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高炽为何只做了9个月的皇帝?他是怎么死的?

朱高炽为何只做了9个月的皇帝?他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115 更新时间:2024/1/13 15:00:18

朱高炽,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长子。 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大明风华》中狄胖胖为我们演绎了一个“憨态可掬”的朱高炽,颇为传神地展现了朱高炽几个特点:胖、不为朱棣所喜、仁义、在位时间短等。朱高炽庙号“仁宗”,这是封建王朝中非常高的褒奖,那么做了二十年太子,在位仅九个月,突然暴毙的朱高炽是否真的如《明史》记载的那样可以比肩汉文帝、汉景帝?

01悲催的太子生涯

太子是高危职业,尤其是英主的太子。汉武帝的太子刘据因巫蛊之祸被杀,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逼宫失败被废为庶人,康熙的太子胤礽两立两废直接玩崩溃了,永乐大帝的太子自然也不好当。

朱高炽,朱棣与徐皇后长子,洪武十一年出生,幼年时与一众藩王儿子侍奉在朱元璋身边,独得朱元璋赏识,钦命其为燕王世子,然而朱棣却不喜欢他,总觉得这个孩子一点都不像自己。

自永乐二年被立为太子,到永乐二十二年登基,朱高炽做了二十年太子。在这二十年里,不仅要防范两个弟弟的明枪暗箭,最主要还需要面对朱棣的天威。朱棣一共五次北伐,每次都由朱高炽监国,不得不说朱元璋当年没看错人,朱高炽处理政务水平确实不错,监国期间从未出过大乱子,甚至还借着监国,把朱棣一些过激的政策调整过来,赢得了朝臣的赞誉,纷纷向朱高炽靠拢。对于逐渐形成的“太子党”,朱棣也心有警觉,每次北伐归来都得找理由打压。

比如说永乐八年,朱棣北伐,大才子解缙入京办事,没见着皇帝,但是太子监国,总得去拜见吧,于是解缙就拜谒了东宫。朱高煦知道后,添油加醋在朱棣耳边一阵嘀咕,解缙就成了“毫无人臣之礼”,而朱高炽就有结党营私之举,毕竟解缙是铁杆“太子党”是朝野上下的共识,当年若不是他一句“好圣孙”,朱棣是否立朱高炽还未可知。朱棣回京后,立即下令锦衣卫把解缙丢到诏狱内,后来解缙在诏狱内被纪纲活活冻死。

除了解缙,还有一人叫耿通,也惨遭杀身之祸。朱棣北伐回来后把几个部门主管叫过来询问太子监国理政得失,耿通是大理寺右丞,也在问话之列,这家伙对朱高炽一阵吹捧,甚至直言不讳说“太子处理政务很得当,无需更换太子”!如此言论让朱棣觉得非常刺耳,非常不高兴,后来朱高煦谗言说耿通受太子之托为别人脱罪,朱棣大怒,“耿通为东宫关说,坏祖法,离间我父子,不可恕,其置之极刑。”下令将耿通拖出午门处斩。

解缙和耿通如果算是朱棣对朱高炽的敲打的话,永乐十二年的针对东宫僚属的大动作就是严重警告了,朱高炽本人估计都被吓得瑟瑟发抖。永乐十二年,朱棣第二次北伐,命朱高炽监国,黄淮、金问、杨士奇杨溥等人辅政。朱高煦又向朱棣谗言,说朱高炽等人结党把持朝政,要架空朱棣,朱棣本就对太子党有戒心,听到谗言大怒,恰好大军班师回朝,朱高炽没有及时迎接,有失礼仪,更有对朱棣不敬之嫌,朱棣以此为借口,将日常辅导朱高炽的官员以及东宫僚属统统关进诏狱,一夜之间太子党被一扫而空,大明朝似乎要变天。不过朱棣还是明君,并没有大开杀戒,像杨溥等贤臣关了一段时间就放出来了,不过有些人似乎被朱棣遗忘了,一直关到朱高炽登基才被放出来。

如此的惊涛骇浪之中,朱高炽能够幸存,原因有三,第一嫡长子身份,嫡长子继承是朝局甚至大明王朝稳定的最大保障,朱元璋也早早就这一点告诫后世子孙,有明一朝,也是历代王朝中将嫡长子继承制执行最为彻底的;第二文官的支持,朱高炽的“仁义人设”获得了文官的普遍认可,在文官眼中朱高炽就是仁君应该有的样子;第三靠的是朱高炽自己的能力了,前后五次监国,总监国时间超过了八年!没有出什么纰漏,这难道不是实力的展现?

