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秦始皇为何要修筑长城?真实情况如何?

历史上秦始皇为何要修筑长城?真实情况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916 更新时间:2023/12/18 20:35:56

秦始皇秦庄襄之子,结束了战国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作为始皇帝“暴行”中的其中一条,有人说秦始皇修长城导致数十万人死亡,更有甚者说死亡多大上百万,乃至数百万人。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认真仔细的分析一番,这个结论很容易就会被推翻。

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三十三年……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三十四年,适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

秦始皇南征百越,北征匈奴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蒙恬奉命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夺取“河南地”(也就是河套地区),秦始皇于此设三十四县,迁徙人民充实边县。不过由于匈奴、东胡等游牧民族长期活跃于草原,想要击败其容易,想要彻底灭掉却极为困难,可是匈奴人又时常南下劫掠,加之秦国北部边境线实在太长,要防备匈奴,就需要在各地驻守大量士兵,这将对秦国和边境百姓造成极大负担和伤亡代价。为了防备匈奴,守护边关安全,于是始皇帝命蒙恬率兵驻守边地,同时从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开始下令修筑长城。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对于秦始皇修筑长城,有着“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的记载,再根据秦始皇夺取河套之地后的情形来判断,可知秦始皇修筑长城的主要工程量有两点:一是拆毁原七国之间相互防御的长城,再将北部的赵长城和燕长城相连。二是由于占据河套地区,秦长城已不能满足防御需求,因而在河套北部重筑秦长城。

因此,秦始皇修筑长城,工程的主要部分是秦长城北部这一段,与汉朝时重新修筑长城一万多里相比,秦始皇时期的工程量算是比较小的。

秦始皇修筑长城抽调了多少人

秦始皇修筑长城到底征调了多少人,《史记》中虽然没有具体的记载,不过却有“三十四年,适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的记载。也就是说,秦始皇当时将执法不正的官吏贬去了边地,去修筑长城或戍守南越地区。

都说秦始皇为修筑长城抽掉了上百万,乃至数百万人,可是从各种史料来推算,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天下总人口也不过2000万左右。而当时的秦国,可不止修筑长城一件大事,同时期至少还有以下大量使用人力的事件:

攻占百越之地,先后抽调不少于50万军队。

修筑秦始皇陵,先后抽调不少于20万人。

蒙恬率军驻守边地,至少有30万军队。

仅是这几项,秦国就已经动用了不少于100万人,再加上负责南北两路80万大军后勤的人力,秦国当时已经动用的劳动力至少也在200万人左右,与当时全国的人口比已经达到了10:1。这种情况下,秦国还怎么抽调出上百万,乃至数百万人来修筑长城?

而根据“云梦秦简”的记载来看,秦国当时的律法极为完整,当时正常的“徭戍”通常采取“更卒”的方式进行,“更”在这里有更替的意思,可以理解为轮流服役。而当时的“徭役”则主要采用“一月一更”,即每年需要服役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结束后便可以返回,换其他人继续服役,此为“卒更”。

因此,秦始皇修筑长城,应该采取的就是这种“卒更”的方式,负责轮流服役。而当时驻守边地的三十万大军,在驻守边地的同时,应该也是参与了修筑长城。

因此,秦始皇修筑长城前后共动用百万人是可能的,同一时间抽调上百万人则根本不可能。而且根据工程量主要集中在河套地区来看,抽调的劳工应当也主要是秦地人,总不能从山东或者南方抽调几十万人跑来修长城吧。

修筑长城是否真的死了数十万乃至上百万人

这显然不太可能,只要秦始皇不是个傻子,就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情,甚至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我们简单来分析一下,他抽调人是去干活的,而不是让人去送死的。

更何况,以秦始皇的精明,不可能认识不到人口对这个帝国的重要作用,更何况此时统一的秦国并不稳定,如果真的因修筑长城造成大量伤亡,简直就是授人口实,肯定会加剧各地动荡?各地叛乱肯定会层出不穷,他一手缔造的帝国也就要分崩离析了。因此,秦始皇不仅不可能因修长城造成大量伤亡,甚至还要极力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

由此可见,参与长城修筑的役夫肯定极为辛苦,也肯定因此造成了伤亡,而且伤亡数字应该也不小,但绝不会造成像后世说的那般伤亡数十万人,乃至上百万、数百万人。因修筑长城造成大量伤亡应当是后世有意渲染的,而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有两点。一是山东六国对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所推行的一系列新政的不满,以及对秦帝国这个新生帝国的不认同。二是秦末农民战争爆发之后,乃至于汉朝建立之后出于统治的需要。

由此可见,秦始皇修筑长城造成数十万人乃至上百万人死亡,是根本不可能的,否则秦国根本传不到秦二世,恐怕早在秦始皇时期就已经崩溃了。

题外话:“孟姜女哭长城”这个为我们所熟知的故事也属于杜撰,该故事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约公元前549年),故事出现时,秦长城尚未修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宋朝最厉害的八个女人,她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四大美女分别是谁,宋朝女子地位为什么高,明朝最厉害的皇帝

