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在反腐整治贪官时,治死罪需要几两银子

朱元璋在反腐整治贪官时,治死罪需要几两银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552 更新时间:2023/12/15 4:54:33

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后,反腐整治贪官,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

明朝是历史上对官吏要求最严格的朝代,不管是对官员的管理上,还是给官员定的规矩,都是以往所有朝代比不上的。但是很多人似乎并不记得这个,而是记着朱元璋乱杀功臣的事件,其实朱元璋并没有那么坏,在当时的那种环境之下,朱元璋也只能那样做,才能让明朝走正途,也才会让自己制定严格的官吏制度成为正式的规矩,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所以可以这样说,朱元璋是有史以来所有朝代中,反腐斗争力度最大的一个朝代。

朱元璋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严格管理制度了?其实知道朱元璋身世的人,一定不会不知道朱元璋小时候过着的穷酸生活,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受到当时官吏的百般刁难,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母亲被官吏逼的走投无路而病死,而自己的父亲也是因为当时的官吏,去自己家收缴赋税而被逼死,所以自己的家人都是在暴吏的打压下而死去的,从这个时候起,幼小的朱元璋就养成了痛恶官吏的心理。而这童年的阴影,也一直影响朱元璋的一生,一直到明朝最严厉的官吏制度诞生,都没能让朱元璋心情得以平复。

在跟随朱元璋自己打天下的所有功臣中,有的功臣也养成了奢靡之分,在大明成立之后,朱元璋就把这些人都封官加爵,但是这些官吏中,很少有满意朱元璋所封的职位,或多或少都有不满,有的人因为朱元璋的威严,也就不好说什么漠然接受了,而有些功臣则把这样的怒气撒在了百姓的身上,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蓝玉了。

蓝玉是朱元璋的义侄,同时也是洪都之战的功臣,所以在当时的明军中,除了三大元帅之外,蓝玉是最傲慢的一位,他从不把别的将领放在眼里,做事情也是一股蛮劲。后来,明朝的北方还在被元廷的残余势力所侵袭,正是用人之计的时候,朱元璋只好让蓝玉去,但是蓝玉则附带了条件,就是杀掉刘伯温,这明显是在威胁朱元璋,这一时刻,朱元璋也就埋下了对蓝玉必惩罚的决心,但是还没有到必须杀蓝玉的决心。

蓝玉果然不负朱元璋的所期望,很快就打败了元廷残余势力,稳固了明朝的边疆,可是朱元璋却收到朱棣的信,在信中说蓝玉在边疆抢占民田,残害当地的百姓,纵容自己的手下强抢民女,朱元璋看完信之后,这才有了必杀的念头,这也给朱元璋带来了要严惩官吏的决心,也再一次加重了朱元璋对这些官吏的痛恨之情。后来蓝玉等人被朱元璋诛杀之后,历史上最严厉的官吏制度,在明朝的国内,才被大肆运用起来。

当然,这官吏的规章制度,主要目的当然是为了惩治贪官污吏,那明朝的官吏制度到底有多么严厉了?从贪污数目角度的去看的话,五两银子是一个节点,超过五两银子的基本都是被打入死牢,听候处罚或者直接处死,而低于五两银子的,不是被发配边疆,就是被贬到海外的岛屿,永世不得还回,当然也有更小的数量,一般不是降职就是罚俸禄一年或者两年。

根据一些史书的记载,在明朝的一个县令,因为挪用了朝廷的银两,没有五两银子,也受到了很大的处罚,不仅官位不保同时还罚没了这个县令的家产,后来得知这位县令是把这些银子救济穷人了,在查处他家产的时候,也并没有搜到什么值钱的东西,所以朱元璋才免去了他罪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中宗为何会容忍韦皇后与武三思的奸情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唐中宗为何会容忍韦皇后与武三思的奸情呢?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大唐后宫里的女人,比较轻浮放纵,这是公认的事实。武则天创建武周王朝,让大唐妇女看到了自由的曙光。继武曌之后,无数跳梁小丑东施效颦,想要再创女帝之辉煌,只不过,她们都没有武则天那两把刷子,韦皇后就是个例子

