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晋文公上位之后有什么作为?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晋文公上位之后有什么作为?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542 更新时间:2023/12/29 22:59:08

还不知道晋文公上位之后有什么作为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历史上,“春秋五霸”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但是,不管哪一种说法,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都位列其中。其中,就晋文公来说。晋文公初为公子,谦虚而好学,善于结交有才能的人。骊姬之乱时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公元前636年春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晋杀晋怀公而立。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楚军,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晋文公登上晋国君主的宝座后,仅仅用了四年时间,就称霸中原了。诚然,我们不能忽视晋文公的能力。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在晋文公之前,晋献公这位君主,已经为晋国霸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虽然晋献公杀戮晋国宗室,宠幸骊姬的行为,确实对晋国造成了负面影响。不过,从整体上来看,晋献公对于晋国,可以说是功大于过的。晋献公在位时,消灭10多个国家,这无疑为晋文公称霸铺平了道路。

首先,晋献公(? - 前651年),姬姓晋氏,名诡诸,晋国曲沃(今山西省闻喜县)人,晋武公之子,春秋时期的晋国第19任君主,在位26年。公元前677年(晋武公三十九年),晋武公去世,诡诸继位,是为晋献公。在晋献公之前,晋武公刚刚完成了曲沃代翼,这是晋国小宗取代大宗的历史事件。对此,在笔者看来,这也成为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开始,意味着周朝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崩溃。

公元前672年(晋献公五年),晋献公攻打骊戎,得到了骊姬和她妹妹,晋献公对她们姐妹二人十分宠爱。公元前669年(晋献公八年),晋国大夫士蔿对晋献公说:“原晋国的公子们人数很多,不诛杀他们,将会发生祸乱。”于是晋献公派人把原晋国诸公子们全部诛杀,而建都城,命名为“绛”,开始以“绛”为都城。

对此,在笔者看来,晋献公对于晋国宗室杀戮,导致晋国出现了“晋无公族”的局面。在此基础上,晋国的卿大夫家族日益壮大,乃至于三家分晋。当然,从短期来看,晋献公此举,还是稳固了晋国内部,并调动了晋国卿大夫家族的积极性,从而让晋国形成了人才百花齐放的局面。换而言之,晋文公称霸时任用的人才,很多都是晋献公时期就培养的。

公元前666年(晋献公十一年,《史记》则作十二年或十三年),骊姬受到宠爱,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于是她就派人劝说晋献公疏远太子申、公子重耳、夷吾等人。晋献公表示,于是让太子申住在曲沃,重耳住在蒲地,夷吾住在屈地。别的公子也都住在边境上,只有骊姬和她妹妹的儿子在绛城。不得不说的是,晋献公此举,自然为晋国日后的内乱埋下了伏笔。

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十六年),晋献公扩大了晋国的兵力,相继灭了霍国、魏国和耿国。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面的魏国,和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不是同一个诸侯国。公元前656年(晋献公二十一年),在骊姬的陷害下,太子申最终自尽。太子申生死后,重耳、夷吾到朝中去,有人对骊姬说:“这两位公子都怨恨你进谗言害死太子。”骊姬害怕,又向晋献公诽谤两位公子。

两位公子听到这消息后,自然都感到害怕。于是,重耳逃到蒲邑,夷吾逃到屈邑,依据屈邑,亲自守备。公元前655年(晋献公二十二年),晋献公恼怒两个儿子不辞而别,认为他们有谋反的意思,就派兵讨伐蒲邑。在此背景下,公子重耳只能逃出晋国。

在重耳逃到翟国后,晋献公又派人到屈邑讨伐夷吾,屈城防守严密,没能攻下。公元前654年(晋献公二十三年),晋献公调遣贾华等人讨伐屈邑,屈邑百姓逃散。公子夷吾准备逃往翟国。冀芮说:“不行,重耳已在那里了,您再逃去,晋国必定转移大军来征讨翟国,翟人怕了晋国,您们就有祸了,不如逃往梁国,梁国靠近秦国,秦国强大,等晋君去世后,您就可求秦国送您回国了。”于是,公子夷吾逃往梁国。

因此,在骊姬之乱中,晋国太子申自尽,另外两位公子也被迫离开晋国。一定程度上,这场内乱让晋国错失了率先称霸中原的机会。在晋国内乱的时候,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平定宋国内乱,北击山戎,南伐楚国,灭掉谭、遂、鄣等小国,成为第一个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

公元前652年(晋献公二十五年),晋军攻打翟国,翟国因重耳的缘故,也选择进攻晋国,晋国撤军退去。当时的晋国很强大,西面拥有河西地区,跟秦国接壤;北面临近翟国;东面到达河内地区。同年,骊姬的妹妹为晋献公生下儿子悼子(《左传》作卓子)。公元前651年(晋献公二十六年)夏天,齐桓公在葵丘与各国诸侯举行盛大盟会。晋献公因生病,去迟了,还没到葵丘,就遇见了周朝的宰孔。

