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李师师的原名叫什么?是什么出身?

历史上真实的李师师的原名叫什么?是什么出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257 更新时间:2024/2/4 16:09:38

北宋名妓李师师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在写李师师的身世之前,必须声明,在中国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娼”、“妓”、“伶”、“优”都是一种职业,是一种被官府认可的职业,

接下来如果出现这样的字眼,笔者只是来陈述事实,没有歧视或同情之意,也希望大家以平和的心态来看待。

历史上的李师师,原本并不姓李。他的父亲名叫王寅,在家排行老三,靠开染坊为生。据记载:寅妻既产女而卒,寅以菽浆代乳乳之,得不死,在襁褓未尝啼。汴俗凡男女生,父母爱之,必舍身佛寺。李师师出生时,母亲因产女而亡,父亲用豆浆将她养大,李师师从小就非常奇怪,她在襁褓之中很少哭泣。当时汴京城有个习俗,父母疼爱孩子,必把孩子在佛寺中寄名,以求庇佑。

李师师3岁那年,他的父亲带她到宝光寺,一位老僧把手放在她的头顶上,李师师突然大哭,老僧觉得李师师很像佛门弟子,于是给他取名为“师”。一年后,王寅因犯罪被杀,李师师流落街头,被矾楼的妈妈李蕴看中,收她为女儿,从此改姓李,李师师这个名字,也就由此而来。在李蕴的培养下,李师师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歌舞和唱词方面,更是一绝,再加上她容颜绝美,很快成为名动京城的花魁,《李师师外传》说她“色艺绝伦,名冠诸坊”。

有人说,李师师的“矾楼”里,其实就是大半个北宋风流史。这句话虽然夸张,但并非无中生有。在北宋时代,才子佳人之间喝酒谈诗,其实并不会被人看不起,反而会被津津乐道。北宋著名的词人张先晏几道、秦观、周邦彦等人,先后出现在李师师的矾楼里,并且都有诗词传出。

张先,北宋著名的风流词人,大家对他的名字或许不熟悉,但有一句诗,大家一定都知道,那就是“一树梨花压海棠”。张先风流了一辈子,80岁的时候还纳了一位18岁的小妾,“一树梨花压海棠”说的便是此事。张先曾专门为李师师写下一首《师师令》,把少年的李师师夸得像芙蓉花一样娇艳。

北宋词人晏几道是典型的“婉约派”代表,同时,他是宰相晏殊的儿子、官二代。晏几道和李师师交往颇多,曾一度有绯闻说李师师要嫁给晏几道,但晏几道毕竟是宰相之子,哪能迎娶妓女进门。尽管如此,晏几道对李师师仍有一片深情,晏几道专门为李师师写了一首《生查子》,其中一句是“遍看颖川花,不似师师好”。

继晏几道之后,和李师师传出绯闻的人换成了秦观。那个写下“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秦观,是宋朝的情诗高手,他曾为李师师写下一首《一丛花》,开头便是:“年来今夜见师师,双颊酒红滋……”这首词写的非常动人,最后一句诗:“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秦观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李师师的爱慕。

至于本文开头提到的大才子周邦彦,他和李师师更是郎情妾意,周邦彦为李师师写的诗词最多,可惜二人未能修成正果,因为中间横插一了一个周邦彦惹不起的大人物——宋徽宗赵佶。

《宋史》云,宋徽宗在位为期间,设置了一个特殊的部门,名曰“行幸局”,专门为宋徽宗寻觅美女。宋徽宗隔三差五都会出宫“体察民间疾苦”,有时候彻夜不归,不得不向大臣们请假,要停朝一天。

北宋是文治的天堂,同时,才子们出入风月场所,并不为奇,宋徽宗因此常常化名为赵乙,出门狎妓。宋徽宗所接触的名妓,史书有明确记载的,至少有三人,分别是李师师、赵元奴、王仲端。

由此看见,李师师在北宋末年,是一个深受文人雅士倾慕的奇女子,甚至连宋徽宗也想一睹芳泽。也许有人会认为李师师是轻浮之辈,请继续往下读,因为真实的李师师,并非如此肤浅之人。

二、一曲当时动帝王

李师师虽然出名,但却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争议。

因为很多文人和李师师有染,但这些文人所处的时代不同,所以,关于李师师的记载,有一些不合理之处。张先和宋徽宗都和李师师有染,用他们两人举例:

