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名将韩信为何不选择和刘邦项羽三分天下?

解密:名将韩信为何不选择和刘邦项羽三分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782 更新时间:2024/1/17 2:55:39

刘邦韩信为将后,韩信率领数万兵马北上,一路上横扫各路诸侯,最终打到齐国。兵不血刃攻下齐国。在当时,项羽在江南,刘邦在关中,韩信在河北山东。三家已经成三分天下之势。

在刘邦的频繁进攻下,项羽感到压力颇大。当然,只要项羽亲自率军出征,一般情况必定可以大破刘邦联军。可是,各路烽烟四起,项羽忙得焦头烂额。

部下建议,如今韩信强大,若能劝说韩信归顺,刘邦灭亡指日可待。即便不能,若能劝说韩信治理,项羽灭刘邦也不在话下。

项羽大喜,派出使者前往游说韩信。

使者说:”当初诸侯在关中顶下盟约,从此之后大家裂土封王,停止战争。可是,刘邦贪得无厌,夺取他人土地,如今更收拢天下兵马,妄图攻打项王。若非项王可怜,刘邦早就灭亡。刘邦这个人薄情寡义,向来没什么信义。如今,他是需要你,所以对您很客气。一旦他势力壮大,您还有活命的机会吗?“

使者从刘邦的野心和人品入手,确实说道了刘邦的劣势。韩信也颇为心动。

不过,韩信口中却说:”当初我在项王手下,只不过是一个守卫小兵,可汉王却拜我大将军,给我几万兵马。汉王对我有知遇之恩,我不能背叛。我即便是死,也不会改变心意。

使者听到韩信如此说,叹息着离开了。

使者找到了韩信的心腹,对他晓以利害。韩信的部下就跑去劝说韩信,若韩信不愿意背叛刘邦归顺项王,不如在楚汉争霸时保持中立,如此坐观天下之变,也不失明智选择。

韩信依旧拒绝。心腹再三劝说,强调,上天给你,你若是不取,也会受到厄运。

心腹什么意思呢?韩信如今势力过于强大,即便对刘邦很忠诚,可是,刘邦处于稳定皇权的需要,也必定不会让韩信在卧榻之侧酣睡!除掉韩信,乃是早晚的事情。

可是,韩信依然拒绝。韩信为什么拒绝呢?仅仅是因为终于汉王吗?

不是的。更多的,因为韩信的自信。

在韩信看来,刘邦即便心中想对付自己,也无力出手。他手下大军数十万,而他的将略,更是远在刘邦之上。韩信最不怕的是什么?就是打仗!

可是,韩信还是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刘邦。他万万没有想到,刘邦竟然会假托云游,突然闯入他的军营,夺取了他的兵符。

而韩信身边的那些大将,比如曹参樊哙等人,虽然对韩信无限佩服,可是骨子里依然是刘邦的人。刘邦从来对韩信就不信任。刘邦做事情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这些都是韩信远远不能相比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解密:横扫匈奴的大将军卫青为何敬畏小文官?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大将军卫青能征惯战,几度大破匈奴,加上姐姐卫子夫是汉武帝皇后,外甥霍去病是骠骑将军,另一个外甥是当朝太子。十数年间,卫青的权势可谓权倾天下,即便是汉武帝也忌惮三分。可是,就是这么一位横扫大漠,功盖天下的卫青,对一位低阶文官却敬畏有加。这是为什么呢?此人叫做赵禹。赵禹出身法家,担任汉朝御史,曾经主持律

  • 解密:关羽为何在被杀后得了个“壮缪侯”的恶谥?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关羽被何人所害,毛文龙被杀后其部下,关羽后人被灭门

    在关羽在世时,诸葛亮和关羽的关系一直很不错。虽然关羽向来狂傲,但在史书上没有任何关羽倚老卖老,针对诸葛亮的事情。他们都是一代人杰,且各自的位置不同,在最开始时,也没有什么利害冲突。两人之间唯一的交集,是在刘备攻打下益州之时,马超来归降,关羽听闻,特意写了一封信给诸葛亮,询问马超的人品才干可以和谁相比

