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曾国潘用人四部曲教你如何快速找到良才

曾国潘用人四部曲教你如何快速找到良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908 更新时间:2024/1/31 21:01:29

曾国藩在他的家训里认为用人要分为四部来进行,我们可以称之为“用人四部曲”。

第一步“广收”

曾国藩也主张首先要尽可能地网罗人才,选人、用人的标准不要太严苛。这是说大家都要用德才兼备的人才,但到哪儿去找那么多德才兼备的人才啊!人都是有私心、有私欲的,有德或者有才,有一样就不简单了,作为一个领导者,不要那么求全责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在家书里曾经批评他弟弟曾国荃说:“人才以陶冶而成,不可眼孔太高,动谓无人可用。”(《曾国藩全集•家书》)是说你平老说手下没人可用,那是你自己眼孔太高,发现不了人才。然后他又现身说法,说兄长我平常用人啊,“凡有一长一技者,兄断不肯轻视。”(《曾国藩全集•家书》)

但曾国藩用人也不是完全没条件,所以他这个“广收人才”论里,就有一个很有名的“官气、乡气”说。他说:“大抵人才约有两种,一种官气较多,一种乡气较多”。也就是把人才粗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官气的人,一类是有乡气的人。

所以,虽然说面对人才,要广收,要唯才是举,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甄别。所谓的唯才是举,在曾国藩那儿,主要是领导者的一种理念,一种强烈的人才意识。

第二步“慎用”

这其实才是曾国藩人才论里最强调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发现人才的长处到底在哪里,要合理地用其长,避其短,能做到这一步,才叫真的会用人。因为有材不用,固然是浪费;大材小用,也有损于事业;至于小材大用,那就会对事业带来危害了,这样反而还不如不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曾国藩在“慎用”上是有着很大的心得的。用人真是一门艺术,曾国藩为什么讲“慎用”?一是怕用错,更关键的还在于怕不能发挥出人才的最大作用。不仅不用错,还要发挥出人才的最大作用,这才是“慎用”的诀窍。

第三步“勤教”

这一点也是曾氏人才论里非常有特色的地方,也体现了曾国藩他自己就是一个“身到、心到、口到、眼到”的勤于实践的人。

曾国藩一直认为找到了人才,用对了人才还不算完,作为一个领导者,你还必须善于引导人才,使人才不断提升,不断发展。所以,曾国藩算是最早提出了人才培训的概念。

曾国藩治军的时候,很注意思想政治工作,每次练兵都要亲自训话,一次训话都要半个时辰到一个时辰。这个气力花得不可谓不大,但正因为他教训的勤,他手下的人才也才跟他跟得紧。曾国藩的勤教,既是一种人才培训的手段,也是一种凝聚人才的手段。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四步“严绳”

曾国藩是非常讲究所谓人才是要能为我所用的,而使用人才,一定有一个环境,要么是一个团队环境,要么是一个组织环境。也就是说我们是在一个体系里使用人才的,这个体系小可以小到一个团队,大可以大到一个政党,甚至国家机构,但不管大小,这个人才环境它要自成一个体系,就必须要保证这个人才环境的有序与稳定。

为了保证它内部的人才环境的稳定,所以不稳定的因素,他就要剔除出去。所以他说过有两种人他不用,一种是表现欲过强的人,一种是虽有大才但性格极其偏激的人。因为这两类人最容易破坏整体人才环境的稳定。

他认为,錱就属于第二类虽有大才但性格极易偏激的人。

但王錱确实有才,后来左宗棠重用王錱也确实建立了不少功勋。可曾国藩虽然面对左宗棠的嘲讽挖苦也不后悔。从长远的实际效果来看,他这么做虽然绝情了一些,但对湘军这个团队的建设来说,还是有很大的正面意义的。

所以,所谓“严绳”,就是对人才的管理与驾驭。这也算是曾国藩人才论里最有特色的一点。

统观曾国藩的人才论,他并不只说“唯才是举”四个字,他在家书里总结说:“为政之道,得人、治事二者并重。得人不外四条:广收,慎用,勤教,严绳。”(《曾国藩全集•日记》)可以说,正是这个“用人四部曲”,成就了那个人才济济的湘军团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时孙吴方面十二位将领:江东十二虎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江东十二虎:三国时孙吴方面十二位将领的合称,这十二人以英勇骁战、功勋卓著而为人称道,按照正史《三国志》为其列传的顺序依次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字承渊)。网络配图12、丁奉丁奉年少时以骁勇为小将,经常奋勇杀敌,屡立功勋,此后又于太元二年(252年)的

