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万贵妃,为何能如此得宠?

历史上真实的万贵妃,为何能如此得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647 更新时间:2024/1/23 4:03:38

万贞儿,山东青州诸城人,万贵妃。明宪宗即位,封为贵妃。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历史上,像赵飞燕杨玉环这般沉鱼落雁而独宠后宫的不在少数,但是像明宪宗朱见深独宠万贵妃这般的,确实少有。万贵妃,小名万贞儿,一个独霸成化朝后宫的“老女人”,一个被后人唾骂了数百年的“坏女人”,到底有什么魔力抓住朱见深的心,她真的像史书记载的那样恶毒吗?

01坚贞而又畸形的爱恋

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结果被瓦剌全歼,朱祁镇做了俘虏,史称土木之变。瓦剌趁势攻打北京,京城群龙无首,人心惶惶,孙太后(朱祁镇生母,《大明风华》孙若微原型)出来主持大局,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帝,即景泰帝,同时立朱祁镇的长子,也就是自己的亲孙子朱见深为太子。

孙太后的意思很明确,因为朱祁镇被俘,所以让朱祁钰来代替朱祁镇做皇帝,但是皇统必须还是朱祁镇这一脉,也就是自己亲儿子、亲孙子这一脉。不过孙太后也清楚,一旦朱祁钰做了皇帝,肯定不甘心将来把皇位还给朱祁镇这一脉,为此可能暗中迫害朱见深。于是孙太后派自己宫中最聪明、最机警的宫女万贞儿去贴身照顾朱见深的饮食起居。这是两人第一次见面,这一年朱见深2岁,万贞儿19岁,万贞儿大朱见深17岁。

后来的发展如孙太后所预料,景泰三年,朱祁钰不顾群臣劝阻,废掉了朱见深,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俗话说太子难当,废太子更是必死无疑,朱见深的处境一下子变得危险,再加上其父朱祁镇、其母周氏都被朱祁钰软禁在南宫,能陪在朱见深身边的只有万贞儿,陪着他玩,陪着他笑,陪着他哭,如此熬过了5个春秋。

景泰八年,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成功复辟,朱见深被重新立为太子,迎回东宫,万贞儿完成了“使命”,回到了孙太后宫中,但是这段“革命友谊”已经让朱见深牢牢记住了她,并产生了深深的依恋。

天顺六年,孙太后崩逝,太后宫中侍女重新分配,朱见深立即把万贞儿接到东宫,两人终于又在一起,并开始发展地下恋情。天顺八年,明英宗驾崩,朱见深继位,年号成化,这一年朱见深18岁,万贞儿35岁。

继位之初,朱见深想立万贞儿为后,遭到了极大的阻力,最大的阻力来自于其生母周太后,因为明英宗和她早就为朱见深挑好了皇后人选,再加上万贞儿这么大,和周太后一样的年纪,这传出去不是皇家的耻辱么。多方压力下,朱见深同意立吴氏为皇后。

吴皇后却非常不开心,虽然贵为后宫之主,但是朱见深却只宠万贞儿一人,只听她一人,完全不搭理吴皇后,吴皇后年轻貌美,根本想不通自己哪一点不如那个“老女人”,便找了个机会杖责了万贞儿,这可把朱见深惹怒了,不顾一切下诏废了吴皇后,此时距她拿到皇后金册才过去一月有余,朱见深对万贞儿的宠幸足见一般。朱见深第二任王皇后还是由周太后选定,有了吴氏的前车之鉴,王皇后“心甘情愿”在后宫做个傀儡皇后,万贞儿成了无冕之后。

成化二十三年,万贞儿去世,郊祭回宫的朱见深得到消息后怅然若失,下令停朝七日,对左右说“万侍长去了,我亦将去矣。”(此言正史未见记载)自此之后朱见深郁郁寡欢,半年后驾崩,时年41岁。

02万贵妃真的是《明史》中的恶毒妇人吗

先看《明史》中的一段记载:

掖廷御幸有身,饮药伤坠者无数。孝宗之生,顶寸许无发,或曰药所中也。纪淑妃之死,实妃为之。

这段话说的是万贵妃在后宫为所欲为,哪个妃子有了身孕,她就送药过去堕胎,孝宗(即明孝宗朱祐樘)出生的时候头上很大一块地方没有头发,就是被药的结果,纪淑妃(明孝宗生母)也是被万贵妃杀死的。

通过这段话,万贵妃俨然成了《甄嬛传》中皇后与华妃的合体,当真是无恶不作,那么事实如何呢?

首先说万贵妃“燕啄皇子”,那朱见深必定是子嗣凋零,实际上呢,朱见深有14个儿子,6个女儿,子嗣人数仅次于朱元璋,真相是不是有点打脸?

