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周历史上最命苦的大义公主:数次改嫁终被杀!

北周历史上最命苦的大义公主:数次改嫁终被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033 更新时间:2024/1/15 5:28:20

在我国古代众多的和亲公主中,大义公主可以说是最命苦的公主了。大义公主是北周赵王宇文昭的女儿、北周武帝的侄女,只是那时的她名叫千金公主。她出生时,正是宇文氏家族与北齐争夺黄河流域而激烈交锋的时候。虽然生于战乱年代,千金公主的童年却是在安逸中度过的。再加上天资聪颖,从小饱读诗书,千金公主也算得上一位小才女。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武帝宇文邕也算是古代历史上很有作为的一位皇帝,他通过一系列战争,终于在公元577年结束了当时北方的战乱,建立北周。只是这位皇帝由于过度劳累,于公元578年不幸病逝。

宇文邕死后,北周宣宇文赟继位。周宣帝虽然继承了周武帝的皇位,却一点没继承周武帝的文治武功,反而把好色发扬光大,国家的长治久安都被他抛在了脑后。公元579年,突厥他钵可汗派使节到大周求婚。周宣帝认为,和亲好啊!这省了大周与突厥的冲突,少了他带兵平定突厥的麻烦,于是开开心心的就同意了。选来选去,周宣帝把堂妹千金公主推上了两国和平的“前线”。哪位公主愿意远嫁番邦啊?可不同意就是抗旨,那可是满门抄斩的大罪,千金公主只能接受。没过几个月,他钵可汗突然病死了。可这个突如其来的好消息还没让公主高兴多久,新即位的沙钵略可汗就派人来迎亲了。看来千金公主命中注定就是一位和亲公主!还好,千金公主的丈夫沙钵略可汗很疼爱她,这也算是千金公主不幸中的大幸了。

国破家亡,多次改嫁还不足以构成大义公主的悲剧,爱情给了她最后的沉重一击。当大义公主平安回到大漠后,她想明白了一个问题——就算突厥灭了隋朝,那天下也是突厥的,她的复国梦想也还是个梦想。所以要想复国,就必须找到北周宇文家族的后人才行。于是大义公主派人四处暗访,两年后终于在一个穷僻之处找到了一位幸存的北周皇族的王子。为了实现复国梦,大义公主暗中在沙漠里建立了一个秘密基地,组织了一支精锐部队,只待有一天能够攻入中原,灭了杨坚!

可就在大义公主的计划逐步展开的时候,她的丈夫沙钵略可汗突然病死了。按照当时突厥风俗,大义公主转嫁给继位的叶护可汗。可没多久,叶护可汗也去世了,大义公主又转嫁给继位的都蓝可汗。公元588年,隋朝大军攻下周陈,统一了南方。为了表示对突厥及大义公主的恩宠,杨坚将从南陈缴获的一面华美的屏风赐给大义公主。在塞外生活多年的大义公主,见到如此华丽的中原之物,心头不禁五味杂陈,颇有文采的她在屏风上题了一首诗:盛衰等朝露,世道若浮萍。荣华实难守,池台终自平。富贵今何在?空事写丹青。杯酒恒无乐,弦歌讵有声。余本皇家子,漂流入虏廷。一朝睹成败,怀抱忽纵横。古来共如此,非我独申名。惟有《明君曲》,偏伤远嫁情。

也许在常人看来,这是一首抒情诗,可在政治神经极其敏感的杨坚看来可没那么简单。尤其是那句“余本皇家子,漂流入虏廷”,这虏廷指的是谁?是突厥还是隋朝?大义公主竟然敢把隋朝说成“虏廷”,这说明大义公主的心里还是装着国仇家恨的!杨坚决心除掉这个可能挑动突厥与隋朝战争的隐患!公元593年,突厥来了一位流浪的汉人,他自称是大义公主的姑母派来的心腹。还说,大义公主的姑母想与丈夫一起发兵灭隋复国,请求突厥派兵助其一臂之力。先不说这位流浪汉人的身份是真是假,反正杨坚没多久就知道了这事,并借此机会下诏废除了大义公主的公主封号。

就在大义公主被废除封号的时候,统治突厥北方的突利可汗为了争取隋朝的支持,请求杨坚赐婚。可杨坚说,赐婚没问题,但要先杀了大义公主!虽然大义公主失了公主的封号,可这么多年来,她在突厥传授汉族文化,教会突厥人修筑房屋、制作陶器,在突厥民众中拥有很高的声誉。想杀大义公主谈何容易?为了找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杀死大义公主,突利可汗买通了大义公主的仆人,竟然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大义公主与安遂家的小官私通!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大义公主贵为突厥皇后,但以利益为基础的婚姻并没有给她带来多少幸福。

