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千古奇闻:被大臣逼上战场的皇帝

千古奇闻:被大臣逼上战场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02 更新时间:2024/1/16 18:37:56

北宋自宋太宗雍熙北伐惨败后,对辽朝就一直心存畏惧,逐渐由主动进攻转为被动防御。相反,辽朝对宋朝却是步步紧逼,不断南下侵扰宋朝。自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开始,辽国陆续派兵在边境挑衅,掠夺财物,屠杀百姓,给边境地区的居民带来了巨大灾难。虽然宋军在杨延朗(又名杨延昭,即杨六郎)、杨嗣等将领率领下,积极抵抗入侵,但辽朝骑兵进退速度极快,战术灵活,给宋朝边防带来的压力愈益增大。

网络配图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秋,辽朝萧太后辽圣宗耶律隆绪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直逼黄河岸边的澶州(今河南省濮阳市)城下,威胁北宋的都城东京(汴梁,即今日河南省开封市)。警报一夜五传东京,宋真宗问计于群臣。当时宰相王钦若、陈叟分别主张迁都于金陵或蜀地,任职才一月的宰相寇准则厉声反对说:“出这种主意的人应当斩首!”他说,如果放弃汴京南逃,势必动摇人心,敌人会乘虚而入,国家就难以保全了;如果皇上亲自出征,士气必定大振,就一定能击退敌军。宋真宗本来从他父亲数败于辽国的教训中,已经十分畏惧辽人,现在寇准说要他御驾亲征,内心更加惶恐了。无奈寇准苦苦相求,另一宰相毕士安也在一侧旁敲侧击:“准言甚是,请陛下俯允。”在大臣和形势的逼迫下,宋真宗终于同意御驾亲征了,并由寇准随同指挥。到了韦城(今河南省滑县东南),宋真宗听说辽兵势大,又想退兵。寇准严肃地说:“如今敌军逼近,情况危急,我们只能前进一尺,不能后退一寸。河北诸军正日夜盼望陛下驾到,陛下进军,将使我河北诸军的士气壮大百倍。后退则将使军心涣散,百姓失望。敌人趁机进攻。陛下恐怕连金陵也保不住了。”宋真宗这才同意继续进军,渡河进入澶州城,远近各路宋军见到宋真宗的黄龙大旗,都欢呼雀跃,高呼“万岁!”。宋真宗在寇准的要求下,登上城楼,鼓舞士气,宋军顿时士气大振。在寇准的指挥下,宋军出击,个个奋勇向前,冲入敌阵,消灭辽军数千人,并射死辽军主将萧挞凛。萧太后见辽军陷入被动,便要求议和。

宋真宗派曹利用为使者,前去辽营,签订和约。行前,真宗叮嘱曹利用:“城池不能给,如果实在没有办法,就算要百万白银也可以!”寇准知道后,却指着曹利用非常严肃地说道:“如果超过30万两,就提人头来见。”

经过曹利用和辽使者的一再讨价还价,两国制定了如下条约:

一、辽、宋为兄弟之国,宋为兄,宋尊萧太后为叔母,后世仍以世侄论,使者定期互访。

网络配图

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辽归还宋遂城(今河北徐水)及瀛、莫二州。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隍城。

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即岁币)。至雄州交割。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于榷场,开展互市贸易。(在互市贸易中,北宋所赚的钱远远多于岁币,每年宋朝收益为所供岁币的2.5倍左右,且低价购买许多马匹用于军队装备,在经济上拖垮了辽朝,以致其后的几十年未能发兵北宋)。

这便是被史家称为:“澶渊之盟”的宋辽和约。曹利用回到宋朝之后,宋真宗急问金额,曹利用不敢直说,只竖起三根指头,宋真宗以为是三百万两,大惊失声脱口道:“太多了。”过了一会又自我安慰道:“是太多了,但就此把事情了结也好。”等知道是三十万时,如释重负,转忧为喜,对曹利用大加赏赐。

澶渊之盟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长者),不识于戈”,同时,也是宋朝向番邦交纳岁币换取和平的开始。

网络配图

此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使宋朝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岁币三十万的支出,不及用兵费用三千万的百分之一,并且避免了重兵长年戍边的造成的过量徭役和朝廷赋税压力。澶渊之盟以极少的代价换取了战争所难以获取的效果(而不是教科书所云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失去的钱宋又可以通过外贸赚回),这便是“澶渊之盟”的真正意义所在。北宋在边境上的雄州(今河北雄县)、霸州(今河北霸州)等地,设置榷场,开放交易,由此促进了宋辽之间的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