再说万贵妃要杀朱祐樘,被周太后和太监张敏保护才得以幸存,在后宫吃百家饭,六岁了才与朱见深相认,这段事《明史》也有记载:

帝偶行内藏,应对称旨,悦,幸之,遂有身。万贵妃知而恚甚,令婢钩治之。婢谬报曰病痞。乃谪居安乐堂。久之,生孝宗,使门监张敏溺焉。敏惊曰:“上未有子,奈何弃之。”稍哺粉饵饴蜜,藏之他室,贵妃日伺无所得。

成化十一年,帝召张敏栉发,照镜叹曰:“老将至而无子。”敏伏地曰:“死罪,万岁已有子也。”帝愕然,问安在。对曰:“奴言即死,万岁当为皇子主。”于是太监怀恩顿首曰:“敏言是。皇子潜养西内,今已六岁矣,匿不敢闻。”

帝大喜,即日幸西内,遣使往迎皇子。使至,妃抱皇子泣曰:“儿去,吾不得生。儿见黄袍有须者,即儿父也。”衣以小绯袍,乘小舆,拥至阶下,发披地,走投帝怀。

其年六月,妃暴薨。或曰贵妃致之死,或曰自缢也。谥恭恪庄僖淑妃。敏惧,亦吞金死。

以上真是一段让人“潸然泪下”的父子相认的桥段,但是细细读来,却是漏洞百出。

第一,按《明史》记载,万贵妃知道朱祐樘出生后,派太监张敏去把朱祐樘溺死,张敏回了一句“上未有子,奈何弃之。”意思是皇帝没有子嗣,为什么要杀了这个孩子。大错特错!朱祐樘出生在成化六年,是朱见深第三个儿子,其中长子即万贵妃儿子,早夭,次子朱祐极,柏贤妃成化五年所生,在成化七年被立为太子!也就是说朱祐樘出生时,朱祐极一岁多了,活得好好的,第二年还被立为太子,何来“上未有子”一说?

第二,纪妃和张敏之死,按此段记载,朱见深与朱祐樘相认后不久,纪妃暴毙而亡,传闻是万贵妃下的手,张敏也很害怕,吞金而死。其实呢,《明史》记载名臣商辂上的奏疏有这样一段话:

皇子(朱祐樘)聪明岐嶷,国本攸系。重以贵妃(万贵妃)保护,恩逾己出。但外议谓皇子母(纪氏)因病别居,久不得见。宜移就近所,俾母子朝夕相接,而皇子仍藉抚育于贵妃,宗社幸甚。

这里传达了两个信息,首先朱祐樘是被万贵妃抚养的,而且万贵妃视若己出,(重以贵妃保护,恩逾己出),傻眼了吧,如果万贵妃要杀朱祐樘,不是手到擒来吗?其次是因为纪氏病重,朱祐樘才与其分开,而且商辂建议多让朱祐樘陪陪纪氏,这样有利于纪氏养病,但是依然交由万贵妃抚养,这是江山社稷之幸!(皇子仍藉抚育于贵妃,宗社幸甚!)商辂,成化朝名臣,大明朝唯一一位科举独中六元的“高才生”,作风刚正不阿,早年被明英宗所贬,朱见深继位后召回成为内阁大臣,他高呼一句“宗社幸甚”,断不会是阿谀奉承吧!

再说张敏的去世,依上段记载,张敏吞金自杀,死在了成化十一年,可是《明史》中其他部分,张敏多次出镜,比如说当时天下第一清官杨继宗出任浙江按察使时,与张敏弟弟张庆有矛盾,张敏写书给弟弟,说杨继宗是皇帝都看重的清官,让他收敛一点!成化十四年,杨继宗出任浙江按察使!也就是说至少到成化十四年,张敏还在,何来吞金自杀,后来有人多方搜集,在地方县志中查到张敏死于成化二十一年!

03漏洞百出的史书记载竟然出自一宦官之口

很多人不禁疑惑,《明史》是官修史书,怎么会有如此漏洞百出的记载呢?

其实,《明史》中的这一段记载和《胜朝彤史拾遗记》中关于万贵妃的记载一字不差,完全照搬!《胜朝彤史拾遗记》书名通俗解释就是大明后宫秘闻!这本书的作者叫毛奇龄,恰巧他也是《明史》的编纂官之一!

那么《胜朝彤史拾遗记》中记载的内容从何而来呢?隆庆年间做过礼部尚书的于慎行曾写过一本书叫《谷山笔麈》,里面有一段话:

孝庙(朱祐樘)既生,顶上有数寸许无发,盖药所中也。传云太子迎入东朝,贵妃使使赐孝穆(纪氏)死。或曰孝穆自缢。万历甲戌,一老中官为予道说如此。

这段话前半段就是我们看到的《明史》中记载最初由来,而这一段秘闻仅仅是一个老宦官和于慎行说的!(一老中官为予道说如此)真相大白了,《明史》中引为正史的内容,竟然是出自一个老宦官,而且是万历年间,距离成化已经过去百年!真的是有点啼笑皆非。

那么万贵妃到底有没有为难朱祐樘呢?我想大概率是没有的,因为明孝宗继位之后,曾有官员对纪氏的死亡表示怀疑,要明孝宗调查,明孝宗明确拒绝,“此事皇太后、母后宣谕已明,凡外间无据之言难凭访究”,若明孝宗真的对生母死因存疑,或者他也认为生母是万贵妃杀的,为什么不追根究底,为母报仇?

