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衷为什么会成为“白痴”皇帝? 司马衷是傻子吗?

司马衷为什么会成为“白痴”皇帝? 司马衷是傻子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372 更新时间:2024/1/16 22:52:11

说到晋惠帝司马衷,没有人不认为他是一个弱智的“白痴”皇帝。而人们对他“白痴”的认定,又主要是基于两件事情。一件事是:有一次,司马衷带着一群太监在御花园里玩。突然间,园中池塘边的草丛里,响起了一阵蛤蟆的叫声,司马衷环顾左右问:“这些小东西是在为官家鸣,还是在为私人鸣呢?”,太监们面面相觑,不知道问这话是什么意思。还是其中一个太监机灵,随机应变回答道:在官家地里叫的为官家,在私人地里叫的为私人。,司马衷觉得这个太监回答很到位,很有辩证法。所以,也就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认可了。

另一件事是:有一年,天不佑晋,各地都闹起了饥荒,地方官员把灾情上报朝庭,说灾区己有好多百姓饿死了。司马衷问大臣:“好端端的人,怎么会饿死了?”大臣回答道:“天下闹饥荒,老百姓连糠都吃不上,当然就饿死了。”司马衷还是没有弄明白,又傻乎乎?”。是呵!没有糠吃,没有树皮吃,没有草根吃,可以吃肉,可以吃鱼,可以吃熊掌呵!正是因为以上两桩公案,大家便一致把司马衷首长推举成为了史上最弱智、最愚蠢、最白痴的领导。

可是,仅凭以上这两个孤立的题目,就能测定一个人智商的高低么?说服力显然还不够。“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从遗传学与“血统论”的观点来看,晋惠帝司马衷没有理由是弱智的“白痴”啊!更何况他还是龙凤结合的“龙凤胎”哩!他的老爸司马炎既是晋朝的缔造者,“长发委地,姿容甚伟”,也是一个阴谋家;他的老妈杨艳,出身高贵,“少聪慧,善书,资质美丽”,也是一个贤皇后。这样一对“强强’联合的龙凤夫妻种子选手,怎么会弄出一个痴呆儿呢?“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无论是用遗传学,还是用“血统论”来解释“司马衷现象”,都说不通嘛!也许是人们误读了“蛤蟆叫”与“食肉糜”的故事了吧?那也是说不定的哦!

譬如司马衷关于“蛤蟆叫”的发问吧!你能说很“白痴”吗?我看不一定。三个和尚说秃,三个儒生说书,三个屠夫说杀猪,什么人说什么话。司马衷是搞政治的,搞政治的就容易把什么问题都往政治上靠,政治家问政治,是弱智么?司马领导天天在朝堂上听的是文武官员的百家争鸣,争呵争的,鸣呵鸣的!他们究竟是为公争还是为私争?是为公鸣还是为私鸣?这可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啊!解决了这个首要问题,一切安邦定国的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司马首长是一把手,他看到那么多人天天在朝堂上争得面红耳赤的,他们天天在叫什么呢?天天在争什么呢?政治家司马衷多么想把这些人的心思弄清楚啊!天天揣着这些心事的政治家,会不会是因此产生了把池塘当成朝堂,把“蛤蟆叫”当成“百官争”的幻觉,才脱口说出:“为官乎,为私乎?”的问题呢?

再譬如司马衷关于“没有糠吃,为何不吃肉糜?”的问题。这个问题问得确实蠢到家了,糠贱肉贵,糠多肉少,吃糠没有味,吃肉喷喷香,这是基本常识,连这一点都不懂,不是白痴是什么?可这是什么人的基本常识呢?是司马衷的吗?当然不是。这是平头百姓的基本常识。当官当到司马衷这一级,天天吃的是山珍海味,时时尝的是熊掌鱼翅,一盘盘油腻腻的大菜,吃多了,连筷子都不晓得往哪里下了,(晋朝历史 www.lishixinzhi.com)嘴里岂不会淡出个鸟味来?他哪里吃过糠啊!他一定以为吃糠香得很呢!常言道:物以稀为贵,多为贱。所以,司马首长的基本常识正好与老百姓的基本常识相反:吃肉是那么多,吃糠的没见过,吃肉己无味,吃糠定出味,这就是皇帝司马衷的基本常识。据坊间传闻,明太祖朱元璋在元觉寺当和尚时,需要外出化缘,经常忍饥挨饿,有一顿没一顿的。一天,一位老太太见朱元璋饿得可怜,给他吃了一碗白菜豆腐汤,朱元璋觉得这是从没吃过的天下美食,遂问老人,此何食也?老人答:此乃“珍珠翡翠白玉汤”。多年以后,朱元璋还记挂着那位老太太和那顿佳肴,说那是生平吃得最好的一顿“珍珠翡翠白玉汤”,就连御膳佳馔也不如它。因此,当司马首长听到百姓连糠都没得吃,还饿死了人的时候,一定想到了为什么不把最贱、最多的肉拿出来做成肉糜吃呢?你说司马衷“白痴”?司马领导一定还会暗自笑话:你才“白痴”呢!

