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国名将樗里疾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有何作为?

秦国名将樗里疾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有何作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648 更新时间:2024/1/9 18:32:40

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因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获封为诸侯。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在战国时期,提到秦国的名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白起王翦。就白起来说,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阙之战,大破魏韩联军;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就王翦来说,则是秦始皇消灭山东六国的主要将领,为秦朝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不管是白起还是王翦,都是战国中后期甚至后期的将领了。此时,秦国在整体实力上,已经领先于山东六国。

而在秦国国力还没有明显超越山东六国的时候,有一位名将重创山东六国,为秦国开疆拓土,此人就是樗里疾。在笔者看来,在白起之前,樗里疾可谓秦国第一名将,除了军事才能,樗里疾还担任秦国丞相,也即其出将入相,为奠定秦国霸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介绍樗里疾:“樗里子者,名疾,秦惠王之弟也,与惠王异母。母,韩女也。”对于樗里疾来说,作为秦惠文王的异母弟,自然是秦国宗室。樗里疾待人接物能说会道,足智多谋,所以秦人都称他“智囊”。乃至于秦人谚语:“力则任鄙,智则樗里。”当然,在樗里疾将他的智谋用在战场上的时候,山东六国显然迎来了一位强大的对手。

秦惠文王八年(前330年),封樗里疾为右更。右更,爵位名。秦、汉二十等爵的第十四级。在此基础上,樗里疾率军攻打魏国的曲沃,占领了城池,将曲沃周围的土地全部并入了秦国。众所周知,曲沃曾是晋国的核心区域。在三家分晋后,曲沃成为魏国的疆域。通过夺取魏国的曲沃,秦国的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张。

不过,秦国的对外扩张,也遭到了山东六国的反击。周慎靓王三年(前318年),魏相公孙衍发动魏、赵、韩、燕、楚五国合纵攻秦。面对魏国、赵国、韩国、燕国、楚国的五国大军,樗里疾没有着急率军迎敌,而是在函谷关一带坚守。并且,在发现楚国和燕国态度消极,不愿意全力攻打秦国的情况后,樗里疾决定集中兵力攻打魏国、赵国、韩国这三国。

公元前317年,秦军在修鱼(今河南原阳西)大败三国联军,歼敌8.2万。由此,山东六国第一次合纵攻秦,就这样被樗里疾给化解了。到了秦惠文王二十五年(前313年),樗里疾率军攻打赵国,俘虏了赵国将军赵豹,夺取了蔺邑(今山西离石西)。赵豹,封号阳文君,为赵武灵王在位初期时赵国的相邦。

一年后,也即公元前312年,樗里疾又协助魏章攻打楚国,打败楚将屈匄,夺取汉中。因功受封于严道(蜀郡有严道),号为严君。在丹阳之战中,楚军大败,被斩首八万,楚国大将军屈匄及裨将军逢侯丑等七十余名将领被俘,屈匄被俘后遭处决,秦军乘胜夺取楚国汉中之地六百里,设立汉中郡。除了击败楚国大军,樗里疾还联合魏国大军在濮水击败了包围煮枣的齐国大军,俘虏了齐将声子,齐将匡章败逃,秦、魏联军乘胜攻打了燕国。

也即在公元前312年的时候,秦国、韩国、魏国三国联合,对抗齐国、楚国、燕国等国,最后的结果是楚国损兵折将,丢失了汉中之地。至于秦国,无疑是这次战役的最大赢家,尤其是获得了兵家必争之地的汉中之地,为白起之后发动鄢郢之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白起的功业,固然是自己能力的体现,也离不开商鞅、樗里疾等人打下的基础。

最后,秦惠文王二十七年(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太子秦武王即位,驱逐了张仪和魏章,任命樗里疾和甘茂为左右丞相。也即和白起偏向于南征北战不同,樗里疾这位名将,还拥有治国的才能,这也是其被秦武王任命为丞相的重要原因。秦武王四年(前307年),秦武王去世,秦昭襄王即位,樗里疾更加受到敬重。当然,因为年龄较大等原因,樗里疾在后期并没有继续领兵作战了,也即其重心应该都放在协助秦武王、秦昭襄王处理朝政上了。

对此,司马迁曾在《史记》中表示“秦所以东攘雄诸侯,樗里、甘茂之策。”也即秦国之所以向东力压战国七雄中的其他诸侯国,离不开樗里疾、甘茂这两位丞相的计策和谋划。秦昭襄王七年(前300年),樗里疾去世,葬在渭水南边章台之东。而在樗里疾去世后,白起正式登上历史的大舞台,开始对山东六国进行更猛烈的打击。对此,你怎么看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同为汉文帝之女,绛邑公主的名气为何远不及馆陶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汉文帝是西汉四位拥有庙号的帝王之一,他开创了西汉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提到汉文帝的女儿,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馆陶公主,但对于绛邑公主,我们却知之甚少。那么,同样是帝王女儿,为何世人只知馆陶公主而不知绛邑公主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文帝刘恒西汉一位及其幸运的帝王,他的哥

