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少女武则天:揭秘年轻美丽的武则天为何不得宠?

少女武则天:揭秘年轻美丽的武则天为何不得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019 更新时间:2024/1/24 12:57:29

武则天究竟漂亮到什么程度?一千多年前的事,很难落实。现存唐代张萱的《唐后行从图》和明刻本《历代古人像赞》等,均绘有武则天的像,但都是凭想象画成,且是中年以后的形象,不足为凭。蛛丝马迹,只能从典籍中的只言片语里去找。

武则天曾说过,自己的女儿太平公主“类己”,这首先指的是长得像自己。那么太平公主是个什么样子呢?史书上说是“丰硕,方额广颐”。体态丰满,大脸盘。这种模样,就是唐朝的标准美人胚子。此外唐中宗当太子时的侍读、诗人崔融曾经说过,武则天是“奇相偃月”。还有,就是袁天纲故事里说的那个“龙睛凤颈”。这些说法,都出自武则天的同时代,怕不会太离谱。总之,她的容貌,起码能让人眼前一亮。

貌是如此了,才又如何?《旧唐书·则天纪》说她“素多智计,兼涉文史”,《新唐书·武后传》则说她“有权术,诡变不穷”,且“城宇深痛,柔屈不耻,以就大事”。聪明或狡猾,这是一种素质的两种说法,总之就是多计谋。关键还在于涉猎了文史之后,能忍、有城府、志存高远。这才是她日后崛起的基础条件。

尤其“成人”以后的家道中落,恐怕是大大加强了她“能忍”的这一面。

有貌且有才,又在婚龄期,武则天的名气在社会上就比较大了。据说,还在荆州的时候,不仅武都督的大名传至岭南,就连杨氏和漂亮二囡的名气也远及钦州一带。

武则天现在进入了一个强有力的人际关系圈,杨氏在皇族中的亲戚,不止桂阳公主一个。时候一到,这个关系圈子就会发生作用,而且很可能会发生奇异的“蝴蝶效应”。

在她们母女返京这一年,也就是贞观十年(636年)的六月,宫中发生了一件事,给武则天的命运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机。这件事,就是太宗的贤内助长孙皇后病殁了。

长孙皇后是个好皇后,她在政治上起的作用,就是辅佐丈夫当个好皇帝。她死后,太宗很伤感,甚至觉得这个老婆简直是世无其匹。由于各种原因,此后中宫就一直虚位,没有再立别人当皇后。

长孙皇后死后,后宫的人事问题看来要解决一下了。首先是妃嫔人数太少,与制度不合。按唐制,皇帝有一后四妃九嫔,这十四个女人是皇帝正式的老婆。下面还有九婕妤,掌妇学及礼仪。再下有四美人、五才人,掌祭祀、饮宴、服饰及车驾随行等。婕妤以下诸妇实际上是掌管宫中各种事务的女官,属低级妃嫔。这支庞大的老婆兼女官队伍的名额现在严重不满员。其次,是整个宫女队伍也缺员,因过去有好几次放归令嫁,走了不少人,所以急需补充。

于是内侍省就开始着手找人了。找宫女是从民间女子中挑选,找低级妃嫔是从官宦之家挑选。

由于宫中的情况特殊,对妃嫔的要求就很严,她们不但要侍奉皇帝起居,还要能够胜任管理工作,因此要求有貌、有才、有较高的门第出身。

选妃嫔在一般情况下,是由内侍省挑好了请皇帝批准,但太宗有时也根据传闻自己点名要人。

这一次,他就点名要前武都督的二丫头进宫当才人。令出如山,没什么商量!

唐太宗怎么会点名点到武二囡的头上?

