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大汉朝历史上蛇蝎“吕后”的那点千秋功和过

揭秘:大汉朝历史上蛇蝎“吕后”的那点千秋功和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733 更新时间:2023/12/14 4:47:20

萧何是和刘邦一起起兵打天下的老哥们,老战友。多少年来萧何对刘邦忠心耿耿,尽力辅佐,为大汉江山的创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令人想不通的是,刘邦称帝以后竟然把萧何关进了大牢,原因竟然是萧何写给刘邦的一个奏折。奏折的内容是这样的:萧何希望刘邦能同意把上林苑的土地分给百姓耕种。看到萧何被关押,刘邦的一个近侍问刘邦:萧相国何罪。刘邦怒气冲冲的说:“吾闻李斯为秦相时,有善归主,有恶自与。今相国为民请吾苑,以自媚于民,故系治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李斯在秦朝做宰相的时候,凡是好的事情都归主人拥有,凡是恶的的事情自己承担着。而今天的萧何竟然为民众请愿,以此来邀买人心,因此我才治他的罪。

看完上面的故事很多人或许会感到惊讶,萧何取悦百姓竟然成了一种罪过真是没有天理了,怪不得现在的官员都不喜欢对百姓好。这个故事不是传说,而是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确确实实发生过。《史记萧相国世家》中有着详细的记载,喜欢研究历史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还有一件关于萧何的事情更加的可笑,在西汉十二年秋刘邦亲自率兵征讨叛乱的黥布,而萧何被安排在京城做后勤保障。每次萧何派人输送军粮到前方,刘邦都要问押送粮草之人:萧何在京城做什么。每次听到萧何爱民如子,勤于政务刘邦就非常的不开心。押粮之人回到京城以后告诉萧何:萧相国你的大祸将至,千万要注意了。萧何听到这话感到非常的困惑,忙问押粮之人自己犯了什么过错得罪了皇上。押粮之人告诉萧何:你倒是没有什么过错,但是你太关心民众了因此遭到了刘邦的猜忌,刘邦担心你的威望与日俱增会威胁到他的地位。萧何听罢恍然大悟,从此以后开始贪污受贿,多做坏事以此来取悦刘邦。

这是多么悲哀的一个故事啊,大臣勤恳竟然是一种罪过,贪污受贿竟然能让皇帝开心。其实我们仔细思考下这个事情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刘邦身为一个封建帝王,他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不允许任何人超越践踏的。刘邦之所以忌讳萧何对百姓好,其根本原因就是怕萧何在百姓中的威望超过自己,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平阳公主的死因:汉武帝姐姐平阳公主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平阳公主结局,汉武大帝平阳公主,汉武帝对平阳公主很好

    平阳公主,汉景帝刘启与皇后王娡的长女,汉武帝刘彻同胞长姐。本封为阳信公主,因嫁于开国功臣曹参曾孙平阳侯曹寿(曹时),故又称平阳公主。曹寿去世后,平阳公主改嫁汝阴侯夏侯颇。夏侯颇死后,又改嫁大司马、大将军、长平烈侯卫青。汉武帝姐姐平阳公主怎么死的?汉景帝之女,王皇后长女,汉武帝同胞长姊。本封为阳信公主

  • 唐宣宗是个“高考”狂:常问询官员是否考中进士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的科举考试是出身寒族的读书人获取功名利禄的唯一途径。由于每年科举录取的名额有限,能幸运地冲过科举考试独木桥的举子,实在少之又少,因此,古人对科举中第者推重艳羡至极。《唐摭言》就这样说:“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

  • 揭秘唐敬宗有多痴迷足球:常不顾公务组织深夜球赛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唐代的官僚贵族,大多是球场上的高手,很多人在工作之余以蹴鞠为乐。这样蹴鞠在当时就成了一项贵族运动,常常和奢侈浪费联系在一起。唐中宗的驸马杨慎交、武延秀,在家中修建私人球场。为了让他的马跑后不扬起尘土,一千步长的球场全用油和泥建筑。唐代宗时的剑南节度使郭英又家中养女伎骑驴打球,驴身上的鞍饰及人身上的服

  • 曹操的节俭有多清廉:家里用餐竟只有一道肉菜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史上曹操算是东汉、三国时代的“极品”:他的政治才能、军事才能和文学才能是极致的;其节俭,也是极致的。很多人可能会把曹操政治、军事和文学上的才能,与其生活上的节俭区隔开来,其实不然,曹操的节俭,和其他才能是相通的。他的廉洁,促成其政治军事成就;他的政治军事生涯,养成其廉洁的品质。先说说曹操生活上的节俭

  • 大清慈禧太后是依靠什么而统治了中国近47年?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慈禧太后能够掌握清廷最高权力数十年之久,首先是基于清帝皇统继承乏人的皇位危机这一客观原因。清王朝自天命汗努尔哈赤至宣统帝溥仪,共计12帝。这12位皇帝子女的多寡,与大清王朝的兴衰有着密切的关联。道光及其之前的七位皇帝,子嗣最少的是雍正和嘉庆帝,也有14个子女,被称之为“多子翁”的康熙帝甚至有55个子

  • 刘聪文武双全却荒淫无度曾创纪录拥立了17个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借尸还魂“偷”天下的刘渊,本是匈奴人,在替西晋东征西讨的过程中逐步强其实力,并于公元308年(晋永嘉二年)正式称帝,自诩汉室宗亲之后,遂定国号为汉,史谓之刘汉,后更名赵,也称汉赵,前赵。可好景不长,仅两年后(310年),他就一命呜呼了。被谥为“光文皇帝”。刘渊死后,由太子刘和继位。但刘渊有个儿子叫刘

  • 春秋战国中奇女子除了芈月还有她:齐国君王后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前段时间有一个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很多人都通过部电视剧知道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太后宣太后。宣太后的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波澜壮阔,她的爱情,她的人生都十分的精彩,可谓是奇女子了。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战国时期还有另一个太后,她虽然没有宣太后那么惊天动地的壮举,可她的爱情、她的人生同样的传奇,同样的与

  • 细解诸葛亮之谜:诸葛亮是三顾还是自己投奔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蜀汉后主曾经说过:“政在葛氏,祭在寡人。”意思是说,自己只主持祭祀天、地、祖宗等礼仪活动,军、政、财、文大事统统由姓葛的大臣一手操办。这里的葛姓大臣究竟指谁?熟悉三国历史的读者都知道,当然是指诸葛亮。那么,诸葛亮怎么姓葛?他的复姓作何解释?诸葛亮祖上姓葛肯定无疑,由单姓变成复姓的原因,《三国志·诸葛

  • 揭秘:汉武帝“独尊儒术”背后是赤裸的权力斗争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儒学如今是显学,从学界到民间,从儒学论争到读经运动,似乎都彰显了新世纪儒学的“复兴”。不管是把儒学当作一种信仰,还是批评儒学只是一缕“游魂”,儒学总而言之都进入了新世纪人们的视野。接下来值得一问的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关注儒学?概言之,我以为,儒学其实只是一种权力,或曰权力的实现。要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我

  • 揭开韩信被杀的谜团:加害他的两个告密者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是个军事天才,但他在识人处世上的智慧几乎等于白痴。从小就家境贫寒又早年丧了双亲的他时常遭到同乡地痞的欺辱,江苏淮阴在那个时代或许非常盛产流氓,韩信经常能遇到这样的人。不过,之所以这些流氓总欺负韩信,与韩信自己有很大关系。他从小就熟读兵书,学成后总觉得自己是大将之才,常挎一根木剑四处招摇,这种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