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是史书所称的“暴君”还是真实的“千古一帝”?

秦始皇是史书所称的“暴君”还是真实的“千古一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007 更新时间:2023/12/16 0:05:57

秦国开国皇帝秦始皇被史书称为“暴君”,但却是对待开国功臣最好的中国帝王被称为“千古一帝”,不但不对王翦、李斯等功臣下手,还赦免六国的贵族。

秦始皇“暴君”之名由何得来?据史书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焚书坑儒”、大兴土木建造阿房宫、征劳役建造万里长城、熔天下兵器造十二金人等横征暴敛的独裁行为。

历史记载的”焚书坑儒“

“焚书”事件。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由于当时社会上百家争鸣,严重的阻碍了秦始皇对征服的原六国民众思想的统一,并威胁到了秦朝的统治。公元前213年秦丞相李斯进言,说愚儒“入则心非,出则巷议,非主以为名,异趋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于是,秦始皇为了统一原六国人民的思想,于当年开始销毁除秦记以外的所有六国史书和私藏于民间的《诗》《书》,一直到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史称“焚书”(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等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其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网络配图

”坑儒“事件。在焚书开始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在当时秦首都咸阳将四百六十余名术士坑杀,即为所谓的“坑儒”。需要注意的是,《史记》记载秦始皇坑杀的乃是儒生。

这件事是由两个术士的畏罪逃亡引起的。原来,秦始皇十分迷信方术和方术之士,以为他们可以为自己找到神仙真人,求得长生不死之药。他甚至宣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而一些术士,如侯生、卢生之徒,也投其所好,极力诳称自己与神相通,可得奇药妙方。但时间一长,他们的许诺和种种奇谈总是毫无效验,骗局即将戳穿。而秦法规定:“不得兼方,不验,辄死。”因此,侯生、卢生密谋逃亡,在逃亡之前,《史记》记载的侯生、卢生非议始皇的话来看,诸如:“始皇为人……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上乐以刑杀为威”,明显是用儒家口吻批评偏重法家的秦始皇。未可为之求仙药。始皇知道后大怒道:“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是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妖言以乱黔首。”遂下令拷问咸阳400多名儒生,欲寻侯生、卢生。事后,将相关460名儒生全部坑杀。此一事件,后世往往和焚书并列,合称为焚书坑儒。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qūn)囷焉,蜂房水涡,矗(chù)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jì)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万里长城

秦始皇营修万里长城征调了全国的劳役,不仅耽误了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严刑酷法怨声载道,传下历史”孟姜女哭长城“之说。

秦遗址仿制的十二金人

熔天下兵器造十二金人

网络配图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防止人民反抗而尽收天下之兵所铸成之十二个大铜人像。据传是秦始皇用来防止金属流通,收集天下金属所铸,也有传说是秦皇用大禹九鼎所铸。造此十二金人是为了缴天下之器械。

秦始皇“千古一帝”之说

一.对于“焚书坑儒”的积极看法。秦始皇吞并六国后,需要全国一个声音以维护国家的统一。这与汉以后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是一个道理,都是大革“文化之命”。只不过一个是硬暴力、一个是软暴力罢了(笔者小时候政治书上看到资本主义社会使人吃人的剥削社会,而现在翻转为从洋媚外)。所谓的“焚书坑儒”,据考证,在史记上记载的只是“焚《诗》《书》,坑术士”,后在伪《古文尚书》(宋时开始有怀疑,至清时方确定为伪书)的序中被误传为“焚书坑儒”。

二.大兴土木建造阿房宫存夸大其词成分。阿房宫是秦始皇在渭南营造的宫殿,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动工不到两年,秦始皇死,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还未完成。而考古发现所谓"项羽公元前206年火烧阿房宫"是历史误传,2006年考古队经过漫长的考察,以每平米五个探洞这样密集的探查下,除了发现土夯之外,没有其他。而《阿房宫赋》是由唐代世人李牧借古讽今,针对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好游猎,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而作。

三.万里长城的军事意义。还未有商鞅变法秦就需要防御西面的游牧民族袭扰,一统天下后需要防御更大范围的游牧部族,直到明朝还在“外边”长城之外,还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可见万里长城的军事意义重大。

四.熔天下兵器造十二金人之说子乌虚有。要知道韩信陈胜吴广还未起义的秦朝后期时就开始常常身配长剑四处混食,一个毫无背景的破落户都可以堂而皇之佩剑四处游荡而未被逮捕,可见秦朝禁止百姓携带私藏器械未必可信。

网络配图

五.秦始皇善待功臣和六国贵族之旷古心胸。秦朝功臣王翦王贲父子,功高震主照样能得善终,李斯更是在秦后期大权在握。对待六国贵族,秦始皇只是把六国贵族和豪富12万户迁到咸阳附近和四川等地,以便控制。

