亲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姐姐襄阳长公主,周武帝是她的舅舅。据说窦氏生来不凡,刚出生的时候头发就长到脖子,三岁的时候头发就和身高一样长了。周武帝很喜欢她这个外甥女,自幼将她养在宫中。窦氏非常喜欢读书,很小的时候便读《女诫》、《列女》等传记,而且读过的书

  • 李绩一生料事如神 临死前道出了千古臣子的隐晦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669年,唐初一代名将李绩在秘密向其弟交代完一段话后与世长辞,引得后世无数人争相探寻,这段话中究竟有何玄机?这李绩是何人?他是隋唐时期的一位赫赫有名的国之栋梁,被封为英国公。其原名叫做徐世勣。在唐高祖李渊时期,因有功绩,被高祖赐"李"姓,改名为李勣(通"绩")。据史料记载:在李绩即将逝世前,他突

  • 汉朝十大名将之一:汉和帝麾下名将大将军窦宪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窦宪(?—92年),字伯度,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大司空窦融曾孙,东汉外戚、权臣、名将。建初二年(77年),汉章帝立窦宪之妹为皇后。窦宪、窦笃兄弟亲幸,“赏赐累积,宠贵日盛,自王、主及阴、马诸家,莫不畏惮”。永元元年(89年)窦宪派遣刺客刺杀太后幸臣刘畅,嫁祸蔡伦,后因事泄获罪,被囚于宫内。

  • 明英宗复辟后称:不是弟弟的错 都是小人从中作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也先送英宗回京师后,在明朝并没有受到真心实意的欢迎。景泰帝坐在皇位上不想下来,于是加强防范,惟恐自己失去皇位。 英宗虽然身为太上皇,但他居住的南宫却是冷宫。景泰帝拒绝了一切朝见太上皇或为太上皇过生日的请求,一切与太上皇的往来都受到怀疑和监视。太监阮浪在南宫侍侯太上皇,阮浪门下有个小宦官王尧,王尧要到

  • 唐玄宗李隆基:唐朝第六位皇帝,他一生的经历有多丰富?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李隆基,即唐玄宗,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第三子,唐朝第六位皇帝,也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共45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710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在位前期,注意

  • 历史上的第一个太后是谁?秦国宣太后的传奇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秦国宣太后芈八子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她都有什么秘密呢,请听我详细道来。秦国宣太后,史书记载的第一个被称为政治家的女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太后,也是史上第一个垂帘听政、把握朝政的太后,首创将军之职……后来的女皇武则天、老佛爷慈禧,

  • 历史上刘邦有几个儿子?他们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字季,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开拓者之一。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在中国的历史中,有很多“女强人”的存在,虽然封建社会是一个男权的社会,但是每一个朝代都会出现一个或者两个“女英雄”,这些“女英雄”既包括正面角色又包括反面角色,她们的存在也在推

  • 杜黄裳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出身于京兆杜氏一房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杜黄裳(738年

  • 唐中宗李显在位期间,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李显,即唐中宗,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第三子,唐朝第四也是第六任皇帝,683年—684年、705年—710年两度在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弘道元年(683年)李显即皇帝位,皇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神龙元年(705年)在通天宫复位。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

  • 韦执谊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曾协助王叔文推行永贞革新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韦执谊(生卒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