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对于汉景帝刘启的评价两极分化 汉景帝是一个好皇帝吗

对于汉景帝刘启的评价两极分化 汉景帝是一个好皇帝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084 更新时间:2024/1/30 3:57:51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景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汉文帝在后元七年病逝,同年汉景帝接管西汉大权,成为了汉朝的新皇帝。刘在历史上的评价处于两极分化,恶评多来自于汉景帝的私德有亏,比如汉景帝错杀吴王刘濞的儿子刘贤,属于同宗残害。另外汉景帝导致了七国之乱的爆发,但是事后却又将主导削藩的晁错杀害,最后则是周亚夫平定了七国之乱,却又被汉景帝以谋反罪名逮捕,直到周亚夫被活活饿死。所以很多人认为汉景帝不是一个好人,甚至是刻薄寡恩。

汉景帝

但看历史的目的并不是看待一个人的德行,而是以一个人对历史推进的意义和贡献作为起点。在做皇帝的角度来看,汉景帝是对得起皇帝这一身份的。另外关于汉景帝削藩以及各种污点,也并不是没有理由的。

汉景帝

其实汉文帝时期西汉朝政并不算太稳定,比如诸侯王的问题就一直是悬在西汉头顶的利剑。经过了吕氏一族的稳定时期,诸侯和功臣大多数选择和吕氏合作,但是等到吕雉去世,汉文帝登基这一段时期平衡被打破。故而汉文帝时期经历了漫长的修补时期,具体表现则是对功臣的清扫和重新分配,但是对于诸侯王汉文帝却只是做了有限的尝试。

汉景帝刘启

汉文帝三年时,济北王发起了叛乱,并且成为了西汉时期的首次同姓王叛乱。不过汉文帝亲自派兵镇压,并且很快逼迫刘兴居自杀。经过三年之后,淮南王刘长又意图举兵叛乱,只不过因为提前被汉文帝发现,所以将刘长调回京城,并且削夺了王位,将其发配蜀郡,也就是在路上刘长去世。

其实这一矛盾就来自于汉文帝初期对藩王的处理不当,在诛灭吕氏一族的时候,有两股势力最为活跃,其一是以周勃为代表的的功臣集团,其二则是齐王刘襄为代表的齐地诸侯。而且在最后分配结果时,立谁做皇帝也发生了分歧。功臣想要立没有背景的刘恒,但刘兴居、刘章等人则希望立兄长刘襄为帝。事后汉文帝登基还取缔了刘兴居和刘章的功劳,这才导致了之后刘兴居的叛乱。

汉景帝

可见诸侯王的问题在汉文帝时期就已经激化,只不过到了汉景帝时期才彻底爆发。汉文帝时期为了能压制诸侯王,于是听从了贾谊的建议,只不过汉文帝是量力而行,并未完全按照贾谊的《治安策》去做。等到汉文帝十六年时汉文帝才顺势而为将齐国一分为六,将淮南一分为三。所以汉文帝时期是采取怀柔政策对待诸侯的,虽有削弱但为削夺,以至于到了汉景帝时期才引发了更激烈的矛盾。

之所以说汉景帝是个好皇帝,也体现在这里。在针对诸侯王的治理上,汉景帝秉承了贾谊的策略“众建诸侯王而少其力”;另外重用倡导削藩的晁错,并且将吴王刘濞作为主要目标。而七国之乱在爆发之前,汉景帝也没有做太过激烈的手段,只是意图削减吴国的会稽、豫章两个郡县。为什么选择这两个地方?刘濞的崛起靠的是铸钱以及治盐,其中会稽临海,豫章有着铜矿,所以汉景帝希望从此来削弱刘濞的经济。

汉景帝

但刘濞不愿意坐以待毙,故而才顺势叛变,以清君侧,诛杀晁错的名义发兵。所以七国之乱的爆发是早晚的事情,而不是说汉景帝做了什么才导致了吴王的叛变,诸侯王和皇权的争夺战迟早要爆发,只不过恰好出现在了汉景帝时期。

最后则是谈谈汉景帝的评价,汉景帝刻薄寡恩这是事实,但作为皇帝汉景帝也不是一无是处,相反身为皇帝汉景帝至少也是合格水准。曾经有这么一个故事,在某部电影中也有所呈现,即两个面包只用一刀,如何公平地分给三个人?正确答案是杀掉一个人。这种手段是残忍的,但绝对公平需要牺牲,有部分是主动牺牲,有部分是君王的雷霆手段,所以才有明君和昏君的区别。

所以看待汉景帝对历史的贡献时,就能看到汉景帝的贡献。刘邦时期诸侯王所占据的郡县多达四十二郡,到了汉景帝时期则是削减为二十六郡,朝廷所直接管辖的郡县则是从十五郡到达四十四郡。另外汉景帝不断压制诸侯王地位,汉文帝时期削弱了诸侯的外交权和调任权,到了汉景帝时期则是将诸侯王的任命官员权也削夺,只是保留了地方财税的享有权,也就是“食租税”,而且其中还剥夺了关于盐铁铜等重要资源的租税,从根本上杜绝了地方诸侯的壮大可能。

汉景帝和晁错

所以等到汉武帝时期能够顺利实行推恩令,没有遭遇到大面积的反抗,就是得益于汉文帝和汉景帝两代的努力。在对外方面汉景帝重用了郅都、李广等人,可谓是用人到了极致,郅都本是一个酷吏,但汉景帝却能将其用在对抗匈奴上,而且取得了重要成效,如何不让感慨呢?

