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代朱元璋养老政策:官员任职就近奉养父母

明代朱元璋养老政策:官员任职就近奉养父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835 更新时间:2024/1/22 4:59:50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养老问题受到大家越来越多的关注。近日,“以房养老”将试点的消息,再一次引发热议。中华民族素有尊老孝亲的化传统,历代政府在养老政策方面均有所建树。

《明史·食货志》中说:“民始生,籍其名曰不成丁,年十六曰成丁,成丁而役,六十而免。”明代,对于60岁以上年龄较高的老人,制定了较为完备的养老政策。这与社会发展程度有关,也与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亲身经历了民间疾苦有关。他充分认识到,妥善处理养老问题,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形成淳厚社会风俗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朱元璋亲自制定了一系列颇具代表性的养老政策,推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宗族、民间社会包括政府官员个人发挥各自作用。重温这段历史,对于现实颇有借鉴意义。

官员可以就近任职以便奉养父母

网络配图

政府官员的言行具有社会风标的意义。官员如对待自己的父母,以及政府如何为那些孝敬父母的官员创造条件,直接影响到社会上养老的风气。在朱元璋的重视和推动下,朝廷设计了一系列政策,督促和激励官员奉养老人。比如,为了便于官员就近奉养父母,朝廷允许官员调到离双亲较近的地方任职。

洪武四年,河南府知府麟因老母亲居住在蕲州府之广济,提出辞官回家照顾母亲的请求。朱元璋没有免他的官,而是将其改任为蕲州府知府,使他可以孝养母亲。这一年,河南右卫百户临濠人张纶打报告说,父母都已年逾八十,因自己工作地点离家太远,无法侍奉双亲。朱元璋下令调他为濠梁卫副千户,就近奉养父母。这些事例足见朱元璋对官员的社会示范作用的重视。

还有的官员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把父母接到身边侍奉,也无法调到离家近的地方,朝廷允许他们把自己的工资分作两份,一份由自己领取,另一份则由父母住地附近官府发给父母,供父母养老之用。

孤老在养济院颐养天年

明代法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依靠,不能自存,所在官私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明代初期,就诏令各府县设立养济院,收养“孤老”。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仅京城一地历年共赡养鳏寡孤独的老人就有7000多人。嘉靖六年(1527),朝廷又令北京五城均设养济院,尽数收养贫穷老人。

基层政府在收养孤老方面的工作,受到朝廷严格督查,地方官的任期考核中,恤孤是一项重要内容。在这方面考评好的官员,记入档案,作为升迁的重要依据。如果官吏没能全额汇报属地的孤老情况,那么从甲长往上的各级负责官吏,均会受到惩处。

网络配图

养济院收养老人的标准有三条,一是年龄在60岁以上,二是没有配偶、子女以及兄弟,三是没有不良记录,那些品德败坏,曾经作奸犯科或者有伤风败俗行为的,则不在其列。

老人在养济院的生活怎么样呢?据史料记载,养济院里一般都设置了火炕、大通铺、男女分居。院中种有槐树和柳树,老人可以乘凉和晾晒衣物,还备有磨、碾、水井等劳动工具,以备日使用。地方政府每年定期对院中房屋和设施进行检修。进入养济院的老人每月可以领取米、布和柴薪银,如果老人生病的话,由官府调拨医生调理。老人去世,由政府负责买棺安葬,夫妇可合葬一穴,体现出较好的人文关怀。

朝廷也鼓励身体较好的老人在养济院中开展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比如烧饭、看孩子、看门以及纺纱、捻线等手工活。有关部门负责借给老人工本,工作出色的老人还能获得奖赏。

除了国家设立机构奉养孤老外,朝廷还责成亲属、邻里赡养这些无依无靠的老人。那些愿意侍奉孤老的家庭,国家给予免税等奖励,拒绝收养的则会受到相应处罚。

给八旬贫困老人每月发五斗米

在明代之前,每逢节日或庆典,国家也会给老年人“发福利”。到了明代,则做出了日常性的规定。

洪武十九年,太祖朱元璋下诏:“若贫无产业年八十以上者,月给米五斗、肉五斤、酒三斗,九十以上者,岁加赐帛一匹、絮一斤。”“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岁给米六石。”也就是说,80岁以上的贫穷老人,每个月都能拿到五斗米、五斤肉,还有酒,90岁以上的老人待遇更加优厚些。

朱元璋是从最底层发家的,对基层官吏的执行力有清晰的认识。因此,次年,他怕有关部门执行不力,就又叮嘱礼部尚书,要以皇帝的名义再次重申一下这项政策。

为了让居家养老者有人服侍,洪武六年,明太祖朱元璋规定:“民年七十以上者,许令一子侍养,免其差役。”也就是说,为了更好地让70岁以上的老人安度晚年,国家允许老人的一个儿子免于服役。

网络配图

对于那些孝敬老人的人,朝廷不但给予精神表扬,还给予物质奖励,赏赐衣物,发放奖金。而且,这些孝子孝女年老时可以享受特殊待遇,当他们年届60岁就可以享受普通老人80岁时才能享受的福利待遇。如果孝亲模范不幸成为孤老,那么他们在家就可以享受到在养济院的同等待遇,当地养济院会每月按标准把钱粮送到他们家中;去世后,政府还会发放三两银子作为丧葬费。

