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武灵王提前传位,自号主父到底是为了什么?

赵武灵王提前传位,自号主父到底是为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311 更新时间:2023/12/10 5:33:38

赵武灵王,是赵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王。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太上皇,又称太上皇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父亲的头衔,通常给予的对象是在世但已禅位的皇帝。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是秦始皇嬴政的父亲——秦庄襄王嬴楚,第二位太上皇是汉高帝刘邦之父刘太公。不过,实际上,在秦庄襄王嬴楚和刘邦之父刘太公之前,就有一位君主扮演者类似于“太上皇”的角色,这位君主就是赵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君主——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传位于儿子赵何,赵何就是赵惠文王,赵武灵王自号主父。对于自号主父的赵武灵王,实际上就相当于封建王朝下的太上皇。那么,问题来了,好好的赵王不做,正值壮年赵武灵王为何要提前传位给赵惠文王?

首先,赵武灵王赵雍于公元前340年出生,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传位给儿子。彼时,他才41岁左右。对于戎马一生的赵武灵王,此时可谓正值壮年,完全有精力和能力继续承担赵国君主的工作。并且,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的君主传位,往往都是国君临终之际,才会传位的。而在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根本没有病重的情况。

对此,在笔者看来,赵武灵王正值壮年,却提前传位给儿子,原因主要分为以下两点。一方面,赵武灵王之所以提前传位给儿子赵何,就是希望赵何可以帮助自己处理朝政,这样自己可以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对外征战上。众所周知,在战国历史上,赵武灵王在赵国推行了“胡服骑射”,这是赵国得以在战国七雄中崛起的关键。在胡服骑射后,赵国的军事实力得到增强,于是,赵武灵王自然需要带领这一支精锐部队南征北战。

其中,就赵灭中山之战来说,是战国时代中期的战争。从公元前307年攻打中山国房子到公元前296年并吞中山国结束,共计12年的时间,赵国不仅除掉了心腹之疾,使得南北二地得以连成一体,领土的扩张也使国力强大起来。在消灭中山国的战役中,赵武灵王经常需要离开赵国都城,以便更好的指挥赵军,但是,赵国的朝政,自然也需要赵武灵王来处理。

长此以往,赵武灵王自然感到比较疲惫。于是,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传位于儿子赵何,赵何就是赵惠文王。在公元前299年的时候,赵灭中山之战正好也进入到关键阶段。因此,传位给儿子赵何之后,赵武灵王可以更加专心的对付中山国这一强大的对手。而这,无疑为消灭中山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赵惠文王三年(公元前296年),赵武灵王大举进攻中山国,中山国国王投降,中山国被赵国消灭。赵武灵王将中山国国王迁往肤施(今陕西榆林),从而彻底攻占了中山国所在的疆域。除了消灭中山国,赵惠文王二年(公元前297年),赵武灵王来到刚刚夺取的云中、雁门二郡,结果在西河遇到楼烦王的部队。通过恩威并重的手段,赵武灵王成功收服楼烦,归附赵国后,大量的楼烦骑士脱离楼烦王而投入到赵武灵王的军队,这促使赵国的军事实力再次增强。

所以,非常明显的是,在提前退位之后,赵武灵王不需要一直待在赵国都城邯郸,可以更好的南征北战。并且,赵惠文王非常贤能,在肥义等人的辅佐下,已经可以逐渐处理朝政了。另一方面,赵武灵王之所以提前传位给赵惠文王,也是担心自己在外作战,会有突然阵亡的风险。

最后,和战国七雄中的其他君主不同,赵武灵王自己经常亲自带兵打仗,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遭到不测,到时候,赵国必定会大乱。进一步来说,即便先前已经册立赵何为太子了,但是,如果他还不熟悉朝政的话,匆忙即位,也很可能出现无法掌握大权的情况。因此,为了降低这一风险,赵武灵王提前让赵惠文王执掌朝政。在此基础上,即便赵武灵王在领兵作战的时候遇到不测,赵国上下也不会慌乱,从而不会给秦国、齐国、燕国、魏国、韩国、楚国等诸侯国以可趁之机。

