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永历皇帝朱由榔曾经向罗马教皇请求援助?

解密:永历皇帝朱由榔曾经向罗马教皇请求援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398 更新时间:2024/1/30 15:25:54

首先解释一下,“基督教”在我们的语境中有两成含义。从广义的视角来说基督教包含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等不同教派,而从狭义的视角来看,由于口语习惯的原因,一般我们提到的基督教指的都是新教。而本文所说的“基督教”则是指前者。

最早的关于基督教传入中国的确切记载是唐太宗贞观九年,即公元635年,从波斯来的传教士带着经书来到东土大唐,由宰相房玄龄迎接,并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亲自接见。这比唐玄奘法师取经回到长安的时间还早了十年。(玄奘法师是贞观三年出发,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而当时进入入中国的是聂斯脱里派,全称为神圣大公叙利亚东方教会,史书上称之为“景教”。贞观十二年,既公元638年,景教正式获得唐朝官方认可,并资助其在长安修建教堂。然而景教虽然受到唐朝官方的礼遇,但并没人成为当时的主流宗教信仰。后来唐武宗会昌灭佛,波及景教,景教在唐朝的发展渐渐式微。但唐朝灭亡后,景教在中世纪的契丹人和元朝蒙古人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复兴。

元末明初社会大动乱,景教也在中国大陆消声灭迹。这之后过了将近两百年的时间,才开始有天主教传教士试图到中国传教,基督教才再次进入中国人的视线。

十五世纪开始,欧洲人开了大航海时代。在新兴手工业和海外贸易的带动下,欧洲的经济文化开始蓬勃发展。在先进的航海技术的支持下,伴随着他们的远洋商队、海外殖民者和宣教士,他们把欧洲的科技、文化和宗教带到了全世界。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耶稣会传教士方济各.沙勿略神父辗转到达广东的上川岛,但并未得到进入内地传教的许可,最终带着遗憾死在了上川岛。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葡萄牙租借澳门,随后更多的传教士通过在澳门的耶稣会进入中国内地传教。天主教在中国的发展开始步入正轨。天主教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有着很深远的影响,最著名的就是和传教士利玛窦合作翻译出版《几何原本》的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徐光启。徐光启本人早在万历三十八年就在南京受洗加入天主教。在崇祯末年,据统计明朝宫廷内的王公大臣中就有114人信奉天主教。值得一提的是,明末大海盗,“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早年,在澳门投靠其舅父时,学习葡萄牙语并受洗加入过天主教,教名为“尼古拉斯”。甚至张献忠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权的时候,也请了两位耶稣会传教士,封为“国师”。

而要说到有明一朝的皇帝中与天主教关系最密切的,就要数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了。1644年,闯王李自成攻破北京,自诩为“朕非亡国之君,却担亡国之运”的倒霉皇帝崇祯在煤山自尽。而后吴三桂放清兵入关,在南方的大明宗室先后建立了三个南明小政权,其中坚持就久的就是桂王朱由榔建立的永历小朝廷。

当时有一个人叫庞天寿,顺天府大兴县人(现在的北京大兴),是崇祯时期的内廷御马太监。御马监是内廷最有权势的部门之一,执掌兵符,并一度主管特务机构西厂,与主管东厂的司礼监几成分庭抗礼之势。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那就是天主教教徒,而给他施洗的也是在明清两朝都非常有名望的传教士汤若望。受洗后的庞天寿改教名为“亚基楼”(Aquileo),意思是没有嘴唇的人。(不知道为什么要起名叫没有嘴唇的人,没有xx的人不是更贴切嘛?)

