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周世宗改革的内容是什么?五代末期的一代雄主

周世宗改革的内容是什么?五代末期的一代雄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975 更新时间:2024/1/18 10:50:40

周世宗改革的内容是什么?五代十国时期政局动荡,民不聊生,社会矛盾尖锐。954年郭威代汉建立后周政权,开始革除历代积弊。954年群臣奉其义子郭荣即皇帝位。史称周世宗。在太祖革弊的基础上,周世宗从军事改革入手,同时向政治、经济纵深扩展,成效卓著。

周世宗刚即位,北汉与辽合兵四万余人南侵。周世宗力排众议亲征,途中亲军一指挥使赵晁认为北汉军势盛应该持重前进,世宗把他囚于怀州狱中,由是没有人敢再说退却的话。北汉军屯于高平(今山西高平县)南,中军在巴公原列阵,北汉骁将张元徽列阵在东,辽将杨衮列阵在西,樊爱能、何徽率右军在东,向训、史彦超率精骑在中央,周世宗亲自骑马上阵督战,张永德(周太祖女婿)率亲军护卫。周军后援未至人数较少,特别由于右军将士态度消极,樊爱能、何徽小战即引骑兵逃走,步兵降北汉,形势变得十分危急。幸而张永德和亲军将领赵匡胤各率二千人力战,击杀张元徽才扭转不利形势,辽军不敢救援退回代州。刘词率后援至,追击北汉军到高平,北汉军大败不可收拾,刘崇逃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

高平一战是后周政权存亡的关键。周世宗采纳张永德建议,杀樊爱能、何徽及将校七十余人,又杀降北汉步兵。同时大赏有功将士数十人,赵匡胤因功封为殿前都虞候,也树立了周世宗的威信。回到开封后周世宗下决心整顿军队,检阅禁军,留用精锐老弱,又招募天下壮士到京城,令赵匡胤考较武艺,挑选优异者组成特别精锐的军队称为殿前诸班。接着下令全国步骑兵诸军都按照禁军的示范挑选,从此老弱残兵被裁汰,节省了政府的财政支出,各地勇猛军士被挑选到京城,加强了中央政府控制的武装力量,开始扭转藩镇兵强而中央力弱的状况。

政治改革表现为知人善任,不拘一格但要求克尽职守。周世宗亲自执掌赏罚权,群臣有功不吝厚赏,但如果误事失职往往要处死刑,用法较为严峻。955年令翰林学士、两省(中书、门下)荐举低级地方官吏,“授之日,各署举主姓名,若在官贪浊不任,懦弱不理,量事状重轻,连坐举主”。对百姓则较为宽松,为防止官吏舞文弄法残害百姓,令宰相与御史令合作将文字难懂、条目繁杂的五代相沿律令一百五六十卷详定为二十一卷《大周刑统》颁行天下,使全国遵守统一的律令。

周世宗注意通过各种途径选拔地主阶级人才,同时以信令御群臣,严惩贪污,如宦官孙延希克扣工役被处斩,右屯卫将军薛训贪污被贬遂,左羽林大将军孟汉卿向农民税外加征被赐死。周世宗作为封建帝王,能够以身作则“性不好丝竹珍玩之物”“闲暇则召儒者读前史,商榷大义”,因此“文武参用,各尽其能,人无不畏其明而怀其惠,故能破敌广地,所向无前”,史家在周世宗用人方面评价很高“作器者,无良材而有良匠:治国者,无能臣而有能君,盖材待匠而成,臣待君而用。……知其用而置得其处者胜,不知其用而置非其处者败。……世宗之时,外事征伐,内修制度……所用者皆五代之士也,岂皆愚怯于晋汉,而材智于周哉?惟知所用尔”。

周世宗经济改革的目的在于恢复生产,发展地主经济,主要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

首先,处理逃户庄田均定田租。发布诏令对限番人户回归给予一定优惠,解决一方面是土地荒废,另一方面是人口逃亡的严重矛盾。956年,鉴于历朝不等收获纺织完毕就征收谷币的情形,下诏从当年开始夏税到六月,秋税到十月开始征收,民众得到很大方便。958年制成《均田图》,颁给诸道节度使、刺史各一份作均田准备,不久派出左散骑常侍艾颖等朝官三十四人分行诸州,均定黄河以南六十州的田租,连历朝受到优待的曲埠孔家——孔子后裔也被取消特权照平民例纳租。又将替府放债收息提供俸给的富户编入州县民藉,州县及所有幕职由朝廷发给俸钱米麦,扫除唐初三百多年来的弊政,抑制地方豪强势力,增加封建国家税收,加强中央政府财政的力量。