张先的生卒是990年-1078年,宋徽宗在位的时间是1100年-1126年。也就是说,张先死了22年后,宋徽宗才当上皇帝。

因为张先曾为李师师写过一首《师师令》,我们按照最极端的情况,假如张先这首词写在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年(1078年,也就是张先88岁那年),而当时李师师既然能在矾楼招待客人,最起码也要14岁。也就意味着,22年年后,宋徽宗登基时,李师师至少36岁,而宋徽宗那一年才18岁。

这就有三点非常不合理的地方:第一,宋徽宗可不是明宪宗,他没有恋母情结,应该不会喜欢上一个比自己年龄大一倍的女子吧?第二,在古代,青楼本是吃青春饭的地方,李师师36(或者更大)岁还在青楼,并且能得到周邦彦等人的痴迷,这不太可能。第三,而根据《大宋宣和遗事》记载,宣和二年(1120年),宋徽宗还在和李师师来往,而当时,宋徽宗已经登基20年,也就是说,李师师此时至少也有56岁,已为老妇。

这种推算,还是最极端的情况,如果张先给李师师写词的时候不是88岁,那宋徽宗见到的李师师,年龄就更大了。种种迹象表面,李师师若和张先、宋徽宗都接触过,非常不合理。目前,最大众的说法是,历史上有两个李师师,即,张先接触的“李师师”,或许另有其人,而宋徽宗接触的“李师师”,才是后人熟知的李师师。

根据《李师师外传》记载,李师师和宋徽宗第一次见面,发生在大观三年,即公元1109年。到了11年后,也就是宣和二年,宋徽宗还命人挖一条地道出宫,直通李师师所在的矾楼。当时,宋徽宗的宠妃韦氏(宋高宗生母)问宋徽宗:“陛下,臣妾想知道,你日思夜想的李师师,到底长什么样?”宋徽宗回答:“如果你和李师师穿一样的衣服,她和你站在一起,也会截然不同,她完全在容色之外”。

韦妃也是著名的美人,但宋徽宗这句话,把韦妃打击得不行。

《大宋宣和遗事》记载,李师师曾被宋徽宗封为李明妃、瀛国夫人。不过,在宋徽宗的嫔妃里,并没有李师师这号人物。宋徽宗虽然风流,但身为天子,还没有大胆到迎妓女入宫的地步。

明清时期,《水浒传》风靡市井,小说中说梁山好汉为了招安,曾到京城联系李师师,想通过李师师的关系和宋徽宗搭上线,李师师还因此喜欢上了浪子燕青。其实,这并非无稽之谈。因为在《翁天脞语》中有一句这样的记载:“山东巨寇宋江,将图归顺,潜入东京访师师”朱熹的老师、宋朝诗人刘子翚曾写过《东京纪事》,在里面写李师师: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过湖湘;缕衣檀板无颜色,一曲当时动帝王。这首诗,不仅写出了李师师当年“一曲动帝王”,还写出了李师师垂老湖湘的情形。李师师不仅仅是宋徽宗的心头肉,在两宋交替时期,她仍有较为精彩的故事。

三、师师垂老过湖湘

其实,李师师的命运,是北宋灭亡的一个缩影。因为宋徽宗是亡国之君,两宋交替时期,李师师的命运,得到了后世的关注。

宋徽宗此人,除了不会当皇帝,在其他方面都很出色,他书法、绘画、蹴鞠、马球都是佼佼者,可惜是个昏君。当金人的铁蹄兵临城下时,宋徽宗不想做亡国之君,他连忙把皇位禅让给了自己的儿子宋钦宗,宋钦宗登基后,改元靖康。于是,接下来靖康之耻发生了,宋钦宗和宋徽宗都成了金人的俘虏。

当时,在亡国之际,宋钦宗曾想用女人和金钱来换取和平,他们按照要求,给金人送去3000位美女。可是,金人贪得无厌,再次伸手向宋廷索要,徽钦二宗无奈,只得把宫女嫔妃送去。这些女性,后来随着徽钦二宗被带回金营,在金人跟前,大宋的女子成为泄欲的工具。史载“避雨虏兵帐中者,多嬲毙”,许多女性被执行“牵羊礼”,袒露着上体被挑来挑去。在这一过程中,不堪屈辱而自杀者,比比皆是。因为李师师的出身特殊,《宋史》并没有给她立传,所以,关于李师师的记载,大多出自野史。李师师的结局,则有两个完全不一样的说法,一种比较圆满,另一种则比较悲壮。

