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李世民,他的一生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真实的李世民,他的一生到底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520 更新时间:2024/2/3 23:07:3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

李世民,大唐第二位皇帝,19岁跟随父亲李渊自太原起兵,平定北方半壁江山,奠定大唐统一全国的基础。武德九年,29岁的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太子李建成,同年李渊禅位,李世民登基为帝,改元贞观。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病逝,享年52岁,庙号太宗,在位23年。大唐风云人物志第二篇讲述千古一帝唐太宗辉煌的一生。

最会统兵作战的皇帝

“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这是毛主席给予的评价,那么李世民行军行军打仗到底有多厉害?

大业十一年,隋炀帝巡边,被突厥军队围困在雁门,突厥人的羽箭已经射到杨广的龙辇前,17岁的李世民跟随屯卫将军云定兴勤王,但是云定兴兵力不足,无法正面抵御突厥人。李世民认为突厥人敢围困隋炀帝,必定是认为仓促之间隋军无法救援,想捞一票就走,并没有打算与隋军正面交锋,所以只要勤王部队营造出大军云集的气势,突厥人自然退却。于是他建议云定兴准备数倍的旗鼓,绵延数十里,营造出巨大声势,果然突厥人以为隋军主力到来,仓皇撤退,不费一兵一卒,雁门之围便解。这一仗充分表明了李世民卓越的军事洞察力。

李世民最经典的一战是虎牢关之战。当时王世充占据洛阳,扼守关中东出的咽喉要道,王世充一日不除,大唐就一日无法东出中原统一全国。武德三年李渊派遣李世民进攻王世充,几次交锋之后,王世充便不敢出战,被团团包围在洛阳城内,仓皇向窦建德求援。窦建德是华北地区最强大的一支农民起义军,也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便点齐全部家当共计13万大军,号称30万杀向洛阳。李世民出征之前,分析局势,最担心的就是王世充和窦建德联手,现在最坏的情况已经发生,李世民迅速调整策略,留下屈突通辅佐李元吉率主力继续围困洛阳,而他自己亲率3000余黑甲军阻击窦建德。

王世充是李唐进军中原最大的阻碍

洛阳东面有虎牢关,是窦建德支援洛阳的必经之路,虎牢关南边是嵩岳山脉,北边是黄河,关前道路狭窄,不利于大兵团作战,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世民敏锐地把阻击地点选定在虎牢关,但是他要赶在窦建德之前到达虎牢关,于是他率领尉迟敬德、秦叔宝、李世绩等人连夜急行军,提前到达虎牢关以逸待劳。窦建德刚刚击败孟海公,士气正盛,李世民决定晾着他,既要引诱窦军出战,自己又不出战,同时派王君廓率1000人绕到窦军背后袭扰粮道,如此一来窦军士气低迷,李世民瞅准时机,亲率黑甲军冲锋,在窦军大营来回冲锋好几回,完全冲垮了窦军阵脚,5万大军就地投降,窦建德本人也被活捉,唐军以3000余人完胜窦建德10余万大军,此战李世民的青骓马身中5箭,足见李世民智勇双全。

提到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就是绕不过去的坎,也是李世民一生的黑料。李渊给两个儿子取的名字都不错,长子李建成,寓意建业功成,次子李世民,寓意济世安民,恰恰两人又都是人中龙凤。武德四年,李世民平定王世充、窦建德后,声望达到巅峰,夺嫡之争无法避免,一直到武德九年,5年的时间里,太子党和秦王党明枪暗箭,你来我往,连李渊也无法制止,以至于李渊想把洛阳以东封给李世民,自己的家产两个儿子一人一半,正是由于李渊的优柔寡断,使得夺嫡之争最后演变成你死我活的政变。

威严的玄武门见证了一场亲兄弟之间的杀戮

武德九年,太子党率先决定摊牌,李建成和李元吉决定在李元吉出征的践行酒宴上除掉李世民,李世民得到消息后也决定先下手为强,当晚便召集秦王府智囊团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筹划玄武门事变。

次日凌晨,李世民率领秦王府70余人全副武装,在玄武门守门大将常何的安排下进入皇宫埋伏。天亮之后,李建成和李元吉被召入宫,原来昨天李世民向李渊上奏李建成和李元吉与后宫的尹德妃等人有染,李渊召唤二人入宫对峙。两人按照礼法只带贴身随从由玄武门入宫,恰好落入李世民的伏击圈,全身甲胄的李世民赫然出现,李建成自知不妙,调转马头便走,李世民箭术天下无双,一箭正中李建成后心,随后尉迟敬德杀死李元吉,并用两人的首级喝退东宫卫队。

