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神宗对宋朝有哪些作为i?一位颇欲有所作为的君主

宋神宗对宋朝有哪些作为i?一位颇欲有所作为的君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253 更新时间:2023/12/11 22:18:30

大家好,说起宋神宗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每虔夕惕心,妄意遵遗业。顾予不武姿,何日成戎捷”

这是宋神宗的一首诗,从中不难看出宋神宗的大志向。确实,宋神宗跟他父亲英宗一样,也是一位颇欲有所作为的君主

宋神宗幼时,便知祖宗志吞幽,蓟、灵武,而数败兵,立志“雪数世之耻”,到十多岁时,神宗就“慨然兴大有为之志,思欲问西北二境罪”

无论是熙宁变法、元丰改制、还是与西夏的较量,宋神宗都是希望能够带领宋朝有一番座位的

然而勃勃之心,终是囿于自己的才能,识人之才

熙宁变法,可以说是神宗时期,甚至说是整个宋朝,都影响深远,历来被人议论的一次变法。然而,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其中固然与新法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关。也自然与神宗用人不当,致使新法不得人心有关

变法派中,除王安石个人操守尚无非议外,其余的如吕惠卿曾布、李定、邓蔡京等,个人品质多有问题

元丰改制尚不必说,那只不过是熙宁变法失败后,神宗不甘心而继续的改革,其在社会上的影响,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是不及熙宁变法的

而与西夏的军事较量,才是最能说明,神宗有心强国,而无识能之才本质的

宋神宗常与大臣说起仁宗朝宋夏交战、而契丹趁火打劫的往事,每每悲痛到流泪。是以用武开边,建功立业,是他一生的梦想

特别是对待西夏,曾今的属臣,却突然和大宋平起平坐。对此,宋神宗十分不忿,想一举消灭西夏,用以挟制契丹和吐蕃,显示大宋朝的神威

是以两次变法,都有在军事上做改变,希望能够增强军事力量,也在为军事行动做物质上的准备,先后建成了五十二个军用物资库

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变法派杰出的军事家王韶向神宗上《平戎策》三篇,要旨是先取河湟,控制西北门户,斩断西夏右臂;再威服吐蕃,孤立西夏;然后出兵,关门打狗

这一战略分析,其实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要实践,就要综合宋军的军力、人才及素质多方面考虑

然而神宗已是备受鼓舞,任命王韶为秦凤路经略司机宜文字。虽然司马光等人认为内政还未做好,不易贸然发动战争,但是神宗当时宠爱的王安石却鼓励他机不可失

熙宁四年,神宗设立洮河安抚司,任命王韶为长官,开始经略河湟。次年,王韶便软硬兼施,招抚吐蕃部落三十余万人,拓地二千余里

这一举可谓是把神宗一直以来的梦想给激活了,设立熙河路,以王韶为经略安抚使,对西夏的用兵已是势在必行

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西夏梁太后反对夏惠宗欲将河、洮等黄河以南的土地还给宋朝,囚禁了惠宗

鄜延副总管种谔上书神宗,称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倘若被辽朝趁机工区,必是中国大患

神宗大喜,立即召见了他以及众朝臣,定议攻下,当时知枢密院孙固和同知枢密院吕公著反对轻率举兵,并提出主帅为谁的问题

只是此时神宗整个人已是热血沸腾,怎么可能再按兵不动,早已属意李宪为主帅。对此孙固等人极其反对

李宪乃是宦官,怎可担军国大任,但是宋神宗固执己见,同年七月,命李宪为主帅,出熙河路,同时又让高遵裕出环庆路;刘昌祚出泾原路;王中正出河东路;种谔出鄜延路。五路并进,会师灵州,消灭西夏

有意思的是,这五路之中,主帅李宪以及王中正都是宦官,而高遵裕乃是外戚,根本就不是将才,只有刘昌祚和种谔是军武出身

然而这两个人,刘昌祚受高遵裕节制,种谔受王中正节制。是以这次出兵,才开始便已经奠定了此次结局

宋军八月行动,种谔率军九万攻克米脂城,携功上奏,要求不再受王中正节制。然而之后进兵至石州,军粮不济,且已是十月,遇大雪,将士饥寒,冻死十之二三,生还仅三万

王中正所率不对,军纪涣散,无纪律,无战功,滥杀无辜,最终粮草断绝,溃不成军

高遵裕率军九万,十月到达韦州,因粮草不济,暂不前进。此时刘昌祚倒是率兵五万,击退西夏三万兵马,先于高遵裕进逼灵州

高遵裕忌功,竟是直接传令,不让他乘胜攻城,错失战机。其后高遵裕只会围城十八日,却是久攻不下。反而被西夏兵以黄河水倒灌军营,切断粮道。大批宋军冻溺而死

李宪率军十万,九月收复兰州古城,却迟迟不进军,十一月份才到天都山,而此时高遵裕、刘昌祚战败,他接诏回师

灵州之役,最终以失败告终,寄予厚望的宋神宗听到惨白的消息,起床绕塌环行,甚至身染重疾

然而对于造成此次战败的将军却并未重罚,只是贬了高遵裕、刘昌祚、王中正的官,对于处死李宪的奏章,不仅置之不理,还将其升官了

此次战败,乃由于宋军出兵仓促,且麻痹轻敌,各自为战,没有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主帅,粮草供应之上,更是大有问题