第一种说法,出自《大宋宣和遗事》,李师师在宋徽宗退位时,便带发出家,一生未嫁。后来北宋灭亡,李师师把家产全部捐给南宋,充当军资,希望南宋能够收复河山。李师师后来随南宋南迁到湖湘一代,在尼姑庵中生活。还结识了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

刘子翚说她“师师垂老过湖湘”,也是认同这个说法。第二种说法出自《李师师外传》,则比较悲壮。

未几金人破汴,主帅达嬾索师师……师师骂曰:“吾以贱妓,蒙皇帝眷,宁一死无他志。若辈高爵厚禄,朝廷何负于汝,乃事事为斩灭宗社计,今又北面事丑虏,冀得一当为呈身之地,吾岂作若辈羔雁贽耶”乃脱金簪自刺其喉,不死,折而吞之,乃死。

意思是说,靖康之耻后,金主早闻宋朝有个美女叫李师师,便让汉奸张邦昌去寻找。张邦昌几经辗转,终于找到了李师师。李师师大骂张邦昌:“我一贱妓,曾受宋廷恩遇,我宁愿一死报答皇恩。而你作为宋臣,宋朝不曾辜负你,你却要断了宋朝社稷!”说罢,李师师用金簪刺喉自杀,没有成功,后来又吞金而死。

笔者认为,如果按照第一种说法,李师师的人生也算圆满,她捐出家产,保家卫国,尽了一个宋民的义务,虽为女子,他的胸怀不输给那些投降派的男子。

笔者认为,如果按照第二种说法,李师师虽然悲壮,但不可怜。她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民族尊严,虽为妓女,她的骨气不输给那两位软弱的帝王。

四、年来今夜见师师

在历史上,有一个非常奇葩的规律,那就是亡国之君的身边,大多有那么一位女子,人们称她是“红颜祸水”。例如纣王身边的妲己、周幽王身边的褒姒夫差身边的西施、唐玄宗身边的杨贵妃等等。宋徽宗是亡国之君,而李师师又和宋徽宗关系很近,因此,李师师很自然地就代入到了“红颜祸水”的角色。南宋诗人方回就曾写过一首《俳体戏书》,其中颔联和颈联是:

八千里有假附子,二十年无生荔枝。

司马梦迷苏小小,屏山诗痛李师师。

方回把李师师和北齐后主高纬的冯淑妃、唐玄宗的杨贵妃、南朝名妓苏小小并称,认为李师师是蛊惑宋徽宗的罪魁祸首。

有意思的是,方回这个人,批评李师师,却忘了自己照照镜子。不久后,南宋灭亡,方回嘴上说誓死抗敌,结果等蒙古兵一到,他立马投降。这等没羞没臊,真的不如一个妓女。其实,李师师背负的骂名,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存在。另一方面,也有人为李师师正名。例如,南宋时期(也有人认为是明朝伪作)的《李师师外传》就是褒奖李师师是“忠君烈女”的。人们把李师师塑造成了一位宁愿自杀,也不受辱的烈女,通过文学形象,给后世女子树立一个榜样。

不禁好笑,两宋时期,当男人们没能力保护女人的时候,就要求女子做一个贞洁烈女。而且,这样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举两个例子,明朝末年,清军入关,当时“秦淮八艳”之一的柳如是嫁给了东林党领袖钱谦益,另一位“秦淮八艳”之一的顾横波,则嫁给了大才子龚鼎孳,钱谦益和龚鼎孳还是好朋友,正所谓蛇鼠一窝。明朝灭亡后,清军又攻下南京,当时钱谦益和小妾柳如是约定投水殉国,正当柳如是决定投水的时候,钱谦益拉住她,说“水太冷,不能下”。当时正值五月,水肯定不冷,只是钱谦益不愿意死而已。柳如是一声冷笑,只身投河,却被钱谦益死死抱住,钱谦益后来投降清朝,做了大汉奸。

再说龚鼎孳,明朝灭亡时,他大言不惭地要投井殉国,结果还是投降了,有人问他为何不死,他却说:“小妾不舍得我死。”简直让后人笑掉大牙。

自李师师之后,柳如是这样的烈女多了,但钱谦益是这样的伪君子也多了。男人们想通过文学形象要求女人如何如何,却忘记要求自己。青楼妓女的职业,在文人眼中或许低贱,但不代表她们的品德不高尚。毕竟,职业和品格,是完完全全的两码事。李师师是如此,柳如是也是如此,她们的伟大,和职业没有关系。像李师师这样的女子,不管她的结局是圆满,还是壮烈,不管她是什么职业,她都应该受到后人的尊重。因为在她的容颜之下,藏着一颗可传承千年的赤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操临终前梦到“三马同槽”,为何没想是司马懿父子三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再次梦到“三马同槽”,为何没有杀司马懿?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操病势转加。忽一夜梦三马同槽而食,及晓,问贾诩曰:“孤向日曾梦三马同槽,疑是马腾父子为祸。今腾已死,昨夜复梦三马同槽。主何吉凶?”诩曰:“禄马,吉兆也。禄马归于槽,王上何必疑乎?”操因此不疑。以上描

