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为什么要杀韩信 如果韩信主动交出兵权会怎么样

刘邦为什么要杀韩信 如果韩信主动交出兵权会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227 更新时间:2024/1/24 1:07:31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邦杀韩信,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韩信交出兵权,一点用也没有。

垓下之战后,刘邦以韩信熟悉楚地为由,将他由齐王改封楚王。这就相当于逼着韩信交出兵权。

韩信北方逐鹿,带的主要是北方兵。所以,北方兵肯定不会跟着韩信去楚国。

刘邦之下是方面军司令韩信,韩信之下是军团司令曹参、灌婴这些人。军团司令没跟韩信走,而是跟刘邦走了。这时候,韩信还有什么兵权?

所以,韩信必须交出封国,才能免遭屠戮。但也只能是一时,刘邦最后还要杀他。

汉初建国之后,不是休养生息,而是继续战争,即汉平异姓诸侯王之战。

燕王臧荼,有什么问题?没问题。但臧荼是异姓诸侯王,这就行了。

掌代赵两国兵权的陈豨,有什么问题?没问题。但陈豨相当于两国诸侯王,这就行了。

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有什么问题?没问题。但异姓诸侯王就是问题,这就必须干。

对于异姓诸侯王,刘邦不可能放心。对比一下周朝,就清楚了:

周朝建国,总的指导原则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在分封的71个诸侯国中,有53个是姬姓。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才是周朝实现稳定统治的根本。

这个根本,阳春白雪着说,叫宗法分封;下里巴人着说,就叫家天下。

这个家天下的逻辑是:以姬姓家族或姬姓族群为基础主干,比如那53个姬姓诸侯;以有功之臣和前朝遗民为旁支辅助,比如姜尚、武庚等18个异姓诸侯。

但是,汉朝建国呢?

周朝是家族企业,总公司是宗周千里、成周六百里;而下辖的71家分公司里,有53个由自家亲戚控制。

汉朝则是股份公司,西汉帝国总共62郡,刘邦直辖15个,其他47个分封给了11个诸侯国。而在这11个诸侯国里,有7个是异姓诸侯国。

这种权力分配的格局,刘邦能放心吗?周朝这个家族企业,已经够稳固了。但是,周武王仍旧不放心。

维天建殷,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显亦不宾灭,以至于今。我未定天保,何暇寐 !

前朝势力太强大、自家势力太弱小,我哪敢睡觉啊?这就是周武王的心态。如果周武王都睡不着觉,那刘邦能睡着觉吗?

同时,汉初异姓诸侯王的忠诚度,真心差点儿意思。

垓下之战前,刘邦已经出去干项羽了,而韩信、彭越这两个人呢?他们不动了,看着刘邦在固陵之战被项羽死命揍。

汉王追楚,为项籍所败固陵。

为什么不动了?你刘邦不把地盘切分清楚,我们就不动。

于是乃发使者告韩信、彭越曰:“并力击楚。楚破,自陈以东傅海与齐王,睢阳以北至谷城与彭相国。”使者至,韩信、彭越皆报曰:“请今进兵。”

为什么刘邦这个皇帝手中才只有15个郡?天下还没统一,就已经分封出去了。

地盘分好、使者要约,韩信、彭越立即“请今进兵”,一天都不能等、咱们马上干项羽。

同时,刘贾的兵也到了。

当初,刘贾跟英布带来了两万人,一起去收复九江国。垓下之战的时候,刘贾一系已经拥兵十万。所以,这一系就是英布的兵。

韩信、彭越、英布,这三个主要异姓王,就是这种忠诚度。刘邦要是能放心,那才是没心没肺。

所以,刘邦称帝第一年,就把韩信从齐国改封楚国,让韩信变成了没有牙的老虎。然后,伪游云梦、智擒韩信。

乃发使告诸侯会陈,“吾将南游云梦”。上因随以行。行未至陈,楚王信果郊迎道中。高帝豫具武士,见信至,即执缚之,载后车。

这是陈平的奇计。之所以智擒韩信而不是平灭楚国,是因为刘邦打不过韩信。如陈平所言:今兵不如楚精,而将不能及,是趣之战也,窃为陛下危之。

如果韩信的力量真比刘邦更强,那韩信还有必要杀钟离眛取媚刘邦吗?还有必要跑到陈地郊迎刘邦吗?“陈,楚之西界,信闻天子以好出游,其势必无事而郊迎谒”。

即便出国郊迎,韩信为什么不带兵?

