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公认第一猛将:一人横扫三国

唐朝公认第一猛将:一人横扫三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371 更新时间:2023/12/28 5:02:23

大唐盛世,名将如云,要评选第一猛将,很多人有不同的选择,比如尉迟恭、秦叔宝、薛仁贵……但我今天要说的是另一个人,即苏定方

熟悉《隋唐演义》的人,对“苏定方”这个名字肯定不陌生,不过可惜的是,这位猛将在演义中被丑化成了一个大反派,尤其是设计害死了大众偶像罗成,更让人切齿痛恨。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历史冤案。

历史上的苏定方,可是名副其实的名将、猛将,一生征战万里,东至朝鲜,西至乌兹别克斯坦,北到蒙古草原,南到青藏高原,当真是踏遍整个中国。更厉害的是,苏定方一生中曾灭掉三个国家。

网络配图

首先是东突厥。

在隋朝时,突厥汗国被分裂成东西两部分,继续对中原地区频频骚扰,于是李世民便于贞观四年(630年)任命李靖为行军大总管,征讨东突厥。李靖派苏定方率领一队骑兵为先锋,奇袭东突厥大营。

苏定方趁着大雾,潜行到东突厥颉利可汗的大营附近,发动猛攻,杀死了上百人,颉利可汗狼狈而逃。李靖得到消息后,又率大军赶到,斩首万余级,俘虏十余万,大获全胜。

颉利可汗逃走后,在灵州西北的苏尼失被唐军俘虏,至此,东突厥灭亡。

可以说,在灭亡东突厥的战役中,苏定方立下了头功。

东突厥灭亡了,西突厥自然也不远了。

27年后,即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高宗任命苏定方为行军大总管,征讨西突厥。西突厥的实力比东突厥更强大,最强盛时,疆域囊括整个中亚地区。沙钵罗可汗闻讯后,率领十万大军前来应战。

唐军虽然人数不占优势,但胜在训练有素,而且苏定方又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名将,几个回合后,西突厥大军土崩瓦解,沙钵罗可汗只带着十几个人冲出了重围,逃到了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一带)西北的苏咄城。

苏咄城的长官哪敢得罪强大的唐朝,就假意把沙钵罗可汗迎进了城中,将其拘捕,交给了唐军。西突厥也就此灭亡。

网络配图

这次战役,唐军“收其人畜前后四十余万”,但苏定方又将这些俘虏全部放还,牲畜、财物也都物归原主,极大地感化了各个部落,一战而天下安。

还没等苏定方歇上几年,东边又传来了战火。

大家都知道,朝鲜半岛在历史上分三个国家,即高句丽、百济、新罗。其中,高句丽最大,新罗最小。唐高宗时期,百济仗着高句丽撑腰,频频侵略新罗。新罗实力弱小,国王金春秋就把援手伸向了大唐。

唐高宗再次任命苏定方为行军大总管,率水陆大军十万人,征讨百济。

唐朝大军从今天的山东荣成出海,抵达朝鲜半岛,跟百济大军展开了激战。百济虽然号称“举全国之兵”,但毕竟是个弹丸小国,一场战斗下来,被斩杀一万多人,百济国的国王扶余义慈带着家人仓皇北逃。但是国王的次子扶余泰还有点血性,不但没有逃,反而自立为百济国王,坚守都城,继续跟唐军作战。

不过,扶余泰的儿子扶余文思虽然年纪小,但看问题看得很清楚,就对父亲说:“唐军实力太强大,我们肯定守不住,一旦城破,就没好下场了;就算是打赢了,父亲您自立为王,等老国王和太子回来怎么办?我们还是没有好下场,不如我们也跑路吧!”

但扶余泰没有听他的。扶余文思也没再劝,自己就先跑了,一时,跟着他跑的人不计其数。看来能看清形势的人还是占大多数。

网络配图

苏定方知道整个百济已人心惶惶,再无斗志,便乘胜追击,将新国王扶余泰和老国王扶余义慈全都抓了起来。百济国灭亡。

百济灭亡后,唐高宗把百济分成了五部分,设立五都督府,都归到了唐朝的版图。

这就是大唐第一猛将苏定方的逆天战绩——灭掉三个国家,而且还活捉了这三个国家的国王。

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颜真卿向唐德宗提议,由朝廷追封64位古代名将,其中就有苏定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唐太宗竟比荒淫的隋炀帝更贪图美色?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纵观我国漫漫帝王史,荒淫无道,爱江山爱美人的皇帝到处都是,甚至一代更比一代强,接下来说的这两位,或许大多数观众会大跌眼镜,一位是赫赫有名的隋炀帝,另一位却是唐太宗李世民,对就是魏征在世时的那位皇帝。图片来源于网络要说隋炀帝和唐太宗谁更色,可能很多人都会斩钉截铁的确定为隋炀帝,杨广,然而这个答案是错误

