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朱见深登基之后都有哪些作为?有何影响?

历史上朱见深登基之后都有哪些作为?有何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271 更新时间:2023/12/26 11:41:23

朱见深是明朝的第八位皇帝,他的父亲是明英宗朱祁镇,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天顺八年正月,明英宗朱祁镇驾崩,18岁的朱见深继位,年号成化。这是一位胸有沟壑的少年天子,他的成化朝是大明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既亮丽光鲜,又黑色幽默。

01及时的平反运动

朱祁镇留给朱见深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大明,既有外患,更有内忧,朝堂之上尖锐的君臣矛盾已经威胁到政局的稳定了。

朱祁镇复辟后,开始大肆清理景泰朝的痕迹。朱祁钰被剥夺帝号,赐予恶谥“戾”,北京保卫战头号功臣于谦斩首,在北京城外血战瓦剌的大将范广凌迟处死,内阁大臣王文、陈循、俞士悦等人杀的杀,流放的流放,商辂为于谦说了几句话也被贬官回家。清洗了一批贤臣之后,换上来的是以石亨、徐有贞为代表的投机小人,把朝堂搞得乌烟瘴气!

明朝的文官是有严重的士大夫情节的,孔老夫子描述的世界是他们最高信仰,毕生追求,朱祁镇贬斥贤臣,任用奸佞,与士大夫们追求的政清人和背道而驰,文官集团与皇帝之间出现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朱祁镇不知觉,睿智的朱见深却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登基之初,朱见深便开始着手挽回,他首先为遭“夺门功臣”诬陷贬官的御史耿九畴父子平反,向天下人传递出清晰信号,信号刚发出,喊冤之声此起彼伏。成化元年,为于谦平反,召回其子赐予官职,召回商辂等贤臣,最终到了成化十一年,正式下诏恢复朱祁钰帝号,肯定其“勘难保邦,奠安宗社”的历史功绩,至此为景泰朝君臣平反圆满落幕,赢得了朝臣与天下士子的一片赞誉,《国榷》称赞道:大哉宪皇追称景帝,所挽回元气多矣。

02被消失的成化中兴

一个王朝强盛与否,关键看面对外敌时的军略。

土木之变后,明朝与蒙古的力量对比发生了转变,蒙古主攻,明朝主守,蒙古人多有侵扰边境,到了成化年间,朱见深准备主动出击。

成化九年,蒙古满都鲁、孛罗忽、乩加思兰各率精锐出河套,袭扰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区,明军趁其老巢空虚,直捣黄龙,毁掉其营地,使得乩加思兰等部落不敢再停留在河套地区,接着朱见深下令“搜套”,寻找河套地区蒙古人并歼灭,但是由于蒙古人机动性太强,搜套成效不大,转为在河套地区修筑长城。

成化十六年,明军得到蒙古达延汗部汗庭在威宁海子的消息,王越与汪直率军顶着暴风雪长途奔袭,一直摸到威宁海子十里外发动突袭,蒙古人猝不及防,达延汗巴图孟克(即小王子)在卫士掩护下仓皇逃走,他的妻子也是蒙古的军事天才满都海被杀。此战极大地延缓了小王子统一漠南蒙古的进程,推迟了蒙古的中兴。

除了削弱蒙古人,朱见深还覆灭了女真人崛起的希望。明初设立奴儿干都司管理东北区域,随着明军势弱,建州女真逐渐脱离明朝掌控,不断侵扰北方。成化十四年,朱见深决定对建州女真用兵,下令捣其巢穴,绝其种类,明军摧枯拉朽,焚毁屯寨四百余座,擒获其首领董山押到北京斩首,自此建州女真元气大伤,直到明末才再次崛起。而这个董山正是努尔哈赤的五世祖!

成化年间,无论是对蒙古、还是女真,亦或是南方苗乱用兵均获胜,极大地削弱了游牧民族的实力,成化中兴当之无愧,史书称赞“仁、宣之治于斯复见”。

03弊政不断

有很多人骂朱见深,其实是有道理的,因为他确实做了一些弊政。

弊政一,不上朝。都知道嘉靖、万历两个皇帝常年不上朝,其实都是跟朱见深学的。朱见深从什么时候开始不上朝的没有记载,但是在成化七年,内阁大臣想要见他都要通过天象找各种理由才见得一面,由此可见至少十几年没上朝。而且不同于后来的嘉靖、万历,朱见深是整天呆在后宫,连内阁大臣都不见,政务处理全靠司礼监传递。不过也不得不感叹惊奇,即使这样朝政一点没荒废,整个大明王朝治理得井井有条。

弊政二,特务统治,臭名昭著的西厂就是朱见深设立的。成化十二年,妖人李子龙用巫术勾结太监韦舍私自进入大内,事发后被诛杀,朱见深感觉到了威胁,也觉得锦衣卫和东厂办事不力,已经不贴心了,下令设立西厂,汪直担任厂公,《龙门飞甲》中西厂“厂花”雨化田原型就是汪直。

朱见深给予了西厂莫大的权力,西厂番子数倍于东厂,遍布京城和地方,没日没夜地刺探消息,西厂得到情报后可以先行动再报备,这就是雨化田那句“先斩后奏,皇权特许”的由来。西厂的出现让朝堂上下笼罩着一股恐怖气氛,商辂等人上书奏言“伺察太繁、法令太急、刑网太密”,要求罢免西厂,结果商辂等人被朱见深贬官。后来西厂实在是嚣张跋扈,坏事干尽,群臣激愤之下,朱见深下令取缔存在了五年的西厂。