人对真理的认识是从哪里来的?是天上掉下来的吗?是地下长出来的吗?都不是!而是从生活与工作实践中得出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老百姓在实践,司马衷也在实践;升斗小民的生活实践是住草屋,吃糠粑,司马皇上的生活实践是住宫殿,食肉糜。可是,究竟应该以谁的实践为标准呢?糠粑与肉糜,孰贱与孰贵?区分谁是真理,得看是谁在实践了。分不清稻麦五谷,是愚蠢,那是农业社会的智愚检测标准;弄不清人脑电脑,是落后,这是城市社会的智愚检测标准;非要说高房价是控制大城市人口增长的好办法,那是既得利益集团的房价判断标准。总而言之,晋惠帝司马衷的“白痴”,就是让住宫殿,“食肉糜”的实践给闹出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苏轼曾为徒弟打广告 使“苏门四学士”名闻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苏轼可以说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掌门人,门下弟子不少,前期最著名的有四位: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即“苏门四学士”。后来又有李格非、廖正一、李禧、董荣四人,即“苏门后四学士”,其中李格非就是李清照老爸。 苏轼很重视学生的知名度,他要让天下人知道自己的弟子文才好,所以亲自出面推荐,说黄庭坚等四人

  • 刘秀因何亲哥新丧娶媳妇?卧薪尝胆麻痹更始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以史为剑· 一个这么没有人味的人,不是大坏蛋,就是装出来的。不管是哪一种,都不能相信。我们还记得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哥哥吧?当初,刘邦的哥哥刘仲,老老实实地耕种,刘太公就骂刘老三“无赖”,不能置办产业,比不上哥哥。直到后来刘邦翻身做了皇帝之后,在未央宫里设宴时,还忿忿不平地对父亲说,现在看看,我置办

  • 忠诚曾国藩虐待洪秀全尸体:剁碎拌入火药发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洪秀全被曾国藩“焚尸扬灰”两个苦苦搏杀了11年的对手从未相见在中国,对于洪秀全是“民族英雄”还是“邪教教主”,是“农民领袖”还是“专制暴君”,至今论争不休,莫衷一是。华文出版社出版的《天朝向左,世界向右——近代中西交锋的十字路口》是一部对比解读中西方名人的拍案惊奇之作,更是一次令人深思浩叹的历史探险

  • 雍正奇葩行为:官员离京 令300人送行作罪人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从“死了都要爱”到“往死里整”雍正和很多臣子之间的关系,都和他跟年羹尧之间的关系一样,有善始,但是没有善终,而且关系演化的过程通常都是一个模式,都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雍正皇帝主动地扑上前去,没有底线、毫无保留、掏心掏肺、轰轰烈烈地去爱,就像那首歌写的:“死了都要爱,不淋漓尽致不痛快。”比方

  • 左宗棠为修水利挪用军费:南洋水师从此一蹶不振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1874年日本企图入侵台湾,引起清政府警惕。年底,洋务派恭亲王奕 开始筹议海防,决定由李鸿章、沈葆桢分别督办北洋、南洋海防。南洋水师负责海域为江浙一带,停泊地则主要为上海、南京。南洋水师的军舰多数为江南制造局及福州船政局所制造,只有少量购自英国、德国。南洋水师吨位、装备、人员及实力皆与北洋水师相差甚

  • 林则徐赴童子试巧对“以父为马”答“望子成龙”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古往今来,马是一种颇受国人喜爱的动物,在联坛之中,关于马的对联可谓精彩纷呈、妙趣横生。在古代,马是行军打仗的必备之物。湖南湘潭的关帝庙内有联曰:“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皆丧胆;单刀会鲁肃,江南名士尽低头。”此联紧扣关公的生平事业,准确精当,同时对仗工稳,气势雄浑,读来耐人寻味。陕西汉中是历史文化名城,

  •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也是贵为皇室的后代之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李白,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家喻户晓,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但对于他的身世,史料中尚无准确记载,并且在唐代当时也是讳莫如深。其实李白在自己诗文《长安裴长史书》中有所记载,“白本家金陵,世为右姓,遭沮渠蒙逊难,奔流咸秦,因官寓家。”这里的金陵,是指李暠五世纪初在敦煌、酒泉一带建立西凉政权,设建康郡,不

  • 揭秘:东晋贵妃用被子闷死皇帝后竟平安无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那是公元396年的一个夜晚,司马曜跟平日一样,与自己最为宠爱的妃子张贵人饮酒取乐。张贵人被宠爱多年,整天与皇帝过着不知白天黑夜的日子。酒至微醺,司马曜望着身旁年轻貌美的宫娥侍婢,不禁跟张贵人开起了玩笑:“跟这些宫女相比,以你的年纪都该被废啦!”按理说,这样一句戏言谁都不会在意,但偏偏言者无心,听者有

  • ​太平公主身世高又聪慧 可是为何会出嫁三次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太平公主是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女儿。我们也经常在电视里见到这位公主,也是极其聪慧的。她深受武则天的宠爱,武则天为了不让这个最喜欢的女儿出嫁吐蕃,让她假装出家做道士。她作为武则天的女儿,自然也是不安分的主儿。嫁过三次。第一次太平公主穿了紫袍玉带男式官服在武则天面前跳舞唱歌,暗示自己想嫁人,武则天是聪明的

  • 李后主是文坛大家还是风流皇帝 可惜下场太惨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风流皇帝李后主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定都金陵的南唐的末代皇帝。李后主名叫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的第六个儿子。李煜最初取名李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后改名李煜。李煜短暂的一生浪漫多情,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也留下了流芳千古的不朽词作。李煜是位一流词作家,是位一流情场高手,但却是一位不入流的政治家,最后便落得以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