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孝庄太后一心为大清江山 康熙求天缩己命延其寿

孝庄太后一心为大清江山 康熙求天缩己命延其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756 更新时间:2024/1/16 20:31:31

崇德八年八月,皇太极驾崩,其十四弟睿亲王多尔衮和皇长子肃亲王豪格势均力敌,“诸王兄弟相争为乱,窥伺神器”。

32岁的孝庄与皇太极孝端皇后多方斡旋,使多尔衮得摄政王称号和实权后,改为支持其子福临继位,改年号为“顺治”,与其姑母、孝端文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

多尔衮位高权重,依然觊觎皇位,不断迫使幼主加封自己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甚至皇父摄政王,追封自己的生母为皇后,这是皇帝才干的事情。孝庄全力辅佐顺治,又对多尔衮施展谋略、软硬兼施,纾解其野心欲望,巩固了顺治的帝位。

30多岁的寡妇带着10多岁的儿子,面对诸多对皇位虎视眈眈的血性男人,自然是不容易。她既要得体地对多尔衮委曲求全,也要通过继续和亲的方式,向娘家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家寻求支持。然而,她忍辱吞声、苦心扶持的小皇帝顺治却不领情。

顺治很不喜欢两名来自母亲娘家的皇后,独宠自己中意的董鄂妃逾常。顺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董鄂妃被册为贤妃,仅三月有余,顺治又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理由,晋封她为皇贵妃,还举行了十分隆重的册妃典礼,并按照册封皇后的大礼,颁恩诏大赦天下。第二年,董鄂妃生下皇四子,顺治颁诏天下“此乃朕第一子”,大有册封太子之意。然而这个孩子“百日而殇”,顺治追封为和硕荣亲王,为他修建了高规模园寝。顺治十七年八月,董鄂妃病逝,顺治“辍朝五日”,追谥孝献皇后。历史学家萧一山称他“痛爱妃之死而欲逃禅”。

而顺治对母亲为其选的皇后,都是冷漠寡情。第一个是孝庄的亲侄女,是多尔衮为他聘娶的,但喜好奢侈,娇生惯养,顶撞过顺治,自然为他不喜欢,立后两年被废。第二个是孝庄从娘家找来的堂孙女做儿媳妇,但儿子正宠董鄂妃,对这个母亲指定的皇后,动不动就责斥。好在这位皇后能委屈圆通,又有太后呵护,才没有被废掉。

母子矛盾重重,势同水火。顺治十八年世祖驾崩,8岁的皇三子玄烨即位为康熙帝,尊为孝庄为太皇太后,称昭圣太皇太后。孝庄再次辅佐,授以治国安邦方略,一边与索尼、鳌拜四大顾命大臣斗智斗法,一边支持康熙平定“三藩”、收复台湾、驱逐沙俄、亲征准噶尔。康熙前期许多重大决策、重大事件,都是同孝庄的筹谋擘画密不可分。

不论后世之人如何拿所谓委身洪承畴、下嫁多尔衮的事情给孝庄泼脏水,但她对清朝的兴盛厥功甚伟。她生活俭朴,不事奢华,戡乱“三藩”时,把宫廷节省下的银两捐出犒赏出征士兵。每逢荒年歉岁,她总是把宫中积蓄拿出来赈济,全力配合、支持孙子的事业。

她的表率行为,更使皇帝增加十二分敬意。康熙二十一年(1682)春,皇帝出巡盛京,沿途几乎每天派人驰书问候起居,报告自己行踪,并把自己在河里捕抓的鲢鱼、鲫鱼脂封,派人送京给老祖母尝鲜;二十二年(1683)秋,康熙陪祖母巡幸五台山,一到上坡地方,皇帝每每下轿,亲自为祖母扶辇保护。

康熙二十六年(1687)十二月,孝庄病危,康熙昼夜不离左右,亲奉汤药,并亲率王公大臣步行到天坛,“请灭算以益太后”:“若大算或穷,愿减臣龄,冀增太皇太后数年之寿。”

孝庄虽没有像慈禧那样进行垂帘听政,但在顺治一朝、康熙前期,她都是两任皇帝最好的政治导师。

清史专家杨珍说:“孝庄是公认的明清之际杰出的女政治家,在清朝入关特别困难的情况下,维持了清皇室的团结,而且保护培养了顺治、康熙历史名君,对扭转当时中国的分裂局面使中国归于统一具有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她没有像慈禧那样垂帘听政,始终处于幕后,这在中国古代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作为当事人之一的康熙,对祖母的评价更有说服力:“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致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有今日成立。”此话款款深情,见诸《清圣祖圣训》卷一《圣孝》。

赵尔巽修《清史稿》评价孝庄:“世祖、圣祖皆以冲龄践祚,孝庄皇后,当时无建垂帘之议者。殷忧圣,遂定中原,克底于升平。”

孝庄临终前,嘱咐康熙:“太宗奉安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你父子,当于孝陵近安厝。”孝庄的遗愿,灵枢不要运往盛京与皇太极合葬,而是安在清孝陵附近,那里有其23岁因患痘早逝的儿子顺治的陵寝。那是她心中的痛。她要葬在北京城,继续守护孙儿的江山。同时,孝庄也清楚皇太极最爱的是姐姐海兰珠,尊重的是姑姑哲哲,就连林丹汗的那两个寡妇在皇太极心里的位置要比自己高,未必心里不无伤感。

此言道了真情,但被南明抗清将领张煌言大做文章,说孝庄作为寡嫂嫁给小叔子,而无颜见自己的丈夫皇太极。(原文来自今日头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王失载童年饱受嫂子虐待14岁进宫16岁当上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怎么样才能成为明星?,雍正抢了十四的女人,怎样当上演员