  • 汉武帝因“巫蛊之祸”自灭三族 痛失爱妻儿子与皇孙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巫蛊之祸“”和二年(公元前91年),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人揭发为巫蛊咒武帝,与阳石公主通奸,贺父子下狱死,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皆坐诛。武帝宠臣江充奉命查巫蛊案,用酷刑和栽赃迫使人认罪,大臣百姓惊慌之下胡乱指认别人立功,数万人因而而死。江充与太子刘据有隙,遂趁机陷害太子,并与案道

  • 李广惨遭汉武帝斩草除根 儿子被霍去病无故射杀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至少有两大“战神”。一个是相传在“涿鹿大战”中败于黄帝的蚩尤,蚩尤虽战败遭诛杀,却被历代帝王与民间百姓奉为“兵主”、“战神”,顶礼膜拜,连当今的韩国人也想认他为“祖宗”。另一个,我选择李广。李广的“飞将军”名号不是汉朝皇帝赐予的,而是他的对手匈奴人封的。或许在血性好战的匈奴人眼里,李广才是大

  • 王氏父亲王莽毒杀丈夫夺汉室天下 她却葬身火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自从王政君执政后,王氏家族很是风光。在汉哀帝之前,王莽已经官至大司马。哀帝即位后,王氏家族跟傅氏家族斗争激烈,王莽暂时辞去了大司马的职位。哀帝死后,王莽和王政君拥立中山王刘兴之子刘衎为帝,时年九岁,史称汉平帝,并由王政君主持朝政。王莽一心想要夺取大汉江山,便对姑姑王政君说,不要太过操劳,朝中大小事务

  • 韩子高是古代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男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韩子高(538年—567年)我国古代著名美男之一.。南北朝时期陈朝人。原名蛮子,后陈文帝为他取名子高,姓韩。出身贫微,寄居于建康(今江苏南京)。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世代以做鞋为生。侯景之乱平定后,与时任吴兴太守的陈文帝陈蒨相遇。韩子高时年十六岁,尚梳总角,他容貌美丽,看上去像美女一般。后侍奉陈蒨

  • 明代东莞虎门人陈益:历史上引种番薯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他的贡献在当时不亚于‘水稻杂交之父’袁隆平”,谁这么牛?他便是“中国引种番薯第一人”、明代东莞虎门人陈益。400多年前,他冒着杀身之祸从越南引进番薯,并在虎门栽种成功,为我国开辟了粮源,缓解了当时的饥荒,贡献不言而喻。古遗嘱番薯相祭据考证,番薯原产于中南美洲,十五世纪末传入欧洲和东南亚。东莞文史专

  • 曹雪芹祖父曾是康熙密探 曾赋予其特殊政治任务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1658—1712年)和康熙从小一块儿长大,曹家是皇室的家奴。曹寅比康熙小4岁,做过康熙伴读,16岁时入宫为御前侍卫。据说康熙亲政后利用一批小孩子智擒鳌拜,就有曹寅在内。曹寅实职是管理江宁(今南京)织造,负责经办宫廷和官员用的绸缎布匹,以及皇帝临时交给的差使。很多时候,皇上要用钱,

  • 皇帝毒誓不可信:乾隆为何忤逆雍正生前旨意?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咱们国人有一种圣旨崇拜,认为皇上开了金口,就是玉律。有故事传说唐朝时节,湖南有个在长安做官的人想为家乡做件好事,便在皇帝每日出行的路上用蜂蜜写了一行字“澧州粮米可免”。皇上那天出来看到密密麻麻的蚂蚁在那行字上爬,信口念道“澧州粮米可免”,那湘籍官员“扑通”一声跪了下去,立刻“谢主隆恩”。据说皇上非但

  • 清朝爱新觉罗皇族绝后的原因竟是乱伦婚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统治中国近300年,最后三个皇帝竟然没有留下任何子嗣——同治、光绪和宣统都“绝后”。同治皇帝是咸丰皇帝和慈禧生的,他与众多的后妃宫女生活了两年零三个月时间,但没留下一点骨血。同治无后,慈禧太后只能选了自己妹妹的儿子光绪即位(光绪的父亲是道光的嫔妃所生,光绪的母亲是慈禧的妹妹),谁知光绪也到死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