  • 夏侯惇上马可打江山下马可理国政 最受曹操信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夏侯惇是曹操起兵时最早的将领之一。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曾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使百姓受益,功勋卓著。历任折冲校尉、济阴太守、建武将军,官至大将军,封高安乡侯,追谥忠侯。曹操一贯招揽天下有才之人,无论文臣或是武将,他都有爱惜之心,曾还写有诗句:周公吐脯,天下归心。而且曹操多疑,所以他更爱

  • 固伦淑慧公主一生高贵流传下了一个公主桥的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他是孝庄太后的公主,一生高贵,还流传下了一个关于公主桥的传说固伦淑慧公主,爱新觉罗氏,原名阿图,清太宗皇太极第五女,母孝庄文皇后,生于天聪六年二月庚辰(公历1632年4月1日)。崇德六年正月,许配给喀尔喀蒙古额驸博尔济吉特氏恩格德里之子索尔哈,崇德八年,12岁时出嫁。额驸索尔哈于崇德元年袭其兄额尔克

  • 解密:残废后的孙膑在齐国到底是怎么上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孙膑,战国时期的军事家,汉族,山东鄄城人。著有《孙膑兵法》一书,亦称《齐武子》。他是身残志不残的典范。孙膑早年和庞涓均拜鬼谷子为师,攻读兵法,两人是同窗好友。后来,庞涓当上了魏惠王的将军,因担心孙膑的才能超过自己,就设法诓骗孙膑到魏国,并挖去他的膝盖骨,让他成为残疾人,不会有出头之日。看看,庞涓多么

  • 明太祖朱元璋的忌讳:谁提和尚两字就会杀谁头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是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之一,从登基到去世,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他在遗诏中说:“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据史书记载,洪武十八年,八天之内,朱元璋审批内外诸司奏札共1660件,处理国事计3391件,平均每天要批阅奏札200多件,处理国事400多件。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出身贫寒,早年

  • 解密:北魏孝静帝为何会被臣子唤作“呆头鹅”?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所有“末世之君”都是比较窝囊的。原因在于,君威尽失,大权旁落。处于这种尴尬境地,只能如玩偶般任人摆布,受尽屈辱不说,政治待遇连一般臣子都不如。倒不是他们不想“雄起”,只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盛极必衰,否极泰来。可见这世上,没有什么是可以永恒的。不好说是谁的责任,也完全没必要归咎

  • 解密:曹魏的大将军曹爽为何被手下骂作畜生?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一向就有“虎父无犬子”的说法。这种说法其实涵盖了两层意思:一是老子英雄儿好汉,父亲英雄,儿子也差不到哪里去。二是赋予了对成长的一种期待,希望将来儿子也能像老子一样,建功立业,飞黄腾达。长期以来,说者愿说,听者愿听,左右相宜,俗套却不俗气。但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有着太远太长的距离。前者客观存在,后者

  • 唐代哪位耿直官吏令皇帝都无奈评价他“不可冒犯”?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大中十年(856),唐宣宗任命翰林学士韦澳担任京兆尹。京兆尹是首都长安的市长,这个官历来不好当,因为天子脚下皇亲国戚、豪强士族有背景的人太多,这些人为非作歹、有恃无恐,管理的难度极大。韦澳为人正直,听说他上任后,豪强们都有所收敛,不过也有不信邪的,这个人就是郑光庄园的一个庄吏,租税拖欠了几年,拒绝缴

  • 解密:大文豪欧阳修为何会鄙视大清官包青天?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在连续参倒了张尧佐、张方平、宋祁之后,包拯以枢密院直学士的身份代理三司使一职。不知道宋仁宗出于何意,发布这样一个任命。总之,任命一出,朝中哗然,其中反对声音最大的是宋朝文坛的领袖人物——欧阳修。欧阳修三十岁出头就曾经参与“庆历新政”而成为朝中新锐,虽然之后被贬,却因其为政为文的出色表现而获得士大夫和

  • 历史上小周后周女英是怎样被姐夫李煜骗上龙床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南唐后主李煜,真是艳福不浅。小周后、大周后都是钱塘人——亲姐儿俩,先后做了他的“枕边人”。姐姐叫周蔷,小字“娥皇”。妹妹叫周薇,小字女英。巧极了,上古的尧帝,也有两个女儿:长女“娥皇”,次女“女英”,姐妹俩一块儿嫁给了尧的接班人——舜。大、小周后并没有“共侍一夫”的经历,她们和李煜成亲,是前后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