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孝文帝临死时只让冯润殉葬,是因为什么呢?

孝文帝临死时只让冯润殉葬,是因为什么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530 更新时间:2024/1/11 12:58:22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一位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在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政权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由汉人所建,二由少数民族所建,汉族为农耕民族,极重礼法,少数民族为游牧民族,擅骑射,不重礼节,常有汉族看来“有违伦理的”陋习,比如匈奴的“收继婚制”。

然而凡事都有例外,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北魏就出现了一位眼光卓绝,雄才大略的君主,他锐意改革,学汉语、穿汉服,迁都洛阳,在他的改革之下,北魏空前强盛,他就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然而这么英明的君主却英年早逝,临终之际放了所有妃子却让皇后陪葬,这是怎么回事?

“并蒂双花”

拓跋宏五岁继承大位,年岁尚小,政权握在其祖母冯太后手中,冯太后虽为女流之辈,却是眼界宽广、深明大义之人,她认为只有学习汉人的制度才能使得国家长治久安,在她的影响下,拓跋宏从小就开始接触汉族史书典籍,学习汉族文化。

拓跋宏十七岁时,冯太后将其兄长的四个女儿都送入宫中,其中冯润冯清最为出色,堪称“并蒂双花”,年龄稍长的冯润面容妩媚,最受拓跋宏喜爱。只是冯润身患咯血病,只能离开皇宫,回家养病。冯润走后,拓跋宏立冯清为后,只是心中时常挂念冯润。

公元498年,冯润痊愈,拓跋宏将其接入宫中,封为昭仪。不久皇后冯清抵制拓跋宏改革,不肯学习汉语,拓跋宏顺势废去冯清皇后之位,改立冯润,是为“幽皇后”,此后,尽管后宫佳丽三千,拓跋宏却是独宠冯润一人!

红杏出墙

公元498年,拓跋宏率军南征,留冯润“独守空房”,怎料冯润受尽恩宠却是不甘寂寞之人。拓跋宏远征在外,冯润竟然召昔日为其治病的郎中高菩萨进宫,封其为宫中执事,朝夕相对,公然秽乱宫廷!

当时拓拔宏驻扎在汝南,其妹彭城公主前来告密,得知消息的拓拔宏大为震惊,不顾战事紧急,连夜赶回洛阳,查明属实后处死了高菩萨,不知为何却是放过了冯润,后人猜测拓跋宏对冯润用情至深,爱到了骨子里,不忍下手。

只是经过此次打击,本来就患病的拓跋宏病情更加严重,但他不管不顾,执意继续南征,终于在鄂北之战中一病不起,返程途中撒手人寰,临终之际命幽皇后一人陪葬,其余妃子不在其列!

疑云密布

长久以来,后人普遍认为拓跋宏临终处死冯润是因为她秽乱宫廷,拓跋宏对其心生恨意,但这里有个问题,拓跋宏早知冯润与人私通,为何不在当时处理,要拖到自己临终之时?拓拔宏于冯润究竟是爱是恨?

据《魏书》记载,拓跋宏临终留有遗言:“皇后久乖阴德,自绝于天,若不早有所为,恐成汉末故事。吾死之后,赐皇后死,葬以后礼,以掩冯门之大过。”

赐死冯皇后没有问题,但其中的“恐成汉末故事”才是拓跋宏处死冯润的真正原因!

立子杀母

拓跋宏所指的“汉末故事”乃是汉武帝临终之际立刘弗陵为储君,赐死其母勾戈夫人的事。据《资治通鉴》记载,汉武帝认为:“往古国家所以乱,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汝不闻吕后邪!故不得不先去之也”。

简而言之,汉武帝认为主少母壮是为大忌,极有可能秽乱宫廷,甚至后宫专权,牝鸡司晨!更有甚者外戚得势,以下犯上,以臣弑君!

汉武帝的这套理论被张燧评价为“自古帝王遗命多矣,要未有如汉武之奇者。——《千百年眼》。但北魏开国皇帝却深以为是,立下祖训“立子杀母”,储君之母必须处死!

真相揭晓

如此看来,拓跋宏处死冯润是为遵守“立子杀母”的祖训,避免冯润在自己身亡后干涉朝政!

又有人提出了疑问“冯润根本没有生下子嗣,何来立子杀母之说”?