促成这件事的,是两个重要人物。第一个荐举武则天的是杨师道。杨师道当时任侍中,职权等于宰相,又是皇亲,和太宗的关系非常密切,在朝堂上天天见面。他为了让自己的外甥女有出头之日,就极力向太宗推荐武则天的才貌。此外桂阳公主也从旁进言,让太宗未见其面先闻其名。加之太宗对武士彟也还有些念旧,所以这件事情很快就敲定。

还有一个关键人物是杨婕妤。这个杨婕妤是武则天的一位表姐,原为太宗之弟齐王李元吉的王妃。在玄武门之变中,太宗杀了李元吉,却把元吉之妻杨氏封为婕妤——资源不要浪费掉了。

杨婕妤这女子的道行不浅,大概很会讨人喜欢。齐王死后,长孙皇后看她可怜,就把她接到正宫里来住,太宗也就顺势把她纳入小老婆队伍。长孙皇后去世后,太宗又想立她为皇后,可惜遭到魏徵等一干重臣反对,说是“恐遭天下人耻笑”,这好梦就没做成。

杨婕妤对此痛心疾首,对几位重臣衔恨在心,但敢怒而不敢言。为了加强自己在后宫的势力,开选妃嫔之后,她就想到了自己的表妹武二囡。

上述两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一下子就决定了武则天未来的命运。

这日,中使前来宣召,念了一通诏敕,母亲杨氏惊讶得说不出话来。等中使走了之后,杨氏如天塌了一般,放声大哭起来:这可怎么得了哦!

杨氏深知后宫就是个角斗场,此一去,不能经常与家人团聚不说,是祸是福也未可知。官宦人家女儿,若是平平常常嫁人,起码体面与亲情都能兼备,进了宫,人人都在争宠,舒心的日子就别指望了。若是不入皇帝的眼,这一辈子不就完了?

据《新唐书·武后传》记载,武则天对这事的态度,与其母大不相同。当母亲与她泣别时,她却坦然自若,说:“见天子安知非福,何必作儿女之悲?”

这段记载,不见他证,不知是否属实,但却非常符合武则天一贯的见识。

她知道,改变命运,就在此一搏。虽然进宫不过是做个末等的妃嫔,但毕竟已是走近最高权力中心了。事在人为,只要有心,也许就能碰上重振家声的机会。

武则天进宫后,太宗见她果然是姿容秀丽,就赐号“武媚”。这个“媚”字,体现的恐怕不单单是漂亮,用现代民间的话语来说,就是会“勾人”。

她的宫中生涯就此开始,在才人位置上一坐就是十一年。这和武则天心里隐隐预期的太不一样了!她根本就没有得到太宗的宠爱。在一群大小老婆队伍中,武则天不过就是个边缘人物,她的这一段经历,连记载都没有多少。

媚娘怎么会没有媚住唐太宗?这里面有一个根本问题,就是:男女吸引,往往以互补型为佳。唐太宗是盖世英主,杀伐决断经历得多了,内心很希望有个温柔贤惠的女子做伴。

武则天,可不是这样一个文弱类型的女子。在这里,我们就要提到那件著名的“师子骢事件”了。

事情发生在武则天随侍太宗期间,但不见于当时的记载,是武则天在七十六岁时提到的:

太宗有马名师子骢,肥逸无能调驭者。朕为宫女侍侧,言于太宗曰:“妾能制之,然须三物,一铁鞭,二铁挝,三匕首。铁鞭击之不服,则以挝挝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太宗壮朕之志。(《资治通鉴》)

这女人,太厉害了,简直就是赳赳武夫。虽然太宗当时鼓励了武则天,但他对这种男性化的女人,怕不会太感兴趣。

史料表明,起码太宗没被武则天迷倒。宫中日月长,武则天在宫里所做的,无非就是具体事务,眼睁睁蹉跎了十一年。

而迷倒太宗的,另有人在。与武则天同时进宫的,还有一个才人叫徐惠。徐惠生于书香之家,四岁时始诵《论语》、《毛诗》,八岁能作文,辞意清通,文名扬于京中,被太宗知道了,于是亲自点名召进宫。

这个徐惠的气质与思想,才是投了太宗的所好。原来,自长孙皇后死后,太宗就开始有些颓废,耽于享乐,对女色兴致尤其高。徐惠曾为此上疏劝谏,言辞间有长孙皇后之风,太宗大为欣赏,遂把她提拔为九嫔之一,算是正式的老婆之一了。太宗死后,徐惠哀思成疾,拒绝医治,情愿早死,好与太宗“死同穴”。结果在二十四岁时就死了,被追赠为贤妃。