其次,限制佛教打击寺院经济。955年周世宗令天下寺院非朝廷特许的一律除,禁私度僧尼,只许在两京、大名府、京兆府、青州五处设戒坛,不得家长允许不许受戒出家,禁止僧俗舍身和自残肢体。令造僧帐,有死亡、还俗随时销帐,结果“是岁,天下寺院存者二千六百九十四,废者三万三百三十六,见僧四万二千八百四十四,一万八千七百五十六”,还俗僧尼数不详。为使封建政府能控制较多的劳动力,不使劳动力任意流入寺院扩大其经济势力,周世宗限制佛教逐年逐月减少僧尼数是切实可行的办法。同时认为“佛志在利人,虽头目犹舍以布施,若朕身可以济民,亦非所惜也,”下令寺院除钟罄钹铎之类留用外,所有铜佛像一律送官府作铸钱原料,初步解决当时流通领域钱币缺乏的问题。

第三,治理黄河减轻民众负担,唐末五代以来黄河连年为灾,“幅员千里,水潦为沴”,“飘荡户口,妨废农桑”、“河自杨刘至于博州百二余里,连年东溃,……流民采菰、鱼以给食,朝廷屡遣使者不能塞”。954年周世宗命李谷到澶、郓、齐等州按视堤防,发丁夫六万人修理了三十天。后来黄河又在原武(今河南南阳县)决口,再派吴延祚去修理河堤,多少减轻了黄河水灾,使流民生活初步安定。减轻民众负担如采纳兵部尚书张昭等人建议,祭祀时“由是贺丘、方泽及太庙用太牢,余皆以羊代之”。959年开封府奉称,旧有税田十万二千余顷,现查出隐税田四万二千余顷,令减少三万八千顷来抵销官府多报数,利民之心可谓良苦。

周世宗即位时三十余岁,正当年富力强,自称希望做三十年皇帝,用十年开拓天下,十年休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认为“既不能躬耕而食,惟当亲冒矢石为民除害,差可自安”。周世宗首先派向训和王景伐蜀,取得秦、凤、阶、成四州,接着亲征南唐。“其御军,号令严明,人莫敢犯,攻城对敌,矢石落其左右,人皆失色而上略不动容。应机决策,出人意表”。到958年春取得淮南江北光、黄、蕲、舒、寿、庐、滁、和、濠、泗、楚、海、阳、泰共十四州六十县,二十二万六千二百七十四户。得到南唐犒军银十万两,绢十万匹,钱十万贯,茶叶五十万斤,米二千万石,并且每年须向后周纳贡,大大提高了中原王朝的声威。

周世宗959年亲征收复北方失地,令孙行友守定州西山路防北汉扰大军后路,韩通等率水陆军先发。当时的契丹国主述律号称“睡王”,连忙派使者日驰七百里到晋阳,叫北汉出兵牵制周军,还自我安慰道“此本汉地,今以还汉,又何惜哉。”周世宗到沧州即日率步骑数万直向辽境,令韩通为陆路都步署,赵匡胤为水路都步署,西行益津关,辽守将降;赵匡胤军到瓦桥关,辽守将降。周世宗入瓦桥关,辽莫州刺史、瀛州刺史相继来降,孙行友也攻取易州。周大军乘胜直逼幽州,辽国急忙撤兵后退,不幸周世宗突患重病,只好停止前进,在瓦桥关设雄州,在益津关设灞州,派陈思让、韩令坤分别把守,自率大军回开封,不久病逝,年仅三十九岁。此次北伐出兵四十二天,“王师数万,不亡一矢,边界城邑皆望风而下”,得三州十七县,一万八千三百六十户。

周世宗在位仅五年零六个月,但却以坚定的意志,用得当的措施和方法在内政与征伐上都有取得相当成就,在“敬天法祖”是金科玉律的封建时代是极为不易的。从周世宗改革进程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历史示:改革难免艰难与曲折,而只有改革是发自人民群众的强烈呼唤,并在改革中得到巨大利益的情形下,改革才会取得成效并不会失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周世宗柴荣怎么死的?事必躬亲最终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周世宗是怎么死的?周世宗柴荣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养子,因此也叫郭荣,二人都是贫下中农出身,所以深知民间疾苦,一旦掌权,知道怎样做事才能让老百姓拥护。特别是柴荣,成为皇帝后,获得的评价很不错。司马光在拿他和五代时期另一个能力较强的帝王后唐庄宗相比时,说:“世宗以信令御群臣,以正义责诸国……其宏规大度,岂得