  • 赵云为什么能在曹营里面七进七出 得亏了徐庶的一句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赵云和徐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真正让常山赵子龙名满天下的是长坂坡之战,长坂坡之战的时候正是刘备穷途末路之际,让刘备陷入前无去路,后有追兵的尴尬境地,如果不是有关羽、张飞、赵云的拼死相救,或许刘备真就交代了。当然,人在最狼狈的时候,往往也是新的开始的预兆。这个时候的刘

  • 崇祯为何会中皇太极的连环计,除掉毛文龙袁崇焕?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皇太极连环计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有史学家说,袁崇焕绝非叛逆,毛文龙罪不至死,崇祯也不是糊涂虫,但是跟熟读《三国》《水浒》的皇太极相比,这三位都有点缺心眼儿。皇太极施展连环计,借袁崇焕之剑斩了毛文龙,又借崇祯之刀杀了袁崇焕,等于拔去了自己眼中钉肉中刺。毫无疑问

  • 太平公主:有能力也有野心,最后却死在侄子手上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对太平公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只有一位正统的女皇帝,那就是武则天。武则天是一位有能力同时也十分有野心的女人,她的女儿太平公主最像她,不但能力出众,也同样的野心勃勃。太平公主是武则天和李治的小女儿,因为是武则天最小的孩子,所以小时候非常受李治和武则天的喜爱

  • 韩信被封为大将军后,他行军打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韩信最初没有行军打仗的经验,为何被提拔为将军后打仗却那么厉害,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都知道,乱世出英雄的道理,然而乱世之中所谓的杰出人才,并不是平白无故就出现的,秦末汉初楚汉争霸的过程中,涌现出来诸多名声斐然的存在,其中后世人们无所不知的就是被誉为“兵仙”的韩信,可是要知道,韩信在坐上

  • 武则天和狄仁杰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两人只是君臣关系那么简单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武则天和狄仁杰,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被称为天国的中国唐朝,离不开李渊的繁荣时代和李世民的领土扩张。最重要的是有着千古女帝武则天的参与。武则天在位期间,虽然她是一名女性,但她没有让大唐朝在自己手中衰落。相反,她呈现出一种繁荣的状态,并继续发展,这不比李世民手中的

  • 张苞和关兴如果没有救援的话 赵云会不会战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张苞和关兴,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赵云请求当先锋,先行破敌,赵云老当益壮,率军力斩魏军大将韩德等五人,后来,赵云因为轻敌,被夏侯楙用计困于凤鸣山。赵云左冲右突,不能突围,赵云感叹,我不服老,死于此地,危急时刻,张苞和关兴率军赶来救出赵云。试想,如果张苞

  • 历史上真实的曹吉祥,图谋皇位,明朝野心最大的太监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太监曹吉祥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璋规定宦官不得读书识字,不得干预朝政,对宦官控制很严。但是,靖难之役后,朱棣因夺帝位曾得助于宦官,故视他们为亲信,设东厂,由宦官主持。宦官开始逐渐干预朝政,乃至于篡夺大权。在明朝历史上,出现了王振、刘瑾、魏忠

  • 面对赵云和张苞的死 诸葛亮听到死讯为何反应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云和张苞,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赵云和张飞之子张苞都是蜀汉大将,都死于蜀汉建兴七年,但诸葛亮听到他们的死讯后,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对于赵云,诸葛亮只是感伤了一下,《三国演义》中的记载是他惊讶地说了句“子龙休矣!”,流了几滴眼泪也就罢了,比较平静。对于张苞,诸葛亮却极为

  • 黄权叛变后,刘备还善待他的儿子,这是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曹魏将领黄权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说起蜀汉刘备时期的叛将,其中有刘备的小舅子糜芳,还有傅士仁、孟达、范疆、张达,但是更多人说,黄权才是刘备最大的叛将,并且在其投降曹魏之后,刘备还善待黄权的后代,黄权之子也为蜀汉战死沙场,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说起黄权,最开始并非追随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