02暴毙之谜

朱高炽只在位9个月,48岁驾崩,对于死因《明史》或者《明仁宗实录》中只字不提,这也让后人多了很多遐想。

首先大概率不是病故,因为如果是病故,《明史》或者《实录》不可能不记载,既然讳莫如深,那很可能是非正常死亡。那么关于明仁宗的死因,一般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是金石中毒。这种说法来源自陆釴的《病逸漫记》,陆釴是正德年间的榜眼,他写道“仁宗皇帝驾崩甚速,疑为雷震,又疑宫人欲毒张后,误中上。予尝遇雷太监,质之,云皆不然,盖阴症也。”这当中提到了三种死因,一种是雷震,就是被雷劈死了,第二种是宫女想要毒杀张皇后,结果误中副车,毒死了明仁宗,但是经过陆釴考证,他认为是得了阴症,阴症可能是类似于伤寒之类,总归是不治之症,但若仅仅是阴症,《实录》完全可以大方记载,再结合《明史·罗汝敬传》中“献金石之方以致疾也”的记载,似乎可以这样推理,明仁宗得了阴症,使用金石之方治疗,却导致金石中毒而亡。这当然是一种猜测,但历史上因金石之毒驾崩的皇帝不在少数。

第二种是纵欲过度。这种说法来自于明仁宗驾崩前“念念不忘”的一人。仁宗登基后李时勉曾经上文进言,说仁宗在朱棣丧期与后妃有私密生活,是对先帝不敬,劝仁宗要节欲!“仁宗怒甚,召至便殿,对不屈。命武士扑以金瓜,胁折者三,曳出几死。”明仁宗大怒,命卫士打断李时勉三根肋骨,拖出大殿,李时勉差点就直接挂了,后来又被仁宗关到诏狱内。”仁宗大渐,谓夏原吉曰:“时勉廷辱我。”言已,勃然怒,原吉慰解之。其夕,帝崩。”明仁宗驾崩的当天晚上还向夏原吉发泄他对李时勉的怒火!不过由此推测仁宗因纵欲过度拖垮了身子有点勉强,而且查遍全网也没有找到李时勉奏章的原文,这种说法何时传出也不知了,反正很多自媒体文章都采纳了这一说法,各位看官自己判断吧。

第三种个人感觉就比较离谱了,有点阴谋论的味道了,说是朱瞻基杀父弑君!我看了很多文章,都是些捕风捉影的推测,说什么朱瞻基被“发配”到南京,太子之位不保,或者是朱瞻基和仁宗政见不合等等,妥妥的阴谋论常用手法,一笑置之。

朱高炽在位时间仅九个月,来不及大展拳脚,但就是短短九个月,施政方针却得到了整个大明王朝士大夫阶层的一致认可。朱棣后期,不顾经济民生,大肆印刷大明宝钞掠夺民财以支撑北伐,有点穷兵黩武的味道,朱高炽登基后,通知边境提高警惕,但是不主动出击,与民休息,把耗费巨大的郑和下西洋停了,甚至认为定都北京过于浪费漕粮周转,下令迁都回南京,同时下诏大赦建文同党,宽松政治环境,总归将大明王朝引导到正确的发展轨道上。

不过本人对迁都回南京挺有看法,不要以为“天子守国门”只是我们现代人杜撰出来的一句空话,从上帝视角来看,以明朝后世皇帝的德性,如果都城在南京,北方真的有可能再次被蒙古人侵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中国史上最特立独行的皇帝:命自己率军远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有明以来,最任性,最喜欢表现自己,也最不顾皇帝尊严的“搞笑皇帝”恐怕要数正德。万历与这位叔祖中间隔了两代皇帝,一个是万历的亲爷爷嘉靖皇帝;御宇45年,澳门就是在他当政第14年租借去的,历史上的海瑞骂皇帝就是骂的他。他喜欢炼丹服丹做道场,最终死于丹毒。嘉靖之后是万历父亲,只当了六年皇帝就去世了。正德的