    宋朝最厉害的八个女人,她们分别是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第一位:刘皇后 (仁宗时期) 幕后女人:温柔而强悍的刘后刘娥不仅温柔美丽,且生性机敏,通晓书史,对国家大事也颇具见识.真宗批阅文件,刘娥常陪伴左右.凡有疑难,刘娥总能提供恰当的建议,深得真宗信任.在郭皇后去世之后,真宗有

  • 历史上乾隆去参加乌雅的葬礼后,将荷包留在那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上康熙的德妃,历史上的乌鸦岚琪,有种后宫叫德妃

    乾隆皇帝,姓爱新觉罗,名弘历,是清王朝定鼎中原后的第四位皇帝。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在晚年的时候,他自称为“十全老人”,因为他有“十全武功”,保证了满清帝国的正常秩序,维护了国家领土的统一。乾隆帝之所以能够完成自己的“十全武功”,并不单单是他本人的功劳,而是无数人奋斗的结果,

  • 康熙帝在小庄死后并没有将她下葬,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雍正下葬时为什么没有头,康熙死亡原因被揭开,雍正死后为什么没有头

    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英明的君主之一,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孝庄太后,本名孛儿只斤·布木布泰,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族人,早年的时候嫁给了皇太极,生下了爱新觉罗·福临,即后来的顺治皇帝,在顺治帝死后,她一心辅佐爱新觉罗·玄烨,让满清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康熙二十六年

  • 三国时期关羽和颜良二人相比,谁的实力更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颜良和张飞谁厉害,关羽与颜良一对一公平单挑,关羽打不过颜良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三国演义中,白马之战可以说是非常出名的,此战中关羽一刀斩杀袁绍猛将颜良,令天下震惊,自此,关羽的名声如日中天,关羽的脾气也开始越来越傲,只要有敢和他对阵者,他就要奚落一下别人,你比颜良如何?关羽斩颜良被认为是三国中的一场经典对战,但这一

  • 李岩死后刘宗敏是什么表现?他为何会生气?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岩的作品,胡雪岩之死说明了什么,沉默的真相女学生是被谁害的

    刘宗敏,字捷轩,明末农民起义军名将。陕西蓝田人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带领农民军推翻了大明王朝,李自成的成功,离不开手下一批优秀人才的辅佐,比如,李岩和刘宗敏等人。然而,李自成进入北京城后,逐渐丧失了进取之心,放任部下胡作非为,比如,

  • 历史上张献忠起义之后都做了哪些事情?他为何没有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孟良崮战役失败的原因,历史上的起义有哪些成功的,历史上失败的起义

    张献忠,字秉忠,号敬轩,陕西定边县人,明末农民军领袖,大西唯一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张献忠之所以没有成功,因为他做的那些事情非常残忍,可以说,杀人如麻,导致失去了民心,最终走向覆亡。那么,张献忠都做了哪些残忍的事情呢?第一件事,杀妇女。崇祯十六年(1643年)春,张献忠部接

  • 历史上诸葛亮病逝前的遗嘱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遗书,诸葛亮留给刘禅的遗言,刘备对诸葛亮的遗言说明什么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 ,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东汉末年,朝政腐败,义军四起,经过一番争斗,进入战火纷飞的三国时期。正所谓“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人才辈出,不仅猛将如云,谋士也是大放异彩,其

  • 为何说崔湜是靠女人当上的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十大宰相,冯庸的老婆怎么这么丑,宰相很难追

    为何说崔湜是靠女人当上的宰相?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崔湜,估计很多人压根就没有听说过这么一个人,那么自然对他更谈不上了解。崔湜出身博陵名门望族,官宦世家,他的祖父、父亲都在朝中做过高官,而到了第三代,他们兄弟几个也都在朝为官。崔湜甚至官自宰相,可以说这个家族在当时还算显赫。那么

  • 唐代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上唐代宗的皇后,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皇帝,唐太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唐代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唐代宗是中国历史上争议比较大的皇帝,《新唐书》说他是中兴之君,而杜甫却把他比作蜀后主刘禅,说他对国事不闻不问,导致河北藩镇势力不断扩大,形成后来的藩镇割据。那么,唐代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呢?和唐朝的很多皇帝一样,唐代宗的

  • 李渊的两个妃子曾经陷害过李世民 李世民登基后是怎么对待她们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李渊妃子和李世民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渊的2个宠妃多次陷害李世民,李世民登基后,是如何处理她们的?历史上开国皇帝大多都是神勇无比的,地位与能力都在该朝的历代皇帝之上。但凡事也有例外,比如说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知名度就远不如“二代目”李世民。作为唐代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