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汉时期共有几位皇后?其中有哪几位得以善终?

西汉时期共有几位皇后?其中有哪几位得以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505 更新时间:2023/12/9 1:09:27

西汉,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从刘邦赢得楚汉之争到被王莽篡汉,享国二百一十年,共历十二帝。西汉虽然只有12位皇帝,但皇后的数量却远不止这么多,细数下来有16位之多,那么具体到每位皇帝都有几个皇后呢?这些皇后中哪些人得以善终了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西汉开国之祖刘邦一生虽然拥有众多妃子,比如被世人所熟知的戚夫人、曹夫人、薄姬等,但正宫之主的位置始终只有一人,那就是吕雉吕皇后。吕后在刘邦崩逝后一手遮天,整个朝堂完全被吕氏一族把控,发展到后期吕后甚至违背刘邦白马之盟所立的“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的誓言,大肆分封吕氏一族为王为侯。吕后去世后,刘氏皇族与诸大臣共反之,吕氏一族被诛灭,不过与汉高祖合葬长陵的吕后并没有被波及,善终。

西汉第二位皇后是汉惠帝刘盈的妻子张嫣张皇后,说起来俩人除了是夫妻关系外,张嫣还应该喊汉惠帝刘盈一声舅舅,张嫣的母亲鲁元公主是刘盈的亲姐姐(孝惠张皇后。宣平侯敖尚帝姊鲁元公主,有女)。吕后为了亲上加亲在张嫣10岁那年,自作主张令汉惠帝迎娶张嫣为后。吕氏一族被诛灭后,张嫣虽然幸免一死,但也受到牵连,皇后之位被废黜,汉文帝将其安置在北宫,终老,善终。因其死后入殓时被发现仍是处女之身,百姓怜惜她,尊其为花神。

西汉第三位皇后窦皇后,也就是后世我们所熟知的窦太后,她原本是以良家子的身份入宫侍奉吕后,后在吕后释放宫女出宫时阴差阳错的进入当时还是代王刘恒的后宫,刘恒登基为帝后,窦漪房母凭子贵被立为皇后(三月,有司请立皇后。薄太后曰:“诸侯皆同姓,立太子母为皇后”)。汉文帝去世后,窦太后频繁干政,在汉武帝建元六年崩,与汉文帝合葬霸陵,善终。

汉景帝拥有两位皇后,分别西汉第四位皇后薄皇后和第五位皇后孝景王皇后,薄皇后无子无宠在薄姬薄太皇太后去世后不久被废,被废后抑郁而终。孝景王皇后也就是汉武帝的母亲,在汉武帝成为太子之路上出力不小,善终,最后与汉景帝合葬阳陵。

汉武帝一生册封两位皇后,分别是西汉的第六位皇后陈阿娇陈皇后和西汉第七位皇后卫子夫卫皇后,陈阿娇无子善妒被废,最后在长门宫终老;卫子夫因为受巫蛊之案的牵扯,不能自证清白,自杀。

西汉第八位皇后是汉昭帝的皇后上官皇后,其祖父上官和外祖父霍光是汉武帝临终的托孤大臣,在其六岁那年被汉昭帝纳入后宫立为皇后,汉昭帝崩逝后曾主持过一些政事,比如废立刘贺。汉宣帝继位后在长乐宫颐养天年,善终。

汉宣帝一生册封三位皇后,因为《乌龙闯情关》的经典热播,他的前两位皇后许平君和霍成君被人所熟知,不过电视剧并没有讲许平君当上皇后之后的事。许平君最后结局是被人下毒害死,霍成君因为霍家谋反之事被牵连,被汉宣帝废黜皇后之位,自杀。

汉宣帝第三任皇后王皇后是在霍成君被废后,汉宣帝怜悯太子刘奭(许平君所生)早年失母,决计选后宫平时谨慎而无子的妃嫔王氏为后,目的是方便照顾太子。(霍皇后废后,上怜许太子蚤失母,几为霍氏所害,于是乃选后宫素谨慎而无子者,遂立王婕妤为皇后,令母养太子)最后善终与汉宣帝合葬杜陵。

西汉第12位皇后是汉元帝的正宫王政君,王莽篡汉后为了不与其同流合污曾怒将玉玺砸在地上,最后忧愤而亡。

汉成帝拥有两位皇后,第一位许皇后无子年长色衰后被废,最后因贿赂之事爆发被汉成帝赐药自杀,第二位皇后赵飞燕在汉哀帝崩逝后被废,被迫自杀。

西汉第15位皇后是汉哀帝的发妻傅皇后,汉哀帝崩逝后,因王氏外戚的重新得势,傅皇后被废并被迫自杀(哀帝崩,王莽白太皇太后下诏曰:“定陶共王太后与孔乡侯晏同心合谋,背恩忘本,专恣不轨,与至尊同称号,终没,至乃配食于左坐,悖逆无道。今令孝哀皇后退就桂宫。”后月余,复与孝成赵皇后俱废为庶人,就其园自杀)。

