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慈禧为何不顾一切向西方列强宣战?慈禧宣战诏书

慈禧为何不顾一切向西方列强宣战?慈禧宣战诏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962 更新时间:2024/1/16 21:40:06

慈禧太后为何不顾一切向西方列强宣战?1900年6月21日,农历五月廿五,清帝国发布《宣战诏书》,向八国联军开战。慈禧在《诏书》中说:“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公元1861年,清朝咸丰皇帝驾崩后,慈禧与慈安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又称西太后,上徽号曰慈禧皇太后,后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除掉顾命八大臣。同治即位后,以圣母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自光绪年间,宫中及朝廷开始以“老佛爷”尊称之。慈禧太后因丧权辱国而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为什么她在二十世纪初叶曾经不顾一切地向西方列强宣战呢?其中究竟有什么鲜为人知的秘密呢?

光绪二十六年,即公元1900年6月21日,当时掌控大清王朝的实际军政大权的慈禧太后作了一件空前绝后的大事,就是向全世界宣战。慈禧在《诏书》中说信誓旦旦地说:“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如此君临天下的气魄,完全不是那个丧权辱国的老佛爷作风。当然,这也是一件令史学界匪夷所思的事情,因为此前三十年的时候,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的时候,慈禧太后的丈夫咸丰皇帝就是被洋鬼子们逼着一路小跑到了热河承德避暑山庄避难,然后才一命呜呼的。记忆犹新的慈禧不会不记得洋人的厉害,更不会忘记仅仅发生在五年前的甲午战争的惨败之痛,难道年逾花甲的她会改弦更张、挺起了腰杆做大清的皇太后了吗?

作为一个已统驭中国历史四十年的女人,慈禧当然不会改变她的一贯作风。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她做出这个敢于和外国人叫板的举动的呢?据唐德刚先生在《晚清七十年》里的说法,慈禧太后的突然法飙,是因为一封假情报所引起的。

那么这是怎样的一封假情报呢?这事还得从她最信任的奴才荣禄说起。还是在5月20日,慈禧太后在御前会议经过一番商议,决定召回李鸿章和袁世凯,意在和洋人讲和,赔点银子,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就在这天的深夜,一个黑影急匆匆的敲开荣禄家的大门,荣禄起来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心腹江苏粮道罗嘉杰的儿子,奉父亲之命星夜赶来告密。

罗公子带来一个令荣禄大为震惊的消息:各国公使已经联合决定,“勒令皇太后归政”,荣禄听后大惊失色,手足无措。他很清楚自己在戊戌政变里所发挥的作用,如果十一国勒令皇太后归政,光绪帝复出,自己就是十个脑袋,也得搬家了!

这可真是个难熬的夜晚啊!荣禄彷徨终夜,天刚蒙蒙亮,就紧急入宫禀告慈禧太后。这一下,轮到老太后魂飞魄散了!慈禧太后是知道洋人厉害的,当年他的丈夫咸丰皇帝可不就是给洋人逼死在热河的?现在她终于明白,洋人不肯朝贺王储的原因,原来是要逼她归政,拥光绪帝复出!如今一切都明白了,慈禧太后最担心的这个可能,想不到如今竟然要成为事实。

当时慈禧太后不禁老泪纵横,悲愤交集,洋人这是在要她的老命!如今的一条路,只能是和洋人拼了!要毁灭就大家一起去死吧!在自尽之前,慈禧太后此时哪里还管得了什么大清江山和万千黎民百姓?

在翌日清晨的御前会议上,慈禧太后泣不成声,语无伦次。当她把这个消息公布后,全场惊愕。据说端王以下的亲贵二十余人,竟相拥哭成一片!激动之余,这些北京的当权派们发誓要效忠皇太后,不惜一切和洋人拼了。慈禧太后也说,“既然战亦亡,不战亦亡,等亡也,一战而亡不犹愈乎?”