“有意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澶渊之盟”就是宋真宗被逼上战场后,“无意插柳柳成荫”带来的结果,能说这不是“千古奇闻”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吴国大将周泰为何被称为三国优秀战神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周泰生于东汉末年的三国时代,是吴国的一名猛将。在孙策时期加入孙策军,和他一起进来的还有同乡蒋钦。两人跟随孙策左右。因为表现的特别好,被孙权要了过去。周泰也没有让孙权失望,他英勇善战,多次救孙权于危难之中。身上的伤疤不计其数,就像身体上纹身一样。图片来源于网络吴国的其他将领,如朱然、徐盛等人都对周泰的

  • 三国韩当和周泰一个常用又好用的黄金搭档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最精彩的就是双方的斗将,而在这一大片的单打独斗的人之中,总有一些优秀的组合选手,两个人一起可以发挥出1+12的战斗力,在东吴,韩当和周泰就是真么一个常用又好用的经典组合。韩当的影视形象先来分别看看两人各自的战绩,知道周泰的人估计多一些,他从早年加入孙策军之后就很受孙权的喜爱,之后多次在乱军之

  • 宋徽宗为什么喜欢画鸡咏鸡 原来其中大有深意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赵佶是北宋第八任皇帝,在主政的二十多年间骄奢淫逸、不恤国事,朝堂间贿赂公行,各地民变蜂起,直接导致了北宋的覆亡。做皇帝他不合格,但在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精通书法、绘画,尤其工于花鸟画。网络配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芙蓉锦鸡图》既是赵佶的得意之作,也是我国工笔绘画登峰造极的名作。

  • 曹魏的名将满宠是被曹操猜忌才身亡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甄宓,曹丕不死能统一三国吗,曹魏后期为何无人可用

    满宠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名将、重臣,他不只是在军事上有着不小的成就,为了曹魏的壮大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在政治上也有着自己的见解,执法非常严苛,算是一个“酷吏”。他深受曹操和曹丕的信任,常年身居高位,最后被任命为太尉,在几年后因病去世。图片来源于网络满宠当年只有18岁的时候,就在当时的郡中担任督邮,当时郡

  • 宁死不降的文天祥为何却对亲弟弟降敌体谅认可?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知道了下述事实,也许有人会失望:用鲜血书写英勇和忠贞的文天祥的两个弟弟,一个降了元,另一个则逃避现实、退隐不仕。哥哥那么忠烈,弟弟却做出了“有损”其英名的“丑事”。文天祥有三个弟弟:文壁、文霆、文璋。其中文霆早卒;文壁小文天祥一岁,1278年冬天元军猛攻文壁驻守的惠州,他开城投降,年底文天祥被俘;小

  • 抗金名将郦琼叛国投敌为何却受到后世赞扬?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想当初,宋朝的大将文天祥面对元兵的关押宁死不降,最后身献国家,他的不屈挠、不畏生死、爱国忠义的精神为人们敬仰。相反的,那举兵叛国、投降的行为却被人们所不耻。然而有一位大将不得已投降于敌国,领朝野震惊,却不禁让人称赞他清晰的判断力与政治头脑。他就是南宋大将--郦琼。那关于历史上的“郦琼兵变”又是怎么一

  • 秦始皇嬴政因害怕死亡 竟得了一种怪病?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自幼有疾,所以体质较弱。他为人又刚愎自用,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裁决;每日批阅文书一百二十斤,工作极度劳累;加以巡游中七月高温,以上诸因素并发,促使他在途中病发身亡。至于他死于何病,有人认为他死于癫痫。癫痫发作一般分四个时期:起初头晕、胃部不适,继尔突然意识丧失,隔肌痉挛,面色青紫、瞳孔

  • 秦始皇终生未立后,这是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立后和立太子是中国古代后宫制度乃至君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战国时期秦孝公始,立后之事便已制度化了。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更明确规定皇帝的正妻为皇后,皇帝的母亲为皇太后。但是历史却跟人们开了一个玩笑——秦始皇自己却终生没有立皇后,他也是立后制形成以来唯一没有立皇后的皇帝,以致秦始皇陵园内一墓独尊而没有皇

  • 揭秘:真实的贤后卫子夫其实是这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卫子夫(前2世纪-前91年),名字已失考,字子夫,汉代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第二任皇后(第一任就是传说中“金屋藏娇”的女主角——阿娇),卫青的同母异父姐姐,霍去病的姨母,汉宣帝的曾祖母。卫子夫母亲卫媪是平阳侯府中婢女,而她则是平阳侯曹时和平阳公主府中的歌伎。网络配图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春

  • 一代战神杨业在降宋之后为何没有被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传说中,杨业是深受北宋重用的有功之臣,大宋江山若有十分,杨家担了七分。但事实是,杨业归宋时并没太受重用,也没受重赏。宋太宗封赏降臣之时,除了北汉主刘继元之外,马峰、郭万超等四人受的封赏最重,杨业根本靠不上边,所以都未在记录之列。归宋三个月后,因为要被派往边防前线,才有了对他的所谓厚赐。宋朝的用人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