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义灭亲这个成语出自何时?石碏为何要杀自己的儿子?

“大义灭亲这个成语出自何时?石碏为何要杀自己的儿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508 更新时间:2024/2/3 23:08:07

成语的绝大部分是从古代传承并沿用下来的,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大义灭亲”这个成语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意思是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在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人,如北宋时期很有名气的大青天包拯就是这样的人,在面对自己的侄子犯罪之后,一点情面都不留,杀伐果断,成就了自己的一世英名。

那么,你知道这个成语最初的出处么?这里面包含了怎样的曲折故事呢?一起来看一看吧!

左丘明所著的《左传·隐公四年》有这样的一句话:“子从弑君之贼,国之大逆,不可不除。故曰大义灭亲。”

这句话是谁说的呢?原来是春秋时期卫国的士大夫石碏所说,因为自己的儿子参与了“弑君”事件,故而说出了上面的话“大义灭亲”。

卫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很小的国家,第一代国君为周文嫡九子康叔封。从第一代国君康叔封立国之日算起,这个小国家在历史上一共存在了907年,直到公元前254年,被魏国所攻灭。

在长达907年的历史中,卫国的存在感其实并不强,但是在卫武公时期,卫国一度非常强盛。在周平王东迁洛阳的时候,曾经出兵勤王讨伐犬戎。

根据《国语·楚语》的相关记载:“昔卫武公年九十有五矣,犹箴儆于国曰:自卿以下至于师长士,苟在朝者,无谓我耄而舍我,必恭恪于朝,朝夕以交戒我。”正是在卫武公的励精图治之下,卫国在春秋初年,国力一时鼎盛,成为诸侯之首。

但是一个好国君,却未必是一个好父亲,卫武公就是这样的人,他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并没有将自己的治国本事交给自己的儿子卫庄公。卫庄公在位期间,宠信自己的小妾以及她所生的儿子州吁,最终导致了卫国的巨变。

在卫庄公死后,他的大儿子也就是太子完继承了王位,是为卫桓公。两年之后,卫桓公因为州吁骄横奢侈,就罢免了他的职务,州吁便逃离了卫国,结识了郑国共叔段,便与之结盟,想要发动军事政变来取代自己的国君。

共叔段与州吁经历极为地相似,都是各自国君最宠爱的小儿子,但是国君之位并没有落到自己的身上,因此,两个人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刚开始的时候,共叔段想要借助州吁的势力来推翻哥哥郑庄公的统治,失败之后,两人将目标放到了卫国,密谋通过弑杀卫桓公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于是,州吁与共叔段便召集了许多卫国的流民,想要利用这些人发动突然袭击,置卫桓公于死地。在众多的流民之中,就有卫国的士大夫石碏的儿子石厚。

在公元前719年,州吁成功弑杀了卫桓公,自立为君。为了投桃报李,州吁在继位之后,联合宋国、陈国、蔡国等四国替共叔段攻打郑国,然而无功而返。

州吁在弑君篡位之后,特别喜欢打仗,不能让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因此他很不受卫国人的拥护。同年的九月,受州吁力邀出山辅助自己的石碏,偷偷地联合了陈国国君陈桓公杀死州吁,并拥立卫桓公之弟公子晋继位,是为卫宣公。

在州吁伏诛之后,石碏的儿子石厚也被人抓住。石碏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就使其宰獳羊肩莅杀石厚于陈国。

石碏诛杀石厚这件事情在当时造成了极大的轰动,因为有人希望石碏原谅自己的儿子石厚,毕竟首恶已经伏诛,再多杀其他人已经无济于事。但是石碏并不同意这样的说法,还是杀了石厚来避免其他人有类似的想法。

或许按照某些人的观点来看,石碏的做法未免有点不近人情,都说“虎毒不食子”,诛杀自己的儿子,导致自己死后没人送终,这是一件很令人忌讳的事情。但是于国于家来说,石厚都是应该受到处罚的。

我们常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就是这个意思,任何人犯了错,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石碏也只是尽了自己的本分而已。大家说是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曹操有做皇帝的能力和实力吗 曹操为什么没有坐上那个位置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曹操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曹操为什么没有当皇帝?曹操其实有做皇帝的实力,只是还没踏出这一步。他到底有什么顾虑,让这个有政治理想和抱负的奸雄没有成为曹魏的开国皇帝。首先,赤壁之战打乱了曹操称帝的计划。没有赤壁战败,十有八九,曹操能称帝,因为条件