  • 国难当前曾国潘为何也要坚持先守孝不违孝道?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治乱世的前提是除暴安良这是曾国藩一贯的理念。所谓积玩之后,振之以猛;但愿良民有安生之日,即身得残忍严酷之名亦不敢辞……曾国藩的严酷,为他博得了“曾剃头”的绰号,但也稳住了湖南的局面。图片来源于网络曾国藩于七月二十五日在安徽太和县小池驿闻讣,二十八日即赶到九江,准备雇船溯江而上,走水路返乡。在九江,他

  • 痴情的皇帝!皇后死后他都要进棺椁与她共枕眠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当年慕容熙刚满二十岁,相貌堂堂,是后燕有名的美男子。但这厮总搞不伦恋,他与寡居后宫的丁太后好上了,让后宫上下都看了笑话。这丁太后本就孀居后宫,正是寂寞难耐,这又帅又年轻的慕容熙,送上门来,那她还不赶紧收了?而且这慕容熙殷勤周到,事事都替丁太后想得周全,让她百般受用。网络配图自慕容盛死后,大臣们都向丁

  • 揭秘年羹尧被雍正赐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年羹尧,人们就会想起血淋淋的血滴子,因为在传说中,年羹尧总是用血滴子残酷地杀死其对头。然而在为雍正除掉许多对头之后,年羹尧也没有得到好下场,最终为雍正所杀,但雍正为什么要杀掉年羹尧呢?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网络配图年羹尧,字亮工,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进士。为人聪敏,豁达,娴辞令,善墨

  • 历史荒唐一面:一个靠抓阄坐上帝位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滚历史长河中,有很多可歌可泣的历史英雄,也有令人热血沸腾的历史事迹。而除了这些,也少不了让人啼笑皆非的荒唐闹剧,不得不说现代人会玩,古人们更会玩。九五之尊的皇帝竟可用抓阄这种儿戏的方式来决定,建世帝刘盆子便是在抓阄时决定的。网络配图刘盆子为太山郡式县人,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刘盆子的父亲刘萌本为式候,

  • 揭秘军事家古斯塔夫二世和华伦斯坦谁更优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曼施坦因的军事能力,世界公认二战中国的军事家,罗科索夫斯基和曼施坦因谁厉害

    在欧洲三十年战争期间,出现过两位极具战斗力和领导指挥能力的军事家,两人在自己利益的驱使下发生过多次战争。一个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最高指挥也是具有“欧洲雇佣军之王”称号的阿尔伯莱希特·华伦斯坦,另一个是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图片来源于网络虽然两人在三十年战争中叱诧风云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今后提及三十年战争基

  • 揭秘中国史上哪位皇帝登基时被人扇耳光?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后唐庄宗李存勖身材高大、力大无穷、骁勇善战、生猛无比。庄宗喜欢自由搏击,自认为老子天下第一。他有个侍卫王门关在这个圈里小有名气,庄宗就总想和小王较量较量。小王哪敢啊,输了说明水平差要丢饭碗,赢了弄不好就得丢脑袋。网络配图可庄宗相当墨迹,还总冷嘲热讽,后来又郑重承诺:你小子赢了就封你节度使,输了也绝不

  • 王伦绰号取白衣秀士竟是因为他心胸小不容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只提王伦这个名字,或许有人会一时想不到是谁,但是提起“白衣秀士”这个称号,估计立马就会明白王伦是谁,脑中会出现一心胸狭窄,不能容人的负面形象。图片来源于网络白衣秀士这个称号原来指的是还未考中进士的士子,没有包含贬义,然而在《水浒传》中,白衣秀士则隐含了贬义,除了专指王伦此人,也是泛指那些气量小,

  • 曾国藩发迹史:揭开曾国藩九年连升十级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九年为何连升十级初入官场的12年,是曾国藩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时期,尽管近20年来,有关曾国藩的图书层出不穷,不少作品登上畅销书榜,但曾国藩初入官场前12年的从政经历,几乎没有专著提及。 “主要原因在于,涉及曾国藩这段经历的相关史料,一部分毁于战火,一部分被史书刻意隐瞒。 ”作者汪衍振说:“为了搞清楚曾

  • 小早川隆景是日本人气将军中排名靠前的智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小早川隆景于1533年出生于日本安艺国郡山城,是日本战国时期的名将毛利元就的第三个儿子。在日本的战国时期,大家族直接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除了通过联姻的方法找到盟友,还会将自己的儿子过继给他人。由于竹原小早川家没有后代,毛利元就便将自己10岁的儿子过继给小早川家。图片来源于网络小早川隆景有勇有谋,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