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古代帝王为何喜欢龙

揭秘:古代帝王为何喜欢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673 更新时间:2024/1/30 19:25:35

中国的封建帝王,为了“家天下”的私利,从来都是不讲廉耻、不择手段的。当他们发现百姓对龙极为崇拜,龙的地位神圣崇高时,便千方百计地跟龙“攀亲”,编造“龙瑞”,自诩“龙种”,极力把自己打扮成“真龙天子”,以此来愚弄百姓,骗取民意,巩固封建统治。那么到底为何古代帝王如此钟意龙呢?小编将和你们谈谈这历史性的谜题。

网络配图

历史上将龙跟皇权联系在一起,自称“龙种”的,要首推汉高祖刘邦。当他打下江山,君临天下时,便开始用龙来神化自己,煞有介事地宣扬自己是母亲刘媪与龙交配的产物:“……其先刘媪常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史记.高祖本纪》)不仅如此,他还为其子汉文帝编造了一个“龙种”神话:

有一次,薄姬对刘邦说:“昨夜,妾梦苍龙踞吾腹。”刘邦听后大喜,说道:“此贵征也,吾为汝遂成之。”后来果然生下一个“龙种”男孩,长大后即为汉文帝。(同上)显然,刘邦编造的这些神话,在神化自己的同时,也为后代建起了神化的殿堂。此后,他的子孙们也如法炮制,都把自己打扮成“龙子”“龙孙”。连那位颇具雄才大略的盖世明君汉武帝,也说其父汉景帝曾梦见赤气化为赤龙,才生了他这个“龙儿子”。

汉代以后,刘邦的“经验”进一步得到推广,凡做了皇帝的人,都把自己说成是龙种孕育出来的“真龙天子”,诚如清代词人朱彝尊在《百字令`彭城经汉高祖庙作》所言:“赢得割据群雄,六朝五季,各自夸龙种。”即使暂时还没有当上皇帝,正在争夺帝位的人,也要首先宣称自己是真正的“龙种”,这样当皇帝才具有合法性。有“千古一帝”之称的唐代明君李世民,称帝前也曾在“龙”字上大作文章。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开国功臣,按说接他爹高祖皇帝的班合情合理。但由于他老爹李渊在接班人问题上处置不当,遂酿成宫廷内乱,致使他们兄弟相残。为了取得当皇帝的资格,李世民及其党羽就编造了一个“龙凤之姿”的神话,说在他出生时,有两条龙在宫门外嬉戏,三天后才离去,这便是他的“生诞龙瑞”。有的书上则把他的“龙子”身份写得更为具体:

网络配图

太宗生方四岁,有书生谒高祖,曰:“公在相法,贵人也,必有贵子。”及见太宗,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及冠,必能济世安民。书生已去,使人追之,不知所在。因以为神,采其语名之曰『世民』焉。”(《旧唐书`太宗本纪》)

李世民们编造的这些神话,显然是为了骗取民意,赢得民心,为夺取“皇权”制造舆论的。他的夺权成功,也进一步丰富了“君权神授”的“真龙天子”理论,为后世一些野心家争夺帝位树立了“光辉榜样”。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窃国大盗”袁世凯复辟称帝时,就曾“活学活用”这“真龙”理论,自导自演了一系列的“好龙”丑剧。

辛亥革命胜利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当上了中华民国大总统,接着便做起了“皇帝梦”。1915年,他以“民主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为借口,宣布次年恢复帝制。为了证明他当皇帝“合法”,他也恬不知耻的以“真龙”自居,到处搜求“龙瑞”、“龙迹”。

1915年10月,英国领事许勒德夫妇在湖北宜昌神龛洞中发现了恐龙化石。宜昌关监督刘道仁把这当成“龙瑞”,电奏北京。袁世凯问奏后即派张专员到宜昌察验。化石原为群龙无首状,但张专员入洞视察后,“竟谓首尾俱全,实为大皇帝之国瑞”。袁闻之大喜,册封恐龙化石为“瑞龙大王”,改宜昌县为“龙瑞县”,并令从省库中拨款万元修祠堂供奉。当时的《东方杂志》载文称:“帝王与龙关系至密,方今国体更始,而石龙亦同时出现,其以祥瑞视之,又无足怪矣。”

网络配图

还有一次,已当上皇帝的袁世凯正在宫中午睡,一位侍婢走进来送燕窝汤,不慎失手,将盛燕窝汤的玉杯掉到地上摔碎。这玉杯是朝鲜国王送给袁世凯的,非常珍贵。侍婢自知闯了大祸,吓得哭了起来。这时,袁世凯的爱妾洪姨给她出了个主意:“等万岁爷醒来,你就奏言:进入内室时,见床上蟠着一条金龙,心一惊,手一抖,玉杯就掉到地上摔碎了,求万岁爷恕罪。”婢女立刻照办了,袁世凯听后果然转怒为喜,对玉杯不但不再追究,还给了这位侍婢一些赏钱。

袁世凯对自己的“龙运”,也不断寻求“天理”支持。他在请风水先生郭三威为他察看祖坟时,曾问道:“龙兴之运,年数如何?”郭掐算了一番回答说:“若称帝,当应八二之数。”袁世凯再问:“这是八百二十年?还是八十二年?亦或是八年零两个月?”郭回答说:“帝位久长,事后自知,天机不可泄也!”

