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官渡之战许攸的功劳那么大 曹操最后为什么还要杀他

官渡之战许攸的功劳那么大 曹操最后为什么还要杀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599 更新时间:2024/1/11 4:23:49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曹操许攸,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许攸作为官渡之战取胜的关键人物,许攸的功劳那么大,曹操最后为什么还要杀他?

许攸,原来是袁绍帐下的谋士,官渡之战时其家人因犯法而被收捕,许攸非常不满,因此背弃袁绍投了曹操,并为曹操设下偷袭袁绍军屯粮之所乌巢的计策,袁绍因此而大败于官渡。后来,许攸随曹操平定冀州,因自恃其功而屡屡口出狂言,终因触怒曹操而被杀。

从许攸个人来说,他抛弃袁绍而投奔曹操,这本身也没有什么错。过去有一句话:君不正,臣投外国;父不贤,子奔他乡。

但是站在一个集团的主公袁绍(或者曹操)的角度看,许攸的做法,无疑就是叛逆。叛逆者,自古就没有什么好下场。

假如站在公众的立场上看,许攸其人的人品显然不正。家人犯法,不管你是生活在什么时代,哪个阵营,被抓捕处理,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然而,许攸因此便不满袁绍。很显然,许攸无论是在性格方面,还是在为人处世方面,都是有致命缺陷的。

至少可以说,他自私自利,大大高估了自己的地位,认为凭他的身份、地位,就应该当个法外之人,不管家人做了什么,袁绍当局也不应该抓捕他的家人。这种人,如果说他是个好人,我们的确抬高了他的身价。当然,这只是许攸在曹操阵营最终被杀的众多原因之一。

果然,官渡之战以后,许攸自以为有功于曹操,便在曹营中非常张狂,谁都看不上,经常出言不逊。因为是曹操的发小,曹操表面上也没和他计较。至于心里是否在意,这就无从知晓了。

当然,对于许攸被杀的经过,一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出自于小说,一种说法出自于历史。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许攸是被曹操手下大将许褚所杀。

一日,许褚走马入东门,正迎许攸,饮唤褚曰:“汝等无我,安能出入此门乎?”褚怒曰:“吾等千主万死,身冒血战,夺得城池,汝安敢夸口!”攸骂曰:“汝等皆匹夫耳,何足道哉!”褚大怒,拔剑杀攸,提头来见曹操,说“许攸如此无礼,某杀之矣。”操曰: “子远与吾旧交,故相戏耳,何故杀之!”深责许褚,令厚葬许攸。

许褚一时不高兴杀了许攸,这显然不可能是真的。我们了解,许攸是曹操的儿时伙伴,又是官渡之战能够取胜的关键人物。官渡之战以后,许攸的身价在曹操阵营那是相当高的。曹操对许攸也是相当客气。

许褚只是曹操手下的一个大将,假如没有曹操默许,或者没有曹操私下暗示,借许褚十个胆子,他也不敢杀许攸。

在正史上,许攸并不是被许褚所杀,而是让曹操杀的。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许攸自恃功高,屡次轻慢曹操。许攸不管有多少人在场,也不管是什么时候、什么场合,总是直呼曹操的小名“阿瞒”。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攻破邺城,占领冀州,曹操非常高兴。许攸说:“阿瞒,没有我,你根本就得不到冀州。”

曹操内心非常生气,但表面上仍然装作很不在乎的样子,嘻嘻哈哈地说:“你说得对啊。”

又有一次,许攸出邺城东门,对左右说:“这家人没有我,进不得此门。”有人听到这话以后,向曹操告发,于是许攸被收押,最终被杀。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很多。

一个员工对公司贡献很大,大家其实心里都清楚。假如这个员工并没有因此骄傲自满,他会得到大家的普遍敬重,也会赢得领导的肯定和重视。

如果一个员工居功自傲,经常把自己的功劳挂在嘴边,生怕别人不了解,自然会招来别人的嫉妒和领导的不高兴,他的功劳慢慢就会被抹杀了。功劳既然被抹杀了,那你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普通人,只要领导稍不高兴,就得首先处理你。

这在我们的思维中叫:“胜不骄,败不馁。做人要低调,做事要高调。”

