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曹魏的大将军曹爽为何被手下骂作畜生?

解密:曹魏的大将军曹爽为何被手下骂作畜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290 更新时间:2024/1/16 11:55:47

中国一向就有“虎父无犬子”的说法。

这种说法其实涵盖了两层意思:一是老子英雄儿好汉,父亲英雄,儿子也差不到哪里去。二是赋予了对成长的一种期待,希望将来儿子也能像老子一样,建功立业,飞黄腾达。

长期以来,说者愿说,听者愿听,左右相宜,俗套却不俗气。但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有着太远太长的距离。前者客观存在,后者则是主观愿望。

实际人人也都明白,很多时候虎父未必无犬子。反之,老子无能,也并不代表儿子就一定要窝囊。此中现象,历史上比比皆是。

在《三国演义》中,戏剧性的变化当属刘备祖孙三代,最终就是刘备打江山、刘禅负骂名。而这个“扶不起来的阿斗”有一个儿子刘谌却又是个极为刚强的人。当刘禅决定出城投降的时候,刘谌先杀妻弑子,然后自杀而亡,誓死不降。

刘备祖孙三代的经历,掺杂了太多的传奇色彩和政治因素,刘备是不是虎父、刘禅是不是犬子并不能从表面现象来揣度。至于刘谌,完全算是一个烈士,更不能以此推断将来的刘谌就会有多大作为。

抛开刘氏宗亲的荣辱浮沉不讲,将“虎父犬子”用在另一个人身上却极为贴切。这个人就是曹真的儿子曹爽

想当年,曹真是魏明帝时期的辅政大臣,经常与司马懿并肩战斗。曹真领兵打仗的诀窍就是与手下人同甘共苦,患难与共,有时候朝廷发赏不多,他就拿出自己的钱财贴补将士。人心换人心,黄土变成金。因此他的手下都是忠心耿耿,奋不顾身。曹真的带兵方法和处事原则就连司马懿也为之敬佩,尊崇有加。在曹真辅政期间,司马懿从来不敢轻举妄动,除了积极配合,认真工作,没有别的选择。

但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人物,儿子曹爽却是个庸才。曹爽继承曹真大将军位之后,立即率军攻蜀,本想借此博得面上荣光,结果一战下来被人杀得丢盔卸甲,狼狈逃回,损失巨大。

更要命的是,曹爽还有一个刚愎自用的毛病,谋士良言根本听不进去,反倒把身边那些阿谀逢迎之徒当做知己。对此,司马懿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为了重新秉政,趁着曹爽陪皇帝出城狩猎的机会,带人进宫夺了兵权,包围了大将军府,并派人出城,让曹爽投降。这时,城中的桓范见城中有变,就带上大将军印赚开城门,飞马报告曹爽,并建议曹爽以天子和大将军之名号令天下,共同讨伐司马懿。

按说这时,司马懿虽然控制了城中局势,却是名不正、言不顺,魏国大部军马都在城外,只要曹爽登高一呼,司马懿也就完蛋了。但曹爽因为迷恋家中老小、美妾,放不下偌大家业,始终是犹豫不决。最后权衡再三,还是听信了司马懿“只夺兵权,不害性命”的诡计,乖乖回去做他的“富家翁”去了。结果一到城中,立即就被控制起来,最终被司马懿害了性命。从此以后,魏国皇权一步步衰落,最终落入了司马氏手中。

曹真与曹爽,一个是虎父,一个是犬子,行为做事天壤之别。

没人苛求一定要“虎父无犬子”,像曹真曹爽父子这样的状况,放在平常百姓人家倒也无关大碍,但要放在国家社稷的位置上就非常危险了。个人成败尚属其次,关键是江山瞬间易主,祖宗基业轻易拱手于人,怨不得桓范被杀的时候不禁嚎啕大哭:“子丹(曹真字)能人,何生如此畜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代哪位耿直官吏令皇帝都无奈评价他“不可冒犯”?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大中十年(856),唐宣宗任命翰林学士韦澳担任京兆尹。京兆尹是首都长安的市长,这个官历来不好当,因为天子脚下皇亲国戚、豪强士族有背景的人太多,这些人为非作歹、有恃无恐,管理的难度极大。韦澳为人正直,听说他上任后,豪强们都有所收敛,不过也有不信邪的,这个人就是郑光庄园的一个庄吏,租税拖欠了几年,拒绝缴