就这样,第二次御前会议,居然变成了“战前总动员”。于是京师九门大开,义和团大批进京,日夜不绝。其实,慈禧太后此时已经在大清的政坛上呼风唤雨四十年,何至于这次如此冲动呢?美国历史学家摩尔斯也说,“太后一向做事是留有余地的,但只有这次她这个政治家却只剩下女人家了。”也许,迫其归政,是打中慈禧,也是一切独裁者的要害了。

然而令慈禧始料不及的是,荣禄的得到的是一份假情报。那么,这个弄得皇宫内院鸡飞狗跳的假情报是哪里来的呢?后来查此来源,原来是在上海英商所办的英文报纸《北华捷报》(North-ChinaDairyNews)上发表的一篇社论,后来此文又转载在《字林西报》上。可能是在此文刊登前,被报社华裔职工获悉,辗转被粮道罗嘉杰所悉,结果被添油加醋当成情报给汇报了。

历史往往无数的偶然性构成的,一念之差,生灵涂炭,夫庸何言?事实上,慈禧太后虽然一时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但还是留有余地的。下令进攻各国驻华使馆,也许只是想胁迫各国公使撤回归政要求。何况,即使把洋公使给拼掉,到时候她也可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借口推托,把责任往诸将身上一推了事。后来证明她就是这么干的。但问题是,各国公使们哪里知道有什么要求归政的要求,在清兵的进攻之下,他们也只能选择抵抗待援了!

身为武卫军头领的荣禄也不是傻瓜,他知道万一到时把使馆夷为平地,杀死公使,洋人要是追究起来,那可不是好玩的。于是乎,从一开始荣禄就装病在家,把袁世凯全是德式装备的武卫右军调开。后来上面逼得紧了,就让董福祥的甘军去拼命打。

在广州观战的李鸿章听说此事后,不由哈哈大笑,在接见媒体朋友时候说,“使馆无恙,大家尽管放心!”原来,以董福祥土匪军的能力,是不可能攻下使馆的。理由很简单,董福祥的军队没有西洋大炮,有的都是些土制大炮,只听炮声轰轰响,却不见炮弹在哪里!再说,诡计多端的荣禄见慈禧太后的对外政策前后反复,矛盾百出,一会高调宣战,一会却又送进西瓜蔬菜慰问品,自己怎么着也得给自己留条后路。于是,荣禄不仅消极对待战事,而且还“里通外国”。他令人假扮盗匪,大量接济使馆内军火子弹,那可都是崭新的德国军火,而不是甘军的土火药!

最令人可笑的是,当董福祥的甘军猛攻使馆十数天并不笺进展而一筹莫展的时候,端王载漪以太后上谕的方式,调来武卫中军分统张怀芝派“开花大炮”前来助战。张分统军人出身,毕业于天津武备学堂,后来的“贿选总统”曹锟,就是他的老同学。

刚开始助战的时候,张怀芝还真的以为自己立功的机会到了。要知道,这德制“开花大炮”威力巨大,是当时德国最新的武器,只三五炮下去,就足可将使馆夷为平地!但是正当要下令开炮的时候,张怀芝忽然又觉得不妥:万一这炮声一响,后果就无法收拾了!于是他又下令缓发,自己立马奔上司荣禄那里去,非要荣大人下手谕作为命令的证据。荣禄是个老狐狸,当然不肯亲自发命令,最后被缠不过,只好说,“横竖炮声一响,里面是听得见的!”荣禄所说的“里面”就是指皇宫里的。

张怀芝听后一下就明白了。回去后他谎称炮位不准,需要重新准,调整后把目标定在了使馆后的空地,一时间众炮齐发,好不热闹!各国使馆虽然是受了一夜虚惊,但坐在宫中的慈禧太后在隆隆炮声中不禁露出得意的笑容。这位张怀芝大人果然不是愚笨之人,一阵假炮便受到了慈禧太后的垂青,后来一路做到大清朝的山东巡抚,以至民国后还做过山东督军。