许攸就是犯了这样的错。本来他对曹操扫灭袁绍集团立下了不世大功,这是大家都了解的事。在袁绍没有完全灭掉的时候,曹操还得让他继续效力,但袁绍集团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你许攸也就失去了原有价值。

再说,曹操是个聪明人,也是个喜欢猜忌的人,事后,曹操会反复琢磨:你许攸原先在袁绍处,袁绍对你不错,但因为你家人犯罪,被处罚,袁绍对你一时不好,你马上就背叛了。那么,是不是将来我曹操的某些说法和做法让你稍有一点不如意,你也得背叛我?只要细想一下,曹操就会感觉很害怕。加上许攸口无遮拦,狂妄自大,什么都敢说,任由你胡为,我曹操以后还能控制得了你许攸吗?

我曹操是什么人?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汉丞相,岂容你许攸每天在众人面前诋毁我的清誉?

因此,我个人认为,许攸之死,谁都不怨,他就是自己找死。他死于自己的性格和人品缺陷上。

综合以上因素,许攸被杀的原因就很明了了:

一是反复无常。

二是做人没有定性。

三是无情无义。

四是自私自利。

五是恃宠而骄、狂妄自大。

从许攸被杀,我们也可以得到下面几点示:

一,做人要无愧于心

公元184年(中平元年),许攸与冀州刺史王芬、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汉灵帝,改立合肥侯为帝,事情不济,许攸逃亡到袁绍处,袁绍给他的职务是谋士,把他当做谋主,可见袁绍并没有亏待他。但许攸只因为家人犯法,便毅然背叛袁绍,这显然不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应该做的事。

另外,许攸一怒之下投了曹操,那他的那些家人怎么办呢?我没找到这方面的史料,不过想必也不会有好结果。由此可以想见,许攸是多么自私、无情无义。

二,做事要讲良心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曹操及袁绍开始交战。作为袁绍的谋主,许攸给袁绍出谋:“曹操兵少,而集中全力来抵抗我军,许都由剩下的人守卫,防备一定空虚,如果派一支队伍轻装前进,连夜奔袭,可以攻陷许都。占领许都后,就奉迎天子以讨伐曹操,必能捉住曹操。假如他未立刻溃散,也能使他首尾不能兼顾,疲于奔命,一定可将他击败。”

袁绍本就是一个好谋无断之人,听了许攸的主意,不同意。许攸因此很不高兴。也就在这时,许攸家里有人犯法,留守邺城的审配将他们逮捕,许攸一怒之下,就背弃了相处十六年的袁绍,转投曹操。

在我们生活的现实中,这种人很多。这是一种非常自私自利的性格,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只要稍不满意,就会走极端。这种人无论在哪里,都不可能长久。

三,说话要顾及场合

我们无论是在家庭生活中,还是在社会活动中,都要讲究说话艺术。什么话该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不该在什么场合说,这是每个人最起码的常识,也是做人的基本。在丧葬场合,你不应该开玩笑;在欢乐气氛中,不应该说丧气话,几乎每个人都明白。

然而,许攸作为三国时期一个高素质人才,却根本不管这些。我们至少可以说,这个人有点狂妄自大,违背了公序良俗。

四,摆正自己的位置

我们了解,在袁绍集团内部,有两个派别。一个是以许攸等人组成的河南颍川派,一个是以审配为代表的河北派。这两个派别一直在明争暗斗。对于许攸家人犯法,我们不排除是审配河北派为了打击许攸颍川派的做法。但这显然并不能成为许攸背叛袁绍的理由。如果每个人心里的信仰这么容易就可以改变,这个社会还有存在的意义吗?一个人活着还有什么价值?

曹操的战略谋士荀彧对许攸的评价是“贪而不治”,可谓一语中的。许攸贪财、贪心、贪名利,但是真正要了他命的根本原因,或许可以追溯到公元184年(中平元年)那件事。许攸伙同王芬等人谋废汉灵帝。结果事情败露,才不得已投奔了袁绍。袁绍在你许攸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收留了你,你许攸却可以一不如意就背叛。对你许攸的为人,曹操会怎么想?这不是很明白的事吗?

