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诸葛亮锦囊妙计:争权夺地 残杀生灵

揭秘诸葛亮锦囊妙计:争权夺地 残杀生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486 更新时间:2023/12/16 11:37:25

诸葛亮为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可称中国古代最受赞誉崇拜,也最具传奇色彩的政治家、军事家,《三国演义》还将他描绘成一个能神机妙算、未卜先知的智慧之神。他辅佐刘备建立蜀国,其兢兢业业、鞠躬尽瘁的人生与品格,是人们心目中最完美的辅弼大臣形象,成为中国人理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英雄人物。

诸葛亮的形象已经深深扎根在民众的心中,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的地位极为重要。那么,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否符合这一形象?如果有相当差距的话,人们为什么要刻意塑造这个完美偶像?这个偶像在中国传统政法文化中又象征或意味着什么?……千万不要小觑这些问题,其中可隐藏着许多传统政治文化的秘密。

网络配图

应该承认,诸葛亮是一位颇有智谋与成就的历史人物,二十七岁时的《隆中对》已见一斑,此后在辅佐刘备建立蜀国的过程中,也时有出彩的计谋或过人的胆略。然而从三国历史的大局来看,蜀汉是一个战败之国,许多战略上的失误与战术上的败笔,也都与诸葛亮有关。如关羽大意失荆州,不但是关羽的责任,同时也是掌握总局的诸葛亮几乎不作为的结果。再有刘备死后,诸葛亮对蜀国的经营也存在许多问题,如人才的储备、国力的提升等方面,都捉襟见肘、自以为是。

尤其是缺乏群策群力的谋略,往往一意孤行,对大将魏延抱有成见,使刘禅成为扶不起的阿斗,乃至蜀国很快灭亡。然而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有太多的人在为诸葛亮的形象工程涂脂抹粉,推崇备至,乃至将其塑造得近乎完美,从神化发展到妖化,杜撰出借东风、空城计之类的传奇故事,而使历史越来越离谱。

问题在中国文化塑造出这样一个官员高大形象,其原因与目的何在?诸葛亮之所以能登上神坛,首先要归功于本人对主子忠贞的品质,在完全可以取而代之状况下,依然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永安宫托孤时曾明确表示:“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类诏书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是绝无仅有的,它使诸葛亮可以名正言顺地取刘禅帝位而代之,同时刘备死后,诸葛亮集军、政、财、文大权于一身达九年之久,然而他却从来不存此“邪念”而依然忠心耿耿。

网络配图

与同时代人曹丕、司马炎诸人握有军政大权后最终篡位相比,似有天壤之别。曹操、司马懿司马昭等人虽没有篡位,但逼宫、杀弑及宫廷政变的一系列行为,也使诸葛亮颇为忠贞的一生品行之魅力更相得益彰。加上其贤相、廉吏两者兼有的身份,其官奴人格完全符合最高统治者与制度文化的需要,是使统治保持稳定的支撑点,是缓和社会各种矛盾的润滑剂。总之,中国古代这样的官员十分罕见而难能可贵。

在忠贞标准上,诸葛亮的家人与子孙亦无瑕疵。其子诸葛瞻虽不具将帅才华,没能利用有利地势抵御魏军的进攻,致使魏军邓艾部长驱直入。但他继承了其父的“忠贞”衣钵,拒绝了邓艾表封“琅琊王”等高官厚禄的引诱,斩了来使以示决绝,并为蜀国战死于绵竹,壮烈成仁而不辱先父名节。其孙诸葛尚也同样“乃驰赴魏军而死”,又为祖父“忠贞”名节锦上添花。有如是不贰忠臣及后代,后世统治者与文化人当然要大加推崇。诸葛亮遂成为统治阶级与传统文化标榜推崇的一面旗帜。

但认真考察一下诸葛亮统治下的蜀国,许多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一是庞大的国家机器与民众的沉重负担,只有九十多万人口的蜀国,官吏竟达四万多,军队更在十五万以上,平均二十七人养一个官,并负担近五个士兵。民众不但供养着这庞大的国家机器,而且青壮年主要在前线军队,后方生产第一线的,已大多为妇孺老幼。庞大的国家机器成为悬在民众头上的利剑。二是对民众的严密控制,用严刑峻法统治。

据《蜀记》引郭冲五事,诸葛亮认为,刘璋治蜀时,刑法太轻,导致蜀人忘了君臣之道,所以他要“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荣恩并济,上下有节。”其目的在维护君臣之道,维护统治的稳定。《三国志?诸葛亮传第五》所谓“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网络配图

虽说其德刑兼用而民无怨,然终掩盖不了严刑峻法的事实。总之,诸葛亮时代,西蜀是典型的战时经济体制,它的特点是一切服务于前线,一切都为了战争,民众的疾苦生死基本无暇顾及。有关记载只字不提民众遭受的战争苦难,只字不提蜀国人口急骤下降的事实。

诸葛亮的计谋一生,最为人们津津乐道,认为他足智多谋,天下无双。然而很少有人去思考一下,其计谋的用意与目的何在?因为诸葛亮的锦囊妙计,人间往往会多洒下一掬掬悲惨眼泪,国家常常又多了一片片的焦土,除了用人民的血肉给军阀们整合其势力范围,其锦囊妙计又有多少价值?

