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亡国之君崇祯的陵墓,为何会在明十三陵中?

明朝亡国之君崇祯的陵墓,为何会在明十三陵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950 更新时间:2024/1/16 20:00:41

崇祯是亡国之君,他的陵墓为何会在明十三陵中,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时,朱由检自缢于煤山,终年三十四岁。后,以礼改葬于明十三陵中的思陵,庙号怀宗(后取消),谥号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弘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

李自成打进北京城后,四处找不到崇祯,内心不踏实。因此下了一道指令:“献帝者,赏万金,封伯爵;匿者,灭族。”之后总算在煤山找到自缢的崇祯帝,悬着的一颗心才落了下来。

崇祯在自缢以前,在衣服上留下诏书。在其中有一句:“任贼分裂朕尸,勿伤民众一人。”但是,李自成却并没有侮辱他的遗体,反倒展开了好好地的埋葬。起初大明朝的财政一穷二白,就算是想体面地埋葬崇祯,浓烈也是很吃力的。

但无论怎样说,李自成在埋葬崇祯的问题上,也算作投入了较大 的付出。他首先是用两个门扇把崇祯藏起来。之后找到一副柳木棺,便把崇祯的尸体放进柳木棺里。然后再把他的棺木喷成鲜红色,把同时自缢的周皇后的棺木喷成黑色。

可是李自成又碰到了麻烦事,崇祯并没有为他自己修建陵墓。一般皇上一即位,便会开始修建陵墓,可是崇祯却没有修。没有修的主要原因,依据《罪惟录》介绍,一是疲于政事,二是尚未选好地址。

崇祯没有陵墓,李自成起初又没有钱为他修陵寝,因而,就把他与周皇后一起,随意地放进已经去世的田贵妃的陵墓中,但是,就算是田贵妃的陵墓,起初也尚未彻底建好。但李自成早已迫不及待了,把这些人的尸体放进去后,让它变成一座皇帝陵。说起来李自成也确实可伶,连埋葬崇祯所耗的花费,起初都需要靠义捐的。

当然,假如李自成可以坐稳天下,可以让经济发展恢复正常,他肯定是会对崇祯陵墓展开进一步修建的。但问题是,他只在京都呆了42天,就垂头丧气地逃跑了。他连自身都顾不得,自然就不太可能再管崇祯陵墓的事儿了。

满清入关,搬入北京城后,多尔衮顺治对崇祯墓展开了检修,并更名为“思陵”。往往叫“思陵”,应当是由于起初南明曾给崇祯建议庙号为“思宗”,清朝采取了这个意思。

顺治二年,思陵进行修建。但是起初清朝官府也差钱,以致于思陵时断时续修建了2年。因此顺治皇上一声令下,务必尽早修建。由此可见,顺治对思陵修建是极其高度重视的。顺治十六年,思陵又扩建了一些工程建筑,完成了第二次整修。

之后,乾隆皇帝十年及其乾隆皇帝五十年,思陵又历经了2次整修。乾隆皇帝五十年的那一次,是乾隆皇帝整修整个的明十三陵,自然也包含思陵。

那么,为何不管李自成还是清代政府部门,都那么高度重视思陵的修建呢?并且就算是财政局告急,还要想尽办法做这件事情,这些人是怎么想的呢?无论是李自成,还是清朝,在创建了官府之后,都想说明自身的官府是“天命所归”,是切合天时创建的朝代。而要做到这一目地,就得尊重前朝统治者。

尊重前朝统治者,含义就是,前朝统治者原本也是“天命所归”的朝代。可是发展趋势到一定时间后,“日数”就尽了,务必由新的朝代来取代,而这一新的朝代,也是切合天神的朝代。这样一来,李自成和清朝,都明确这些人的“正统”影响力了。那么既然前朝仍然是“天命所归”的朝代,当然应当尊重前朝统治者了。

因为大明朝前前后后执政了三百年的时间,普通百姓对大明朝有很深的情感。整个的社会发展里,遗老遗少相当多,对大明朝的想念相当浓烈。而不论是李自成创建的大顺朝,还是清代,这些人都不会太轻易被普通百姓所认可。大顺朝的统治者以前是“流民”“逆贼”,这在古代人的内心,是非常排斥的。