慈禧对外宣战50天后,一大队打着英国旗帜的印度锡克兵冲进了北京的街头巷尾,为各国的使馆解了围。就这样,仗打完了,慈禧也乐了,因为她非但没有被当做挑起战争的罪魁祸首被洋人惩办,反而继续垂帘听政,做大清王朝的太上皇。一份捕风捉影的假情报,带给慈禧的只是几天不舒心的日子,但带给中国人民的却是深重的苦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清照的家世之谜: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身世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李清照家世:李清照(1084年~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现存于曲阜孔

  • 不可救药的乐天派 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一生写照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苏轼一生写照: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苏轼是中国文学史商一位罕见的通才人物,但他的生活却也是罕见的坎坷曲折。他的诗忧国忧民如屈原,枯淡简朴如(陶)渊明,任情挥洒如李白,寓意深厚如杜甫,充满了对人生

  • 刘询的母亲是谁?揭秘汉宣帝母亲的凄苦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刘询的母亲是谁?汉武帝晚年发动巫蛊之祸,给自己全家来了个满门抄斩,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孙子史皇孙以及他们的妻妾家人几乎全部被杀,长安城数万军民命赴黄泉,只有史皇孙的儿子,也就是太子刘据的孙子、汉武帝和卫子夫的重孙,刘病已活了下来。刘病已的母亲是王夫人王翁须,他的祖母是史良娣,都已经被杀,当时刘病已

  • 明朝时期朱元璋是如何对待贪污现象的?有何规定?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官员的腐败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清朝十二帝,雍正帝绝对是最被低估的一位,世人皆言“康乾盛世”,却不知雍正在其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某种意义来说,乾隆帝好大喜功,之所以能够名留青史,得益于其父雍正帝给他打下的底子。雍

  • 唐敬宗李湛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唐敬宗李湛是唐朝中后期的一位皇帝,这位仁兄在位期间,奢侈荒淫,沉迷击鞠(马球),就算晚上也不消停,极为喜欢打夜狐(捉狐狸),史称“视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进见”,也就是一个月也难得上朝两三次,大臣极难见到皇帝。对于

  • 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为什么会是北魏宗室?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为什么会是北魏宗室?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众所周知,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兄妹对“千古帝范”唐太宗的一生非常重要。长孙皇后是中国历史上评价最高的皇后(武则天是皇帝),长孙无忌是凌烟阁第一功臣。鲜为人知的是,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的家族在北魏时期是高于李唐皇族的北魏宗室

  • 三国蜀汉五虎上将分别是什么爵位?先后顺序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的大臣们,除了拥有自己的官职名称外,还会有一个爵位名称,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刘备手下五位能征善战的将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赵云,在陈寿《三国志》中,被列为一传,即《关张马黄赵传》,仅在《诸葛亮传》之后,这五人因此可以视为“五虎上将”。而在《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更直接

  • 蜀汉政权中的益州本土将领是谁?他们被重用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蜀汉,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大家被三国演义给误导了,在正史中,诸葛亮可不是这么干的,他不但重用王平、姜维等降将,也重用吴懿、张嶷这两个益州本土将领。王平确实是降将,但诸葛亮之所以重用王平,乃是因为王平有真才实学!王平原本是巴西宕渠人,在曹操征

  • 张柬之早年是武则天的反对派 武则天后来为何还要让做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对武则天和张柬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则天为什么会让以前的反对派张柬之当自己的首席宰相?唐代(武周)宰相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算是为旧主复仇。不过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既然张柬之早年是武则天的反对派,那么武则天为什么会让以前的反对派张柬之当自己的首席宰相呢?首先要

  • 胤禩和胤禟身为康熙的儿子是怎么死的 他们最后葬在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对康熙儿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第八子胤禩和第九子胤禟是怎么死的?他们死后又被葬在哪里?1959年时在北京海淀郊外村庄发现了一座清朝古墓,根据专家的考证,证实了这座清朝古墓主人系当年与清世宗雍正皇帝争位的八弟廉亲王胤禩,所以胤禩的葬身之地已经被考古发现,而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