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惊险万分十万火急:唐太宗险遭突厥暗杀

惊险万分十万火急:唐太宗险遭突厥暗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885 更新时间:2024/1/16 12:34:56

众所周知,由于东罗马帝国(395—1453)的衰落,当时西方变得支离破碎。而唐帝国尤其是贞观时期的大唐,雄踞东方,傲视万邦。首都长安是世界性的大都会,各国使节民商云集,空前强盛繁华。

据唐“鸿胪寺”粗略统计,贞观年间,来自国外的“侨民”,尤其是中亚细亚和西洋的人士,在长安的定居者就不下五万人,其中突厥和波斯商人就有两万多人,他们的军事谍报人员为了各自的利益,对大唐展开了空前的情报战。

网络配图

李世民继位前后,大唐先后进行了六次大规模的战争。这六个战争李世民就指挥了四个,全部取得了胜利,其中在对突厥的反击作战中显示了杰出的政治军事才华,立下了赫赫战功。东突厥吉利可汗把太宗李世民视为劲敌,必欲除之而后快,为此制定了“真神计划”,指示突厥情报人员侦查李世民行踪,伺机刺杀,以便造成大唐动乱。

贞观初年,突厥情报机关长安站负责人维尼撒,以黄金客商身份常驻长安,以重金先后收买了守卫长安城门的禁卫军副都统、契丹人库塞;以及皇宫内侍、长乐公主的贴身小奴婢、具有鲜卑血统的胡兰花等人,从他们那里得知唐太宗李世民的外出规律,即每隔半年或一年,李世民必要到西部边境视察驻军,考察民情,就决定找机会动手。

与此同时,唐国谍报人员、长期潜伏在东突厥吉利可汗身边的近臣金水宽,也知晓了刺杀李世民的“真神计划”,就通过商队线人秘密来到长安,告知大唐“鸿胪寺”并奏报李世民,李世民责成杜如晦(尚书左仆射)全权负责。

法律专家出身的杜如晦成立了专案组,由刑部、大理寺和鸿胪寺的顶尖刑侦和和情报专家构成,针对突厥的“真神计划”展开了大规模的破解和反制活动,很快库塞、胡兰花等人相继被秘密逮捕,并成为大唐在突厥情报组织的卧底。专案组已经掌握了突厥在长安的谍报活动,一张天网已悄悄张开。

网络配图

投靠突厥的吐谷浑可汗伏允被大唐消灭,伏允之子慕容顺自立为可汗,投降大唐,唐太宗亲自率领心腹近臣和少量禁卫军赶赴边陲,册封慕容顺为吐谷浑可汗。

突厥情报头子维尼撒得知消息,觉得时机已到,决定集结一支精锐的百人突击队,由精良的弓弩手和武艺高强的杀手组成(这些人都是长期潜伏在唐国各地的商人和旅行家),准备埋伏在李世民返回长安的途中,届时和禁卫军副都统、契丹人库塞里应外合,一举将其刺杀。

维尼撒决定,把行动地点选定在返回长安的必经之路——距离长安不远的扶风县和武功县之间。但是暗杀小组其他成员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这里地势平坦,驻军密集,村镇众多,是唐国统治心脏地区,难以下手,不如选在天水和宝鸡之间,这里山高林密,道路崎岖,便于设伏刺杀。但维尼撒坚持认为,越是便于刺杀的地段,唐国反间谍部门和军队越会加大防范力度,不一定就会刺杀成功;而越接近首都长安,驻军、集市和村镇越多,唐军的戒备就会越松懈,刺杀成功的概率就会越高。

突厥间谍要在李世民返回长安途中准备刺杀的情报,此时杜如晦已经确知,这次暗杀的规模不小,他密报唐太宗李世民,并决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假令禁卫军继续按照预定计划大张旗鼓地返回,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密令沿途各地驻军进入一级戒备,一旦敌人发动袭击,就地歼灭;在暗地里近臣和禁卫军头目宣布,准备让皇帝李世民等近臣混进波斯客商的驼队(其实这是一个烟幕弹),神不知鬼不觉的悄悄进入长安。

本来这是一个万无一失的方案,孰料天有不测风云,禁卫军副都统库塞突然又心生叛变,暗中命令心腹骑快马到天水县突厥秘密情报交通站,告知李世民要假扮波斯客商混进驼队的信息。

当时,进入长安的外国客商驼队要先到武功县一带休整,由唐朝官府甄别和审查。然后按照贞观5年长安府的规定,每天只允许两支外国商队进入长安城市场。635年5月7日,李世民的仪仗队将进入长安,李世民队伍的前后有两支驼队,前一支是突厥商人的驼队,后一支是波斯商人的驼队。

网络配图

维尼撒率领暗杀突击队埋伏在扶风县集贸市场,闻报大为震惊,急忙稳住心神,调整部署,他决定李世民的仪仗队和波斯商队一个都不放过,都要袭击,即使同归于尽,也要力争杀死李世民。他放过了前一支突厥商人的驼队,然后过了两个小时,突厥暗杀突击队一跃而起,向后面的李世民仪仗队和一支疲惫不堪的波斯商队伸出了杀戮的魔掌。

