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瞻基登基当上皇帝之后 朱瞻基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叔叔的

朱瞻基登基当上皇帝之后 朱瞻基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叔叔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697 更新时间:2024/2/4 4:50:21

还不知道:明朝朱瞻基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古代历史上,藩王造反,失败的很多,成功的则很少。而就燕王朱棣来说,显然属于后者。在明朝初期,燕王朱棣发起了靖难之役。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战争历时四年(1399—1402年)。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说于宫中自焚死,或说由地道逃去,隐藏于云、贵一带为僧。同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

朱棣在位时期,励精图治,促使明朝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朱棣在第五次北征蒙古回师途中,病逝于榆木川,享年六十四岁。庙号太宗,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葬于长陵。在朱棣去世后,明仁宗朱高炽即位。

但是,朱高炽的在位时间不到一年,到了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病重,不久去世,终年48岁。庙号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葬于十三陵之献陵,传位长子朱瞻基。由此,对于明宣宗朱瞻基来说,面临着类似于建文帝朱允炆的处境,自己的藩王叔叔战功赫赫,对自己的皇位产生了直接的威胁。那么,问题来了,历史上,明宣宗朱瞻基登基后,如何对待自己的两位叔叔?

一、汉王朱高煦

首先,对于明成祖朱棣来说,共有四个儿子。其中,长子为明仁宗朱高炽,四子朱高爔,幼殇,未封爵位。因此,对于明宣宗朱瞻基来说,即位后面对的两位叔叔,分别是汉王朱高煦和赵简王朱高燧。一方面,就汉王朱高煦来说。

根据《明史》等史料的记载,朱高煦自幼生性凶悍,洪武年间与秦、晋、燕、周四王世子一同被明太祖召往京城学习,但却不肯向学,而且言行轻佻,明太祖朱元璋对他非常厌恶。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朱高煦被封为高阳郡王。对此,在笔者看来,在《大明风华》这部古装电视剧中,俞灏明饰演的朱高煦,无疑是非常接近其历史上的形象。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命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朱高煦随军出征,经常作为前锋。自此开始,朱高煦在靖难之役屡立战功。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激励朱高煦,朱棣甚至对他说“世子朱高炽经常生病”。言外之意,则是朱高煦有被立为燕王世子的可能。

对此,在笔者看来,朱棣的初衷虽然没有问题,但是,他的一席话,无疑成为朱高煦日后谋反的催化剂。靖难之役后,朝廷正商议立储之事。淇国公丘福、驸马王宁都喜欢朱高煦,常在成祖面前称赞他的功劳,请求立朱高煦为太子。成祖难以决断,最终还是认为世子朱高炽仁贤,又是太祖所立,而朱高煦过失太多,没有同意。

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立朱高炽为皇太子,封朱高煦为汉王,藩国云南。朱高煦道:“我有何罪,要被赶到万里之外。”不肯前往藩国。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朱棣没有册立朱高煦为太子。但是,不得不说的是,朱棣对于这位能征善战的儿子,确实比较喜爱,所以多次纵容他,这导致朱高煦更加跋扈了。

永乐十五年(1417年)三月,明成祖将朱高煦徙封到乐安州(今山东惠民),并命他即日程。朱高煦到达封地后,心怀怨念,更加着急地策划谋反。朱高炽虽多次致书劝诫,朱高煦仍不肯悔改。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在北伐回军途中病逝,太子朱高炽继位,是为明仁宗。对此,在笔者看来,明成祖朱棣的去世,彻底解开了朱高煦头上的紧箍咒。面对自己的父亲朱棣,朱高煦即便有心谋反,却还是不敢行动。不过,面对明仁宗和明宣宗,朱高煦显然没有那么大的顾忌了。

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在之前半路埋伏朱瞻基的计划失败后,朱高煦正式起兵造反,联合山东都指挥靳荣,又在卫所散发刀箭、旗帜,掠夺周边郡县的所有马匹,设立前后左右中五军,任命王斌、朱恒等为太师、都督、尚书等官职。朱高煦还企图勾结英国公张辅为内应,但被张辅告发。结果,因为叛乱不得人心,朱高煦的造反自然以失败而告终。平定叛乱后,明宣宗将朱高煦父子废为庶人,关押在皇城西安门内。如果是历史上的其他皇帝,朱高煦不仅性命难保,家人也会遭到株连。不过,明宣宗朱瞻基还是没有狠心除掉自己的叔叔。

后来,明宣宗去探视朱高煦,却被朱高煦故意绊倒,这让明宣宗大怒,命人用三百斤重的铜缸将朱高煦扣住。朱高煦勇武有力,竟将大缸顶起。明宣宗又命人在铜缸周围点燃木炭,把朱高煦活活炙死在铜缸内。朱高煦的几个儿子也全都被杀了。对此,在笔者看来,叛乱失败后,如果朱高煦老老实实呆着的话,不说荣华富贵,至少也会性命无忧。但是,嚣张跋扈的性格,让他继续犯错,从而激怒了明宣宗朱瞻基,最终没能获得善终的结局。一定程度上,这显然不能怪罪朱瞻基,只能说是朱高煦咎由自取了。

