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在刘协退位后并没有将他迎回蜀重新称帝是为何?

刘备在刘协退位后并没有将他迎回蜀重新称帝是为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858 更新时间:2023/12/15 5:41:42

公元221年,刘备于成都称帝,年号“章武”。以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魏王曹操去世,世子曹丕继位。同年12月10日,曹丕逼迫刘协禅让帝位给他,刘协告祭祖庙,使张音奏玺绶诏册,禅位于曹丕。在汉献帝退位后,魏文帝曹丕改延康元年为黄初元年,国号为魏,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封刘协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其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伴随着汉献帝刘协的退位,东汉王朝可谓正式走向了灭亡。

不过,对于拥有益州之地的刘备,却依然坚持匡扶汉室的目标。在此基础上,退位之后的汉献帝,完全可以来到蜀地,继续当皇帝。至于想要兴复汉室的刘备,更应当迎接汉献帝刘协来到益州。那么,问题来了,汉献帝退位后,刘备为何不迎汉献帝入蜀为帝,反而自己当了皇帝?

首先,在笔者看来,在汉献帝刘协退位后,刘备之所以没有迎汉献帝入蜀为帝,并且在公元221年登基称帝,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当时盛传刘协被杀。对于刘备所在的蜀地,和曹魏腹地相隔千里。在古代历史上,通信手段自然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因此,在消息传达不畅的背景下,益州上下误以为汉献帝刘协已经被杀害了。

在此背景下,刘备才以汉室宗亲的身份即皇帝位,建立汉(史称“蜀汉”,刘备便是汉昭烈帝),并且追谥刘协为“孝愍皇帝”。当然,可能后来蜀汉获得了汉献帝刘协的真实消息,已经刘协被曹丕封为山阳公,并没有被杀害,但是,此时刘备已经称帝,也即是木已成舟,自然不会再想着把皇帝之位让给汉献帝刘协了。 所以,误以为刘协被杀,是刘备不迎汉献帝入蜀为帝,并且自己当皇帝的重要原因。

其次,从当时的条件来看,刘备即便想要把汉献帝刘协接到蜀地,也是困难重重的。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封刘协为山阳公(第一代),以河内山阳郡(在今河南焦作市山阳区)为封国。从地图上可以发现,汉献帝刘协的封地,是比较靠近曹魏都城洛阳的。更为关键的是,刘协的封地在洛阳的东北方向,如果想要去益州的话,正好要经过洛阳一带。

所以,对于刘备来说,想要悄悄把汉献帝刘协接到益州,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除了你刘备能够率军攻打到曹魏都城洛阳,当然,如果真能实现这一目标,蜀汉就不用老是偏居一隅了。基于此,即便刘备想把汉献帝刘协接到蜀地,也是难以实现的。更何况,刘备的内心,并不愿意将汉献帝接到益州。

对于刘备来说,在东汉末年颠沛流离,但是,凭借着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勇气,刘备得以攻占益州,夺取汉中,进而成就帝王之业。在此基础上,如果让刘备将拼搏数十年打下的基业,拱手让给汉献帝刘协,自然是难为刘备的。进一步来说,即便是刘备愿意,跟随他南征北战多年的文臣武将,又怎么会愿意呢?比如张飞赵云魏延诸葛亮等人,无疑是对刘备更加忠心耿耿,而不可能支持汉献帝刘协到蜀地当皇帝。

从这一点来看,刘备没有迎接汉献帝刘协,反而自己当皇帝,才是符合蜀汉文臣武将期望的行为。如果刘备真的迎接汉献帝刘协到蜀地当皇帝,反而可能造成蜀汉的内部消耗,引发不必要的纷争,在蜀汉本来就相对弱小的背景下,这样的行为很可能会加快蜀汉的灭亡。

最后,在称帝建立蜀汉后,刘备以为关羽报仇的名义,发兵讨伐东吴,而张飞又被部下所害。章武二年(222年)春季,刘备派遣黄权督江北水军,自率陆军进军。秋七月,被吴将陆逊在夷陵之战中打败。章武三年(223年)三月,刘备托孤于诸葛亮,夏四月二十四日(6月10日),刘备病逝。虽然登基称帝,但是,刘备终其一生,也没能实现匡扶汉室的目标。

与此相对应的是,对于汉献帝刘协来说,虽然失去了皇帝之位,不过,这何尝不是一种解脱,因为在被董卓、曹操挟持的数十年中,汉献帝刘协只能说是傀儡皇帝。因此,对于刘协来说,失去皇帝之位后,反而不用再受到权臣的摆布,乃至于担心朝不保夕了。并且,即便汉献帝刘协能够成功来到蜀地当皇帝,很大可能还是做一位傀儡皇帝,这对于刘协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此外,汉献帝刘协被贬为山阳公后,终于大彻大悟,遂抛弃帝王之尊,甘心躬耕菜圃,济世悬壶,从而在当地获得了较高的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孙策为什么不传位给儿子孙绍 孙绍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孙权为什么杀孙策后代,孙策的女儿叫什么,孙权把孙策的儿子怎么样了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孙策传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古代讲究嫡长子继承制,孙绍作为孙策的儿子,孙策最后为什么会传位给自己的弟弟?孙绍后来怎么样了?嫡长子继承制是封建社会的代表性制度之一,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封建王权的一统性,避免权力分散,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特色。嫡长子继承制