  • “美人心计”的真与假:解密历史上真实的窦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她是“文景之治”背后“婆媳”中的婆婆,汉文帝妻窦氏。在婚姻上,窦氏是一个随波逐流,听凭命运播弄的女人,她出身于社会的最底层,却被命运所眷顾,跃居到了富贵权势的巅峰。她少时父母双亡,与两个同胞兄弟相依为命,后由于命运的捉弄让他们天各一方,生死两茫茫。本以为这辈子都没有相见的一天,不料却在皇宫相见了,一

  • 盘点史上十大权势女性:中国竟有两个女人入选!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的书页中到处都闪现着权威女性的名字,时常都会出现一些与她们同时代的男性一样散发权威光芒的伟大女性。她们中的一些影响深远,为现代人熟知,这里列出了历史上极具权威的十位女性。第十名:阿基坦的埃莉诺(1122?~ 1204)埃莉诺是中世纪中期最富有最权威的女性之一。在父亲去世后年仅15岁的埃莉诺接管了

  • 揭秘:汉武帝刘彻如何成了历史上成功的两面派?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成功的两面派汉武帝:汉武帝刘彻曾经是我少年时最崇拜的历史人物之一。他的确有值得让人崇拜的理由:那虎视北方、曾将他的曾祖刘邦困扰多年的匈奴被他多次击败,从此漠南竟然再无王庭;远离中原的朝鲜半岛和热带雨林中的南越,也划为了汉王朝的版图;更不用说张骞和苏武,这两位英勇的外交家和探险家,典多少属国,藩多少诸

  • 揭秘:元世祖忽必烈为什么要跨海攻打日本?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忽必烈因何攻打日本:元世祖忽必烈为什么跨海攻打日本?元世祖忽必烈占领北京之后,藉此而获得更大的野心与勇气:相信海洋也能成为自己的囊中之物。恐怕正因为这种天性中的豪放,成吉思汗及其后裔才缔造了空前绝后的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帝国。北京是辽、金、元、明、清五朝古都,这五个朝代里又有四个是由北方游牧民族掌权的,

  • 揭秘:晚清李鸿章为何被称为东方“俾斯麦”?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东方的“俾斯麦”李鸿章:1896年6月11日,李鸿章离俄赴德。于13日乘火车抵达德国柏林,住在恺撒大厦。在德国,迎接李鸿章的是空前盛大的欢迎仪式。德皇派御车来接李鸿章。6月14日下午,李鸿章拜见德皇威廉二世,代表中国皇帝向德皇酬谢其干涉还辽之事。德皇表示,希望两国友谊长存,希望大清江山永固。15日,

  • 二战英国惊人计划:欲下毒把希特勒变成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战争狂人希特勒是位女士,而非先生,人类近现代史可能会重新书写。英国加的夫大学的布赖恩·福特教授在其即将出版的新书《秘密武器:赢得二战胜利的科技和竞赛》中首次披露,二战时英国曾经酝酿一个惊人计划———利用雌性荷尔蒙的药力,给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变性”。这一奇异的计划由于过于敏感,尘封大半个世纪

  • 康熙皇帝身边最重要的女人为何一生不洗澡?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苏麻喇姑是怎样的人?清史研究表明,历史上的苏茉儿的确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她是蒙古族人,出生在科尔沁大草原一个贫苦牧民之家,生年大约在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后。最初名字叫苏茉儿,或苏墨尔,为蒙语的音译,意思是毛制的长口袋。顺治晚期或康熙年间改称满名苏麻喇,意思是“半大口袋”。她病逝

  • 揭秘:兵家鼻祖姜子牙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姜太公的第一份工作:既然公务员做不成,事业编混不上,白领也当不了,还是降低身价先做个蓝领吧。于是太公挑了一个貌似要求不高的工种:杀猪。《战国策》毫不留情地用很有气势的排比句总结了七十岁之前的姜太公: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子良之逐臣;棘津之雠不庸。这是啥意思呢?且听小三慢慢道来。《史记》记载,太公生在

  • 解密:秦始皇嬴政为何终其一生都没有立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因何不立后:在我国古代的封建体制中,皇帝的政治生活中有两件大事,那就是立皇后和立太子。与之相对应的两种制度是立后制与储君制。古代帝王有多个夫人及众多妃子,所谓“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皇帝的正妻为皇后,肩负“母仪天下”的神圣使命。古代封建帝王对立后都很重视。历史上只有一位皇帝终身未立皇后,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