二、赵王朱高燧

朱高燧于永乐二年四月初四(1404年5月12日)被封为赵王,并留在京城。最初,朱高燧恃宠,时常做出不法之事,又和汉王朱高煦合谋夺嫡,并诬陷太子朱高炽。于是太子宫僚多得罪,明成祖朱棣得知其不法之事,大怒,立刻诛杀他的长史顾晟,同时褫夺朱高燧的冠服,幸得太子朱高炽求情才得免。面对自己的两位弟弟,明仁宗朱高炽不仅没有进行打压,反而多次为他们求情,这无疑是他最后庙号为“仁宗”的重要原因。

宣德元年(1426年),汉王朱高煦谋反被擒,至单桥,尚书陈山迎接明宣宗朱瞻基。陈山建议捉拿朱高燧,因为他和朱高煦共谋逆很久,若不捉拿朱高燧,他日赵王也可能谋反,劳烦明宣宗。此时明宣宗犹豫未决,唯有杨士奇认为不可。因此,对于赵王朱高燧来说,虽然事实上参与了朱高煦的谋反,不过,因为缺乏直接的证据和行动,所以明宣宗朱瞻基决定放他一马。进一步来说,面对两位叔叔,朱瞻基采取了一打一拉,恩威并重的策略,这其实有助于震慑其他明朝藩王,避免更多叛乱的出现。

朱高燧在宣德六年(1431年)八月过世(终年五十),葬安阳县寿安山,今属安丰乡李家坡村。谥号简王,所以也被称之为赵简王。在他去世后,长子悼僖世子朱瞻坺早卒,一年后其子朱瞻塙就嗣位。因此,相对于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最终获得了善终的结局。对此,你怎么看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彭城战败后,吕雉被项羽俘虏后,过的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吕雉被项羽俘虏24个月,期间“受委屈”了吗?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高帝元年,汉王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打破了楚王项羽定下的约束,带领大军拿下了三秦。之后,刘邦派同乡王陵带着军队去沛县,把自己的家人接回关中。项羽知道这个消息后,派军队堵住了阳夏,王陵

  • 历史上的审食其,极受吕后宠爱,死于文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审食其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审食其,沛县人,也是刘邦的同乡,以舍人的身份照顾刘邦的妻儿。特别是刘邦败于项羽,丢弃妻儿父亲逃走,审食其却一直跟在吕雉身边,也因此极受吕雉的信任当然,也因为这些功劳,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被封为辟阳侯,算是风光无限。加

  • 朱厚照被后人冠为败家子 朱厚照真的有那么差劲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明朝皇帝朱厚照,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明武宗朱厚照是明朝历代皇帝当中最活跃的一位皇帝,也是最奇葩的一位皇帝。这位老哥基本上多混蛋的事情都干得出来,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也因此朱厚照被后人冠上“败家子”的名号,成为了典型的反面教材。清朝的时候,要是有皇子不听话,在上课的

  • 袁绍麾下将领麴义,实力如何?为何没什么名气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袁绍麾下将领麴义,实力如何?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三国演义》中,颜良和文丑虽然是袁绍口中能力出众的将领,但他们在实际战场上并没有太过出色的发挥,文丑在出场时和赵云战成平手,颜良被袁绍称为可轻松斩杀华雄的将领。然而无论是颜良还是文丑,都成了关羽的倒下鬼。而在历史上

  • 赵云作为一员猛将 公孙瓒为什么还放赵云走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赵云和公孙瓒,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赵云投奔公孙瓒以后,公孙瓒压根就没把这两人放在眼里,一开始公孙瓒只是安排赵云和柳慎去后卫营当了一个打杂的小兵,后来即使赵子龙两次力挽狂澜救了公孙瓒,逼的袁绍大将节节败退,可公孙瓒还是不重任赵云,甚至都不怎么待见他。为何呢?后来刘备来找

  • 诸葛亮死后杨仪和马岱为何联手除掉魏延 他们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杨仪和马岱,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兴十二年(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中原,魏延被任命为前锋。因为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北伐陷入到僵持之中。同年秋天,诸葛亮病情加重,秘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商讨之后的退军节度,令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听从调度,就随

  • 汉中之战刘备战胜曹操 这能说明刘备用兵比曹操还要强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备汉中之战,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三国之中,刘备的军事能力往往被低估,原因就是刘备早年在北方的战争,几乎无一例外地以失败告终,比如刘备失徐州,占据徐州一州之地,居然被吕布轻易夺走,陶谦当了六年的徐州刺史,虽然屡次被曹操打得大败,但好歹还是保住了徐州,但刘备一接手徐州就丢了

  • 汉景帝因为一双筷子就杀了功臣周亚夫,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景帝处死周亚夫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前143年,汉景帝在宫中召见周亚夫,随后赏了对方一大块肉却没配筷子。周亚夫回头招呼宫内官员给自己拿餐具,却因此给自己招来了杀生之祸。怎么解释这一事件的背后逻辑?筷子事件是汉景帝刻意安排的一次测试,目的是为了最后一次确认周亚夫

  • 济南之战中铁铉是如何击退朱棣大军的?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对济南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建文二年(1400年),“靖难之役”进入第二年,无论是面对各地守军,还是面对耿炳文和李景隆率领的朝廷大军,在实力与运气并存的情况下,以一隅敌天下的朱棣百战百胜,然而当李景隆败退济南,朱棣率军围攻济南长达三个月,结果非但没能破城,反

  • 汉武帝身为堂堂一国之君 汉武帝为什么会听命于窦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武帝和窦太后,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西汉第一位太后是吕后,第二位太后是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第三位太后就是窦太后,她是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汉武帝的奶奶,窦太后一生经历了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四个朝代,是标准的四朝元老。汉朝建立之后,就开始有了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