徐惠小武则天两岁,酷爱读书,入宫后也手不释卷,是个典型的知识女性。看来太宗还是比较倾心于这类风雅的小女人,不看好武则天那种粗喇喇的驯马者。

但从另一方面说,武则天在宫中也不算虚度。因为才人在宫中,要跟众妃嫔一起学习礼乐诗书,还要掌宴会、养蚕、休寝等职司。经过这一番锻炼,让她大大长了见识,提高了素质,熟悉了宫中大小事务——这在以后,都用得着啊!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武则天在这十一年里,耳闻目睹,积累了大量政治经验。首先,她的身份,是唐太宗的贴身秘书,用高素质一点儿的说法是“亲炙教诲”。唐太宗处理政务的那两把刷子,叫谋略也好,叫驭下术也好,她是了解了个一清二楚。这叫学好帝王术,留给自己用。

再有就是置身于妃嫔群中,亲历了具体的明争暗斗,使她在实践中懂得如何韬晦、如何进退,将来技压群芳的路数也让她琢磨得差不多了。

总之,十一年的磨炼与寂寞,将她从纯真变为老练,成了一个深藏不露的女政治家。这一只暂时还灰不秃噜的凤凰,正准备着找机会一飞冲天了!

后世有关这一时期的她,还有一段传闻。是说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太白星多次昼现,太史按惯例进行占卜,结果为“女主昌”之象。恰在此时,民间也流传着一本《秘记》,内有“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之语。据说,唐太宗为此很不安,将信将疑。

一日,太宗在宫中与武将们宴饮,兴之所至,君臣玩起了饮酒行令。这日玩的是报乳名,自然是十分好笑。

轮到左武卫将军、武连县公李君羡(武安县人)报名字,他报出,自己小名叫“五娘”!

太宗心内大惊,但佯笑道:“何来女子,如此勇健!”把惊惶掩饰过去了。

宴罢后,太宗琢磨这事,吓出一身冷汗——这个家伙,官称、封邑、籍贯中都有“武”字,小名又是个女人名,且与“武”同音,这不是“女主武王”是什么?于是他果断下令,将李君羡从身边赶走,贬至华州当刺史,才到任没几天,又借故把他给杀了。

李君羡除去后,太宗还不大放心,问太史令李淳风:“《秘记》所云,信有之乎?”

李淳风答曰:“臣观天象`,其人已在宫中,为亲属,今年不过三十。当王天下,杀唐子孙殆尽,其兆即成矣!”

太宗慌了,忙问:“疑似者尽杀之,何如?”

李淳风不赞成,说:王者是杀不死的,现在杀,不过是杀了些无辜而已。况且再过三十年,其人已老,或许有了些慈悲心,会给你留下几根苗苗。若你今天将此人杀了,天还会生出个少壮的来,将你子孙杀光,那就不值了。

唐太宗心知天命难违,只得作罢,但此后防范甚严。或许武则天不被宠信,就与此有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是谁杀死了杨贵妃?历史上杨贵妃为什么会被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杨贵妃死于马嵬坡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但是,杨贵妃魂归离恨的真正原因,或者说是被谁杀死的,诗家有不同的说法。杜甫与白居易观点相反杜甫名诗《北征》最后一节,写到“马嵬事变”:“忆昔狼狈初:事与古先别……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从其中“中自诛褒妲”一句看,杜甫似乎是说,杨贵妃

  • 康熙皇帝四个皇后的不幸结局:康熙有几个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在清廷入关后的10个皇帝中,数康熙皇帝的后妃最多,先后有4个皇后、3个皇贵妃、1个贵妃,11个妃子,8个嫔,10个贵人,8个常在,10个答应;此外还有一大群难以确定的没有名位的后宫佳丽。您看看,光皇后就有四个。1、康熙皇帝和他的第一个皇后赫舍里氏的关系之谜康熙皇帝的第一个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是索