李自成攻破北京的时候,庞天寿恰好不在北京,而是被派去南京出差了,由此他躲过一劫。崇祯殉国后,南京以及南方各省依旧在明朝的控制之下。当年燕王朱棣篡位后迁都燕京,但南京还是保留一套预备班底。崇祯自杀的消息传到南京后,南京的大臣们都认为国不可一日无君。在一番争论后,福王朱由菘即位是为弘光皇帝。随即留在南京的庞天寿被弘光帝派往福建征税,但还没等完成任务回来,南京就沦陷了。

1645年仅在位一年的弘光帝死后,唐王朱聿键在郑芝龙(没错,就是前面提到的郑成功的爸爸)等人的扶持下在福州登基称帝,改元为隆武皇帝。而此时的庞天寿和传教士毕方济一同前往澳门,希望能够求得在澳门的葡萄牙人的帮助。到了澳门后的庞天寿充分发挥了自己天主教徒的身份,成功地游说葡萄牙人逐渐了一支由三百名火枪手和六门大炮组成的雇佣军。然而,这支雇佣军好不容易刚刚组建好,福州方面又传来了不幸的消息。随即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登基,这就是南明最后一任永历皇帝。庞天寿只得带着这支雇佣军,前去支援永历。

当时永历皇帝一路被清军撵到桂林,这支葡萄牙雇佣兵承担了守城的艰巨任务。经过数场残酷的大战,靠着葡萄牙人凶猛的火器,总算暂时击退了由李成栋,尚可喜率领的清军。

借此胜利之机,庞天寿开始在宫廷内进行传教活动。还真别说,在庞天寿的努力下,加之人在困境时需要寻求精神寄托的心理需求,皇太后马氏和萧氏,都受洗入教,改教名为“玛利亚”和“烈纳”;皇后王氏,改教名“亚纳”,在宫廷之中对着圣母像日夜叩拜。就连东宫太子都受洗入教,改名“康斯坦丁”。永历本人还曾手写了一份祷告文:“天主慈悲,挽回赣永之虏寇,化为良民,怜万性生灵。”

永历还曾让庞天寿代表自己给当时的罗马教皇英诺森十世、耶稣会会长和威尼斯共和国写了三封信,请求波兰籍传教士卜弥格转呈,恳求派遣援军。现在这几份信依旧保存在梵蒂冈的博物馆。罗马教皇收到来信后,还专程写了一封回信,可惜还没到信送到,永历朝也覆灭了。至此整个大明王朝宣告灭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李自成当皇帝后真有做过煮活人和生吃鹿肉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在明朝末年,有一个叫朱常洵的亲王,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十一世孙,明神宗朱翊钧的爱子,受封为福王。据野史记载,这位福王真不愧这个称号,他自打一出生就享尽了人间富贵,深受明神宗宠爱,还差一点被立为太子。这位福王虽没当上太子,但却受到明神宗和郑贵妃的特殊照顾,在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经过一番艰苦的

  • 史上第一个皇贵妃唐氏也是明朝最后一个殉葬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令妃遗体为什么不腐烂,纯悫皇贵妃,明朝殉葬的妃子

    人是复杂动物,其性情、爱好是可以随着外部环境变化而改变的。在这方面,明代宗朱祁钰就是个例子。从《明史》的蛛丝马迹中,看以看得出明代宗在执政前期还是个颇有作为的皇帝,在儿女私情方面显得较为古板、生硬,甚至刻薄。第一任皇后汪氏,不过因为劝他不要废立太子,忤了他的意,他便不顾夫妻之情将其废为庶人。废掉明英

  • 东晋北府军堪称最强军队?创始人谢玄有什么背景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最强军队”的排行榜,有许多种。其实不在一个朝代,也不可能在战场真正打一次,属于“关公战秦琼”,只能当作娱乐新闻看。但一些军团曾经纵横四海、所向无敌,不论多少年过去,他们的英雄气依然在天地间激荡,让人怀念、崇敬,比如岳家军、戚家军。在东晋,也有这样一支军队,那就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北府

  • 唐明皇为何要重演历史:分封的节度使实为诸侯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周王朝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杨贵妃的历史介绍,明初实行分封制的原因