李世民善使箭

此刻李渊还和裴寂在太掖池泛舟,等三个儿子前来对峙,结果等来的却是凶神恶煞般的尉迟敬德,尉迟敬德向李渊“通报”了玄武门事变的结果,李渊当场懵了,可是事实已成,无法逆转,再看全身甲胄的尉迟敬德,如果自己不妥协,恐怕李世民还会再发动一次政变,李渊只得苦笑地向裴寂表示,自己本来就打算立李世民为太子。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下诏册立李世民为皇太子,所有政事都交由皇太子处理,2个月后禅位,李世民登基为帝,改元贞观。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犯下的杀罪还不止于此,为了斩草除根,将李建成和李元吉各5个儿子全部杀死,李元吉最小的儿子还在襁褓之中,也未能幸免,此外还让人诟病的是纳了李元吉的王妃,即巢喇王妃。玄武门事变中,李世民杀兄、杀弟、逼父、杀侄、欺媳,亲情在权力面前什么都不是。

贞观之治

与玄武门事变的丑陋相对的便是光耀千古的贞观之治。谈贞观之治,并不是要说李世民的那些治国方略,而是要说他无与伦比的用人之术。

李世民驭人之术无人能敌

李世民用人有三大厉害之处。第一点是拥有识人之明,辅佐他开创贞观之治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都是名垂千古的贤相,这些人都是出自秦王府,房杜二人都是在太原起兵之后,便被李世民招揽为谋臣,跟随着李世民南征北战,长孙无忌则是李世民的小舅子,长孙皇后的哥哥,早年便与李世民成为布衣之交,李世民登基之后长孙皇后一直不同意哥哥做大官,李世民却独具慧眼,大胆提拔其为宰相,长孙无忌果然表现出过人的政治才能,协助李世民稳定了朝堂,驱逐了以裴寂为首的李渊旧臣,贞观朝堂焕然一新。

第二点是容人之量,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在李世民帐下冲锋陷阵的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李世绩等人都是敌军降将,都能为李世民所接受,也甘愿受李世民驱使。而最能表现李世民容人之量的是在对待太子、齐王余党一事上,玄武门事变爆发之后,太子党和齐王党纷纷逃出长安避祸,李世民提出“天下和解”,不再追究众人。对于玄武门事变中率军攻打玄武门的东宫第一战将薛万彻,李世民派遣李靖招抚,不计前嫌;对于曾经给自己下毒的齐王首席谋臣李思齐,李世民宽恕其罪,大胆任用;最知名的莫过于曾经劝说太子除掉李世民的魏征,本已在家待死,却被李世民邀请到东宫谈论时事,逐渐受到重用,官居宰相。

太宗君臣佳话

第三点是从谏如流,这是李世民最伟大的一点,苏东坡曾经评价“太宗之从谏近乎圣。”即李世民的从谏如流已经达到了圣人的标准。试想一下,作为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拥有天下亿万臣民的生杀大权,却整天被魏征教育这个不能做,那个做得不对,而且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毫不留情地提出来,就算是一般的明君,魏征恐怕已经死了不知多少回了,可是李世民虽然心里不舒服,却总能接受魏征的劝谏,改正错误,而太宗一朝,像魏征这样的谏臣还有马周孙伏伽等一批人,长孙皇后也是一位“绵里藏针”的“谏臣”,也正是有他们不断匡扶李世民的政策,大唐才能迅速进入治世。

李世民登基之后,大唐最重要的一次军事行动便是灭东突厥之战。

强大的突厥人

自太原起兵以来,突厥人就一直是大唐的苦主。太原起兵时,为了稳固后方,李渊派遣刘文静带着自己的亲笔信出使突厥,向突厥称臣,并表示攻下长安后,所有金银财宝全部归突厥人所有,即便是如此,突厥人也屡屡撕毁协议,武德二年会同刘武周攻下了李唐龙兴之地太原,此后屡屡犯边,以致于朝堂之上迁都之声不绝于耳。李世民登基之后,突厥颉利可汗亲率大军一直到了渭水河边,觊觎长安城,李世民只得与颉利议定“渭水之盟”,送上足够的金银财宝,突厥人才肯退兵。“渭水之盟”成了李世民和唐军心头的耻辱,回朝之后李世民加紧练兵,时刻准备一洗前耻。

