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老年的孙权为何脾气越来越坏?气得脑子都糊涂了

老年的孙权为何脾气越来越坏?气得脑子都糊涂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541 更新时间:2024/1/27 0:41:10

孙权(182-252),字仲谋,汉族,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孙权是中国兵法家孙武的第22世后裔,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200年孙策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208年,孙权与刘备联盟,并于赤壁击败曹操,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219年孙权自刘备手中夺得荆州,使吴国的领土面积大大增加。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称帝,正式建立吴国。

提及孙权,史料记载,他年未弱冠,承袭父兄基业,英杰雄武、尊贤礼士、知人善任、善于培养人才,善于调整各种关系,使得孙吴集团一派生气、英雄辈出。从而很快统一江东,又正确执行联刘抗曹方略,乌林之役,大败强敌。继之,效勾践屈身忍辱,同时坚持自主,长期与曹操明争暗斗,终使强敌不能越长江一步。利用时机,擒关羽,取荆州;又战夷陵、败刘备,完成鼎立大业,成为三国时期仅次于曹操的英雄人物。然而随着胜利光环的扩大,年龄的增长,孙权却日益居功自傲,从明智走向昏聩,甚至暴虐,孙吴王朝也从它的顶峰,滑向了衰败。

史书记载了好几件他因脾气不好,造成极坏的负面影响的事情,使我们今天依然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到了晚年,孙权像很多的皇帝一样昏庸起来,这也许和年龄有很大的关系,如隋文帝杨坚也是如此,到了晚年破坏法制,结果在隋炀帝的继续“努力”下隋朝终于灭亡了。孙权在晚年上了公孙渊的一当:当时割据辽东的公孙渊派来使者向孙权称臣,这时的孙权还没有正式称帝建立吴国,但是大臣们已经有人开始劝进,让他做皇帝了。公孙渊的称臣让孙权非常高兴,打算派使者去封公孙渊为燕王,还要派将领率兵一万一同前去,文武大臣都极力劝止,说这是公孙渊背叛魏国之后受到了魏国压力,想利用江东来对抗魏国。根本不用这么兴师动众,只派个使者去就行了。孙权不听,还是派了使者和将领前去。张昭见孙权如此刚愎自用,一气之下装病在家。孙权也很生气,让人弄来土将张昭家的门堵住,张昭更干脆,让家人从里边也用土堵住,自己也不出门了。最后还是孙权服气认输,老老实实把两层水泥砖头全拆了,自己跑去亲切探望慰问,老爷子才算是消了气。可见孙权在关键时刻,面对关键人物还是懂得权衡的。只是张昭虽然是老前辈、东吴文臣之首,却没当上东吴的丞相。

当上丞相的是顾雍。按说,顾雍资历不能跟张昭比,故而张昭的那一套法子,顾雍也不敢学,但他每逢酒宴也是滴酒不沾,正襟危坐一旁。想必大家都清楚,喝酒的时候旁边坐这么一主儿,谁还喝得下去?孙权心里不爽,又挑不出顾雍的毛病,只能自己发牢骚:“顾公在,使人不乐。”好在顾雍遇到与孙权工作上有分歧时,他是从来在会议上不做声、不顶撞,表面与孙权保持一致,私下里却给孙递条子。孙权保住了领导的威信,便有时也就采纳了他的意见。但这样的次数多了,孙权当然也觉得烦。于是顾雍干脆常称病不去履职。只是因他是业务水平高、能力强,孙权缺了他还真不行。孙权碰到难题了,就派身边人去征求顾雍意见。顾雍也做得妙,他不直说行还是不行,免得显出比孙权还高明。如果他觉得行,就留来者吃个便餐;若是觉得不行,就不管饭,直接打发走人。孙权在顾雍对来者的态度上,就能够知道顾雍的意见,权衡后拿出自己的处理意见来就好。

据另有记载,早在刚刚被曹丕封为吴王的那一年(公元221年),孙权在武昌江边大宴群臣,臣下饮醉之后,又命侍从用凉水喷面,使其酒醒,然后再饮。孙权告诉大家:“今日畅饮,直到醉倒钓台之上,方准停止!”此时吴国重臣、官至辅吴将军的张昭正色不语,独自起身,离开钓台,端坐于车中。吴王孙权派侍者把张昭叫回,问道:“孤只想让大伙在一起欢乐罢了,你何必发怒啊?”张昭严肃地指出:“往日纣王作糟山酒池,为长夜之饮,当时也是为了取乐,不以为恶也。”孙权哑口无言,只好散席。

不久,孙权再次和群臣宴饮,并亲自起身向臣下劝酒。到了大臣虞翻跟前,虞翻因不满于这种花天酒地、挥霍浪费的行为,故意假装酒醉,伏地不起。当孙权转身走向别人时,虞翻又起坐如常。孙权一见,勃然大怒,抽出佩剑,就向虞翻砍去……原来虞翻性情疏直,多次犯颜谏诤,惹得孙权十分不悦。早在荆州之役以前,就被孙权贬去泾县,后由吕蒙带至前线,多有功绩,才又见重用。而虞翻忠直不改,常令孙权难堪。这次孙权借着酒性,竟然举起了宝剑。众臣一见,惊恐万状,不知所措。幸亏大农刘基,猛然向前,双手抱住孙权,虞翻才免于一死。刘基谏曰:“大王在三杯之后而杀善士,实不可取。况且大王一向以纳贤礼士闻名天下,故海内士人望风而来。