  • 周世宗的儿子是谁?周世宗柴荣后人今何在?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周世宗的儿子是谁?柴荣:(公元921~959年),周世宗,一称柴世宗,初家道中落,年未童冠的柴荣前去投奔嫁给郭威的姑妈,他性谨厚,帮助郭威处理各种事务,深受郭威喜爱而被收为养子,改名郭荣。当时郭威家境并不富裕,柴荣为资助家用,外出经商,做茶货生意,往返江陵等地。其间学习骑射,练就一身武艺,又读了大量

  • 孙膑人物生平 中国古代兵家代表人物孙膑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孙膑简介:孙膑,生卒年不详,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为兵圣孙武的后代。孙膑原名不详,因受过膑刑故名孙膑。中国历史上卓越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著有《孙膑兵法》传世。相传他早年曾经与庞涓一道跟鬼谷子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在魏国做了魏惠王的将军,深得魏王的信任,可他自以为才能不及孙膑,便阴谋派人把孙

  • 祝枝山的故事 四大才子之祝枝山的奇闻异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四大才子祝枝山: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祝枝山出生于七代为官的魁儒家庭。他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5岁时就能书一尺

  • 卫青的妻子平阳公主简介:平阳公主有几次婚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平阳公主,生于汉文帝时期,卒于汉武帝时。汉景帝刘启之女,皇后王娡长女,汉武帝刘彻同胞长姊。本封为阳信公主,因嫁于开国功臣曹参之曾孙、平阳侯曹寿,而又称其为平阳公主。子夫本是袭封平阳侯曹时府中的歌妓,服侍曹时的夫人平阳公主。汉武帝即位后,他的第一位皇后也就是武帝幼年时戏言要藏于金屋的阿娇无子,所以平阳

  • 宋真宗赵恒简介 北宋第三位皇帝宋真宗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宋真宗简介:宋真宗赵恒,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997年5月8日-1022年3月23日在位)。宋真宗,名赵恒(公元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原名赵德昌,后又改名元休、元侃。宋太宗第3子。太宗病死后继位。在位25年,病死,终年55岁,葬于永定陵(今河南省巩县东南蔡家庄

  • 宋神宗之后的皇帝是谁?一场有惊无险的继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宋神宗之后的皇帝是谁?元丰七年(1084年)秋,在一次宴会上,宋神宗突然开始抽搐,把酒杯都打翻了。这是皇帝生病的前兆。但开始还不是很严重,一直到元丰八年(1085年)正月,宋神宗突然卧床不起,不能处理朝政。二月,宋神宗疾病日趋恶化,愈来愈严重。三省枢密院长官到内宫问疾时,宰相王珪请宋神宗早日立延安郡

  • 宋神宗与王安石 当锐意进取的皇帝遇到拗相公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宋神宗与王安石:在中国的封建王朝中,宋神宗赵顼也算是一个名人。之所以有名,是因为他搞过不成功的改革。宋神宗支持王安石变法,《宋史.本纪》是这样记载的:“断然废逐元老,摈弃谏士,行之不疑。卒致祖宗之良法美意,变坏几尽。自是邪佞日进,人心日离,惜哉。”这一改革,不但未能奏效一时,反而导致党争分裂,互讦不

  • 宋神宗赵顼简介 倡导变法中兴国势的宋神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宋神宗简介:宋神宗赵顼(1048年5月25日-1085年4月1日),本名赵仲针,北宋第六代皇帝,1067年1月25日—1085年4月1日在位。谥号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英宗赵曙长子。嘉佑八年(1063)受封光国公;后又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受封淮阳郡王;治平元年(1064)进封

  • 唐伯虎真是“风流才子”吗?唐伯虎点秋香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唐伯虎真是“风流才子”吗?说起唐伯虎,无论是明人冯梦龙的小说《唐解元一笑姻缘》,还是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唐伯虎的形象一向以风流倜傥和潇洒不羁定格在人们的心中,各种版本的唐伯虎故事也大抵说他恃才傲物、游戏人间。“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三笑点秋香”、“家有九美”等等。但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却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