据《魏书》记载:拓跋宏先立贵人高照容之子元恂为储君,次年元恂犯事被拓跋宏废杀,改立元恪为太子。新太子元恪与冯润极为亲近,时常入宫拜见嫡母幽皇后,而幽皇后无子嗣留下,也对元恪疼爱有加,视如亲生。

拓跋宏死后,必然由现任太子元恪继承大位,而元恪自小与冯润亲近,元恪年岁尚小,冯润必然会凭嫡母之身干涉朝政,加之冯润自身品行不端,如果留其性命,恐会后患无穷!

如此看来,这才是拓跋宏命冯润陪葬的真正原因,无关乎爱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皇帝和太监相比 两人寿命为何相差那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皇帝和太监,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古代皇帝平均寿命竟只有三十几年,而太监却有七十年?虽然皇帝一生享有荣华富贵,但他的生命往往很短暂,这个时候皇帝会很羡慕太监,因为太监一般都比较长寿。那为什么割掉一块肉的太监能比正常男人长寿,皇帝为什么短命。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

  • 历史上真实的文德皇后,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文德皇后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十分著名的皇后之一,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古语有云:天启兴运,亦不偶然。助兴运,必有贤妃。太宗开贞观之治,定盛唐基业,助他兴运的必是长孙皇后。长孙氏,小字观音婢,13岁嫁给李世民,生育了三子四女,三子分别是长子李承乾,李泰,李治,于贞观十年薨逝,谥号“文

  • 赵幽缪王为何要杀李牧?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236年,赵悼襄王去世,赵国太子赵迁继位赵王,是为赵幽缪王,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战国时期赵国的最后一位君王是赵幽缪王赵迁,也就是因反间计而处死了李牧的那位赵王。秦国发动灭赵战争后,邯郸被攻破,赵王迁的兄长赵嘉逃到代地继续抵抗,而赵王迁则被俘虏,最终被流放到了房陵(今湖

  • 蜀汉五虎上将的实力如何?有何差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五虎上将通常是指刘备麾下名声最为响亮、地位最高、能力最突出的五位将军,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黄忠不是最差的,张飞也不是最差的,最差的竟然是关羽。在许多人的眼中,五虎中黄忠的年纪最大,且最受排挤,关羽看不起他,赵云质疑他,连魏延都敢挑衅他,似乎黄忠坐定了五虎最末的位置,但事实并非如

  • 在曹魏政权中,生前没有被封侯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曹操手下猛将如云,除了曹氏宗族大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人,还有著名的五子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除此之外,还有李典、吕虔、臧霸、李通、庞德、许褚、典韦等等。那么,在这些猛将中,只有一个人活着没有

  • 在三国正史上中,有哪些人能被称为真正的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三国正史上,真正顶级的五大猛将,没有吕布、赵云魁哥说历史发布时间: 2021-07-11 06:54星问答计划创作者,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关注说起三国猛将,很多人都会想到吕布或者是赵云,吕布常常被人称为是三国第一猛将,几乎没

  • 皇太子胤礽为何会经历两立两废?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爱新觉罗·胤礽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被册封的皇太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为康熙帝生育了两位皇子,其中嫡长子承祜三岁夭折,另一位就是嫡次子胤礽,也是事实上的嫡长子。可惜这个孩子可怜,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生育他的时候难产而死,年仅21岁。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的去世,

  • 三国时期马谡失街亭的真相是什么?真的是无奈之举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马谡,字幼常,襄阳宜城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这恐怕是马谡选择上山扎营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平地驻守同样难以阻挡张郃。综合《三国志》和现代地图来看,诸葛亮设计的预伏地点极有可能是陇山而非街亭,但由于张郃率领的先头部队行军速度太快,双方在街亭遭遇,马谡在无法按

  • 汉武帝父辈都躲着匈奴 汉武帝为何还要征战匈奴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对汉朝和匈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父辈都躲着匈奴,为何汉武帝却不惜一切代价征战?中国自古不缺乏战争,常常是上阵父子兵,一代接一代的上阵杀敌。打仗打赢了就金钱和土地,打仗打输了就赔钱割地。在电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匈奴这个部落经常侵扰中原地区的国家。中原地区的国家就会

  • 历史上李勣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618—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李勣,唐初名将,本名徐世勣,字懋功,故又称徐懋功,《隋唐演义》中徐茂公的原型,投奔大唐后李渊赐姓“李”,故称李世勣,李世民登基后避讳,改名李勣。早年参加瓦岗寨,后随李密投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