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孟尝君不为人知的一面:为身高问题怒杀数百赵国人

孟尝君不为人知的一面:为身高问题怒杀数百赵国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016 更新时间:2023/12/12 22:20:35

对于“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关于他的事迹大家也早就已经耳熟能详。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在孟尝君光鲜华丽的外表之下,却隐藏着一颗狭隘的心。

【为出名而广泛招纳门客】

孟尝君收纳数千名门客,并不是说明自己有多么的爱惜人才,纯粹是为了出名而已。司马迁在《史记·孟尝君列传》中举了两个例子:

一个是当孟尝君在继承了父亲的职位之后,广泛的招纳门客,而他所招纳的门客范围很广,鱼龙混杂,既有其他诸侯国的客人,也有各诸侯国逃亡出来的犯人(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

另外一个是在整篇传记结尾进行总结之时,司马迁又表示:自己曾经亲自到过孟尝君当年所管辖过的封地(薛地),见到当地的街巷之中竟然有很多地痞流氓(其俗闾里率多暴子弟),与他们周围邹地和鲁地的风气截然不同,经过向当地老辈人询问,都说是孟尝君当年招纳四方门客的时候,大概有六万多家奸恶之人趁机来到薛地(奸人入薛中盖六万馀家矣)。

所以,在孟尝君管辖薛地的数十年间,他的封地不仅是其他诸侯宾客的向往之所,更成为附近各国各种犯罪人员的避难之所,藏污纳垢之地。当行行色色的各类人员在短时间内向薛地汇集的时候,孟尝君的目的就达到了——“宾客日进,名声闻于诸侯”!

【斩杀数百赵国无辜百姓】

出名之后,很多人都想见一见这位被人广泛赞誉的人物,这其中就包括秦国国君秦昭王。秦昭王曾先后两次派人去请孟尝君到秦国去辅佐自己,而孟尝君由于在齐国并不被国君齐湣王所重用,所以对于秦昭王的邀请很是高兴,第一次在说客苏代的劝说下没有前去,而第二次终于带领大量的门客离开了自己的祖国,前往到了秦国。但秦昭王在国人的劝说下,终究没有中起用孟尝君,甚至听信他人谗言,想要动手杀掉他。无奈之下,在门客中“鸡鸣狗盗”之辈的协助下,终于顺利逃离除了秦国,来到了赵国地界。

此时,孟尝君却忽然萌发了想要见一见同样闻名于列国,却又素未谋面的的赵国名人——平原君的念头。于是,他们一行便来到了平原君的封地。

对于孟尝君的大名,连远在西方的秦国人都知晓,就更不用说作为邻居的赵国人了。所以,当得知孟尝君到来的消息之后,周围近百里的赵国人都纷纷来到平原君所在的城池,在城门里外以及城内街道的两侧等待孟尝君从平原君府中出来,一睹其庐山真面目。

然而,当孟尝君一行出来之后,现场却出现了极为怪异的一幕——凡是孟尝君经过的地方,街道两旁的人群中都发出了一阵阵异样的笑声,并且很多人还伴随着相同的动作——对着孟尝君指指点点。

难道这是赵国人见到孟尝君之后,按耐不住自己内心的喜悦之情,内心激动所造成的?很遗憾,事实很明确地告诉大家,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笑声中不仅没有一丁点欢乐的味道,反而充满了无尽的嘲弄意味。

赵国人之所以会不由自主的发出阵阵的嘲笑之声,是因为他们发现自己久闻大名的偶像级人物孟尝君,竟然是一个又矮又瘦的小男人,并非自己心目中的那个高大魁梧而又帅气的男人(始以薛公为魁然也,今视之,乃眇小丈夫耳)。

和很多有过相似经历的身材并不高大的同志一样,孟尝君心中此时顿生怒火,当即就对跟随自己的门客下令,对凡是敢嘲笑自己的赵国人大开杀戒。片刻之间,他的门客就斩杀数百赵国人,然后一句话也没留就走人了(斫击杀数百人,遂灭一县以去)。

【联合秦赵攻打祖国】

回国之后,迫于舆论的压力,齐湣王(孟尝君的堂兄弟)才把丞相的位子给了孟尝君。但是,齐湣王却一直都对孟尝君并不信任。后来,齐湣王在灭掉宋国之后,自己变得更加骄横起来。为了防止孟尝君夺权,暗中一直秘密寻找借口要除掉他。

当孟尝君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连夜逃到了魏国。不久之后,燕国为了报复之前的灭国之仇,发兵攻打齐国。而魏国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即任命孟尝君为魏相,让他亲自去联合秦赵两国,与燕国组成多国部队去攻打齐国。

对此,孟尝君并没有对此进行推辞,反而全力以赴。最后,齐湣王死于楚国人手中,而孟尝君自己的祖国——齐国,却差点儿亡国!