我家楚王不回来,我们就杀到云梦泽抓皇帝。还跟你刘邦废什么话,楚国大兵抓了刘邦,然后再敲诈点而利益,这不香吗?

所以,智擒韩信只是故事,实际是刘邦亲自带兵去抓韩信的。因为韩信这只老虎已经没牙了。

称帝第一年,去了韩信兵;第二年,就去抓韩信了。节奏就是这么紧密。如果再等几年呢?再等几年,韩信在楚国兵精粮足了,刘邦想抓也不敢抓。

说了这么多,刘邦到底想不想杀韩信?韩信到底采用什么攻略才能避免自己被杀?

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

“且喜且怜之”,吕后先斩后奏杀了韩信之后,刘邦就是这个心态。喜和怜,到底哪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想都不用想,肯定是喜。

异姓诸侯王的势力那么大,刘邦怕得夜不能寐。韩信一死,他才能打个盹儿。刘邦岂能不喜?

那为什么怜呢?

韩信是为刘邦出过力、打过仗、负过伤、流过血的。整个大汉江山,有三分之一是韩信打下来的。刘邦也是人,遥想当年封坛拜将、君臣汉中之对,又岂能不怜?

但是,成大事的人,往往心够狠。理性的残酷算计,一定会战胜感性的多愁善感。刘邦的喜,出于冷酷算计;刘邦的怜,是多愁善感。所以,到底杀不杀韩信,也就再清楚不过了。

那韩信有什么攻略避免被杀吗?如果给韩信一副后悔药,他要从什么时候后悔?韩信已经说了。

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要后悔,就不能是从杀钟离眛的时候后悔,而必须从蒯通劝谏的时候后悔。时光倒流,韩信要倒流到潍水之战破龙且之后和垓下之战灭项羽之前。

破龙且,韩信才叫三分天下有其一;有个项羽在,也才能保住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格局。而垓下之战后,韩信已经没有施展攻略的可能。

韩信从此堕落了、腐败了,这个能行吗?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韩信这种人,都不会韬光养晦、掩其锋芒,更别说堕落了、腐败了。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韩信都被刘邦抓到长安软禁了,然而怂了吗?没怂,聊个天儿,还要压刘邦一头。你刘邦充其量带个十万兵,我则多多益善。就这种人,还怎么指望他堕落、腐败。

而且,韩信这个人太傲。这股傲气也决定了他必须一直积极下去。韩信傲到什么程度?

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

我知道你刘邦嫉妒我的才华,但嫉妒就嫉妒吧,我不搭理你。韩信做不到及时修复君臣关系。而原因就是骨子里的一种傲气。

对于刘邦,韩信从来没服过。而对于周勃、灌婴这些人呢?则是连正眼都不带看的。

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

樊哙厉害不?鸿门宴上,能让项羽一惊,项羽也要称樊哙一声壮士。“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就是这么个狠辣角色,在韩信面前却是跪迎跪送、口称大王(这时候韩信已经被贬为淮阴侯了)。然而韩信呢?却羞与之为伍。

所以,刘邦就不可能放心韩信。

这就是一个雷。自己活着都不服,自己死了肯定搞事情。而且韩信大概率要比刘邦活得长。因为韩信被杀的时候也才35岁。

于是,就不是攻略的问题了,而是岁数的问题。

韩信这个岁数,刘邦也不会放过他。韩信忍辱负重、认真装孙子,刘邦只能更恐惧。他不是担心自己活着的时候韩信会造反,而是担心自己死了之后韩信会造反。

所以,这就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最后总结一下:刘邦为什么要杀韩信?

垓下之战后,刘邦与韩信的关系,主动权在刘邦而不在韩信。有个项羽在,刘邦跟韩信才能彼此和睦;没有项羽在,韩信只能是刘邦的威胁。

汉初的权力格局,决定了刘邦必须对异姓诸侯王动手。表面上看是大一统的西汉帝国,而实际则是另一个战国的翻版。

韩信这人不会腐败、堕落,一个能忍胯下之辱的人,怎么可能被别人、被现实轻易折服?韩信这种人只能愈挫愈勇。关键是韩信有愈挫愈勇的能力和资本。

韩信即便堕落了、腐败了,刘邦也不会放心,而只能更害怕。韩信会装孙子了、变成熟了,说明韩信的关系攻略升级了。升级之后,他要干什么?