  • “败家皇帝”宋徽宗:除了江山 什么都爱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宋徽宗是宋朝顶级的享乐型皇帝,兴趣爱好颇为广泛,可以这么说:除了该他干的治国安邦发政施仁之外,不着调儿的风流事儿没有他不痴迷的,不但痴迷,还样样儿都能做到极致。如果他只是个王爷,甚至是个大学士什么的,一定会千古流芳,可惜他错当了皇帝,不但葬送了自己,还葬送了半个大宋朝,最终落得遗臭万年,真是阴差阳错

  • 揭秘褚遂良死后 武则天为何为其平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在弥留之际,下了道遗诏,里边有这样一句话,特别引人注目:“其王、萧二族及褚遂良、韩瑗等子孙亲属当时缘累者,咸令复业。”这相当于给当初因反对自己而遭受迫害的褚遂良等人平反。褚遂良是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出身于名门望族,学识渊博,性格耿介,尤得唐太宗李世民器重。贞观二十三年(

  • 万人无敌的张翼德其实武力值在关羽之上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张翼德大闹长坂桥是在曹操和刘备交战,刘备被曹操打败后,跑到了长板桥,曹操带兵追到这里的时候只看到张翼德一个人。张翼德站在长坂桥,愤怒的瞪着双眼,手中拿着长矛,站在桥上正等着他们过来。图片来源于网络曹操看到桥东的树林里尘土飞扬,挡住了视线,怀疑往前走会有埋伏,害怕中计,都不敢往前靠近张翼德。其实张翼德

  • 外国女画家初见慈禧太后为何觉得美艳动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慈禧究竟美到什么程度?用她自己沾沾自喜的形容是宫人以我为美,容貌美到遭人嫉妒的程度。我们现在可以零星见到一些慈禧晚年的画像,即使从今天的审美角度来看,慈禧依然可以称之为端庄。有两个女人曾经在慈禧晚年与她有过近距离的接触:一位是德龄,因通晓外文而成为太后的第一女侍官。她对慈禧的容貌评价道:太后当伊在妙

  • 三国蜀汉官员刘琰因殴打妻子而被处以极刑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刘琰,字威硕,是当时豫州的鲁国人,也就是在如今的山东省的曲阜市,他是三国时期的人物,是当时蜀汉的一名官员。刘备在豫州时,刘琰就开始一起随同,并在刘备取得了益州之后,刘琰就开始受任当上了固陵郡太守的职位。图片来源于网络在后来刘禅继位的时候,刘琰受封从都乡侯升任为将军同时兼任卫尉和中军师,后来再升任便成

  • 清朝最长寿的皇太后孝圣宪皇后,死后却不愿与丈夫合葬在一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孝圣宪皇后的故事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孝圣宪皇后:大清最长寿、最享福的皇太后,满洲镶黄旗人。为雍正朝后妃,姓钮祜禄,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钮祜禄虽是满洲大姓,其祖上更是名门出身,但到了孝圣宪皇后父亲凌柱这一代的时候,家族已经衰落的与一般平民无异。所以孝圣宪皇后经过选秀之后,入清世宗

  • 隋末农民起义领袖刘元进,他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刘元进的故事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刘元进:余杭(今浙江杭州)人,隋末江南农民起义领袖。刘元进少年时就仗义行侠,为乡里所尊崇。双手各长一尺多,两臂下垂过膝。刘元进从小便行侠仗义,在邻里之间威望很高,此人也自诩不凡,将来必能成就一番大业!隋炀帝杨广称帝后,穷兵黩武三征高丽,又为一己私

  • 三国演义中刘备本来是“忠厚长者”的形象 最后为何会成为伪君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演义刘备,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读《三国演义》的次数越多,越会觉得刘备不是仁德的主公,而是个虚伪的君主。就连鲁迅先生也曾说过,“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也就是说《三国演义》本来是为了塑造刘备“忠厚长者”的形象,结果写偏了,读起来更像是“伪君子”。为什么《三国演义》会把刘备

  • 从影视剧的角度出发,怎么确定赵德芳就是八贤王的原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赵德芳(959年—981年),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宋太宗赵光义之侄,宋真宗赵恒的堂兄,北宋宗室。历任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检校太尉等。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病逝,年仅22岁,追赠中书令、岐王,谥号康惠。后加赠太师,改封楚王、秦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