为什么人们要崇拜整天用谋略去算计别人,去互相残杀,去争权夺地,去火烧,去水淹……连他自己都说:“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诸葛亮为什么会有这样担心呢?问题就在于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伏尸千万,血流成河,同时对环境、文化的破坏,这些诸葛亮心中都是有点清楚的,后人倒似乎一无感觉。

当然,有人会说这是时代使然,不必苛责个人。问题是后人为什么还要如此崇拜这些战争杀人的计谋?最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身受其害,甚至被当作炮灰的平民百姓,却自觉自愿地在赞美、崇敬这些以计谋取胜的战神,这是一个民族的病态,还是一种文化的堕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中国第一个自称皇帝的女人竟不是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第一个自称为皇帝的是,武则天为什么能当女皇帝,中国第一位自称皇帝的是谁

    陈硕真是唐朝皇帝吗?答案是否定的。虽然她在领导农民起义时自号皇帝,但不等于她就是皇帝。皇帝的前提必须是整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就像《三国演义》里东汉末年时候的袁术,他得到了玉玺也称了帝,但就还只是一个割据的军阀。图片来源于网络陈硕真是唐朝时候的一次农民起义军的女首领。她出生在现在的杭州,浙江因为土地肥

  • 俄国史上伟大女皇叶丽萨维塔:曾秘密结婚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俄罗斯历史上的女大帝,安娜·伊万诺夫娜

    叶丽萨维塔出生于十八世纪初的俄罗斯,她身世显赫,是彼得一世与叶卡捷琳娜一世之女。经过一系列的奋斗,最终成为了俄罗斯的女皇,在她当政期间,带领整个民族走上了一条光明的道路,并被后世敬仰。以下便是叶丽萨维塔女皇简介。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来根据叶卡捷琳娜女皇的遗嘱,是叶丽萨维塔及其后代有权在彼得二世和安娜公主

  • 真定之战:朱允炆擅自调离老将致全盘皆输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瞻基怎么平定汉王叛乱的,朱瞻基平定汉王叛乱,朱允炆的后代

    公元1399年,明朝的燕王朱棣以“靖难”的名义发动叛乱,公开向建文帝开战。于是大明王朝进入一场惨烈的“南北战争”。这时候处于南方的建文帝,其手下已经无多少大将可用,而北方的很多将领都归顺了朱棣,在这种不利的形势下,建文帝朱允炆算来算去,就只有年已65岁的老将耿炳文可以委以重任,于是任命他为北伐主帅,

  • 怎么看待光绪帝的懦弱性格和清朝的衰败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性格懦弱的男人,如果光绪不死,中国何去何从

    光绪帝的懦弱性格和清朝的衰败光绪皇帝是清朝的第十一位君主,甲午战争后,试图通过变法振兴衰败的清王朝,但因特殊的环境形成的焦虑性依赖人格影响了他的做事方式,进一步激化了清王朝的种种矛盾,从而加速了清朝的衰亡。光绪依赖人格的形成正是源自于他不幸的童年。4岁之前,光绪只是个衣食无忧,快乐无比的小王子。但自

  • 后人证实 关羽不姓关而是姓冯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关公关老爷,在中国历史上可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虽然他与孔子分别被一个称为“武圣”一个称为“文圣”,就老百姓来说,关老爷可比孔圣人名气大多了。全国各地的“关帝庙”比比皆是,香火旺盛,信众们顶礼膜拜,虔诚至至。很多老百姓的家里,也供奉着关老爷,一天三遍香,祈求老人家保一家平安。其实说起来,关羽关云长并

  • 吕布从来没有打过一次胜仗,还有3次的背叛记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我曾经以为吕布已经天下无敌了,吕布的一生是结束在了谁的刀下,美国有没有打过败仗

    《三国演义》及各种民间艺术的演绎,吕布向来是以“三国第一猛将”的形象存在于人们的心目之中。其实历史上的吕布并非如此,他除了3次的背叛,战场上也没有打过一次胜仗。吕布是三国早期名将,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在文学作品中,吕布是三国第一勇将。京剧有个曲目叫做《三英战吕布》,是说三国时期的一流将领关羽和张飞

  • 明朝的开国皇帝和亡国皇帝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是被哪个皇帝败掉的,明朝实亡于哪个皇帝,明朝最伟大的三个皇帝

    明朝(1368[1]-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享国276年。网络配图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称朱明,定都于应天府;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

  • 康熙末年十三阿哥允祥被神秘雪藏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康熙十三子为什么被幽禁,雍正有多喜欢允祥,康熙十三阿哥为什么被幽禁

    爱新觉罗·胤祥(1686.4.16—1730.5.4),清圣祖康熙帝第十三子,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胤祥与雍亲王胤禛关系最亲密,雍正帝待他也非寻常。胤禛继位,封为和硕怡亲王,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要政务。雍正元年(1723年),命总理户部。因胤祥对雍正朝的治绩助力甚大,遂得世袭罔替的许可,为铁帽子王

  • 成吉思汗被称为历史上“最环保”的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被称为成吉思汗的是谁,为什么成吉思汗,成吉思汗被尊称为什么

    成吉思汗无疑是卓越的组织家、“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的战略家。其才能绝不限于毛泽东所说的“只识弯弓射大雕”而已。他将松散的蒙古人--乃至所有的游牧民族组织成"号令统一、勇猛善战"的铁军。作为一个统帅,他不仅是勇将,而且是智将。网络配图成吉思汗亦善于利用宗教力量。七世纪时,阿拉伯人的大征服主要是由伊斯

  • 刘基是算出朱元璋有帝王相才投奔他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陈友谅,朱元璋的结拜兄弟都有谁?结局凄惨,朱元璋杀朱棣

    刘基是明朝的开国第一功臣,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军事家,政治家。朱元璋称赞刘基就像子房一样智谋超凡绝伦,为后世千古传颂,成为了智慧的化身。图片来源于网络刘基在明朝为官的时候,就提出了立德、立功、立言的学说,这就构成了刘基文化的根基。立德就是说大丈夫在世,一定要注重对自己道德的修养。刘基说: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