  • 解密:大文豪欧阳修为何会鄙视大清官包青天?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在连续参倒了张尧佐、张方平、宋祁之后,包拯以枢密院直学士的身份代理三司使一职。不知道宋仁宗出于何意,发布这样一个任命。总之,任命一出,朝中哗然,其中反对声音最大的是宋朝文坛的领袖人物——欧阳修。欧阳修三十岁出头就曾经参与“庆历新政”而成为朝中新锐,虽然之后被贬,却因其为政为文的出色表现而获得士大夫和

  • 历史上小周后周女英是怎样被姐夫李煜骗上龙床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南唐后主李煜,真是艳福不浅。小周后、大周后都是钱塘人——亲姐儿俩,先后做了他的“枕边人”。姐姐叫周蔷,小字“娥皇”。妹妹叫周薇,小字女英。巧极了,上古的尧帝,也有两个女儿:长女“娥皇”,次女“女英”,姐妹俩一块儿嫁给了尧的接班人——舜。大、小周后并没有“共侍一夫”的经历,她们和李煜成亲,是前后脚儿。

  • 汉武帝身强力壮长期淫乱 导致年近70岁仍得一子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本来身强力壮,精力充沛,自然延年,本非难事。生弗陵之时,武帝已近七十,人们都说此时武帝已无力生子,定是钩弋夫人通晓黄帝的素女之术,能使武帝返老还童,老蚌生珠。朱安世在狱中上书,告发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并施巫术咒诅宫廷。武帝阅奏后立即逮捕了公孙贺一家,交给廷尉杜周讯办。杜周是有名

  • 解密:文学家苏洵为何给两个儿子取名苏轼苏辙?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极重取名,作为一代文豪的苏洵,为自己的两个儿子取名,自然也花了不少心思。苏洵长子名苏轼,次子名苏辙。这中间又有什么讲究?苏洵年少无行,到二十七岁方发奋读书,二十九岁生下苏轼,三十一岁生下苏辙。在苏洵年近四十的时候,曾经写了一篇文章《名二子说》,明确提到自己为两个儿子命名的原因。两兄弟的名,都和古

  • 解密:名将韩信为何不选择和刘邦项羽三分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拜韩信为将后,韩信率领数万兵马北上,一路上横扫各路诸侯,最终打到齐国。兵不血刃攻下齐国。在当时,项羽在江南,刘邦在关中,韩信在河北山东。三家已经成三分天下之势。在刘邦的频繁进攻下,项羽感到压力颇大。当然,只要项羽亲自率军出征,一般情况必定可以大破刘邦联军。可是,各路烽烟四起,项羽忙得焦头烂额。部

  • 解密:横扫匈奴的大将军卫青为何敬畏小文官?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大将军卫青能征惯战,几度大破匈奴,加上姐姐卫子夫是汉武帝皇后,外甥霍去病是骠骑将军,另一个外甥是当朝太子。十数年间,卫青的权势可谓权倾天下,即便是汉武帝也忌惮三分。可是,就是这么一位横扫大漠,功盖天下的卫青,对一位低阶文官却敬畏有加。这是为什么呢?此人叫做赵禹。赵禹出身法家,担任汉朝御史,曾经主持律

  • 解密:关羽为何在被杀后得了个“壮缪侯”的恶谥?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关羽被何人所害,毛文龙被杀后其部下,关羽后人被灭门

    在关羽在世时,诸葛亮和关羽的关系一直很不错。虽然关羽向来狂傲,但在史书上没有任何关羽倚老卖老,针对诸葛亮的事情。他们都是一代人杰,且各自的位置不同,在最开始时,也没有什么利害冲突。两人之间唯一的交集,是在刘备攻打下益州之时,马超来归降,关羽听闻,特意写了一封信给诸葛亮,询问马超的人品才干可以和谁相比

  • 汉武帝因“巫蛊之祸”自灭三族 痛失爱妻儿子与皇孙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巫蛊之祸“”和二年(公元前91年),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人揭发为巫蛊咒武帝,与阳石公主通奸,贺父子下狱死,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皆坐诛。武帝宠臣江充奉命查巫蛊案,用酷刑和栽赃迫使人认罪,大臣百姓惊慌之下胡乱指认别人立功,数万人因而而死。江充与太子刘据有隙,遂趁机陷害太子,并与案道

  • 李广惨遭汉武帝斩草除根 儿子被霍去病无故射杀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至少有两大“战神”。一个是相传在“涿鹿大战”中败于黄帝的蚩尤,蚩尤虽战败遭诛杀,却被历代帝王与民间百姓奉为“兵主”、“战神”,顶礼膜拜,连当今的韩国人也想认他为“祖宗”。另一个,我选择李广。李广的“飞将军”名号不是汉朝皇帝赐予的,而是他的对手匈奴人封的。或许在血性好战的匈奴人眼里,李广才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