弊政三,宠幸宦官,西厂厂公汪直就是其中代表。汪直是明军平定南方苗乱时带进宫的,那一批进宫的还有一个部落首领的女儿纪氏,她为朱见深生下了朱祐樘,即明孝宗。汪直为人机灵,很得朱见深的宠幸,出任西厂厂公时才十五岁左右,西厂的坏名声有一半要算在他头上,但是汪直却不仅仅是个太监,朱见深多次派他外出监军,明军辽东攻打女真、河套扫除蒙古,威宁海子之战等等,都有汪直参与决策,如果成化朝的军功,王越第一,可能第二就是汪直了。正是由于这些军功,朱见深让汪直总领京兵精锐“十二团营”,掌握了京城禁军,这是明朝宦官第一人!宠幸这样的汪直,也许担点骂名朱见深也愿意吧。

弊政四,传奉官。所谓传奉官,就是皇帝直接任命的官员。明朝的制度里,重要官员要通过廷推产生,相当于某种形式的选举,内阁大臣、六部尚书等大官拥有投票权,而次一级的官员由吏部任命,总而言之,官员的产生是有程序的。朱见深继位之初直接任命一个叫姚旺的人为文思院副使,官虽然不大,但是对官员选拔的制度造成了破坏,这就给了皇帝身边的妃嫔、宦官大行私利,卖官鬻爵的机会。成化十九年,张稷上书:

比来末流贱伎妄厕公卿,屠狗贩缯滥居清职,未识一丁,武阶亦未挟一矢,白徒骤贵,间岁频迁,或父子并坐一堂,或兄弟分踞各署,甚有军匠逃匿易姓进身官吏,犯赃隐罪,希宠一日而数十人的官,一署而数百人寄俸,自古以来有如是之政令,否也。伏望明正其罪。

文官目不识丁,武官拉不开弓,真是贻笑大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的四姓家奴是谁?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吕布有个不雅的称号,被唤做“三姓家奴”,而在三国时期,还有一人比其更甚,那便是先后三次背主的孟达,乃是地地道道的“四姓家奴”。先是投奔刘璋;刘备灭了刘璋之后,孟达又转投了刘备;东吴偷袭荆州时,孟达又拒绝

  • 得到了卧龙诸葛亮和凤雏庞统,刘备依然没能统一三国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字玄德,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句话,在众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便是“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得天下”!然而事实上,刘备已经得到了卧龙诸葛亮和凤雏庞统两个人的相助,却仍然未能一统三国,这是为什么呢?你看看庞统临终

  • 李自成进入京城之后,是如何对待明朝官员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李自成是明朝末年的草莽大英雄,也是妇孺皆知的历史著名大人物。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进了北京城,明朝崇祯皇帝走投无路,登上煤山自缢,君王死社稷,崇祯皇帝没有逃走,没有投降,选择自杀,以身殉国,好歹也算是一条汉

  • 吴三桂造反都占据南方了 吴三桂最后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对清代吴三桂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吴三桂举兵反清,已经占领南方,饮马长江,为何却以失败告终?吴三桂的失败,是由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应该是吴三桂的格局有点小了。对于天下的争夺,通常遵循强者通吃的原则,要不统一天下,要不就面对灭亡。吴

  • 唯才是举的曹操,他的一生都错过了哪些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曹操势力最为强大,是最有可能一统天下之人,然而由于他的失误,最终却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成就了三分天下的局面!在曹操的这些失误中,最大的失误应该就是错失了4大顶尖谋士,这些谋士每一位都不次于诸葛武侯,若曹

  • 诸葛亮病死后司马懿在忙什么 司马懿为何没有攻打蜀汉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对诸葛亮和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病逝后,司马懿为何终生不攻蜀国?诸葛亮病逝之后,司马懿并非不想攻打蜀国,而是错过了攻打蜀国的最佳时机。此后,司马懿认为川蜀地形险要,蜀汉已经有所防备,在时机成熟之前,不宜伐蜀。直到去世,他都没能再和蜀国直接交锋。魏明帝

  • 雍正上位后生母就是皇太后 生母为什么死活不愿意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和德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为什么雍正即位后,他的亲生母亲德妃死活也不想当皇太后?雍正登基之后,立刻尊其生母德妃乌雅氏为皇太后,并定徽号“仁寿”。在母以子贵的年代,多少后宫嫔妃,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登上帝位,获得无限荣耀。可是,乌雅氏却一

  • 三国五虎上将都掌握着多少兵力?谁的兵力最少?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v五虎上将,是指汉末三国时期,跟随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五位将军。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三国时期,天下出现了许多的英雄豪杰,其中最出名的当属蜀汉的五虎上将。对于五虎上将,大家是充满了崇拜、敬仰,认为他们代表了三国时期的尖端战力,那么大家知道,五虎上将各自手握多少兵力吗?谁

  • 有哪些与赵括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如何评价赵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赵括,嬴姓,赵氏,名括。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熟读兵书,但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史评价蔺相如:“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奢:“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 赵括:战国时期赵国将领,熟读兵书但缺乏实战经验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赵括,嬴姓,赵氏,名括。战国时期赵国将领,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熟读兵书,但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孝成王急于求胜,赵国中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赵括一反廉颇的策略,改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