有时候皇权是无奈的,仁慈只能留给天下苍生,而不是贵族军功权贵,这才是皇权的可怕和威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克烈部王汗在铁木真无权时,为何会选择支持他?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克烈部王汗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铁木真能成为纵横欧亚大陆的成吉思汗,并不是他天生神力,拥有盖世武功。而是和一个人的支持有关。此人就是克烈部王汗。王汗名叫脱斡邻勒,继承父亲的事业后,成为克烈部的首领。克烈部兵强马壮,野心勃勃,是当时草原上的霸主。正是在王汗的支持下,让铁木真有了一定的

  • 论官职萧何和曹参比刘邦都高 刘邦为什么还被推荐为县令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邦县令,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古往今来,凡是成就一番大事之人,大多都从小事做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老子在《道德经》里写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参天大树,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从小树苗慢慢长成的,做

  • 真实的王禀是怎样的?其实并不是水浒传中的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王禀,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靖康之耻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公年1005年,历经长达二十五年的战火,北宋和辽国

  • 刘邦的长子是曹氏所生 关于曹氏的记载为什么那么少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刘邦和曹氏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氏要比吕雉早一段时间,她连刘家的门都还没有进,所以没有什么身份,一直都是自己一个人生活,但是跟刘邦却有着婚姻关系,刘邦的长子就是曹氏所生,一个背后的女人就这样生了位皇帝。关于曹氏的历史记载非常的少,只能依靠着一些相关

  • “非卿不忠,非朕不明”,赵构说的这句话有何深意?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赵构,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纵观我国漫长的封建历史,不难看来,历代王朝的皇帝,大都是政治手段高超、帝王之术运用到极致的人物,通过历史我们能够发现很多的皇帝都是杀伐果断的,忠臣也好、奸臣也罢,只要是威胁到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在皇帝的眼中都是“乱臣贼子”的存在。其中背负“莫须有”罪名惨死的岳飞,不就是最好

  • 刘邦对戚夫人如此喜欢 刘邦为何没有给戚夫人留下后路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邦和戚夫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自古帝王之争,成王败寇。就算是一家人,也有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忧虑,可以窥得一番为了争一个太子之位,亲兄弟之间都存在着种种勾心斗角互相猜忌,这也是当时制度下的悲哀。经常能看到一本小说里描写后宫的妃嫔为了争宠用尽手段,那场面

  • 王莽的四个儿子一个都没善终?他们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王莽,大家都知道他是西汉的篡位者,他取代汉朝皇帝,建立了新朝。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王莽的几个儿子“窝里横”的情况。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王莽生有四个儿子,都说父母最疼满崽,王莽也不例外,对这个从小乖巧可爱、聪明伶俐的儿子疼爱有加。用句话来形容就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

  • 唐义军教父王仙芝厉害吗?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因为求降未遂,也招安不成,大家都撕破了脸,蕲州刺史裴偓只好狼狈逃奔鄂州而去,保命要紧啊。最终因为分赃不均闹得很不愉快的王仙芝和黄巢也只能不欢而散、分道扬镳,义军三千余人跟随王仙芝抢掠蕲州,黄巢则引兵二千余人北上寻找机会,最终也成为了唐末农民义军的主力,黄巢在革命斗争中成了一面伟大旗帜。感兴趣的读者和

  • 辽太祖驾崩后,太子为什么没有登基上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辽太祖阿保机的嫡长子,在他18岁的时候就被立为了太子,但是在不久之后,阿保机突然因病去世,本来应该是太子继承帝位,但是那个时候他的嫡长子耶律倍并没有当上皇帝,而是把帝位让给了他的弟弟,皇帝之位在古代尤为重要,但是耶律倍为什么要把唾手可得的帝位让出去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首先,

  • 皇太子允礽两度被废,背后分别是哪些原因呢?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现存康熙朝满文档案中反映的很多事例表明,康熙帝对每一个儿子都十分疼爱,关心备至。而皇太子允礽所得到的关爱与呵护,又超出其他皇子。中国历代王朝中,皇太子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之位,他的生活待遇,只是仅仅低于皇帝而已。可是,允礽却享有几与康熙帝相埒,甚至有所超过的生活特权,并受到康熙帝的过分溺爱与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