一个为了名利,不能正视自己的生理缺陷,为了报私仇而攻打自己的国家的人,心胸实在是太过狭隘,而孟尝君能够成为让后人顶礼膜拜的对象,不能说实在是历史对他的讽刺和嘲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的玩伴汤和是唯一陪他走到最后的开国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的开国功臣哪些善终,朱元璋为什么不杀汤和,朱元璋害死玩伴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的开国功臣大部分都来自于他小时候的玩伴,以及出家当和尚在淮西化缘时结交的英雄好汉。当然还有一部分来自于他起兵之后投奔他的智士能人。像明朝第一开国功臣李善长,被朱元璋视为“吾之子房”的刘伯温等等。但是这些功臣在明朝建国后几乎都被朱元璋屠戮殆尽了,唯一一个逃过朱元璋屠刀的,并且陪

  • 解密:一代名相蔺相如成名前为何寄身于太监门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蔺相如的最终下场,蔺相如之后的丞相,真实的蔺相如

    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曾经依靠自己超凡的胆识和出色的外交才能,深入秦国虎穴,取得了“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的完美胜利,为赵国赢得了尊严,使强大的秦国不敢蔑视自己东方的这个邻居。此后,蔺相如与廉颇一同构成了护卫赵国的铜墙铁壁。那么,就是这么一位令世人刮目相看、让秦王为之而胆寒的英雄

  • 解密关羽的平生功绩:他的功劳永远抵不上错误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苏轼的功绩,历史功绩是什么意思,功勋和功绩的区别意思

    在电视新三国中,相信不少人对关公这角色感到有些气恨,说白了就是脑袋瓜子不好使,有啥事就扭到一根筋上。其实,关公一生做了那么多错事,丞相诸葛亮早就对他不满。不叫他守荆州偏逞能,到荆州破坏了蜀吴联盟,落了个失荆州、走麦城,身首异处的下场。凭这些就不能给他谥号。真实历史上的关羽在小说《三国演义》里将关羽塑

  • 为何说一代武圣关羽的功劳永远抵消不了过错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绝古武圣,关羽为什么这么厉害啊,绝世武圣

    电视新三国中,相信不少人对关公这角色感到有些气恨,说白了就是脑袋瓜子不好使,有啥事就扭到一根筋上。其实,关公一生做了那么多错事,丞相诸葛亮早就对他不满。不叫他守荆州偏逞能,到荆州破坏了蜀吴联盟,落了个失荆州、走麦城,身首异处的下场。凭这些就不能给他谥号。在小说《三国演义》里将关羽塑造成为一个忠义仁勇

  • 解密赵云之死:被曹魏宗室曹真击败后抑郁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云为什么不杀了曹婴,曹魏宗室结局,曹魏灭亡原因

    在赵云辉煌的一生中有一个挺没有面子的结局,因吃了败仗,而被贬官,然后抑郁而死。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223年,任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225年,又随诸葛亮驻汉中。后与邓芝拒曹真,失利于箕谷,贬为镇军将军,退回汉中,病卒。相对于三国男神赵云来说,这位打败了他的曹真名气会小不少,也没有多少人会喜

  • 名士孔融带兵曾一塌糊涂:曾屡次被山贼土匪击败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杨志失陷花石纲,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故事,孔融被谁杀死的为什么

    孔融是三国名士,也是建安七子的第一位人物。小时候曾经因为四岁让梨的故事而被称为神童,十多岁的时候曾经去拜谒当朝大名士李膺而名扬天下。十六岁的时候,党锢之祸横起,党人张俭因为避祸来到孔府,孔融和自己的哥哥孔褒争死为读书人仰慕。一时间孔融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孔融的名气很大,和平原郡的陶丘洪、陈留郡的边让都

  • 汉质帝刘缵:因为一句牢骚而被杀的东汉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宣帝追封刘据,风物长宜放眼量全诗,东汉皇帝短命诅咒

    古代时候地位最高的是皇帝,权力最大的是皇帝,他主宰着天下臣民的生死。俗话说:“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又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见,在那样的年代里,想做皇帝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不过事情也有例外,比如当傀儡皇帝碰到权臣的时候。东汉社会自从汉章帝之后,能够独当一面的皇帝并不太多。话说

  • 孝庄太后一心为大清江山 康熙求天缩己命延其寿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孝庄对董鄂妃鞭尸,康熙盛世与帝王心术,康熙对孝庄皇后的感情

    崇德八年八月,皇太极驾崩,其十四弟睿亲王多尔衮和皇长子肃亲王豪格势均力敌,“诸王兄弟相争为乱,窥伺神器”。32岁的孝庄与皇太极孝端皇后多方斡旋,使多尔衮得摄政王称号和实权后,改为支持其子福临继位,改年号为“顺治”,与其姑母、孝端文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多尔衮位高权重,依然觊觎皇位,不断迫使幼主

  • 王失载童年饱受嫂子虐待14岁进宫16岁当上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怎么样才能成为明星?,雍正抢了十四的女人,怎样当上演员

    王氏,名字失载,上元人,中军都督王镇的女儿,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二任皇后。据说在王氏童年时期,一直被嫂子虐待,不管是天晴还是下雨都让她出去放鹅,结果长了一头瘌痢(là lì)。嫂子见她相貌丑陋,就更是虐待她,逼她去摘挂在池塘上面的丝瓜,想淹死她。她在嫂子的逼迫下,只好去摘丝瓜。她采了几片丝瓜叶放在水面上

  • 一个失意的文弱书生如何变天王:洪秀全的出名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大明抄书人小说,少林金刚不坏体神功小说,文弱书生

    洪秀全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名人,他的出名,是因为闹了一场大起义,搅和了大半个中国,差点把清朝二百年的江山掀翻。现在想起来,洪秀全这个人,心胸狭隘,才具平平,唯一跟常人不一样的地方,是有些出格的神经质,幻觉比较多。这样的气质,对于养家糊口或者发家致富,都没有好处,但在当时的中国,如果自创一个教门,倒是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