“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韩信肯定是要干大事情。于是,刘邦更要杀韩信。

“吾悔不用蒯通之计”,韩信能够施展关系攻略的时机在潍水之战以后、垓下之战以前。错过了这个窗口期,他便无计可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吕雉给刘邦戴了多少绿帽子 吕雉出轨是不是真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吕雉和刘邦,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吕雉有可能给刘邦戴绿帽子,吕雉的出轨对象根据《史记》记载可能是审食其,而刘邦即使知道这件事,也很可能睁只眼闭只眼,抱着“要想生活过得去,身上必须带点绿”的想法。那么吕雉吕后真的给刘邦戴绿帽子了吗?且看下面解说。刘邦、吕后和审食其

  • 曹操接纳杀子仇人张绣,这是为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操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若说曹操一生最为后悔之事,因自己风流而害死长子曹昂,绝对算是其中之一。然而,张绣作为杀死曹昂的罪魁祸首,数年后当张绣再次投降,曹操不仅丝毫未提报仇之事,甚至表现得相当热情,这又是为什么呢?曹操既然并未报仇,张绣的下场又为何如此之惨

  • 清朝名臣李卫被雍正宠了13年,却不被乾隆待见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李卫被雍正宠了13年,为何不受乾隆待见?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清朝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秋天,雍正皇帝接到一份奏折,他看后眉头紧皱,然后径直去了南书房。在南书房,雍正把手里的奏折递给了大学士鄂尔泰。鄂尔泰此时的地位等同于内阁首辅,他看完奏折,连忙站起来,只见

  • 关羽巅峰时期的实力如何?颜良、文丑、华雄联手能斩杀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关羽的文章。三国演义中,关羽可以说是斩将质量最高的武将了,许多敌方上将最终都死于关羽刀下,成为了关羽成名的垫脚石。而被关羽斩杀的大将中,要数颜良、文丑、华雄的武功最高了,那么如果这三员上将联手,能否合力斩杀巅峰时期的关羽呢?温酒斩华雄是一场非常经典的打斗,当时董卓

  • 诸葛亮第一次出师北伐的代价有多惨?错用马谡导致全线溃败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第一次出师北伐的代价有多惨,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就被张郃打了回去,这一仗诸葛亮败的挺惨,简直可以说是一溃千里,连充当疑兵的赵云也跟着倒了霉:从中护军、镇东将军被贬为镇军将军,最后也没有官复原职,以至于有人说诸葛亮就是不想让赵云当中护军——这个位置太重

  • 南朝陈叔宝妃子张丽华简介:因“祸水误国”而被斩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张丽华(559年—589年),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后主陈叔宝的妃子。张丽华出身兵家,聪明灵慧,有辩才,而且记忆力很强,因此深得陈后主喜爱,为陈后主生有二子。祯明三年(589年),隋朝灭亡陈朝,张丽华因“祸水误国”被长史高颎下令斩杀(一说被杨广下令斩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

  • 俗话说成王败寇 为什么项羽名声比刘邦好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项羽和刘邦,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说到这个项羽和刘邦的名声问题,也还是一个非常大非常大的问题,很多人都说了,这个项羽都乌江自刎了,而且是被这个刘邦给逼迫的,所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啊,名声好的人应该就是这个刘邦啊,但是现在很多人都觉得这个刘邦要比这个项羽名声差很多

  • 樊哙被刘邦处死之后 樊哙的家人又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樊哙被杀,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前195年初,汉高祖刘邦平定了淮南王英布的叛乱,但在这次平叛中,再一次受到致命箭伤,由箭伤引发的疾病更加沉重。刚回到长安的刘邦,就听说北边燕王卢绾反了。刘邦已无力在去平叛,只好派樊哙以相国身份率兵前去平叛。樊哙走

  • 刘邦当初只是一个无赖 刘邦为什么能驾驭比自己厉害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邦领导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史记》当中有一则故事是这样记载的,刘邦有一次问韩信,他能带多少兵?韩信则回答说十万兵,而刘邦则问韩信自己能带多少,韩信则回答“多多益善”,刘邦一听就不高兴了问那我为什么能驾驭你,韩信则回答说,大王是领将的,而在下则是领兵的。然

  • 南北朝陈朝末代皇帝是谁?正值哪个朝代的开国之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杜牧有一首《泊秦淮》的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后庭花”本是一种花的名,这种花生长在江南,因多是在庭院中栽培,故称“后庭花”。后庭花花朵有红白两色,其中开白花的,盛开之时使树冠如玉一样美丽,故又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