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常山赵子龙“一身都是胆” 居然未上五虎上将?

常山赵子龙“一身都是胆” 居然未上五虎上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013 更新时间:2024/2/8 14:17:35

赵子龙: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元氏县西北)人。先从公孙瓒,时刘备亦在,与赵云深自结纳。公孙瓒为田楷击袁绍,派刘备出征,赵云为骑将,后因对公孙瓒失望托词兄丧,离去前与刘备曰:“终不背德也。”

后刘备奔袁绍于邺与云相遇,随从至荆州,战博望,出长阪,迁为牙门将军,仅为一名护卫偏将,随刘备南定诸郡后,方升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而关羽已是襄阳太守、荡寇将军,张飞也是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后刘备入蜀,留赵云于荆州,领留营司马(相当于警备队长),专司内务,截江救阿斗就是在此时发生的。随后由诸葛亮带赵云朔江而上,入平益州,赵云被封为翊军将军,翊,护也,还是一名护卫统领性质的将领。而当时留任荆州的关羽官拜前将军,假节钺,董督荆州事。马超左将军,假节。张飞为右将军,假节。黄忠是后将军,关内侯,连魏延都已是汉中镇远将军,汉中太守,赵云与他们就官位而言,尚差一大截。

刘备称帝后,关羽已没,马超为骠骑将军,来乡侯,凉州牧。拜张飞车骑将军,西乡侯,领司隶校尉。黄忠已亡,魏延左迁镇北将军,都亭侯。次年,方升迁赵云为中护军,征南将军,永昌亭侯,后又迁任镇东将军,才与魏延平级。后一直未有升迁,倒是在孔明出祁山街亭之败时,赵云亲自断后,几路兵马中唯赵云一路未曾有损失,然而回军后也因此次战役失败,还被贬为镇军将军,后卒于任上。时魏延已是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南郑侯,所以赵云终其一生,其位始终不能与关、马、张、黄相提并论,连魏延都未能超过,自然也就不存在刘备拜他为五虎将一事了。

不过,就赵云而言,其能力与功绩与关、张、马、黄相比,一点也不逊色,甚而有过之,我分两块来说。

一是功绩武略。刘备在袁绍手下时,密遣赵云私下募得数百人,称刘左将军部曲,而“绍不能知”。行事周密之至。后与夏侯敦战于博望,生擒其将夏侯兰,又禀刘备说夏侯兰明于法律,以为军正。史曰“云不用自近,其慎虑类如此。”

长阪之役,刘备“弃妻子南走”,而“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又刘备入川,“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原因是“孙夫人以权妹骄豪,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所以命赵云为留营司马,后来“夫人内欲将后主还吴,云与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还。”再救了一回阿斗,使其免了沦为人质的厄运。

在刘备与曹操争汉中时,赵云与黄忠劫粮,黄忠过期不回,赵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值曹公扬兵大出,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逼,遂前突其阵,且斗且欲却。公军败,已复合,云陷敌,还趣围。将张着被创,云复驰马还营迎着。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擂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想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作乐饮宴至暝,军中号云为虎威将军。”

而街亭之役后,诸葛亮问邓芝:“街亭军退,兵将不复相录,箕谷军退,兵将初不相失,何故?”邓芝说:“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从以上几事,可见赵云一身是胆,武功计略,不亚于关羽等人,只是无缘统军征战而已。

第二是他的为人及思维堪称先公后私,敏于时事,而且甚为周密。在荆州刘备平南方诸郡时,“从平江南,以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代赵范。寡嫂曰樊氏,有国色,范欲以配云。云辞曰:“相与同姓,卿兄犹我兄。”因辞不许。时有人劝云纳之,云曰:“范迫降耳,心未可测;天下女不少。”遂不取。范果逃走,云无纤介。”

后来定益州,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围地桑田分赐诸将。云谏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先主即从之。”

再就是关羽身死后,刘备大怒,整军东下,赵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先主失利于秭归,云进兵至永安,吴军已退。”

而街亭之败后,因赵云所部是唯一全身而退的,诸葛亮要把军资余绢分赐将士,赵云说:“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府库,须十月为冬赐。”亮大善之。

正因为如此,陈寿将赵云与关、张、马、黄共列为一传,是为《关张马黄赵传》,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时也把赵云加工夸张为五虎上将,以此彰显赵云的武功及品德,其实都是相当公平和得人心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初唐四杰”政治失意后入蜀 开创清新质朴文风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北宋书法四大家,中唐四杰是谁,初唐四杰擅长的诗歌体裁

    初唐四杰入蜀:公元1172年冬,诗人陆游自南郑(今陕西汉中)调往成都,途经剑门,恰遇一场小雨。此前,陆游在抗金前线参与军事机密,过了半年渴慕已久的军旅生涯,时常“寝食鞍马间”。虽不能继续留在前线为国报效,自前线去往大后方的大都市毕竟是去危就安。更何况成都这样的繁华都会还有那么多文人骚客,诗酒相交岂不