抓住了大义公主的“小辫子”,突利可汗派人四处散布大义公主私通的丑事,消息慢慢地传到了大义公主的丈夫都蓝可汗的耳朵里。都蓝可汗派人得到了安遂家的供词,然后气急败坏地冲入牙帐,亲手刺死了公主。可怜年仅33岁的大义公主最终客死他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奇皇后的孩子是谁的?历史上奇皇后的结局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奇皇后原是高丽人奇子敖女儿,出生于高丽幸州,以高丽贡女的身份被献上于元廷,入宫服役。她不仅长得美丽,还十分乖巧伶俐,顺帝对她十分宠爱,后奇氏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叫爱猷识理达腊。元昭宗(一说哲宗)爱猷识理达腊(1340年1月23日——1378年5月),是北元的第二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六位大汗。他的在位时

  • 揭秘:历史上连娶三个皇帝女儿的猛男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高丽与蒙古贵族联姻可以说是一桩一本万利的交易,蒙古的“公主”们给他们带来了许多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所以,在高丽国,一些元朝公主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如嫁给忠烈王的齐国长公主,她对忠烈王就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一不高兴还会打上几鞭子。不过,并不是每个嫁去高丽的公主都有这么好的运气,其中有三位公主,我们甚至

  • 揭秘:勇于改革的元仁宗 元代颇有作为的一代英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勇于改革的元仁宗: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285年4月9日—1320年3月1日),是我国元朝时第四位皇帝。在位9年。享年35岁。在元朝历代皇帝中,仁宗是最有文化底蕴的,一位较有作为之君。史书称他“遵世祖通儒术。用汉臣,求言图治”。他是继忽必烈之后推行“汉法”比较积极的元朝皇帝。应该说,元仁

  • 宋朝大将李继隆杀得辽人不敢来犯 运气也这么好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想要成为名将,不止要有过人的文韬武略,有时候还要有运气,否则,在瞬息万变、险象不断的战场上,指不定一个流矢、一颗石子就结束了你的名将梦。比如大宋最牛武将之一的李继隆,就是一位运气非常好的牛人。作为能够配享太庙的五位将领之一(另外四位是潘美、曹彬、曹玮、韩世忠),李继隆绝对有资格称得上名将。李继隆14

  • 刘备第一谋士庞统 却被小说家误传了600多年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首先需要强调一点,那就是文学作品与历史之间的差距。很多人读过三国演义,但是没有读过三国志等正史记载。还有一些人甚至把三国演义当做正规的历史书籍来看,真是让人无语到了极点。庞统就是一个被罗贯中毁了的人物,在罗贯中笔下,庞统是一个小心眼的人。为了与诸葛亮争功,最终被张任射死在落凤坡,但这仅仅是一个小说段

  • 袁枚赚钱有招:卖书收租 为富人写传 收徒弟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袁枚晚年做绝命诗云:“倘见玉皇先跪奏,他生永不落红尘。”读来让人唏嘘,这个隐居山中长达五十年,名满天下,又毁誉参半的“山中宰相”,竟然也厌倦了纷扰复杂的人世间,希望自己永远别再投胎做人。可见,以风流自许,逍遥自在的袁子才,也看透了人世间的虚伪,即使是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也难逃世人的冷眼和攻扞。我

  • 李鸿章:他展现了真实的晚清 也为后世提供借鉴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晚清能够在列强入侵时出现“同治中兴”局面,不得不说是精英政治的结果,其中的恭亲王、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若有人因为他们的一些失败而厌恶他们,我不得不用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来回答他们:“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评价一个人,若只从道德角度去评价,只能评价一

  • 王莽:为什么说他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悲剧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王莽在中国历史上绝对是一个悲剧英雄,他所推行的种种政策按照现在的观点来说是没有错的。甚至和建国初期的一系列措施有惊人的相似,但是在当时的局面之下,他的改革最终导致了政权的崩溃。与他情况相似的人还有王安石,王安石的经济改革和现在的金融理论如出一辙,不得不让大家怀疑穿越这个事情是否真的存在。不过王莽的结

  • 王安石认为宋代根本问题在顶层:官员队伍不专业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列宁把王安石称作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在发动改革之前担任的职务,恰好是三司度支判官,就是财政官。他在担任三司度支判官的时候就写下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治理文献《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写在宋神宗的爷爷宋仁宗的时候。他在当中提出的思想,也就是后来经常被大家传诵的名句:“夫合天下之众者财,理天下之财者

  • 解密:中国古代帝国法律秩序的缔造者到底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一个长期处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这个概念,很早就在我国诞生了。有国家就有首脑,经过长时间的演变,秦始皇一统华夏,最高首脑的名字变成了皇帝,从此开始了古代长达两千多年的帝国历史。帝国的秩序来源于法律,这种法律秩序竟然能持续两千年而没有本质上的变化,使古代社会能够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可见,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