  • 吕蒙真的是孙权拿来平息刘备的怒火的吗 吕蒙究竟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孙权为何杀吕蒙,吕蒙和关羽有什么仇,马超被谁劝降归顺刘备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吕蒙之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吕蒙作为东吴的大将,吕蒙是怎么死的?所谓被“牺牲”掉是不是真的?三国志记载“会蒙疾发,权时在公安,迎置内殿,所以治护者万方,募封内有能愈蒙疾者,赐千金。”在江陵之战后,吕蒙打败了关羽,孙权任命吕蒙为南郡太守,赐钱1亿,封孱陵侯,恩赐黄金5

  • 历史上真实的韩林儿一生都经历了什么事情?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童林历史上有这个人吗,武则天历史真实形象,武则天真实的历史

    韩林儿是河北栾城人,元末民变领袖之一。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韩林儿本是随母亲四处逃亡的放牛娃,却能凭借迷信掌控人心当上君王。可放牛娃终究是放牛娃,他虽坐上皇帝之位却无皇帝之权。朝政大权掌握在大臣手中,这样的国家怎能长久?他利用迷信愚弄百姓当上皇帝,殊不知他也

  • 孙权接手孙策的位置后 孙权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大嫂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策是被孙权害的吗,孙权怎么对待孙策后代,孙权陆抗孙策

    对孙权和大乔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策死后,把自己的位置传位给孙权,孙权后来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嫂嫂大乔的?古代,女子要遵守三从四德,这就意味着女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她们的命运都由这三个男人牵绊。女子出嫁后,如果夫君去世又没有孩子,那么她们的命运就难料了

  • 孙权熬死了曹操和刘备 孙权为什么没有能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与孙权的大战最终谁赢了,刘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刘备灭了孙权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孙权一统天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孙权作为三国时期最长寿的人之一,孙权熬死了诸多的敌人,孙权最后为何没有一统天下?相对于刘备和曹操来说,孙权去世的时间要晚很多,这个我想大家应该都是了解的,孙权可是比曹操多活了32年的时间,比刘备多活了29年的时间,比诸葛亮多活了18年的

  • 徐茂公为唐朝贡献颇多,死后为何会被掘坟开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古代修建陵墓的工匠最后的结局,杜如晦墓,李绩为什么叫徐茂公

    李勣原名为徐世勣,字懋功。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越是动荡不安的年代,越是英雄辈出的时候。秦末农民起义,陈胜吴广揭竿起义,打响中国历史农民起义第一枪,刘邦、项羽逐鹿中原。东汉末年三国鼎立,万人敌的关羽张飞、奸诈却又精通歌赋的曹操、才貌双全智勇天下的周瑜等等。元末朝廷衰微,张

  • 曹操和刘备都被称为英雄 孙权为何没有多少存在感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备最后打败孙权了吗,刘备见过孙权吗,刘备打孙权为什么没赢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三国孙权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和刘备都能堪称英雄、孙权为什么会被排除在外?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天下大乱,各个军阀势力不听命于天子互相攻伐。董卓无道,篡逆天下,各路诸侯联合起来讨伐董卓。经过长时间的割据混战后,只留有了三股势力,北方的曹魏集团、

  • 唐朝时期长孙无忌位高权重却落得自杀的结局,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长孙无忌是唐朝历史上的一位风云人物,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朝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唐太宗为纪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而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在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位列第一的就是长孙无

  • 为什么说郭开是个彻头彻尾的小人?他陷害了两位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郭开的结局,彻头彻尾的释义,郭破虏有后吗

    郭开,战国末期赵国奸臣,曾陷害两位赵国大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影视剧《大秦赋》中,赵悼襄王赵偃被倡后和春平君赵佾活活气死了,他的小儿子赵迁继承了赵国的王位。而颇受赵偃宠信的郭开,依旧在不遗余力祸害赵国。郭开自出场以来就没干过好事,起初仗着给赵偃当伴读,欺负在赵国

  • 当初刘备弱到需要寄人篱下 诸葛亮为什么还会选择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刘备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刘备为什么不杀诸葛亮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诸葛亮和刘备,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论实力曹操最为强大,孙权又雄踞一方,诸葛亮最后为什么会选择刘备?作为我国古代最受世人赞誉,也最具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诸葛亮几乎是所有中国人理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美偶像。公元207年,26岁的诸葛亮结束了多年隐居山林的村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