04关于《明史》记载这一块的用意

这一部分是个人根据历史的推断,《明史》由清朝编纂,如此恶意抹黑万贵妃的用意在于抹黑明宪宗,在《明史》中明宪宗是一个非常矛盾的皇帝,一会儿他雄才大略,一会儿又宠幸宦官,而任由万贵妃胡作非为又成了他的一大弊政。《明史》为啥要抹黑朱见深呢?因为朱见深在任期间干了一件大事——犁庭扫穴!明朝中期建州女真崛起,不断骚扰明朝边境,成化三年、十五年,朱见深两次派兵攻打建州女真,要求捣其巢穴,绝其种类,最终将建州女真打得元气大伤,首领董山被押到京城斩首!而董山就是努尔哈赤的五世祖!

各种缘由似乎已经明了。欲亡一国,必先亡其史,胡适说过,历史就像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如果我们无法守卫自己的历史,那么在他人的史书中,我们会是什么样的?是不是也会像万贵妃那样成为无恶不作的毒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冯太后掌权后开始重用宦官,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纵观中国上下5000年,在历朝历代中都有成千上万的宦官。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冯太后是我比较佩服的几位古代女政治家之一,在其掌权期间,太监的确深受重用,仅封王者就有王琚、赵黑、张祐三人,这是即宗爱首创太监封王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三、四位得以封王的太监。而冯太后之所以会

  • 在三国众多武将中,能被称为常胜将军的都有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说起武将的能力,我们除了评价他们的武功,还会评价他们的战绩,只有在这两方面都非常出色,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名将!三国演义中,武功高强的猛将非常多,但是战绩优秀,罕见败绩的将军却并不多,所谓的常胜将军,在整个三国,也就只有一人而已

  • 诸葛亮的历史地位那么高 历史上的诸葛亮有多厉害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诸葛亮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历史上的诸葛亮究竟有多厉害,为什么的历史地位会如此之高呢?忠诚与能力,成就了千古第一良臣之名。而要说忠诚,那先得看诸葛亮的权势有多大。蜀汉的军、政大事,将臣官吏任免,法令推行等等,到后主刘禅该纳几个嫔妃,纳谁

  • 刘璋在川拥兵十万人 刘备是怎么用三万人入川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刘备和刘璋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入川仅3万人马,凭啥击败拥兵10万的刘璋?事实上,刘璋之所以会被刘备轻易击败,主要是因为曹操在背后使坏!若没有曹操在背后“鼎力相助”,刘备根本不可能拿下益州,击败刘璋!刘备击败刘璋首先,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刘备击败刘璋

  • 三国第一谋士是谁 他比诸葛亮还要厉害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对三国谋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第一谋士诸葛亮?若他不死,赤壁之战曹操会大胜,一统天下!看过三国的人都熟悉这句话:“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史书上称郭嘉为"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那么郭嘉真的这么厉害?让诸葛亮都黯然失色?诸

  • 朱元璋的疑心病那么重 明朝开国六将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朱元璋和功臣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面对疑心极重的朱元璋,明代开国六将,下场如何?明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一介布衣出身,历经数十年、走过千难万险最终从元人手里“抢夺”政权,统一天下。然而朱元璋获得统治权之后,性情大变,变得

  • 明朝解决云南问题之后 沐英为什么会留在云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对朱元璋和沐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代平定云南后,朱元璋的养子沐英为什么会留在云南?从地理位置来看,云南距离中原最远,即使中原发生内斗,对云南的波及总是晚于其它地区,而云南自古是“蛮瘴之地”,凭借蛮夷身份、瘴气的天然屏障、地理位置旷远以及资源丰富的条件,偏安一

  • 孝庄太后死后37年都没有下葬 康熙到底在做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孝庄太后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孝庄太后停灵37年,康熙为啥不愿将祖母下葬?我国古代更贱社会时期,男人作为掌权者拥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女性角色在当时常年遭受着性别上的歧视,因此她们的地位在当时是身份的卑微的。但在不同的年代总会时长出现一些巾帼女英雄,她们

  • 明朝皇帝都姓朱 百姓想要吃猪肉怎么办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对明代和猪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代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咋办?明代的发展十分强大,这与明太祖朱元璋离不开关系。他本是一个放牛娃,过着连饭都是不上的日子。后来加入义军,凭借自己的勇猛,一步一步成为了军中的核心。在统帅去世后更是成为了军中的最高统帅,有了这支队伍

  • 从乞丐逆袭成皇帝的 朱元璋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朱元璋是如何从乞丐逆袭成皇帝的?要说中国历史上起点最低的开国皇帝非朱元璋莫属。秦始皇嬴政在成为皇帝之前就已是秦王;晋武帝司马炎是靠爷爷司马懿、大伯司马师、父亲司马昭为他打下的基础才坐上皇位的;出自关陇贵族世家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