  • 历史上的赵盾是如何一步步手握重权,维持晋国霸业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赵盾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晋灵公是晋文公的孙子,晋襄公之子,然而不比父亲和爷爷的贤明,晋灵公完美契合了一个昏君形象,他自认为晋国强大,便整天沉溺于酒色之中,为了满足自己的奢侈生活,他颁布重税大肆搜括民膏,弄得晋国上下一片哀怨。虽然碰上了这样顽劣不化的

  • 李渊当初承诺给李世民太子之位 李渊后来为什么反悔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渊和李世民,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617年,李渊在晋阳起兵时对李世民说:“若事成,则天下都是因你而得到的,那么我将立你做太子。”李世民当时拜谢并推辞了李渊的提议,但随着李世民在征战的过程中,建立的功勋越来越大,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和那些忠于李世民的将领们却不得不重视

  • 汉朝两朝栋梁周亚夫,谋国不谋身,不过绝食而亡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汉朝两朝栋梁周亚夫的结局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周亚夫,西汉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善于治军领兵,一生追随两位帝皇,也算是战功赫赫。但最终也不过是蒙冤下狱,绝食而亡的结局实在是周亚夫其人,谋国而不谋身,作为皇帝的臣子,刚直的性格,却让两位帝王都心结怨气。需要你的时候,自然会忍着你,可一旦不

  • 袁绍与曹操未反目前,刘备收留吕布的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了吕布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194年,曹操以为父亲报仇为名攻打徐州,当时徐州牧陶谦抵挡不住曹操的进攻,于是他一边带兵据守城池,一边想青州刺史田楷求援,当时田楷与刘备一同前往徐州救援陶谦。虽然刘备麾下只有数千兵力,同样无法抵抗曹军的进攻,但由于当时张邈与陈宫背叛曹

  • 没有处死朱祁镇,究竟是代宗过于仁慈,还是为形势所逼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祁钰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明英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朱祁钰,是明代历史上第一对兄弟皇帝。可是和后世含着一层温情面纱的“兄终弟及”不同,英宗和代宗之间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关系。明代宗原本只是宣宗朱瞻基次子,大明的郕王,本无任何做皇帝的机会。但发生在正统十四年(公元14

  • 明朝亡国之君崇祯的陵墓,为何会在明十三陵中?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是亡国之君,他的陵墓为何会在明十三陵中,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时,朱由检自缢于煤山,终年三十四岁。后,以礼改葬于明十三陵中的思陵,庙号怀宗(后取消),谥号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李自成打进北京城后,

  • 历史上真实的宋江曾发动农民起义,他为什么会接受招安?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对宋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水浒传》里的宋江有其历史原型,历史上的宋江,生卒年月不详,但根据记载,宋江是淮南盗,手下有三十六个头领,曾在北方特别是山东境内纵横,数万官军无法将他剿灭,曾发动宋江起义。他投降朝廷则有两种说法:一是皇帝接受侯蒙建议招降了他;二是是他

  • 刘縯,历史上当之无愧的完美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刘縯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汉光武帝刘秀被赞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不过他的哥哥刘縯(即刘演)也毫不逊色:兄弟俩虽性格完全不同,但如果说刘秀是近乎完美的帝王,那刘縯就是堪称完美的英雄。是的,笔者认为“英雄”这个头衔刘縯当之无愧。但可惜的是,身处乱世,在

  • 功成名就的韩信,为什么没能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对韩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为了争夺天下的归属权,由此展开了历史上有名的“楚汉战争”。作为刘邦麾下的“战神”韩信用“背水一战”的策略以数千兵力击败20万赵军;用“十面埋伏”的计策逼的项羽在乌江自刎而死,可以说韩信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