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魏的名将满宠是被曹操猜忌才身亡的吗?

曹魏的名将满宠是被曹操猜忌才身亡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535 更新时间:2023/12/11 3:21:09

满宠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名将、重臣,他不只是在军事上有着不小的成就,为了曹魏的壮大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在政治上也有着自己的见解,执法非常严苛,算是一个“酷吏”。他深受曹操和曹丕的信任,常年身居高位,最后被任命为太尉,在几年后因病去世。

图片来源于网络

满宠当年只有18岁的时候,就在当时的郡中担任督邮,当时郡中不少人都擅自纠集人手,危害百姓,太守就派满宠去调查,结果满宠一去就把人给吓住了一个个都争前恐后的请罪,纷纷表示以后都不在为恶了。后来满宠担任县令的时候就因为当时县中的一个官吏贪赃枉法所以就重罚他导致他死了,满宠不得不弃官回乡。

后来等到曹操去到兖州的时候,满宠成为了曹操的手下,满宠在曹操的手下颇有一种铁面无私的感觉(虽然有点太过残暴了),凡是犯了事被他知道的几乎都没有好下场,就连当时曹洪的亲戚犯事,请了曹操去求情也没有用,满宠在曹操求情之前就直接杀了那些犯法的人,因此受到了曹操的称赞,但是他也不冤枉别人,当时的名士杨彪也曾被他抓进去过,但是一番拷打没有证据,所以请求曹操放过了杨彪,可见满宠执法还是比较公正的。

满宠不只是在政治上有着不错的贡献,他在军事上也有着杰出的才能,当年关羽攻打樊城,水淹七军大败于禁的时候,樊城的诸多守军都想着投降,但是满宠认为樊城坚不可摧,而山洪又不可能持久,这个时候只要坚守,关羽是没办法的,如果一旦撤退就会让关羽找机会追击。在他的坚持之下,魏军等到了援军徐晃的到来击败了关羽。

满宠一生可以说立下了很多的功劳,也因此受到了曹魏政权的信任,多次被委以重任,称得上是三国时期少有的人才。

满宠 孙权

三国时期在一般人的心中,基本上吴国就像是一个打酱油的,主要还是曹魏和蜀汉的战争,但是其实不然,当年孙权在位的时候,东吴对于曹魏的威胁也是非常大的,孙权甚至几次用计要攻打曹魏,其中有一次就被满宠给看出了破绽。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时已经是魏明帝曹睿的时候,孙权主动求和,曹睿也觉得这个时候和蜀国的战争才是正事,先和东吴休战吧,于是两国过上了一段时间的太平日子,但是满宠嗅到了阴谋的味道,无端端的求和,孙权的行为太过异常了,事出反常必有妖,同时他觉得这时候对于东吴太不重视了,应该重新提起戒心,他觉得孙权很有可能大举兴兵来袭。

满宠知道要对抗东吴,合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点,合肥靠着长江,很容易受到吴军的袭击,而寿春又有点远不能及时支援,所以上书魏明帝建议在合肥西边的三十里的地方修建一座新城,这样的话,东吴的水军一旦进攻合肥新城就可以出兵包夹吴军,但是这个建议受到了当时另一个大臣蒋济的反对,蒋济觉得现在刚刚和东吴交好没多久就修建新城影响不好,而且修建新城也是一种示弱的表现,会让东吴看不起曹魏,魏明帝一时拿不定主意。

满宠再次上书认为这样修建新城是有百利而无一害,所以希望魏明帝许可,再次接到满宠上书的魏明帝许可了满宠的提议,于是新城开始修建。果然孙权第二年的时候就想要攻打合肥,大军已经上路了才知道曹魏建好了新城,一时之间感到非常尴尬,之后满宠趁势出击,打了孙权一个措手不及,孙权一时不慎被不过数千的满宠军队斩首数百人,仓皇逃窜。