    马克思所谓的“封建社会”之所以以“封建”为名,是因为在西欧历史上,以农奴为主要生产力经济形态长期伴随着封土建国的政治制度。然而在中国,严格意义上的封建政体只是先秦三代的时代潮流。随着中央集权“大一统”思想的蒸蒸日上,汉以后的分封多半只是经济上的封赏,诸侯王对自己封地既无管辖权,又无保护能力,甚至“虚

  • 秦始皇的祖先究竟是谁?秦始皇的到底是不是私生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没有吕不韦秦始皇,秦始皇的祖母是谁,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孩子吗

    我们读史书,常常会遇到棘手的难题。比如《史记》就提供了一个近乎八卦的版本,吕不韦将有孕在身的赵姬当成“钓饵”送给嬴异人,赵姬生下的儿子即嬴政,后来成了秦国的国君和秦朝的始皇帝。这样的话,问题就来了,如果秦始皇的生父是吕不韦,那他的远祖就该是吕尚才对。吕尚是谁?在中国历史上,此人即大名鼎鼎的智者姜子牙

  • 揭秘:伏波将军马援为何打得越南千年不敢闹独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马援后代,十年轮战拖垮越南,中越自卫反击战越南主力没出动

    中国的疆土在秦朝以前一直局限在黄河,长江流域。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派兵南下,征服南方,建立桂林、南海、象郡等郡县。但秦末动乱中南方独立,直到汉武帝时才重新收归版图。当时统治南方的问题在于,中国南方没有开发,大多数地方都是茫茫的原始丛林,根本没有人烟。而且中国南方完全是少数民族地区,和中原的风俗不同。

  • 何人13岁入宫一生未育却当上皇后还被后人敬仰?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妃为什么不能生育,高贵妃为什么没有孩子,宫女出宫后为什么都不能生育

    马氏,名字失载,东汉开国功臣马援的小女儿,汉明帝刘庄的皇后。马援为人刚直不阿,不善奉承得罪了皇亲国戚。这些人趁马援生病时污蔑他在民间烧杀抢掠,刘秀信以为真,下令收了他的官印,死后还不能在祖坟下葬。后来马夫人向刘秀求情,才得以在祖坟下葬。马援去世后,马家就此败落,之前与马家有来往的人都纷纷远离,与马家

  • 马革裹尸的开国功臣:皇帝却为何让其身死蒙冤?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老开国皇帝和年轻开国功臣,杀掉开国功臣的皇帝有哪些,历史上的开国功臣

    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在实行偃武修文政策后,鉴于豪强地主隐瞒土地、逃避国家赋税,下令州郡度田,检查垦田亩数和户口,在全国范围内发动了一次规模宏大的“度田”运动。刘秀的“度田”运动非常成功,从此成了东汉一朝的制度,每年一次。可是,刘秀却颇有些后悔。某天,他若有所思地对虎贲中郎

  • 梁武帝真的是四十年不近女色?梁武帝为何“禁欲”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老梁讲古代四大美女,武则天长得漂不漂亮,杨贵妃是唐玄宗的儿媳妇吗

    中国的皇帝都好色,这是事实,但也有一位皇帝以高寿和不近女色出名,他即是梁武帝萧衍。《梁史》记载,萧衍“五十外便断房室”,天监十二年(513年),萧衍始“不与女同屋”。假如以他86岁逝世来算,近40年没有碰过女性。梁武帝真的是四十年不近女色?你相信吗?假如是,他“禁欲”的本相究竟是什么?萧衍禁欲,“不

  • 解密:战国牛人苏秦靠什么取得了六国的相印?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六国相印苏秦,苏秦佩六国相印的故事,苏秦是哪国人

    苏秦,战国初期周王室属地洛阳人,师从世外高人“鬼谷子”,其同门师兄弟中较为出名的,有著名的军事家孙膑、庞涓,卓越的外交家张仪等人。后来此四人出山后,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战国的时局。苏秦下山之后,其仕途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一番艰难的挫折。然而,困难面前,苏秦又是靠什么最终赢得了六国国君的信任,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