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在天下大定之后隋文帝如何对待功臣?

揭秘:在天下大定之后隋文帝如何对待功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014 更新时间:2024/1/28 0:26:59

公元581年二月,隋代北周,隋文帝成为隋朝开国之君。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那些前朝旧臣怎么办?有功之臣生了骄傲心怎么办?平民百姓们能得到什么实惠,让他们记住新朝的恩德?前文说过,庾季才李穆卢贲等人都是立过大功的,当然得封赏,但怎么才能真正赏到位?

虽说庾季才为他选定大日子,也是第一个劝他称帝的,但是相比较太傅李穆而言,他的功劳还是要小些。李穆执掌军政两界,如果说没有他铁了心地支持,隋文帝能不能成事还两说。因此,隋文帝一上任,除了大封杨家人之外,封的第一个外人就是李穆。隋文帝先下了一道诏书:“公既旧德,且又父党。敬惠来旨,义无有违。即以今月十三日恭膺天命。”在杨坚眼里,李穆既是同事,更是长辈,对于李劝他登基的心意,是十分感激的。要知道,李穆提出来,和他自己说出来是两码事,没有台阶下不来。虽然这是诏书,但措辞之间充满敬意,估计接到这诏书的李穆心里美美的。不久李穆从并州回朝,文帝就任命他为太师,特许他在朝拜时不称名。对于这样一个大功臣,文帝也是从心里感激,他加封李穆的子孙,即使是还在襁褓中的婴儿,也一律授予仪同三司,因此李家在隋文帝即位之初就有多达一百多人身居官位,无人能及的荣宠。

等到李穆上表要回家养老时,隋文帝也并未批准,并把他比作吕尚,张苍,当然年纪大了,难免不方便,为了让老人家发挥余热,正常朝会就免了,一旦遇有军国大事,朝廷就派人到府上去征询他的意见。尚书左仆射高熲。高熲一贯精明强干,并且熟习军事,计谋也是十分丰富,当年周宣帝时期他就是平过叛乱的重将,到尉迟迥叛乱时,他用土狗(状如坐狗的圭墩)之术,大败叛军。稳稳地扶隋文帝上位。

所以隋文帝立隋后,拜他为尚书左仆射,兼纳言,进封渤海郡公,常直呼他独孤(他本姓独孤)而不叫他的名字,盛宠如此。不过高熲在权力中心,还是非常清醒。他多数上书请求辞职。文帝并没有同意。高熲也是个实在人,他后来和苏威同心协力,把朝中的政事刑罚之类的事情处理得非常得体。

说到苏威是个特例。苏威是美阳公苏绰的儿子,他不曾参与夺位大事,但是苏威大名在外,他本人又是宇文家的女婿,影响力非常大的。隋文帝即位之后,任命他担任太子少保,追封苏绰。不久苏威更是身兼五职,在群臣对他有意见时文帝极力维护,当然,这也是出于隋文帝一点爱才之心。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功臣都能得到他高度赞扬与信任。太子左庶子卢贲就是一个典型。卢贲在周静帝接任时曾让杨坚进入东宫,使他得以掌握大权,立下不少功劳。但是实际讲来,卢贲并没有多少才能,品行方面还是有不少缺点的。

卢贲自认自己是有大功的,没有卢贲,肯定没有杨坚的帝王之路。可是称帝后的杨坚却把高熲和苏威捧在手心,大小政事都由他们来主张。高熲也就算了,功劳大,不和他比。但是苏威凭什么爬到他头上去呢?苏威连功都没立过!