在朝廷的要求和带动下,各地形成了尊老养老的风气,赡养老人的要求也渗透到各地家法族规之中。被朱元璋称为“江南第一家”的浦江郑氏的《郑氏规范》是中国传统家法族规的代表作,其中规定,每逢朔望,家长率领众人参谒祠堂后要派人击鼓,同时族中子弟大声说:“听!听!听!凡为子者,必孝其亲。”以示对全族的训诫。族规规定:“男女年六十者,礼宜益膳。旧管尽心奉养,务在合宜。违者罚之。”“诸妇主馈,十日一轮,年至六十者免之。”所谓“旧管”是家族中负责婚丧嫁娶以及饮食的人员。也就是说,60岁以上的族人,应得到尽心侍养,餐饮方面应更加精良,还应免除老年妇女的厨房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千古名将霍去病23岁英年早逝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汉代最著名的大将军霍去病,一生短暂,遭遇传奇,他的生平被后人一直称颂。也有很多人为其短暂的生命大感遗憾!对于霍去病之死,至今无人能道个明细,因为史料少有记载,这也是千百年来难以释疑的问题。霍去病被称为战神,查看相关资料,你会被他的事迹震撼,甚至不得不感叹:此人莫非是来自星星的你!他十七岁领兵打仗,首

  • 古代帝王的求贤之道:不论出生唯才是用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11 世纪,商汤在伊尹的帮助下,一举消灭了夏桀,建立了商朝。伊尹之后,商朝又出现了一位贤相,叫傅说。他是商朝第23个王武丁时期的奴隶。武丁继承王位后,立志做一个像商汤那样有作为的君主。他时常对臣下讲:“商汤能够灭夏兴商,是因为有伊尹的佐助;今日要复兴商朝,也必须找一个像伊尹那样的好帮手。”图片

  • 汉宣帝刘询:出生之际就遭受牢狱之灾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许许多多的皇帝,不管是昏君还是明君,他们大部分都是很顺利的通过继承皇位来坐享天子的位置,虽然有的皇帝是靠自己的努力打拼,但是他们的一生或许都像是被注定一样,顺风顺水,而这位皇帝,他却和别的不一样,因为这位皇帝他经历过牢狱之灾,他就是著名的西汉皇帝,也就是汉宣帝——刘询。网络配图这位皇帝从一

  • 元太宗时期的汉人是什么地位?与猪狗牛马没有任何区别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元太宗时期的汉人是什么地位,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生命可贵,无法用价格衡量。然而,这句话放到古代未必适用,起码在元太宗窝阔台嘴里,人命成了可以用“条”和银两进行换算的有价之物。《元史》中记载了一则耶律楚材劝说皇帝戒杀的典故,在这则典故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黎民苍生的性命在皇帝眼

  • 朱瞻基登基当上皇帝之后 朱瞻基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叔叔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明朝朱瞻基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古代历史上,藩王造反,失败的很多,成功的则很少。而就燕王朱棣来说,显然属于后者。在明朝初期,燕王朱棣发起了靖难之役。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战争

  • 彭城战败后,吕雉被项羽俘虏后,过的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吕雉被项羽俘虏24个月,期间“受委屈”了吗?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高帝元年,汉王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打破了楚王项羽定下的约束,带领大军拿下了三秦。之后,刘邦派同乡王陵带着军队去沛县,把自己的家人接回关中。项羽知道这个消息后,派军队堵住了阳夏,王陵

  • 历史上的审食其,极受吕后宠爱,死于文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审食其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审食其,沛县人,也是刘邦的同乡,以舍人的身份照顾刘邦的妻儿。特别是刘邦败于项羽,丢弃妻儿父亲逃走,审食其却一直跟在吕雉身边,也因此极受吕雉的信任当然,也因为这些功劳,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被封为辟阳侯,算是风光无限。加

  • 朱厚照被后人冠为败家子 朱厚照真的有那么差劲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明朝皇帝朱厚照,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明武宗朱厚照是明朝历代皇帝当中最活跃的一位皇帝,也是最奇葩的一位皇帝。这位老哥基本上多混蛋的事情都干得出来,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也因此朱厚照被后人冠上“败家子”的名号,成为了典型的反面教材。清朝的时候,要是有皇子不听话,在上课的

  • 袁绍麾下将领麴义,实力如何?为何没什么名气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袁绍麾下将领麴义,实力如何?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三国演义》中,颜良和文丑虽然是袁绍口中能力出众的将领,但他们在实际战场上并没有太过出色的发挥,文丑在出场时和赵云战成平手,颜良被袁绍称为可轻松斩杀华雄的将领。然而无论是颜良还是文丑,都成了关羽的倒下鬼。而在历史上

  • 赵云作为一员猛将 公孙瓒为什么还放赵云走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赵云和公孙瓒,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赵云投奔公孙瓒以后,公孙瓒压根就没把这两人放在眼里,一开始公孙瓒只是安排赵云和柳慎去后卫营当了一个打杂的小兵,后来即使赵子龙两次力挽狂澜救了公孙瓒,逼的袁绍大将节节败退,可公孙瓒还是不重任赵云,甚至都不怎么待见他。为何呢?后来刘备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