也就是说,许攸被杀,完全是咎由自取,一点都怨不得旁人。这世界上很多事,大多都是有因果的。纯粹偶然的事是不多的。按照荀彧给许攸的评价来看,许攸的贪心非常大,只要有人给他一个梯子,他就想上房;只要没有人能够控制他的贪欲,许攸是什么事都可能做出来,当然也包括“贪天下”,这或许才是许攸被杀的最直接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宣宗生母郑太后,是如何从宫女逆袭成两朝国母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女子的地位低下,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韦贵妃、韦昭容二嫁李世民,王娡苦心经营谋后位,玉环仙姿过人获专宠。在要求女人“三从四德”的古代,二嫁之女似乎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她们或是成为别人眼中钦佩的对象,亦或成为他人茶余饭后的笑谈。这些再嫁女子中,也不乏有成为宠妃或登顶后位之

  • 司马懿比杨修更有心机 曹操为什么只杀杨修不杀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曹操和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杨修和司马懿相比,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司马懿为何没有被杀?三国演义争天下,谋略手段加讨伐。你方势弱我唱罢,王土最终归谁家。读三国,让你感知在那个诸侯割据的年代,动荡不安。人人都在为争得天下而头破血流,就算你想安居一隅,也要随时

  • 曹操当初培养那么多的人才 司马懿夺权时为何没有人站出来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操和司马懿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曹操当初培养了那么多的忠臣良将,司马懿夺权的时候,为何没有站出来反对?俗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代不如一代人,这句话放在三国时期的曹魏简直太贴切不过来。曹操在世时,曹魏集团的文臣武将多如过江之鲫,张辽、徐晃等人都是当世名

  • 曹魏集团可谓“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曹操用人之道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曹操手下人才那么多,曹操是如何用人的?曹操到底有什么魅力存在?东汉末年,风起云涌,天下大乱,所谓“英雄出乱世”,因此三国时代也是人才辈出、豪杰并起的时代。在魏蜀吴三国中,曹魏集团最为人才济济,可谓“猛将如云,谋臣如雨”,曹操的用人

  • 三国时期廖立是什么身份?为什么会被贬为平民?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廖立,字公渊,三国时期蜀汉重要谋臣,被诸葛亮评价为荆楚一带的奇才。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中记载: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 历史上长孙皇后病逝后长孙家族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长孙家族,在唐朝的势力那可以说是只手遮天。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曾经有这么一位作者说过,如果富察皇后是乾隆皇帝心中的白月光,那么长孙皇后便是李世民心中的朱砂痣。长孙皇后在中国历史上有“千古第一贤后”的美誉,她辅佐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玄武门之变”,她亲自勉励将

  • 高纬在位期间有何成就?有哪些相关奇闻轶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高纬,即齐后主,齐武成帝高湛次子,生母为武成皇后胡氏,南北朝时期北齐第五位皇帝,也是北齐末代皇帝,在位共12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主要成就高纬“幼而令善”,长大后爱好文学,曾设置文林馆,礼遇文人学士。但高纬言语迟钝,不喜欢与朝士见面。除非是十分亲近的侍人或爱宠者,

  • 齐后主高纬:北齐末代皇帝,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高纬,即齐后主,齐武成帝高湛次子,生母为武成皇后胡氏,南北朝时期北齐第五位皇帝,也是北齐末代皇帝,在位共12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高纬任用奸佞,残害忠臣,纵情声色,终导致亡国。577年,被诬与宜州刺史穆提婆谋反,与北齐文襄帝高澄第五子高延宗等数十人皆被周武帝宇文邕

  • 高湛的一生有哪些轶事典故?他是如何残害宗室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高湛,即齐武帝,神武帝高欢第九子,文襄帝高澄、文宣帝高洋、孝昭帝高演同母弟,生母是武明皇后娄昭君,北齐第四位皇帝,在位共4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高湛初封长广郡公。天保元年(550年),进爵长广王。后支持孝昭帝政变夺权,迁太傅、右丞相。皇建二年(561年)即位,改元

  • 高湛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后世如何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高湛,即齐武帝,神武帝高欢第九子,文襄帝高澄、文宣帝高洋、孝昭帝高演同母弟,生母是武明皇后娄昭君,北齐第四位皇帝,在位共4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高湛初封长广郡公。天保元年(550年),进爵长广王。后支持孝昭帝政变夺权,迁太傅、右丞相。皇建二年(561年)即位,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