    王氏,名字失载,上元人,中军都督王镇的女儿,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二任皇后。据说在王氏童年时期,一直被嫂子虐待,不管是天晴还是下雨都让她出去放鹅,结果长了一头瘌痢(là lì)。嫂子见她相貌丑陋,就更是虐待她,逼她去摘挂在池塘上面的丝瓜,想淹死她。她在嫂子的逼迫下,只好去摘丝瓜。她采了几片丝瓜叶放在水面上

  • 一个失意的文弱书生如何变天王:洪秀全的出名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大明抄书人小说,少林金刚不坏体神功小说,文弱书生

    洪秀全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名人,他的出名,是因为闹了一场大起义,搅和了大半个中国,差点把清朝二百年的江山掀翻。现在想起来,洪秀全这个人,心胸狭隘,才具平平,唯一跟常人不一样的地方,是有些出格的神经质,幻觉比较多。这样的气质,对于养家糊口或者发家致富,都没有好处,但在当时的中国,如果自创一个教门,倒是比较

  • 影响一代王朝兴衰的名臣胡林翼:出师未捷身先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曾国藩与胡林翼比较,被魏忠贤杀的忠臣,朱棣第二次北征

    整个清朝只有两百来个人得到过谥号,级别要非常高,而且要建立过很大的功勋。这个谥号也是有讲究的,比如说以文字开头的,以武字开头的,都有讲究。谥号最高的级别,第一是文正,曾国藩的谥号,曾文正公;其次下来是文贞,贞洁的贞;再其次就是文忠,忠于的忠。胡林翼他的谥号是文忠,胡文忠公。胡林翼是湖南益阳人,世居益

  • 以一人敌一国:揭开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另一场战争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范增数目项王翻译,李鸿章挨了一枪,项梁怒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这大概是对李鸿章与甲午战争最准确的评论。甲午战败,李鸿章失去权力,也失去了北洋海军;对于晚清,30年自强运动,至此,全盘破产。对于这个国家,这是真正的惨败。120年后,我们仍然以极大的投入来研究它,其实质是想追索:何以如此?其历史逻辑何在?李鸿章辞世,他的“政敌”梁启超在其撰写的《李鸿章传》里引用西

  • 从默默无闻到开国皇帝:揭开汉王刘邦的传奇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经典传奇刘邦长陵之谜,汉王是谁,刘邦转世汉献帝

    刘邦的幼年时代是怎么度过的,我们几乎一无所知。他大概也如同当时万万千千家境优裕的乡镇少年一样,在游戏玩耍、与朋友的打闹中成长。刘邦的童年朋友,我们只知道一位,就是一生跟随刘邦的卢绾,他后来被封为燕王。有趣的是,秦始皇的童年朋友,我们也只知道一位,就是后来指使荆轲到咸阳行刺的姬丹,他是燕国的太子。卢绾

  • 战国时代的刘邦:韩朝开国皇帝的平民家世和霸业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邦推翻了哪个朝代,刘邦是哪朝代的皇帝,刘邦是开国皇帝吗

    汉帝国的创建者,汉高祖刘邦生于公元前256年,他的出生地,是属于楚国的沛县丰邑中阳里,也就是现在的江苏省丰县一带。刘邦本名刘季,出生于一个富裕的下层平民家庭。他的父亲被称为刘太公,母亲被称为刘媪。刘太公,就是刘大爷,刘媪,就是刘大妈,都不是名字,而是下层社会的俗称。想来,当年都是随便起的名,一、二、

  • 解密:谋士孙膑如何利用赛马游戏赢得众人的赞誉?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孙膑用什么计谋打败庞涓,吴国谋士,三国十大谋士

    孙膑,山东鄄城人,战国时期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一书,亦称《齐武子》。那是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膑和庞涓均拜鬼谷子为师,攻读兵法,两人成为同窗好友。后来,庞涓当上了魏惠王的将军,因担心孙膑的才能超过自己,就设法诓骗孙膑到魏国,并挖去他的膝盖骨,让他成了残疾人。这样,孙膑就没有出头

  • 周武王的封神榜:牧野之战与商周易代之间的联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周武王伐纣灭商,新封神榜之武王伐纣全集,周文王灭商还是周武王灭商

    中国历史上,我能想到的最重要的三个关键点是: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和1840年鸦片战争。在牧野之战中,陕西的周部落灭亡了商朝,建立了周朝。我把它说成中国历史三大爆发点之一,可能有人会觉得夸张:“这货写到哪段就说哪段重要!”但这话也不是我一个人说的。王国维先生在《观堂集

  • 解密:齐国名臣管仲如何使得邻国鲁国服服帖帖?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鲁国是谁的封地,齐国是谁的封地,管仲灭鲁国

    管仲,名夷吾,字仲,又称管敬仲。春秋时代齐国杰出的政治家、理财家、改革家。管仲为了能使公子纠当上国君,途中埋伏射杀小白,箭射在小白的铜制衣带钩上。小白装死,在鲍叔牙的协助下抢先回国,登上君位。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桓公即位,设法杀死了公子纠,为报一箭之仇,想要除掉管仲。鲍叔牙极力劝阻,说管仲乃天

  •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这些女人:不当女皇却也“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元姑娘,中国历史上的女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极一时,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谋臣武将外,也与他贤淑温良的妻子长孙皇后的辅佐是分不开的。长孙皇后是隋朝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女儿,母亲高氏之父高敬德曾任扬州刺史;长孙皇后生长在官宦世家,自幼接受了一整套正统的教育,形成了知书达礼、贤淑温柔、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