柱国刘昉也是一样的想法,刘昉等人当初在宫中假传圣旨,然后卢贲让杨坚进宫,立下何等大功?可是刘昉在隋朝,日子过得并不开心,他们总觉得重视不够。当时上柱国元谐,李询,华州刺史张宾等或多或少都被忽视,于是,他们决定一起行动,废黜高苏执政,由他们五个人来。他们选择了杨勇作为靠山。但是很遗憾,这事被隋文帝发现了,等到彻底追查下来,刘昉等人队伍分化,最终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张宾和卢贲头上。高苏执政,本身就是隋文帝的主意,现在这几人竟然要推翻,这是要当逆臣的节奏!杀了他们都不过分,可是最终并没有拿他们的命来示威,隋文帝念及他们都是旧交,有功之臣,只是让他们离开朝廷,回到地方当个老百姓,也算全了那点私交。

在所有的功臣里,郑译也认为是个倒霉年。郑译是个大学问家,他很小的时候,被过继给了宇文泰妻妹平阳公主当继子,所以,他和宇文泰的子侄们都很亲近。同时,他也是杨坚的同学,二人关系莫逆。杨坚称帝,他有定策之功,文帝恕他十次死罪。后来他本人贪赃求财,完全不理政事,文帝知道后让他的下属不要什么事都告诉他,于是聪明的郑译知道自己该回家了。

他以上柱国的公爵身份养老,可是心里却极不舒服,面对隋文帝给的丰厚赏赐,他无法排遣内心的落寞,他请来道士设坛做法,为他消灾祈福。结果这事被家里的丫头给告发了,祈福变成了诅咒,加上他又不好好养自己的老母亲,让她一个人住,不孝,不忠,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可以维护的呢?收了他所有官爵都不够,还得从重处理。不过文帝并没有处死他,文帝下诏说:“译若留之于世,在人为不道之臣,戮之于朝,入地为不孝之鬼。有累幽显,无所置之,宜赐以《孝经》,令其熟读。”于是,让他和母亲住一起,多读书。

除此之外,隋文帝还下诏,凡是在前朝受封过官职爵位的,都照旧,不会降低标准。同时大赦天下,改革税制,改革律令,为一统天下做好准备,让百姓真正富起来。

让有能有才的人居高位,让犯错的人得到改正的机会,一点仁心,是为隋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被父皇看低,被王妃毒死的苦命亲王是何许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本宫不死尔等终究是妃,贾府做了王妃,宽仁亲王

    杨坚共有五个儿子,这五个儿子都挺有才能。基本上都可以独当一面,没有那种极为草包的人物。与其他皇帝不同的是,他的五个儿子全都是独孤皇后一人所生,他曾经非常得意地说他们因为是一母所生,所以不可能象其他人一样斗得你死我活。杨坚的话自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他忽略了人性中的贪婪,面对皇权,没几人能不动心,尤其是

  • 奇人仝寅:算出明英宗归国复辟日期的一代奇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大明风华姚广孝推算大明国运,刘伯温预言明朝灭亡的一句话,明英宗简介

    电视剧《女医明妃传》的热播,引起人们对《明史》的热读。近日,笔者翻阅《明史·方伎传》,发现了一位名叫仝寅的奇人。方伎,是对医、卜、星、相之术的泛称,而仝寅则是明代占卜行业的佼佼者,也是其中的“最异者”。仝寅,字景明,生卒年不详,安邑(今山西运城)人。十二岁那年,仝寅双目失明,行动受限,无以谋生,为了

  • 大唐传奇名将郭子仪:单骑闯敌营吓退回鹘叛军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单雄信被杀前骂罗成,单雄信后代推翻唐朝,大唐名将郭子仪

    郭子仪是历史上有名的唐朝大将,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元765年,曾为唐朝节度使的仆固怀恩唆使回纥和吐蕃两族的首领对唐朝发动叛变。二十万大军气势汹汹大举向唐都长安进攻,一直打到长安北边的泾阳。长安危在旦夕,朝野上下一片慌乱。这时,郭子仪正在泾阳镇守,但他只有两万多军队,与敌军人数差距太大了。

  • 刘贺的“皇位一月游”:被废黜原因或并非“行淫乱”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海昏侯刘贺简介,刘贺简介,刘病已与卫子夫的关系