最后,公元前652年(晋献公二十五年),晋献公病情加重,于是他将儿子奚齐托付给荀息。荀息担任国相,执掌晋国大权。同年九月,晋献公去世。晋献公死后,诸公子争位,晋国大乱。奚齐被里克所杀,荀息复立骊姬妹妹之子卓子。里克又杀卓子,迎立公子夷吾,是为晋惠公,晋惠公继位后逼杀里克。晋惠公十四年(前637年)九月,晋惠公薨逝,太子圉继位,是为晋怀公。到了公元前636年,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公子重耳取代了晋怀公,登上了晋国君主的宝座,这才结束了晋国的内乱。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晋献公宠幸骊姬,引发了内乱。不过,晋献公对于晋国还是功大于过的。晋献公在位时期,晋国不断兼并邻国,开拓疆域,除消灭虢国和国外,晋献公又先后消灭了北边的霍国(今霍州市西南)、杨国(今洪洞县南),南边的芮国(今芮城县西部和陕西大荔、朝邑一带)、魏国(今芮城县中部和东部)、郇国(即荀,今临猗县南)、耿国(今河津市东南)、冀国(今河津市东北)、骊戎(今陕西华县)、赤狄(即东山皋落,今垣曲县境)等10多个国家和部落,这意味着黄河中游皆为晋国所有。

而这,促使晋国与齐国、楚国、秦国成为春秋四大强国。正是因为晋献公打下的基础,所以晋文公重耳即位后,才能够迅速击败强大的楚国,开了晋国的百年霸业。对此,你怎么看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阿姬曼芭奴,被宠冠六宫连生13子,泰姬陵背后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泰姬陵背后的真相,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从古至今,浪漫的爱情故事层出不穷。杨贵妃与唐玄宗,项羽与虞姬,海兰珠与皇太极,他们都被后世所记住。美丽的爱情背后,往往有着不凡的经历。提到泰姬陵,人们便会想到那一个旅游景

  • 高渐离的眼睛是如何失明的?他为何要刺杀秦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高渐离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你以为高渐离是一名法师?不,他其实是一名刺客,而且他还是大名鼎鼎的荆轲的好朋友,其刺杀秦始皇的壮举,一点也不亚于荆轲。高渐离是战国末期燕国人,是一个乐师,尤其擅长击筑。荆轲漫游到了燕国,结识了高渐离,两人相逢恨晚,经常把酒言欢。

  • 杨贵妃原本是李瑁的妻子 李隆基抢杨玉环的时候李瑁有反抗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瑁和杨玉环,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众所周知,杨玉环原本是李瑁的妻子,可是却被父亲李隆基给抢走。从史书记载来看,似乎妻子杨玉环被抢走后,作为其丈夫的李瑁,并没有进行过反击。大家一致认为是,李瑁畏惧李隆基,所以不敢进行反击。那么李瑁到底有没有反击过呢?如果有的话,

  • 杨贵妃先后有两个丈夫 杨贵妃为什么连一个孩子都没有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杨贵妃无子,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经写过一首诗,名字叫做《长恨歌》,诗中有那么句“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闺阁人未识。”描绘的便是杨家闺女倾国倾城,偶然得到君主的临幸,君主因她冷淡后宮,懈怠朝廷。当然这一杨家闺女便是赫赫有名的杨玉环,杨贵妃。今天要跟大家说起的

  • 朱元璋为何要对韩林儿下手?为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朱元璋的文章。众所周知,小明王韩林儿是红巾军名义上的领袖,韩林儿本来就是元末各路枭雄称霸路上的打的一个傀儡招牌,按照历史经验来看,他怎么做都不会有好结果。韩林儿如果不是做枭雄的料就该早早退出,在一群虎狼群中夺食,结局肯定是悲惨的。曹魏要汉献帝禅让,是因为汉朝有几百

  • 朱棣为什么想要除掉朱高炽的太子之位 朱高炽的“仁”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高炽和朱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明朝素以刚烈著称,明朝的皇帝,不管能力如何,但对外却都是极为的强硬,明成祖朱棣直接把首都搬到北京,为的就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而且明英宗在木土堡事变中被擒时,不仅明英宗没有投降,而且朝中大臣也压根没想过救明英宗,而是直接重新换

  • 立下大功的许攸被许诸所杀,曹操怎么不追究?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原很简单,曹操心里早就讨厌许攸,许褚只是干了曹操想干而不能自己干的事,二者许褚也代表着一方势力。献计大功带来的狂妄许攸原本是曹操最大对手袁绍手下的谋士,因为在官渡之战的关键时刻投奔曹操并献出乌巢劫粮的计谋使得当时身在弱势自己都不知胜败的曹操一举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许攸得到了曹操的最大的礼遇。但许攸此

  • 徐达常遇春同为明朝开国功臣为何命运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徐达、常遇春二人跟随朱元璋数十载,分别列于明朝开国功臣的一、二名。历史上对于这二人的英雄事迹流传甚多,据了解,徐达用兵如神,多有谋略,常遇春骁勇善战,仿佛生于沙场。两人都被封王,但结局却大有不同。图片来源于网络常遇春性情孤傲,且嗜好杀戮,在沙场上战无不胜,却常常杀降,即杀掉投降过来的士兵。后世对他的

  • 努尔哈赤立储之谜:皇太极和多尔衮谁是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努尔哈赤立储之谜?公元1626年,皇太极登上后金汗位,改年号为天聪,史称“天聪汗”,1636年,皇太极于盛京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皇太极成为清朝的第一位皇帝,那么当初努尔哈赤真的立皇太极为太子吗?真正的太子是皇太极还是多尔衮呢?今天,小编为您揭秘努尔哈赤立储之谜。网络配图努尔哈赤的立

  • 清官道同之死是明朝开国最著名的一个冤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道同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也是朱元璋执政之初对他忠心耿耿的人,不过道同后来因为在出任番禺县令期间得罪了权贵,权贵一怒之下把道同告到了朝廷,恰巧道同得罪的是当时朱元璋的亲信永嘉侯朱亮祖,朱亮祖在朱元璋面前说了道同的坏话,并且诬陷这位大清官,朱元璋一怒之下赐死了道同。图片来源于网络明朝道同出生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