满宠是假节钺吗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的满宠是当时有名的大臣深受曹氏政权的重视,但是或许很多人不知道他到底受重视到了什么样的程度,这么说吧,他是整个三国时期,为数不多的受假节钺的人之一,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假节钺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众所周知,天底下事情这么多,皇帝肯定不可能什么都自己办,所以就需要让人代替自己做,但是自然不能什么凭证都没有,所以就以“节”为凭证,在汉朝的时候使节还没有什么档次之分,但是晋朝的时候已经分出了高下,而晋朝的使节之分又是承袭了曹魏时期的制度,所以说三国时期的曹魏阵营已经使用这么一套制度,而其余两国之中,蜀国貌似也有这么用的,吴国就没有什么记载了。

说到这就要说说使节的登基,基本上分为假节、持节、使持节、假节钺四种,其中又以假节钺等级最高,假节钺可以在外面的时候几乎不用怎么像中央请示,几乎都可以自己做主,而且关键时刻还可以杀下级的节将,可以说是位高权重,而且纵观整个三国历史其实都没有多少个假节钺,吴国没有,蜀国只有两个就是诸葛亮和关羽,而魏国稍多,但是也只有四个,分别是曹真、曹爽、于禁和满宠,可见满宠在当时的曹魏阵营之中是多么的重要,而且他身为三朝老臣,可以说是后期曹魏阵营用来制约司马氏的一个重要存在。

满宠怎么死的

对于三国这段时期比较了解的人对于曹魏里面有名的大臣满宠估计都有着深刻的印象,满宠这个人可以说是当时有名的“酷吏”,他的刑罚非常严苛,但是也非常的公正,不会因为关系放过犯法的人。可以说满宠就是这么一个执法如山的人,那么这么一个人是怎么死的,是不是被曹操猜忌才死的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很多有名的谋臣其实结局都不太好,英年早逝的不少比如:郭嘉、法正等人,为主而死的也有不少比如:陈宫沮授等人,然而满宠和他们不同,首先满宠他并不算完全是一个谋士,虽然他在有些时候的定位和一些擅长内政的谋臣差不多,但是他其实还是一个武将,他的身体比较好,自然也不会有什么突然病重去世的事情,而且他活得时间也还算是比较长的,基本是活过了大半个三国时期。

满宠一生为曹魏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到了老年的时候,因为体力不支,从前线退了下来,调回到了中央担任太尉一职,可以说是回去养老了,当时满宠已经是几朝元老了,是当时曹魏阵营里面资格最老的人之一,前前后后接受加封9600户,也算是封妻荫子,无愧先祖。满宠为人比较正直,虽然残暴一点,但是一想勤俭廉洁,所以家里也没有什么财产留下来,到了242年的时候,因病去世,被追封为景侯,可以说满宠的去世也是在意料之中,毕竟他年事已高,按照那个年代的标准来看也算是长寿的老人家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宁死不降的文天祥为何却对亲弟弟降敌体谅认可?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知道了下述事实,也许有人会失望:用鲜血书写英勇和忠贞的文天祥的两个弟弟,一个降了元,另一个则逃避现实、退隐不仕。哥哥那么忠烈,弟弟却做出了“有损”其英名的“丑事”。文天祥有三个弟弟:文壁、文霆、文璋。其中文霆早卒;文壁小文天祥一岁,1278年冬天元军猛攻文壁驻守的惠州,他开城投降,年底文天祥被俘;小

  • 抗金名将郦琼叛国投敌为何却受到后世赞扬?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想当初,宋朝的大将文天祥面对元兵的关押宁死不降,最后身献国家,他的不屈挠、不畏生死、爱国忠义的精神为人们敬仰。相反的,那举兵叛国、投降的行为却被人们所不耻。然而有一位大将不得已投降于敌国,领朝野震惊,却不禁让人称赞他清晰的判断力与政治头脑。他就是南宋大将--郦琼。那关于历史上的“郦琼兵变”又是怎么一