不过,让赵武灵王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一安排,终究还是在赵国引起了内乱。赵惠文王赵何四年(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赵雍遭遇沙丘之乱,被幽禁宫殿中,最终活活饿死。赵雍这位君主去世后,大臣追谥“武灵”,后人尊称赵武灵王。也即赵武灵王既然选择在赵国扮演太上皇的角色,就要接受赵惠文王不断执掌大权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赵武灵王想要收回权力,并分封给长子赵章,显然会引起赵惠文王势力的强烈反弹,进而导致自己落下了悲惨的结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隋文帝杨坚为什么怕老婆?曾叹曰“吾贵为天子,而不得自由”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话说当年杨坚建立隋朝,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的长期战乱。凭借继承自北周的雄厚底蕴开创了“开皇之治”的小康社会,可谓一代明君。那么隋文帝杨坚为什么怕老婆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自黄巾起义以来,中原虽有西晋短暂统一,却仅仅十年之后便爆发了八王之乱,接踵而来的便是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并立混

  • 霍去病身为战神24岁就去世了 霍去病真正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对霍去病死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霍去病是病死的还是另有原因?霍去病真正的死因到底是什么?霍去病是非正常死亡吗?霍去病,西汉名将、民族英雄,在中国历史上名气很大,被评价为天才战神。其在漠北之战封狼居胥,还曾喊出一句震古烁今的名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的

  • 齐桓公年轻时期成为威震四方的一代雄主 最后为什么会被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对齐桓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齐桓公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国君,他一生励精图治,对内休养生息,对外“尊王攘夷”,不仅提高了威望,还开疆拓土,成为威震四方的一代雄主。可是,谁也没想到,英明神武的齐桓公在晚年竟被活活饿死,这是怎么回事呢?(齐桓公剧照)齐桓公继位后,任用了

  • “杀神”白起与“兵仙”韩信谁更厉害?不一样的时空,一样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孙子兵法中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杀神”白起与“兵仙”韩信都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军事家,那么他们俩个到底谁更厉害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从战略战术上来说,兵技巧仅属于对军械兵器的利用,并非主流。兵阴阳更多借助对战法之外的方式,蛊惑人心,

  • 汉和帝刘肇将东汉国力推向鼎盛,为何却名不显于后世?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刘肇,即汉和帝,东汉第四位皇帝,他将东汉推向顶峰,又将东汉带入深渊,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提及西汉哪位帝王将西汉推向鼎盛?许多人会不假思索的说出汉武帝或者是汉宣帝,但若有人抛出东汉哪位帝王将东汉推向鼎盛的这个疑问的时候?恐怕会有相当一部分人要抓耳挠腮了

  • 乾隆帝妃嫔舒妃是什么出身?她没能成为皇后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是清朝时候的一位皇帝,因为非常风流,也被称之为风流皇帝。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看了去年夏天大火的《如懿传》后,大家应该知道,乾隆皇帝有过两任皇后。在富察皇后病逝后,他也没有心情去再立皇后,但是后宫中不能无主,所以当时乾隆便立了当时为娴贵妃的辉发那拉氏,而这位娴贵妃并不得宠。在富

  • 蜀汉灭亡后,刘禅的生活过得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刘禅,即蜀汉怀帝,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也是末代皇帝,汉昭烈帝刘备之子。那么,刘禅在蜀汉灭亡后,过着怎样的生活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在乱世里打下了基业,建立了蜀国,还给刘禅留下了诸葛亮这种忠诚又有能力的老臣。可以想象的是,如果刘禅稍微争气一点的话,也许蜀国就

  • 历史上孝康章皇后是什么出身?她是如何完成逆袭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一入深宫深似海,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这竞争激烈的后宫之中,嫔妃们要不就是依仗皇帝的宠爱,要不就是依仗自己的家境,还有就是我们常说的母凭子贵,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可惜她是一个短命皇太后,自己的儿子才当一年皇帝便去世了。孝

  • 历史上获得了荆州之后,对孙权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荆州是北伐的重要根据地之一,魏、蜀、吴都想得到这块重要的战略之地。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东汉末年,荆州被刘表所占据。公元208年,荆州牧刘表去世,曹操随即入主荆州。但是,随之而来的赤壁之战,导致荆州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也即曹操、孙权、刘备三家都占据了荆州的部分地区。换而言之,魏

  • 三国蜀汉时期刘备特别设立的两个官职是什么 ?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蜀汉,即季汉,三国之一,为汉皇室后裔刘备所建立,国号为“汉”。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公元219年,这是刘备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刘备终于在正面战场击败了曹操,夺取了汉中之地。在夺取汉中后,刘备的地盘几乎达到了全盛,也即拥有汉中、益州、荆州三郡以及东三郡。在此基础上,刘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