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是智慧还是悲哀:历史上那些自污的名臣

是智慧还是悲哀:历史上那些自污的名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207 更新时间:2023/12/7 20:16:43

萧何张良韩信被并称为“汉初三杰”,然而只有萧何笑到了最后。

萧何是一个人才,用现在的话说是司法专家、民政专家、后勤专家。刘邦当平民、当无赖的时候,人家萧何已经是一个小官吏了。后来刘邦起兵造反,想到了萧何,让他当了县丞,这是萧何当副手的开始。萧何是文官,管的是处理财税、安抚百姓、颁布政令、为军队供应粮草等后勤工作,他做得极为出色。

网络配图

打下江山以后,萧何在评功中获得了第一名。为此,刘邦恩赐他上朝时可穿鞋带剑,不必遵循常理。可是萧何处处遵守礼仪。萧何能够平安地当刘邦的副手,最重要的不是他能干,而是他性格温顺,凡事听命于刘邦,有好事全让给刘邦,自己能够委曲求全。在日后几十年的副手岗位上,萧何都一如既往地唯命是从,服服帖帖,克己奉公,处处为刘邦着想。在刘邦看来,这个副手既能干工作,又没有野心,是靠得住的,所以他破例没有剪除萧何,君臣得以相安无事几十年。

然而,萧何再老练,也有思虑不到的地方。萧何的思路是全心全意为刘邦效忠,做到尽心尽力,安抚好百姓,忠于职守。可是,这其实也是十分危险的。因为,他这样做会深得民心,会得到更多百姓的爱戴。

此时,萧何的一个门客警告他:“你离灭族不远了!”于是,萧何听从了门客的建议,主动败坏自己的名声,主动授刘邦以把柄。

萧何能够侮辱自己的名声。当刘邦从前线凯旋归来时,百姓拦路上书,控告萧相国强夺、贱买民间田宅,价值数千万。刘邦回到长安后,萧何去见他时,刘邦笑着把百姓的上书交给萧何,意味深长地说:“你身为相国,竟然也和百姓争利!你就是这样“利民”啊?你自己向百姓谢罪去吧!”刘邦表面上让萧何向百姓认错,补偿田价,可内心里却暗自高兴,对萧何的怀疑也逐渐消失。

网络配图

结果刘邦狠狠地批评了萧何,还卖了一个不追究他的人情,为此刘邦大为高兴。

数百年后相似的一幕又出现了。史载,在“杯酒释兵权”时,赵匡胤曾开导众武将说:“人生苦短,白驹过隙。众爱卿不如多积金宝,广置良田美宅,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如此,君臣之间再无嫌猜,可以两全。”

那话的意思是再明显不过了,萧何是自污,赵匡胤是主动去腐化手下的“军头”。

石守信原本是一员仁将,虽作战勇猛,但一向重义轻利,可是,自从“杯酒释兵权”事件发生后,他忽然顿悟,从此开始追求声色犬马,疯狂聚敛财物,对他的这一“表现”,《宋史》如此评价道:“岂非亦因以自晦者邪?!”话说得很透彻,原来他老兄不过是像当年秦朝大将王翦那样,在出征灭楚途中为了消除秦始皇的疑虑,故意“自污”罢了。

网络配图

此后,在大宋帝国内部,300多年间竟然再也没有发生过一起类似“黄袍加身”的政治事变。

然而无论是自我腐化,还是被皇帝要求腐化,其结果都是暂时的,破坏作用都是巨大的。北宋的下场就很明显,在金的铁蹄之下,朝堂上除了一些腐化的官员外,竞然没有一个能够力挽狂然的将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咸丰皇帝的陵墓偏移导致国运衰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咸丰陵墓地宫不开放,咸丰六年发生了什么,咸丰定陵被盗

    公元1644年,明朝将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将清军从东北地区引入关内,之后历经二十余年不断征战中国全境皆为清朝天下,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也就此展开。清朝的历代皇帝中除了末代皇帝溥仪没有建造陵寝之外,其余的帝王都建有自己的陵寝。这些陵寝都分布在河北遵化的马兰峪以及易县的梁格庄分别建立了陵园