而清代的统治者,也是少数异族。受“华夷”观念的影响,这些人更不容易接受这个少数异族创建的朝代。因而,纾解普通百姓的心态,顺从普通百姓的心理状态,就变得尤为重要。而修建崇祯皇上的陵墓,而且把这座陵墓取名字“思陵”,便是一种顺从普通百姓心理状态的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宋江曾发动农民起义,他为什么会接受招安?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对宋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水浒传》里的宋江有其历史原型,历史上的宋江,生卒年月不详,但根据记载,宋江是淮南盗,手下有三十六个头领,曾在北方特别是山东境内纵横,数万官军无法将他剿灭,曾发动宋江起义。他投降朝廷则有两种说法:一是皇帝接受侯蒙建议招降了他;二是是他

  • 刘縯,历史上当之无愧的完美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刘縯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汉光武帝刘秀被赞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不过他的哥哥刘縯(即刘演)也毫不逊色:兄弟俩虽性格完全不同,但如果说刘秀是近乎完美的帝王,那刘縯就是堪称完美的英雄。是的,笔者认为“英雄”这个头衔刘縯当之无愧。但可惜的是,身处乱世,在

  • 功成名就的韩信,为什么没能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对韩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为了争夺天下的归属权,由此展开了历史上有名的“楚汉战争”。作为刘邦麾下的“战神”韩信用“背水一战”的策略以数千兵力击败20万赵军;用“十面埋伏”的计策逼的项羽在乌江自刎而死,可以说韩信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 咸丰是清朝最差的皇帝吗 不是最差却是最倒霉,最悲剧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咸丰最差,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咸丰皇帝倒不至于是清朝最差的皇帝,客观来讲,他也不失为一位品质优良、恪尽职守的皇帝。无奈,面对清王朝日益加剧的统治危机,面对内忧外患的困局,资质平平的咸丰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清朝不断衰退,屈辱的签署一份有一份丧权辱国的不平等

  • 咸丰皇帝为什么三十岁就早逝了 咸丰都有什么坏习惯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清朝咸丰皇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引言天际过晴云,绿波光照人;唼花双鸭小,驯鹿依芳草;盏大绿荷圆,咸丰当百钱——《菩萨蛮》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里,一共有着422位皇帝,这个数据非常可怕,因为我国的封建历史只有2000多年,也就是说平均每位皇帝的在位时间只有5年。对

  • 慈安太后没有一儿半女为何能压制慈禧30年 知道正妻和小妾的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慈安和慈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起清朝最厉害的女人,普遍都会想到慈禧,毕竟她垂帘听政两代皇帝,执政长达半个世纪,差点成了第二个武则天。但其实在当时还有一个人,能与慈禧比肩,甚至压制了慈禧30年。她就是慈安太后。慈安太后给人的印象是性格懦弱,不善谋权,和当时西太后慈禧

  • 慈安太后活着的时候 慈禧为什么一直被压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慈禧和慈安,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咸丰皇帝时期,慈禧那就是慈安身边的小跟班。因为慈禧给咸丰生了个儿子,所以才从兰贵人,逐渐提升为懿贵妃。而人家慈安,一进宫仅仅4个月时间,就从嫔被提拔为皇后,这是什么差距?这就好比学渣和学霸比赛考试,学渣费尽心思折腾半天,最后靠外挂,才考到了

  • 万贵妃比明宪宗大十几岁 明宪宗为什么还对她钟情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明宪宗和万贵妃,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明宪宗喜欢万贵妃,已经到了一会也离不开她的地步,他们之间不能简单地说是爱情,其中也有明宪宗对万贵妃的依赖。在当时,也曾有人对明宪宗的行为感到不解,不知道他为什么那么喜欢一个比他年龄大那么多的女人,就连明宪宗朱见深的母亲周太后对此也难以理

  • 审食其与吕后是什么关系?八面玲珑的他为何会被捶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刘邦,从平民逆袭成为皇帝,这要归功于他背后默默付出的女人吕雉,而审食其也可以称为他背后付出的男人。审食其,出生年月不详,沛县人,与刘邦是同乡。秦二世元年,审食其追随刘邦起兵反秦。他为人厚实稳重又口齿伶俐,刘邦常年征战在外,家里无人照应,审食其都会以舍人身份照顾刘邦的妻子儿女。审食其也

  • 康熙皇帝继位后 康熙的兄弟又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康熙继位后,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总体来说,康熙对于自己的兄弟还是很照顾的。顺治皇帝虽然在位时间不长,但是所生育的子女相对来说还是不少的。其中就包括4个公主和8个儿子,在这八个皇子中,最后能够躲开后宫迫害和自然早夭的厄运,长大成人的其实就只有四个。这四个人分别是第二子裕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