时机很快到来,贞观三年东突厥发生内乱,薛延陀、回纥等部落脱离突厥,草原上又遇到了罕见的暴风雪,牛羊冻死无数,突厥国力大损,李世民认为时机已到,派遣李靖、李勣统帅十余万大军进攻东突厥,此战李靖夜袭阴山,直捣颉利牙帐,李勣活捉颉利,东突厥灭亡。捷报传到长安,整个长安沸腾,就连一向不出席活动的太上皇李渊也兴高采烈地出席了庆功宴,还拉着李世民载歌载舞,西域诸国也在庆功宴上给李世民上尊号“天可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武则天作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武则天之死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武则天为何而死?野史上的答案,虽然比较尴尬,但却很切合实际。一代女皇武则天是中国发展历史上具有唯一具有官方认证的的正统女皇帝。然而时间到了公元705年,太子李显带领追随者发动了“神龙之变”。武则天就此退位,也是在那一年

  • 阿房女是什么人?她与秦始皇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嬴政兼并了六国,结束了战国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几百个皇帝里面,除了那些未成年就早夭的皇帝之外,只有一个皇帝一生都没有立皇后。在很多秦始皇的传记里面,关于他的后宫记录都是乏善可陈,就像一张白纸一样。不过,尽管秦始皇有着“女人勿近”

  • “大义灭亲这个成语出自何时?石碏为何要杀自己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成语的绝大部分是从古代传承并沿用下来的,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大义灭亲”这个成语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意思是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在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人,如北宋时期很有名气的大青天包拯就是这样的人,在面对自己的侄子犯罪之后,一点情面都不留

  • 历史上曹操有做皇帝的能力和实力吗 曹操为什么没有坐上那个位置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曹操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曹操为什么没有当皇帝?曹操其实有做皇帝的实力,只是还没踏出这一步。他到底有什么顾虑,让这个有政治理想和抱负的奸雄没有成为曹魏的开国皇帝。首先,赤壁之战打乱了曹操称帝的计划。没有赤壁战败,十有八九,曹操能称帝,因为条件

  • 后世对班婕妤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她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班婕妤被弃的典故,名人对史记的评价,后世对明朝评价

    班婕妤,名不详,汉成帝刘骜妃子,西汉女作家、著名才女,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善诗赋,有美德。初为少使,立为婕妤。《汉书·外戚传》中有她的传记。她也是班固、班超和班昭的祖姑。她的作品很多,但大部分已佚失。现存作品仅三篇,即《自伤赋》《捣素赋》和一首五言诗《怨歌行》(亦称《团扇歌》)。接下

  • 赵合德:汉成帝刘骜宠妃,与姐姐一起宠冠后宫十余年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合德和汉成帝,汉成帝和赵合德有什么关系,汉成帝赵合德的故事

    赵合德,汉成帝刘骜宠妃,与姐姐赵飞燕(汉成帝第二任皇后)同侍皇帝,宠冠后宫,享尽荣华富贵十余年,公元前7年汉成帝驾崩后自杀。 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赵合德与赵飞燕姐妹二人是中国历史上传奇的美女,评价大多为负面,史书记载她们是红颜祸水。正史没有记载她的名字,合

  • 汉献帝是君,曹操是臣 汉献帝为何没有亲手砍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荀彧令君,汉献帝曹妃,汉献帝是怎么结局的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献帝刘协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汉献帝为何不亲手砍了曹操?君王杀权臣还真不是你想动手就动手。关于汉献帝和曹操,很多看过康熙影视剧的网友都有一个疑惑,那就是为何汉献帝不学习康熙,亲自用剑杀了曹老板。这个原因可是很复杂的,容我仔细给你说说。首先

  • 张辽和张郃都是投降曹操 两人的官职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甘宁官职,张辽是什么官职,谁和谁前后夹击打败了张郃

    对张辽和张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张辽投降曹操,只被封为中郎将,张郃为何被封为偏将军。武将投降之后享受的待遇,跟武将投降前的名气,武将投降后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张辽和张郃在投降曹操之前,分别是吕布和袁绍帐下的大将,因此张辽和张郃在投降曹操之后,都受到了曹操的重用

  • 曹操到死都没有称帝 曹丕为何刚接手位置就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丕是怎么当上皇帝的,曹丕和曹植,曹丕有没有称帝

    对曹操和曹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不敢称帝,为什么曹丕敢称帝呢?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曹丕自幼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击败了其弟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

  • 有哪些与赵飞燕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她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飞燕历史人物故事,汉朝赵飞燕的故事,赵飞燕的典故

    孝成赵皇后,名不详,号飞燕,独创“掌上舞”、“踽步”。为汉成帝刘骜第二任皇后,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鸿嘉三年(前18年)封为婕妤。永始元年(前16年)六月立为皇后。绥和二年(前7年)汉成帝去世,太子刘欣即位为帝,即汉哀帝,赵飞燕被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