结语真正让史学家给秦始皇戴上暴君的帽子,应该是在“焚书坑儒”和赦免六国贵族的取舍之上,因为统一六国后的秦始皇想让民族大融合所以“焚书坑儒”烧掉六国遗民的“旧观念”,而史学家们觉得六国的书儒远比贵族的命重要啊(这里要提一点,历史上对坑儒还是存在争议,坑的并非是儒者,而是一些江湖术士以及散播谣言的人),这里就相当于走民族大融合选择的两个大方向杀贵族或者焚书坑儒来使六国遗民思想归化。秦始皇能善待功臣和六个贵族,不仅是他心胸宽广,也是他处置这个问题超越古今帝王的一份气魄,留下功臣和六国贵族,不仅告诉大臣们连六国贵族我都不杀你们还有什么理由背叛我,而且六国贵族还可以制衡一下开国功臣——要知道六国都是被这些功臣们灭国的,反叛秦始皇还得考虑六国遗民的清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古代帝王为何喜欢龙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的封建帝王,为了“家天下”的私利,从来都是不讲廉耻、不择手段的。当他们发现百姓对龙极为崇拜,龙的地位神圣崇高时,便千方百计地跟龙“攀亲”,编造“龙瑞”,自诩“龙种”,极力把自己打扮成“真龙天子”,以此来愚弄百姓,骗取民意,巩固封建统治。那么到底为何古代帝王如此钟意龙呢?小编将和你们谈谈这历史性的

  • 风流皇帝乾隆后宫佳丽三千最爱的女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帝作为一代帝王,自然是后宫佳丽三千。在乾隆的众多老婆中,真正名声显赫且流传于后世的莫过于他的三任皇后。图片来源于网络孝贤纯皇后是乾隆的原配妻子,也是乾隆帝的第一任皇后。孝贤皇后富察氏是察哈尔总管李荣保的女儿,满洲镶黄旗人。孝贤纯皇后贤良淑德,对人慈爱宽容,是大清少有的贤后。孝贤纯皇后嫁给乾隆时1

  • 一大奇事:揭秘中国古代的四位口吃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口吃可算得上古代一大奇事,不过这在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也不乏出现,而且还不止一位,一共出现了四位口吃皇帝,一位是三国时期魏国的第二任皇帝曹睿,一位是北齐第二任皇帝高殷,一位是北齐后主高纬,另一位是明宪宗朱见深。口吃,会惹出很多不必要的笑料,令人自卑和困窘。在古代,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领一国之

  • 暴君刘昱成了“杀人狂魔” 不杀人就不舒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后废帝刘昱是史上有名的暴君之一,他从小就有“多动症”,不折腾就全身痒。他的爸爸想为他铺上一条康庄大道,把潜在威胁统统消灭干净,希望儿子一辈子过得顺风顺水。事实证明,家长如果考虑到了子女的所有后路,那也是在为他考虑后事。他经常到宫外瞎逛网络配图刘昱五六岁的时候,父亲安排老师教他读书,可是老师根本管不住

  • 揭秘:刘邦和朱元璋在历史上的五大相似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大汉王朝开国皇帝,史称汉高祖。生于公元前256年,卒于公元前195年,享年61岁。朱元璋,大明王朝开国皇帝,史称太祖高皇帝。生于公元1328年,卒于公元1398年,享年70岁。中国历史上的这两位皇帝,虽然相隔1500多年,但两人真的有太多相似之处。且看下面慢慢道来:网络配图相似之处一:两人都是

  • 宋仁宗向宠妃施苦肉计:大臣唾沫留脸上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宋仁宗是北宋帝国最高领导人,身边美女如云,可是有一美艳女子却能在众多美女中脱颖而出,专宠多年,此人就是贵妃张氏。宋仁宗对她恩宠有加,短短几年间,就把她从小小的才人提拔成仅次于皇后的贵妃,甚至动过废掉曹皇后改立张贵妃的念头。可惜,张贵妃30岁出头就一命呜呼。宋仁宗悲痛万分,不顾曹皇后的冷眼和朝廷众位大

  • 朱元璋为何会选择紫金山作为自己的寝陵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在一般人眼里,朱元璋选择钟山作为自己的寝陵是看中了这里的风水,后人看待这个问题时,多以迷信的观点来解释其玄奥。昨天,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贺云翱教授告诉记者,明孝陵的选址过程体现最多的,其实还是古代的环境科学和精妙的建筑规划理论。贺云翱教授说,在这处庞大的帝陵区域内,设计者将整座钟山以及部分水

  • 揭秘:三国中周瑜和江东美女的乱世情缘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北宋一代文豪苏轼笔下的脍炙人口一首词。其中“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段写的是当时三国赤壁大战之时风度翩翩的公瑾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故事。公瑾便是当时东吴的大督都周瑜,而周瑜的爱妻就是词中提到的“小乔初嫁了”的小乔。网络配图其实,小

  • 揭秘诸葛亮一生只爱一个丑老婆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帝王尚且后宫三千佳丽,更不要说手下的各大臣们,就算不是豪门贵臣,私下老百姓也有一到两个老婆,但是你们知道吗?智囊诸葛亮这一生只娶了一个老婆,并且一生都忠于这个老婆,那么诸葛亮老婆究竟长什么样子呢?难道美若天生实乃人世间极品吗才使得诸葛亮这样的豪杰一辈子也就娶了她一个人吗?网络配图历史上描写诸

  • 朱元璋费尽心机,反误接班人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诛杀功臣的"业绩" 亘古突出,杀胡党,诛蓝党,这个强人一手打造的《逆臣录》,几乎涵盖了“一公、二伯、十三侯”等所有高官。仅永昌候蓝玉一案,就屠戮了15000人之多!网络配图在诛杀功臣方面,朱元璋也有自己的一套发明派卧底刺探下情连属下吃什么饭也要私下安插卧底告密,然后第二天与臣下对质,以期考验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