据史料载,“集市上熙熙攘攘的汉夷番客,叫买叫卖,好不繁华,一队大唐骑士持旗挂幡,簇拥一顶乌龙大轿,缓缓而过。一声啸叫,忽两边街楼箭如雨下,乌龙大轿顿成刺猬,骑士纷纷中箭落马。有百余胡人从四面跃起,黑巾蒙面,手持弯刀,围住大轿和后面一个西洋(波斯)驼队大肆砍杀,出手犹如电闪雷鸣,刹那间血肉横飞,嚎叫不止,驼队尸积如山,无一人生还,集市大乱,人群狼奔……”

维尼撒冲到了街市上,看到了乌龙大轿内穿着皇帝衣冠的中年男子浑身是血,被乱刀砍倒,波斯商队也全部被杀,就料定李世民已死,就下令撤退。突厥暗杀队混入人群四散撤退,大部分人不太熟悉地理环境,逃进扶风山中,被唐国大军层层包围,全部消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妲己为何能受商纣王独宠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相传妲己以美色迷惑纣王,而纣王则沉醉于声色犬马,不理朝政,致使被周打败。后人常以“红颜祸水”来比拟以色乱政的后宫姬妾,而“剖腹观胎”则成了历代朝廷闻者足戒的警示。殷商是中国历史上极为强盛的时期,其疆域广袤,经济发达,国力强大,但到了纣王时期,却被周所灭。溯其原由,纣王与妲己的情感故事成了殷商巨厦坍塌

  • 揭秘:秦皇汉武毕生的四大共同嗜好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秦皇汉武无疑是中国历史上两位可比肩的风云人物。一个扫灭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的中央集权国;一个内修文治,外用武功,统治整个西汉王朝约四分之一的时间。有意思的是,这秦皇汉武毕生还有着共同的四大“嗜好”或曰激情:寻仙秦皇汉武频繁出巡的意图,除部分政治因素外,主要是为寻仙求长生不老,梦想着永居

  • 古代帝王多爱好写诗乾隆作诗四万首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上古的一些帝王,从传说中的黄帝、尧、舜到周文王、周武王,除掉帝王的甲胄,都有一套诗人的衣裳。像舜帝就曾和群臣集体创作了《卿云歌》,这首诗十分有名,北洋军阀时期曾以此诗谱曲作为民国的国歌。歌中有“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之句,复旦大学从中取了两字作为校名,足见其影响力之深远。网络配图上古帝王是否做过诗,毕

  • 揭秘中国史上唯一的驸马状元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状元是中国的特产,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为炫耀的一个。自隋文帝创立科举制度,并在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孙伏伽成为壬午科状元开始,至清末光绪三十年(1904年)刘春霖成为甲辰科状元为止(次年慈禧太后即下诏停止科举),据不完全统计,1300年来史上共有59

  • 唐明皇李隆基晚年生活为什么过得很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李隆基是唐朝的皇帝,他开创了开元盛世,使唐朝空前繁荣;也是他宠信奸佞,使唐朝出现了中衰的迹象。那么,这样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帝王,他的晚年又是怎么样的呢?图片来源于网络李隆基的晚年是十分凄惨的,他在一片灰暗和绝望之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李隆基在铲除太平公主,掌握实权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选贤任能,

  • 清宫档案:光绪死前每天被迫向慈禧下跪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清宫档案中有一种专门记载皇帝起居生活、言行举止的簿册,叫《起居注》。光绪皇帝最后一年,即光绪三十四年(1908)的《起居注》,向我们透露了这样三点信息:一,住在中南海瀛台涵元殿的光绪,每天早晨的第一件事,便是到仪銮殿(今怀仁堂),向慈禧太后下跪请安,没有一天间断。直到十月十九日这天,还有光绪向慈禧请

  • 明代朱元璋养老政策:官员任职就近奉养父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养老问题受到大家越来越多的关注。近日,“以房养老”将试点的消息,再一次引发热议。中华民族素有尊老孝亲的文化传统,历代政府在养老政策方面均有所建树。《明史·食货志》中说:“民始生,籍其名曰不成丁,年十六曰成丁,成丁而役,六十而免。”明代,对于60岁以上年龄较高的老人,制

  • 揭秘:千古名将霍去病23岁英年早逝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汉代最著名的大将军霍去病,一生短暂,遭遇传奇,他的生平被后人一直称颂。也有很多人为其短暂的生命大感遗憾!对于霍去病之死,至今无人能道个明细,因为史料少有记载,这也是千百年来难以释疑的问题。霍去病被称为战神,查看相关资料,你会被他的事迹震撼,甚至不得不感叹:此人莫非是来自星星的你!他十七岁领兵打仗,首

  • 古代帝王的求贤之道:不论出生唯才是用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11 世纪,商汤在伊尹的帮助下,一举消灭了夏桀,建立了商朝。伊尹之后,商朝又出现了一位贤相,叫傅说。他是商朝第23个王武丁时期的奴隶。武丁继承王位后,立志做一个像商汤那样有作为的君主。他时常对臣下讲:“商汤能够灭夏兴商,是因为有伊尹的佐助;今日要复兴商朝,也必须找一个像伊尹那样的好帮手。”图片

  • 汉宣帝刘询:出生之际就遭受牢狱之灾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许许多多的皇帝,不管是昏君还是明君,他们大部分都是很顺利的通过继承皇位来坐享天子的位置,虽然有的皇帝是靠自己的努力打拼,但是他们的一生或许都像是被注定一样,顺风顺水,而这位皇帝,他却和别的不一样,因为这位皇帝他经历过牢狱之灾,他就是著名的西汉皇帝,也就是汉宣帝——刘询。网络配图这位皇帝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