西汉第16位皇后是汉平帝的皇后王皇后,她是西汉终结者王莽的女儿,王莽篡汉后,她被封为安定公主。新朝灭亡后,王皇后临终叹息:““何面目以见汉家!”自焚而死。

西汉16位皇后,真正善终的只有5位,如若再加上福及兄弟姐妹者,人数更少,无怪乎班固叹息:序自汉兴,终于孝平,外戚后庭色宠著闻二十有余人,然其保位全家者,唯文、景、武帝太后及邛成后四人而已。

这样的高淘汰率恐怕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不过细想之下也能理解,毕竟后宫不是安稳之地,它虽是皇帝一个人的后宫但也是权力斗争的延伸之处,争宠迫害时刻在上演,一不小心就会灰飞烟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李白为何能得到贺知章的赏识?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贡献最巨,国力最强,历时最长的王朝之一。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此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着实是位如同谪仙一般的潇洒人物。相信看到这里,已经有读者能够知晓他是谁,此人便是唐朝时期著名的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李白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成就,他

  • 孝成许皇后为何被废黜?年长色衰又无子嗣留存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皇后作为一国之母,拥有数不清的荣耀和福利,但古代毕竟是男人的天下,皇后的分封与废立掌握在皇帝手中,一旦皇帝对其失去耐心和宠爱,很有可能被废黜。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皇后被废住冷宫不可避免,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后,被废后还幻想着可以回到皇帝身边,为此她舍尽家财来贿赂皇帝身

  • 历史上宜妃与雍正之间有何瓜葛?她为何会被赶出宫?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宜妃,郭络罗氏,是康熙朝较受宠的妃子之一。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清朝是中国历史上受到大家关注比较多的一个封建王朝。从近300多年的清朝历史中,一共上任了十二位皇帝。提及清朝,大家都会想到乾隆、康熙和雍正这三位皇帝。但今天主要谈到康熙和雍正时期,宜妃的事迹。康熙帝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

  • 和珅被处死后丰绅殷德为何会活下来?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和珅是乾隆时期著名的权臣和大贪官,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众所周知,和珅一生作恶多端,最后死于嘉庆皇帝手里,也许有人好奇,那其后代结局如何呢。那我们今天便来讲讲和珅之子丰绅殷德的故事。按道理说,和珅犯下的大罪,足以牵连其后代,诛个几族,丰绅殷德作为其长子,是怎么也逃不了干

  • 隋朝为什么二世而亡?皆因隋炀帝游江都征高丽动摇国本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隋朝是个超级短命的王朝,二世而亡。那么隋炀帝都干了些什么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隋炀帝杨广即位后,为了加强对全国政治上的控制,并且使江南地区的物资能够更方便地运到北方来,加上他个人追求享乐,一开始就办了两件事:一是在洛阳建造一座新的都城,叫东都;

  • 赵武灵王提前传位,自号主父到底是为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赵武灵王,是赵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王。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太上皇,又称太上皇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父亲的头衔,通常给予的对象是在世但已禅位的皇帝。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是秦始皇嬴政的父亲——秦庄襄王嬴楚,第二位太上皇是汉高帝刘邦之父

  • 隋文帝杨坚为什么怕老婆?曾叹曰“吾贵为天子,而不得自由”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话说当年杨坚建立隋朝,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的长期战乱。凭借继承自北周的雄厚底蕴开创了“开皇之治”的小康社会,可谓一代明君。那么隋文帝杨坚为什么怕老婆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自黄巾起义以来,中原虽有西晋短暂统一,却仅仅十年之后便爆发了八王之乱,接踵而来的便是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并立混

  • 霍去病身为战神24岁就去世了 霍去病真正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对霍去病死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霍去病是病死的还是另有原因?霍去病真正的死因到底是什么?霍去病是非正常死亡吗?霍去病,西汉名将、民族英雄,在中国历史上名气很大,被评价为天才战神。其在漠北之战封狼居胥,还曾喊出一句震古烁今的名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的

  • 齐桓公年轻时期成为威震四方的一代雄主 最后为什么会被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对齐桓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齐桓公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国君,他一生励精图治,对内休养生息,对外“尊王攘夷”,不仅提高了威望,还开疆拓土,成为威震四方的一代雄主。可是,谁也没想到,英明神武的齐桓公在晚年竟被活活饿死,这是怎么回事呢?(齐桓公剧照)齐桓公继位后,任用了

  • “杀神”白起与“兵仙”韩信谁更厉害?不一样的时空,一样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孙子兵法中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杀神”白起与“兵仙”韩信都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军事家,那么他们俩个到底谁更厉害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从战略战术上来说,兵技巧仅属于对军械兵器的利用,并非主流。兵阴阳更多借助对战法之外的方式,蛊惑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