  • 外戚威胁皇权 雍正皇帝为什么要杀心腹年羹尧?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雍正到底是不是篡位,雍正弑父夺位,年羹尧班师回朝雍正皇帝迎接

    年羹尧死因:清宫外戚,有个特点,满洲贵族,沿袭始终。瓜尔佳氏,始祖当推位列开国五大臣的费英东;钮祜禄氏,始祖当推位列开国五大臣的额亦都;叶赫那拉氏,始祖当是叶赫贝勒杨吉砮等。蒙古贵族如博尔济吉特氏,为成吉思汗后裔,以及阿鲁特氏等。汉军贵族,佟佳氏,影响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雍正六朝政治,年氏

  • 诸葛亮的后代都有谁?诸葛亮后人如今都在何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有没有后代,诸葛亮有子孙后代吗,后人对诸葛亮评价

    诸葛亮后人: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创造了三足鼎力的局面,但是他死后蜀国也随之灭亡,蜀国灭亡后诸葛亮的子孙如今在何处却无人知晓,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下吧。诸葛亮的后代(儿孙辈)诸葛瞻(227--263年)字思远,诸葛亮的儿子十七岁时,被后主刘掸招为驸马,历任骑都尉、侍中、尚书仆射加

  • 徐渭简介 明代著名书画家天池山人徐渭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徐渭的后人,明代的徐渭书法作品,对徐渭的评价

    徐渭简介: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大才子”。清代郑板桥对徐文长非常敬服,曾刻一印,自称“青藤门下走狗”。文学家、艺术家木心先生评其为“英才天纵”。民间也普遍流

  • 刘邦也是私生子?历史上那些地位显赫的私生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邦老婆被谁搞过,地位显赫的人,刘邦为了活命卖自己的老婆

    身份显赫的私生子:汉朝第一个私生子恐怕非西汉开国皇帝刘邦莫属了。刘邦的出生充满神奇色彩,据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中的描述,刘邦的出生简直就是神话了。刘邦的母亲在生刘邦的时候年龄已经很大了,有一天在湖边休息,不觉睡着了,做了一个春梦。当时电闪雷鸣,一副要下雨的样子,刘太公一看天气不好,就赶紧出门去

  • 揭秘:太平公主少女时代 太平公主为何少年出家?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太平公主小时候,太平公主是好人吗,太平公主是个什么样的人

    太平公主少女时代:同样是政治女性,为什么武则天在中国历史上有如恒星,始终焕发着夺目的光芒,而太平公主却像一颗流星划破夜空,虽然一度光华璀璨,却又转瞬即逝?太平公主死后,唐朝历史上的红妆时代也随之结束,但是,李唐王朝却进入最为繁荣富贵的开元盛世,这究竟意味着这些女性的个人失败,还是意味着时代的必然选择

  • 全祖望简介 清代著名文学家谢山先生全祖望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全祖望简介:全祖望(1705~1755)清代学者、文学家。字绍衣,号谢山,学者尊称为谢山先生。鄞州(今浙江宁波)人。全祖望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勤奋攻读,博通经史,为清代浙东史学名家。他"负气忤俗","其学渊博无涯”(李元度《全谢山先生事略》)。全祖望尤多留意于南宋和晚明文献,虽贫病而著述不辍

  • 西施怎么死的?千古美人西施为何被沉江底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西施怎么死的?公元前473年的冬天,吴国首都苏州城被奔袭而来的越国雄师攻破。吴国灭亡。年龄时期的大美女、百度博客吴王夫差的宠妃西施的人生轨迹戛然而止,似乎随着灰飞烟灭的吴国没进了黑暗的历史之中。.吴国灭亡了,西施到什么地方往了呢?她的后半生又是怎么度过的?后代评价历史人物的眼光经常是苛刻、不公正的,

  • 诸葛亮为何杀魏延?担心自己死后刘禅驾驭不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为何杀魏延?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被刘禅尊为相父的十几年中,运用手中掌握的大权,采取一系列隐秘晦暗的手段,对魏延的多次建议和行动,进行掣肘与压制,直至借机处之,究其主要原因,还是他的怀疑之心作祟,怕今后后主刘禅驾驭不了魏延而出乱子。逝者如斯长江水,浪花淘尽几英雄。可怜良将魏文长,却因反骨留骂名。

  • 春秋首霸齐桓公饿死宫中为何无人知?齐桓公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首霸齐桓公为何惨死宫中无人知晓---等到桓公一病不起的时候,易牙、竖刁便趁机发动,管仲死后,齐桓公年事已高,又多内宠,身体难支,于是朝中大权便落宫廷政变,把桓公囚于宫中。桓公被饿死以后,易牙、竖刁秘不外宣,并对聚集宫门口的朝廷官员大下毒手。“悟”为此道之起步,“破”为此道之续步,“习”为此道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