袁世凯心想,自己的朝代绵延八百二十年或八年零两个月都不大可能,而八十二年则比较现实。倘如此,也足可风光一世,恩泽三代了。没想到他一称帝就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在全国一片讨袁声中,他只过了八十三天皇帝瘾便被赶下了历史舞台。两个多月后,又一命呜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风流皇帝乾隆后宫佳丽三千最爱的女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帝作为一代帝王,自然是后宫佳丽三千。在乾隆的众多老婆中,真正名声显赫且流传于后世的莫过于他的三任皇后。图片来源于网络孝贤纯皇后是乾隆的原配妻子,也是乾隆帝的第一任皇后。孝贤皇后富察氏是察哈尔总管李荣保的女儿,满洲镶黄旗人。孝贤纯皇后贤良淑德,对人慈爱宽容,是大清少有的贤后。孝贤纯皇后嫁给乾隆时1

  • 一大奇事:揭秘中国古代的四位口吃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口吃可算得上古代一大奇事,不过这在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也不乏出现,而且还不止一位,一共出现了四位口吃皇帝,一位是三国时期魏国的第二任皇帝曹睿,一位是北齐第二任皇帝高殷,一位是北齐后主高纬,另一位是明宪宗朱见深。口吃,会惹出很多不必要的笑料,令人自卑和困窘。在古代,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领一国之

  • 暴君刘昱成了“杀人狂魔” 不杀人就不舒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后废帝刘昱是史上有名的暴君之一,他从小就有“多动症”,不折腾就全身痒。他的爸爸想为他铺上一条康庄大道,把潜在威胁统统消灭干净,希望儿子一辈子过得顺风顺水。事实证明,家长如果考虑到了子女的所有后路,那也是在为他考虑后事。他经常到宫外瞎逛网络配图刘昱五六岁的时候,父亲安排老师教他读书,可是老师根本管不住

  • 揭秘:刘邦和朱元璋在历史上的五大相似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大汉王朝开国皇帝,史称汉高祖。生于公元前256年,卒于公元前195年,享年61岁。朱元璋,大明王朝开国皇帝,史称太祖高皇帝。生于公元1328年,卒于公元1398年,享年70岁。中国历史上的这两位皇帝,虽然相隔1500多年,但两人真的有太多相似之处。且看下面慢慢道来:网络配图相似之处一:两人都是

  • 宋仁宗向宠妃施苦肉计:大臣唾沫留脸上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宋仁宗是北宋帝国最高领导人,身边美女如云,可是有一美艳女子却能在众多美女中脱颖而出,专宠多年,此人就是贵妃张氏。宋仁宗对她恩宠有加,短短几年间,就把她从小小的才人提拔成仅次于皇后的贵妃,甚至动过废掉曹皇后改立张贵妃的念头。可惜,张贵妃30岁出头就一命呜呼。宋仁宗悲痛万分,不顾曹皇后的冷眼和朝廷众位大

  • 朱元璋为何会选择紫金山作为自己的寝陵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在一般人眼里,朱元璋选择钟山作为自己的寝陵是看中了这里的风水,后人看待这个问题时,多以迷信的观点来解释其玄奥。昨天,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贺云翱教授告诉记者,明孝陵的选址过程体现最多的,其实还是古代的环境科学和精妙的建筑规划理论。贺云翱教授说,在这处庞大的帝陵区域内,设计者将整座钟山以及部分水

  • 揭秘:三国中周瑜和江东美女的乱世情缘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北宋一代文豪苏轼笔下的脍炙人口一首词。其中“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段写的是当时三国赤壁大战之时风度翩翩的公瑾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故事。公瑾便是当时东吴的大督都周瑜,而周瑜的爱妻就是词中提到的“小乔初嫁了”的小乔。网络配图其实,小

  • 揭秘诸葛亮一生只爱一个丑老婆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帝王尚且后宫三千佳丽,更不要说手下的各大臣们,就算不是豪门贵臣,私下老百姓也有一到两个老婆,但是你们知道吗?智囊诸葛亮这一生只娶了一个老婆,并且一生都忠于这个老婆,那么诸葛亮老婆究竟长什么样子呢?难道美若天生实乃人世间极品吗才使得诸葛亮这样的豪杰一辈子也就娶了她一个人吗?网络配图历史上描写诸

  • 朱元璋费尽心机,反误接班人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诛杀功臣的"业绩" 亘古突出,杀胡党,诛蓝党,这个强人一手打造的《逆臣录》,几乎涵盖了“一公、二伯、十三侯”等所有高官。仅永昌候蓝玉一案,就屠戮了15000人之多!网络配图在诛杀功臣方面,朱元璋也有自己的一套发明派卧底刺探下情连属下吃什么饭也要私下安插卧底告密,然后第二天与臣下对质,以期考验臣

  • 唐中宗为何心甘情愿为了老婆戴绿帽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男人,给别人争执,无非是老婆孩子。俗话说老婆孩子不让人,不过历史上有个人却心甘情愿看着老婆跟别人私通,这个人不是别人,还是贵为一朝天子的唐中宗,此人叫李显。网络配图李显是武则天和唐高宗的儿子,母亲很强势,李显小时候没少受罪。那个时候,武则天一心向上爬,遇佛杀佛,遇神杀神。挡我者死,李显本来就胆小,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