  • 后赵主石勒:从奴隶到皇帝的华变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石勒是谁,后赵王勒,十六国石勒

    从卑微的奴隶到至高无上的皇帝,石勒用一生上演了一幕旷古未有的华丽转身的励志喜剧,而这其中的艰辛困苦也是常人所不能及的。历经波折被卖为奴网络配图后赵主石勒并非生来就是奴隶,而是在少年时期被拐卖为奴的。自魏晋以来,大官僚、大地主们都拥有自己的庄园,田庄里种田的佃客基本上都是匈奴胡人。少年时代的石勒很有胆

  • 朱棣和儿子朱高炽之间的父子关系和谐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棣为什么传位给朱高炽,朱高炽朱高煦,如何构建良好的父子关系

    明朝朱棣和朱高炽父子都是一代明君,朱高炽不仅是朱棣的儿子同时他也是朱棣得力的臣子。朱棣与朱高炽父子两个分工协作,各有所长。至从朱高炽被册封为太子之后,朱棣长期因征战外地,朝中日常事务都交由朱高炽来处理。所以说朱高炽在为储君太子的时候就已经着手管理朝中之事了。对于朱高炽来说他一向身体不好,但特别善于处

  • 王安石:中国历史上“只吃眼前菜”的极品男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我喜欢历史,是因为历史有趣。有趣之一,在于总有惊人的相似处,却又于相似里见出各自的情怀。就吃饭而言,史上有三位名人极为相似。网络配图一是北宋大改革家王安石。有一次,朋友请他吃饭,王安石慨然应允。席间,朋友们高谈阔论,王安石却只顾埋头吃饭,酒足饭饱回家,只当是平常一餐。第二天,朋友送了很多獐脯肉到王家

  • 揭秘那些年王莽都做过些什么荒唐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王莽毒死汉平帝,又废了孺子婴,把汉室江山平白占据,自称新朝,号为始建国元年,于是,我们不得不和前汉告别,进入后汉时期。王莽篡位后,封孺子婴为定安公,将他禁锢在定安公府,不准别人和他说话,只能送水送饭给他吃。梓潼人哀章曾经上过一封所谓的“天书”,王莽就按照这本天书所列的秩序封拜功臣,封王舜为太师安新公

  • 北魏孝文帝:千古第一痴情男子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人间自是有情痴,皇帝也不例外。北魏孝文帝元宏的一生对推进鲜卑族的汉化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不啻为一代英主。无奈遇人不淑,栽在了一个水性杨花的女人手中。冯润是孝文帝的皇后,她不但私通内侍,淫乱后宫,还用巫蛊之术诅咒孝文帝。即便如此,痴情的孝文帝仍不忍心废后,最终这位痴情男子为情所苦,年仅三十三岁便在失

  • 解密:于成龙是如何成为“第一廉吏”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文化向来推崇少年天才,官场亦是如此。不过,封建官场升迁有着严格的制度,宋人形象地将其称作“磨勘”,即需要一步一个台阶升迁。制度设计的益处在于,官员能够经历各种职务、不同环境的历练,进而逐渐具备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在不同的岗位上锻炼并锤炼出真正的人才。但弊端则在于,每一级职位对于年龄的要

  • 司马绍的故事:举目见日 不见长安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②。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便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

  • 司马奕被污蔑阳痿后废黜 仓皇度日仅活45岁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桓温为了把皇帝赶下台,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想出的理由匪夷所思:性功能障碍。于是晋废帝司马奕成了东晋唯一被废的皇帝,也是历史上唯一“被阳痿”的皇帝。夸张的是:他其实是个“纯爷儿们”,还生了好几个小孩。桓温决定分“三步走”桓温战败后声望跌到谷底,要想把老百姓对他的信心拉升到顶点,短时间是不可能了。非常时

  • 皇帝为何被妖魔化?商纣王其实是一代贤君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成王败寇,历史多半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丑化和诋毁失败者,是胜利者的惯用手段。那些取而代之的“幸运儿”们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向世人阐述自己改朝换代是顺应天意,是众望所归。商纣王就是一个被严重妖魔化的失败者。网络配图历史上的商纣王不仅是一个容貌俊美、力大无穷的帅哥猛男,同时也是一位有着雄才大略、文治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