  • 后世对班婕妤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她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班婕妤被弃的典故,名人对史记的评价,后世对明朝评价

    班婕妤,名不详,汉成帝刘骜妃子,西汉女作家、著名才女,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善诗赋,有美德。初为少使,立为婕妤。《汉书·外戚传》中有她的传记。她也是班固、班超和班昭的祖姑。她的作品很多,但大部分已佚失。现存作品仅三篇,即《自伤赋》《捣素赋》和一首五言诗《怨歌行》(亦称《团扇歌》)。接下

  • 赵合德:汉成帝刘骜宠妃,与姐姐一起宠冠后宫十余年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合德和汉成帝,汉成帝和赵合德有什么关系,汉成帝赵合德的故事

    赵合德,汉成帝刘骜宠妃,与姐姐赵飞燕(汉成帝第二任皇后)同侍皇帝,宠冠后宫,享尽荣华富贵十余年,公元前7年汉成帝驾崩后自杀。 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赵合德与赵飞燕姐妹二人是中国历史上传奇的美女,评价大多为负面,史书记载她们是红颜祸水。正史没有记载她的名字,合

  • 汉献帝是君,曹操是臣 汉献帝为何没有亲手砍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荀彧令君,汉献帝曹妃,汉献帝是怎么结局的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献帝刘协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汉献帝为何不亲手砍了曹操?君王杀权臣还真不是你想动手就动手。关于汉献帝和曹操,很多看过康熙影视剧的网友都有一个疑惑,那就是为何汉献帝不学习康熙,亲自用剑杀了曹老板。这个原因可是很复杂的,容我仔细给你说说。首先

  • 张辽和张郃都是投降曹操 两人的官职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甘宁官职,张辽是什么官职,谁和谁前后夹击打败了张郃

    对张辽和张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张辽投降曹操,只被封为中郎将,张郃为何被封为偏将军。武将投降之后享受的待遇,跟武将投降前的名气,武将投降后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张辽和张郃在投降曹操之前,分别是吕布和袁绍帐下的大将,因此张辽和张郃在投降曹操之后,都受到了曹操的重用

  • 曹操到死都没有称帝 曹丕为何刚接手位置就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丕是怎么当上皇帝的,曹丕和曹植,曹丕有没有称帝

    对曹操和曹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不敢称帝,为什么曹丕敢称帝呢?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曹丕自幼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击败了其弟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

  • 有哪些与赵飞燕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她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飞燕历史人物故事,汉朝赵飞燕的故事,赵飞燕的典故

    孝成赵皇后,名不详,号飞燕,独创“掌上舞”、“踽步”。为汉成帝刘骜第二任皇后,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鸿嘉三年(前18年)封为婕妤。永始元年(前16年)六月立为皇后。绥和二年(前7年)汉成帝去世,太子刘欣即位为帝,即汉哀帝,赵飞燕被尊

  • 在政治与艺术方面,赵飞燕带来了哪些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政治阻碍艺术的发展的例子,艺术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举例说明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孝成赵皇后,名不详,号飞燕,独创“掌上舞”、“踽步”。为汉成帝刘骜第二任皇后,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鸿嘉三年(前18年)封为婕妤。永始元年(前16年)六月立为皇后。绥和二年(前7年)汉成帝去世,太子刘欣即位为帝,即汉哀帝,赵飞燕被尊

  • 赵飞燕:汉成帝刘骜第二任皇后,因美貌成为淫惑皇帝的代表性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成帝班婕妤的故事,刘秀废后的真实原因,汉朝第一美人

    孝成赵皇后,名不详,号飞燕,独创“掌上舞”、“踽步”。为汉成帝刘骜第二任皇后,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鸿嘉三年(前18年)封为婕妤。永始元年(前16年)六月立为皇后。绥和二年(前7年)汉成帝去世,太子刘欣即位为帝,即汉哀帝,赵飞燕被尊

  • 曹操当初三次救过汉献帝 汉献帝又是怎么对待曹操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新三国汉献帝淹死,三国演义为什么要尊刘贬曹,汉献帝在位有多少年

    对曹操和汉献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和汉献帝的恩怨,曹操救了汉献帝三次,汉献帝的行为让人愤怒。很多看过三国的朋友都了解,曹操是著名的奸雄,而汉献帝则是被曹操控制的一个傀儡,这个观点主要是后世提倡封建忠君爱国思想的人提出来的,那么我们以一个普通人的观点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