  • 清宫谜案:揭秘香妃究竟被何种恶疾夺去生命?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香妃之死:在中国民间特别是新疆地区,至今仍广泛流传着乾隆宠妃香娘娘的动人故事。但由于历史记载不详,又缺乏直接的史料佐证,香妃的身世和经历却鲜为人知,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相传,香妃是出生在新疆喀什噶尔的一个维吾尔族人家的姑娘,名叫买木热·爱孜木。其家族由于在协助清政府军队平息地方叛乱中建树功勋,后来

  • 揭秘:史上首位来中国当“采花大盗”的外国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外国采花大盗:1997年,中国颁布的《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明确规定,外国人未经批准不能在中国境内采集、收购、野外考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其实早在300年前,就曾有外国人对中国的植物物种打起了主意。1698年,英国“拿骚号”商船在中国厦门靠岸,一个名叫詹姆斯·昆宁汉姆的男人走了下来。他此行的公开身份是

  • 崇祯帝女儿长平公主的结局:死时有五个月身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长平公主是怎么死的?祯命周皇后自缢,长平公主闻讯前来,看到皇后的尸体,痛哭失声,跪在地上,爬上前想抱住崇祯皇帝的膝。崇祯一脚把公主踢翻,说到:“汝何故生我家?”举起剑来,劈头砍下。公主下意识地抬起左臂一搪,剑锋从左颊扫过,左小臂从肘部下面被齐齐斩断。公主哼了一声,昏倒在地……“汝何故生我家”这句

  • 古代后宫最抢手的女人 被6个皇帝疯抢了60年!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女子最怕容颜老,时间一直是把杀猪刀。然而,古代一位女子直到60高龄,女人的魅力依旧可以对岁月免疫,这位萧皇后就是一个可以对抗岁月还能在宫廷里被6个皇帝疯抢60年。正如有句广告语说的——年龄对她只是一个数字。她从13岁嫁为隋朝晋王妃开始,历经杨广、宇文化及、窦建德、突厥处罗可汗、颉利可汗和李世民

  • 多尔衮简介 多尔衮与孝庄皇太后的关系之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多尔衮简介:多尔衮(1612.11.17—1650.12.31),即爱新觉罗·多尔衮,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之弟,清朝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完成大清一统基业的关键人物,清朝入关初期的实际统治者。爱新觉罗·多尔衮是后金(清朝的前身)的开创者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努尔哈赤一共有十五个儿子,他临终

  • 揭秘:中国历史上究竟有多少没有妃子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没有妃子的皇帝: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多半嫔妃一大票。其中数量最多的可能是伪天王洪秀全,一百多个,没有名字只有编号,今天从零零一睡到零零七,明天从二百三睡到二百五。这些皇帝中,有两个皇帝没有嫔妃,隋文帝和明孝宗。明孝宗没有嫔妃是因为他做皇子的时候就跟原配张皇后感情非常好,所以一登基就不愿意娶了。隋文帝没

  • 揭秘:诗仙李白身世探秘是皇室同宗还是西域胡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李白身世探秘:唐朝三位“李”姓大诗人中,李贺可以肯定为皇室后裔,李商隐似乎也与皇室沾亲带故,那么李白与皇室有没有关系呢?李白自己认为与李唐王室关系很密切。在与李唐王室中的一些不太重要的人物交往时,诗人经常理直气壮地称他们为族叔、族兄、族弟、族侄等等。李白曾经给唐太宗的曾孙吴王李祗写过三首诗,名为《寄

  • 诸葛亮的四轮车之谜:诸葛亮为何喜欢坐四轮车?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是个人物,他不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他的举止也与众不同,喜欢挥动羽毛扇,喜欢乘坐四轮车。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里,这样的打扮并不多。以前说过,诸葛亮的羽扇是当时文人的特征,那么四轮车又是怎样的一种情况。根据历史记载,诸葛亮是个帅哥,亮少有群逸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