  • 秦始皇嬴政因害怕死亡 竟得了一种怪病?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自幼有疾,所以体质较弱。他为人又刚愎自用,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裁决;每日批阅文书一百二十斤,工作极度劳累;加以巡游中七月高温,以上诸因素并发,促使他在途中病发身亡。至于他死于何病,有人认为他死于癫痫。癫痫发作一般分四个时期:起初头晕、胃部不适,继尔突然意识丧失,隔肌痉挛,面色青紫、瞳孔

  • 秦始皇终生未立后,这是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立后和立太子是中国古代后宫制度乃至君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战国时期秦孝公始,立后之事便已制度化了。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更明确规定皇帝的正妻为皇后,皇帝的母亲为皇太后。但是历史却跟人们开了一个玩笑——秦始皇自己却终生没有立皇后,他也是立后制形成以来唯一没有立皇后的皇帝,以致秦始皇陵园内一墓独尊而没有皇

  • 揭秘:真实的贤后卫子夫其实是这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卫子夫(前2世纪-前91年),名字已失考,字子夫,汉代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第二任皇后(第一任就是传说中“金屋藏娇”的女主角——阿娇),卫青的同母异父姐姐,霍去病的姨母,汉宣帝的曾祖母。卫子夫母亲卫媪是平阳侯府中婢女,而她则是平阳侯曹时和平阳公主府中的歌伎。网络配图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春

  • 一代战神杨业在降宋之后为何没有被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传说中,杨业是深受北宋重用的有功之臣,大宋江山若有十分,杨家担了七分。但事实是,杨业归宋时并没太受重用,也没受重赏。宋太宗封赏降臣之时,除了北汉主刘继元之外,马峰、郭万超等四人受的封赏最重,杨业根本靠不上边,所以都未在记录之列。归宋三个月后,因为要被派往边防前线,才有了对他的所谓厚赐。宋朝的用人之计

  • 汉高祖刘邦为何对开国功臣萧何温柔相待?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手下的开国功臣很多,有的是之前他的上司,有的是一起战场杀敌的朋友,刘邦的疑心病一上来,杀韩信、屠彭越、斩英布,就连足智多谋的张良也隐居了起来,对他是退避三舍。唯有一个大臣还安稳的坐着自己的大汉丞相,此人便是萧何也!刘邦为何对他不起疑心呢?萧何这个人早年是刘邦的上司,刘邦在泗水亭做亭长的时候,萧何

  • 揭秘刘备生前最大的遗憾竟是不伐魏国?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吕蒙白衣渡江,关羽败走麦城,被马忠所擒后被杀,荆州落入东吴手中,后张飞由于酒后鞭笞士卒被范疆张达杀死后投降东吴,此时,刘备执意举兵伐吴,诸葛亮和赵云都力劝刘备,后来伐吴失败刘备病死在白帝城,更是让很多人后悔当时的决定,为什么刘备一定要伐吴而不是去伐魏呢?网络配图且说关羽死后,刘备“一日痛哭三五次,三

  • 秦始皇是史书所称的“暴君”还是真实的“千古一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秦国开国皇帝秦始皇被史书称为“暴君”,但却是对待开国功臣最好的中国帝王被称为“千古一帝”,不但不对王翦、李斯等功臣下手,还赦免六国的贵族。秦始皇“暴君”之名由何得来?据史书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焚书坑儒”、大兴土木建造阿房宫、征劳役建造万里长城、熔天下兵器造十二金人等横征暴敛的独裁行为。历史

  • 揭秘:古代帝王为何喜欢龙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的封建帝王,为了“家天下”的私利,从来都是不讲廉耻、不择手段的。当他们发现百姓对龙极为崇拜,龙的地位神圣崇高时,便千方百计地跟龙“攀亲”,编造“龙瑞”,自诩“龙种”,极力把自己打扮成“真龙天子”,以此来愚弄百姓,骗取民意,巩固封建统治。那么到底为何古代帝王如此钟意龙呢?小编将和你们谈谈这历史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