如今一旦抛弃他们,恐怕不恰当吧!”孙权气哼哼地说:“曹孟德尚且杀了孔文举,孤杀一个虞翻又有何不可?”刘基劝道:“曹操轻害士人,受到天下人的谴责。大王您躬行德义,欲与舜比美,怎么能和曹操一般呢?”孙权听到这里,觉得有了台阶可下,随即告诫左右:“从现在起,凡我酒后言杀,皆不得杀。”

虞翻虽暂免一死,由于孙权“积怒非一”,后来到底还是被贬去交州。虞翻在交州十余年,身处逆境,心不忘国;并且讲学不倦,著述不辍,作成《老子》、《论语》、《国语》等训注,遗惠后人。后来,孙权派人远征辽东惨败,才又想到虞翻,叹息道:“如果虞翻在朝,就不会受此重大损失了。”派人去交州打探虞翻消息,虞翻已经亡故了。

虞翻的遭遇,正是封建专制淫威下许多正派士人的写照。正如北宋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到的古之仁人那样,他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可悲的是,“其君”并不理解他们的一片忠心,因此,造成了一幕又一幕历史悲剧。

就笔者对孙权脾气越差的现象分析看,一定与孙权的年纪有关。一般医学认为,老年人有的时候脾气比年轻的人还坏,有的时候是他们自己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其实这是老年人可能患了四种疾病(如糖尿病、甲亢、高血压、老年性痴呆等)影响着老年人情绪。古代人未必都知道这些常识,故林林总总,都把脾气问题归结为人的生性多疑。

我觉得孙权的脾气变坏,还与他的境遇有关,而且是他犯错的主要原因。孙策死得早,其儿子又太小,才让弟弟孙权进入了最高管理层。试想,孙权好容易才上位,夺得了权力,所以很在乎。可惜的是,孙权在老年时期,极其惧怕有人威胁他的统治。于是出现了一些杯具现象:大将陆逊有夷陵之战力挽狂澜的大功,竟然被他活活气死;三代元老韩当的儿子韩综也因受不了他的坏脾气,干脆带着几千部下投奔了曹魏。这些都是孙权坏脾气惹的祸,真让人心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薄姬原是一国王后却被皇帝掠走为妾最后成皇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匡胤是哪个朝代的皇帝王后是谁,本宫不死尔等终究是妾,令妃给太后的药方为什么撕了

    薄姬,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汉文帝刘恒之母。薄姬本来并不是刘邦的女人,秦末十八路诸侯中,魏王豹的妻子。魏王豹是个反复小人,先跟刘邦勾勾搭搭,后来楚汉相争,项羽势大,他又投靠项羽,反过来跟刘邦厮杀。这样的卑贱之徒,刘邦恨的咬牙切齿,后来攻灭魏王豹后,刘邦为了泄愤,把他的老婆抢为己有。薄姬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成

  • 害死岳飞的凶手除了秦桧 竟然还有他自己的母亲?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虽然说岳飞是功臣,虽然岳飞并没有取代皇帝想做皇上的思想,但是岳飞必须得死。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岳飞只是政治斗争的产物。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岳飞从小接受的就是爱国主义教育,从小经历的战乱也让岳飞从小树立了爱国主义情怀。小时候的习武,也是为了有朝一日更够驰骋沙场,为国尽忠。其中最为人广为流传的便是岳母刺

  • 窦怀贞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勾结太平公主图谋不轨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窦怀贞(?~71

  • 丁公是什么人?刘邦登上帝位后是如何对待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开拓者之一。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俗语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严密,博物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修辞学使人善辩;凡有学者,皆成性格。”一个人最好的生活状态,就是看到优秀的人懂得欣赏,看到落魄的人不轻

  • 刘幽求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辅佐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幽求(655年

  • 李承乾被立位太子后为何会谋反?哪些原因导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太子,中国古代帝王的继承人。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唐朝初期,通过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先是除掉了李建成、李元吉,然后被李渊立为太子,不久之后,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正式即位,是为唐太宗。虽然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但是,不管怎样,玄武门之变,都是一场谋反行为。并且,让李世

  • 李世民称帝后,在民族与外交方面有着怎样的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即唐太宗,唐高祖李渊次子,生母是太穆皇后窦氏,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开创了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世民聪明果断善于用兵,为唐朝的统一立下赫赫战功。武德九年(626年7月2日)发动“玄武

  • 历史上徐惠妃是什么人?她是如何进宫并获得恩宠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才女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历代才女比比皆是。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隋唐时期经济发达、政治稳定、文化更是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出现了杜甫和礼拜天这样冠绝古今的诗人。不仅如此,还有很多女诗人也非常有名,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经典的诗词。除了一些文人墨客,隋唐时期的女子也是非常有学识的,她们小

  •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他一生的经历有多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即唐太宗,唐高祖李渊次子,生母是太穆皇后窦氏,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开创了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早年经历李世民于隋文帝开皇十七年(598年)十二月戊午日(一说开皇十八年十二月戊

  • 桓阶是于何时投靠曹操的?他的一生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无论什么时候的竞争都是人才的竞争,三国时期也不例外,比如蜀汉后期就是因为人才跟不上才慢慢衰落。在魏蜀吴三国中,曹魏集团最为人才济济,可谓“猛将如云,谋臣如雨”,曹操的用人之道历来为人称道,这也是他能乱世称王的重要原因。桓阶,字伯绪,籍贯长沙,据不完全统计,在汉末三国时期,籍贯为如今湖南省的人才数量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