    昨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人身份揭晓,经确认为汉武帝之孙、曾当过27天皇帝的第二代昌邑王刘贺。随即,刘贺本人的传奇身世也再一次引发关注。身为西汉皇室成员的他经历了王、帝、侯的起伏跌宕。而他做皇帝的这27天也因这次考古发掘而“翻案”声四起。正史以“行淫乱”定论对于这27天,正史中用了“行淫乱”三字为刘贺

  • 古代皇帝每月吃饭要花多少钱?清代皇帝吃的最贵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朝皇帝吃饭,清朝皇帝一天吃几顿饭,古代皇帝有多少钱

    民以食为天,没有错说了,我们中国人几千年以来一直习惯用“日出而作”、“日落而歇”、“一日三餐”……这些词语来形容我们的日常生活,其真实而自然,对于每天的用餐,人们更是精辟的总结为“早饭无论如何要吃饱”、“午饭千万要吃好”、“晚饭最好要吃少”,直观地反映了人们整体的饮食习惯。虽然贵为天子的皇帝高高在上

  • 史上最奇葩皇帝:中国历史上劝臣子受贿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奇葩皇帝,历史最烂的皇帝,中国历史上最奇葩的十大皇帝

    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社会中,皇帝们的身影层出不穷,各类特色的皇帝不乏有之,荒淫、暴虐、好酒、贪财等等之类的皇帝数不胜数。然而,历史上却出现了一位比较另类的皇帝,他居然劝自己的臣子受贿,身为堂堂皇帝,不严厉制止受贿之风气,反倒劝说臣下贪污,难道这不是自乱朝纲吗?如此皇帝,不起表率作用,如何治理

  • 明朝历史上的第一位被皇帝废掉的废后是何许人也?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代废后,明朝废帝是谁,明朝第一位废后

    电视剧《女医明妃传》中最神秘的女人,莫过于永庆庵里的“静慈师太”。她人在中年,身在庵堂,身披尼装,慈眉善目,古道热肠,受人尊敬,就连明英宗朱祁镇、郕王朱祁钰这样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在她面前不是行礼就是磕头,可见她不仅身份显赫地位崇高,而且与朱明皇家有着紧密的关系。翻阅《明史·后妃传》,其中有一位“恭让

  • 历史上率30人跨境诛杀他国太子的一代名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大汉初期诛杀异性王的历史,历史上灭国最多的将军,大汉王朝的历史

    张骞出使以来,西汉与西域建立了友好关系。神爵元年(前61年),汉宣帝在西域设都护一职,确立了西汉对西域36国的政治统治。乌孙,就是西域诸国中的一个。乌孙国国王的称号为“昆弥”,自汉宣帝甘露元年(前53年)起,乌孙国有大小二昆弥,也就是有大小二王,均受西汉册封。汉成帝时,乌孙国发生政变,大将末振将杀死

  • 明朝历史上在位三年被废却是明朝最长寿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短命皇帝有几个,明朝寿命最短的皇帝,明朝皇帝为何都短命

    妃——皇后——庶人——王妃——母后——皇后,这是明代宗朱祁钰正妻汪氏跌宕起伏的真实一生。汪氏,《女医明妃传》中作汪美麟,京师人,祖父汪泉,父汪瑛。正统十年(1445年)八月,明英宗听说汪氏贤德,在其亲自主持下,郕王朱祁钰纳汪氏为王妃。汪氏“性本醇懿”,品质高尚,跟郕王同龄。正统十四年(1449年)正

  • 清朝史上死后才与皇帝同寝的皇后:叶赫那拉静芬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皇帝们的死后生活,清朝陪葬的妃子,清朝最后的公主

    光绪帝皇后叶赫那拉.静芬,因为姑姑慈禧太后的钦点而成为大清后宫里最尊贵的女人。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慈禧太后给了叶赫那拉静芬让人尊崇的后位,却也剥夺了她的幸福。我在想,若是光绪帝是慈禧太后的亲儿子同治帝,她强制儿子娶了不爱的表姐,同治帝会反抗,慈安太后会替皇帝做主。同治帝皇后阿鲁特氏就是最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