宋神宗也许知道这些问题,但是李宪是他力排众议、固执己见选定的将领,若是处置李宪,便等于承认自己的过失,宋神宗自是不愿的

这次战败,宋神宗并不甘心,还在酝酿更大规模的战争。元丰五年。鉴于西征时攻克西夏州县而不能守的教训,鄜延路经略安抚使沈括和种谔建议在横山一代筑城

神宗即派徐禧和宦官李舜举前往,徐禧一道便选定永乐作为筑城之地。然永乐易攻难守,沈括和种谔都提出异议,徐禧还是固执己见

八月十五筑城,十四天便完工,神宗特此赐名“银川寨”。然而对西夏来说,横山一代,乃是他们的腹地

永乐城筑成不过十余日,西夏便出动全国的精兵,与宋军展开了殊死的争夺战。当时城内守城宋军仅三万,而西夏士兵数十万

沈括建议弃城诱敌,被徐禧断然拒绝,大将高永能请求在西夏成军之前主动出击,也被拒绝。战机频失,不过二十日,永乐城便被西夏军攻破,守城士兵几乎全军覆没

两次战事的失败,宋神宗大受刺激,不再有征伐之意,史有记载:“及永乐陷没,知用兵之难,于是亦息意征伐”

宋神宗一声野心勃勃,与开疆拓土,成为一代雄主。然而当时宋朝内政、外患诸多问题,不是短期内就能够解决的

而宋神宗急功近利,欲强国然变法失败,欲开边,而任人无能,无论是李宪、高遵裕,还是永乐筑城的徐禧,都不是明智之选,以致最后的失败

永乐之役后,宋神宗身体每况愈下,不到三年,便辞别人事,结束了他一生的强兵开边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 曹操杀杨修的理由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杨修之死说法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是杨修仗着聪明擅自揣测,惹怒曹操。如果是这样的话,杨修到底有多聪明,曹操为何还下令动手,如果不是的话,曹操为什么还要杀他?杨修的才能也是非常可以的,杨修在当时是有名的文学家,杨修的才华也是公认的,尽管没有多少作品留下来,但并不影响杨修的才华。杨修虽然说才华出众,但

  • 赵匡胤防住了所有对手 最后却忘了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赵匡胤对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到传位给弟弟这个事儿,赵匡胤表示,我没有,我不是,别瞎说。赵匡胤生于927年,960年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当了皇帝,这时候他的职务是殿前督点检,年近34岁,还是虚岁。到976年的时候,赵匡胤才49岁,虚岁50岁,没有任何生病的记录,也

  • 历史上的史思明,安史之乱的二把手,真正的奸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史思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关于唐高祖李渊,有一个很隐讳的事情,后世很少提及。根据《尚书故实》记载:“高祖太武皇帝,本名与文皇帝同上一字,后乃删去,尝有碑版,凿处具在。”意思是说,李渊的名字叫“李世渊”,曾有碑刻可以证明。这就很奇怪,李世渊和李世民本

  • 同样都是亡国之君 宋徽宗和崇祯差距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宋徽宗,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宋徽宗是一个喜欢晚上溜出皇城,偷偷去青楼住包厢的著名大书画家、风流皇帝。同时,他又属于干坐在米面堆积如山的粮仓中,活饿死了自己的蠢货。我们把他与明末崇祯帝对比。同为亡国之君,徽宗却是真给崇祯提鞋子都不配的。为何要这样比喻,原因如下:

  • 面对蜀汉御林军,邓艾是怎么完成这项不可能完成的壮举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邓艾如何战胜以逸待劳的70000蜀汉御林军的?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演义中,邓艾穿越七百里原始深林,到达摩天岭,只要穿过此岭,前面就是蜀汉腹地江油了。眼看胜利在望,可是此时,邓艾只剩下疲惫不堪的2000士兵,而蜀汉成都最少还有70000以逸待劳且装备精良的御林军。这对于任何一个统帅来说

  • 张春圃与慈禧是什么关系?他出宫后,为何立誓永不入宫?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张春圃与慈禧是什么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都知道,清朝是我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帝制的朝代,在晚清之际,根据相应的史料记载,1861年的时候,咸丰皇帝去世,之后便进入了慈禧长久掌权执政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咸丰皇帝的驾崩,慈禧也是进入了长达47年

  • 魏冉与宣太后是什么关系?功劳不输吕不韦的秦国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魏冉与宣太后是什么关系,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大秦赋》是由延艺、顾其铭、强龙、刘永涛执导,李梦、张健编剧,张鲁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邬君梅等人领衔主演的古装历史剧。该剧讲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吕不韦、李斯、姚贾、王绾、王翦、王贲、李信、蒙恬、蒙毅等人的辅佐下平灭六

  • 唐文宗贵为天子为何会被圈禁至死?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唐文宗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祸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顾索素琴应不暇,忆牵黄犬定难追。麒麟作脯龙为醢,何似泥中曳尾龟。这首诗出自于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诗名中的“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是指唐文宗大

  • 左宗棠与曾国藩之间的关系如何?他们之间有何瓜葛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左宗棠与曾国藩之间的关系如何?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左宗棠骂曾国藩,路人皆知,给人的感觉,这二人关系相当糟糕。以左宗棠的才,有几人会入他的眼?他动辄就开骂曾国藩,只有一个原因,两人相交甚深。世人眼中的左宗棠,有才,也有脾气。天赋极高之人,大抵都是这样的吧,当年左宗棠京城会试时,

  • 袁绍与曹操交战时,谋士沮授有过哪些计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袁绍与曹操交战时,谋士沮授有过哪些计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人才在出仕之前,必然会先挑选一个靠谱的君主,这样才能更容易达成自己的志向。东汉末年,袁绍是十八路诸侯中实力最强、名誉最好的诸侯,袁绍凭借他的身份地位,自然能吸引到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