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禅投降前为何会感叹,魏延不死蜀汉不灭/

刘禅投降前为何会感叹,魏延不死蜀汉不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910 更新时间:2023/12/8 8:11:56

大家好,说起刘禅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魏延,字文长,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深受刘备器重。他为蜀汉的建立、发展、壮大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大功臣,在诸葛亮去世后,被诬陷为“乱臣贼子”,被灭三族。魏延死后,蜀汉仅剩姜维一员大将,独木难支,于公元263年被邓艾钟会所灭。

有人说,如果魏延不死,蜀汉可能顶住邓艾和钟会的联手夹击,就不会被灭。这是真的吗?个人认为即使魏延活着,蜀汉也会灭亡,刘禅在归降曹魏时,也没有发出过“魏延不死蜀汉不灭”这一类的感慨,分析如下。

首先,魏延富于冒险精神,可能比姜维还频繁发动战争。

公元211年,牙门将魏延跟随刘备入川,东征西讨,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刘备称汉中王后,魏延因功受封为汉中太守,成为独当一面的封疆大吏。他是一个能征善守的全能型大将,如他采用“重门之策”,将汉中守卫得固若金汤,向主公刘备保证汉中万无一失。在诸葛亮多次伐魏期间,魏延作为数一数二的大将,常常冲锋陷阵,如公元230年阳溪之战,他大破曹魏费瑶和郭淮,取得了大胜。

又如,诸葛亮第一次伐魏时,魏延曾提出“子午谷奇谋”,他亲自率领精兵五千,由子午谷直取长安,占领长安,和诸葛亮大军会师于潼关。可是,魏延的冒险战略遭到了一向谨慎的诸葛亮的严词拒绝。诸葛亮奉行他步步为营,稳扎稳打,逐步蚕食曹魏的战略。《魏略》中记载如下:

亮以为此县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

好多人抱怨姜维在诸葛亮死后,多次伐魏,演义中是九伐中原,而正史上,他伐魏高达十三次。然而,比姜维还更加富于冒险精神的魏延,和姜维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或许会超过姜维的伐魏次数,二十次也是有可能的。蜀汉国力是无法和曹魏相比的,持续发动战争,只会劳民伤财,使国力越来越弱。

其次,魏延性格和关羽一样孤傲,不一定能受到重用。

魏延善养士卒,勇猛过人,是一个军事奇才。然而,他性格高傲,如同当年的关羽一样,“善待士卒而骄于士大夫”,人称“小关羽”。换句话说,就是魏延和各位同事关系不是太融洽,尤其是和长史杨仪关系最差。即使魏延在和杨仪的争斗中胜出,他和和各位同僚关系也不怎么样,也不一定能得到重用。一个没有得到重用的老将,能够发挥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关羽就是因为性格孤傲,得罪了刘备“义子”刘封,在败走麦城时,没有得到援助,才身首异处的。同理,魏延也可能和关羽一样的下场。

最后,魏延即使在公元263年活着,也是和廖化一样的老将了,行将就木。

我们知道,蜀汉灭亡是在公元263年,这一年,距离魏延被杀的234年,已经过去整整29年了,此时的魏延,即使侥幸活着,也是一个七十岁左右的老将了。征战是非常耗费精力的,一个七十岁的老将,无论是体力,还是脑力,都跟不上了,他已经到了退休养老的年纪了。

如廖化,在关羽丢失麦城,被东吴擒杀后,他侥幸逃回益州。在诸葛亮病逝后,廖化一直跟随姜维征战,可是岁数渐渐大了,作战中规中矩,在战场上并没有太优异的表现。然而,他身体好,一直活到了蜀汉灭亡的那一年。有一句古语“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说的就是廖化岁数太大了,而蜀中新生代将领很少,他不得不勉为其难,多次征战沙场。

景元五年(264年)春,七十多岁的廖化跟随后主刘禅,应司马昭之邀,不得不前往洛阳。由于廖化年岁太大了,再加上他忧愁蜀汉亡国,于中途病逝。如果魏延活着,他多半也是这样的结局吧。他在见证了蜀汉的亡国后,在忧虑中去世。《三国志》中记载如下:

咸熙元年春,化、预俱内徙洛阳,道病卒。

总结:魏延虽然是蜀汉“五虎上将”之外的第六大将,即使他活到公元263年蜀汉灭亡的那一年,他也拯救不了蜀汉。至于原因,就是以上三个原因,魏延可能穷兵黩武,还和各位同事关系不好,岁数不饶人,很难带领蜀汉,走向胜利。因此,所谓“魏延不死蜀汉不灭”这句话过度夸大了魏延的作用,过度强调了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作用。历史上也没有刘禅感慨“魏延不死蜀汉不灭”的相关记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陈平为刘邦夺取天下,建立汉朝贡献了哪些计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邦夺取天下的原因,刘邦是如何得到天下的,陈平盗嫂

    对陈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陈平(?一公元前178年),阳武户牖乡(今河南原阳县)人,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曾任西汉丞相。他为刘邦夺取天下,建立大汉贡献六大奇计。1、巧施反间计,离间楚国君臣。公元前204年4月,楚汉战争到了白热化阶段。楚军加强攻势,断绝了汉军

  • 天下第一虎将:李存孝的一生有多么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经典传奇鬼谷子,李存孝打虎的故事,李存孝打虎是真的吗

    乱世之中,每一个王朝走向终结,都会有一代名将名流千古。熟悉古代名将的人,应该听过这样一句话:“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不过金”。这句话一直流传至今,常常出现在演义小说中,话里面的四个人分别是:项羽、李元霸、李存孝、金台。今天说的就是唐末五代之时的名将李存孝。907年唐朝灭亡,随后五个短命的王

  • 曹操收了三个养子,他们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孙策的后代全被孙权杀光,孙权最后的结局是什么,电视剧周莹养子

    曹操作为三国时期顶级的枭雄,不可否认的是,曹操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从东汉末年开始,曹操就已经崭露头角了。东汉末年,曹操讨伐董卓,这时候的董卓之乱爆发,彻底的标志着天下大乱,东汉皇室没有了往日的辉煌,从此走向了没落。小说三国演义的出现,让后人们对三国这段历史有了深刻的了解。现如今,根本三国的事迹改编出

  • 武则天晚年为什么需要男宠 其实这才是武则天的高明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则天为什么要找男宠,武则天的男宠,男主是男宠

    很多人都不了解武则天养男宠,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说起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就不得不提武则天,在男尊女卑的时代,武则天能参与皇位争夺,成功登基,足以说明她的个人能力,关于她的史料、书籍、影视作品众多,这样一位历史上的风云人物,自然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武则天出身名门,父亲官至工部尚书,十四岁时

  • 面对夏侯楙大军的围困,赵云为何感叹道“死于此地”呢?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云为什么扎一下就会死,关羽如果走大路会失败吗,关羽失荆州为何无人搭救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赵云的故事。三国乱世中,有着诸多名声璀璨备受后人追捧的名将,其中最为符合国人心中武将印象的就应该是赵云了,一部《三国演义》中,对于忠勇无双的赵云更是花费了诸多的笔墨,其中最为耀眼的就是长坂坡之上,赵

  • 李显成功上位之后 武则天最后一年过的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武则天最终让位李显,武则天和李治是什么关系?,武则天死后李显当了几年皇帝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显上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武则天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不仅仅夺了大唐的江山,就连生物规律在她身上都被违反了,在她古稀之年依然对房事“性”趣满满,招了几个男宠,还设了个控鹤监来招纳男宠,公开与多名男性欢好,掌握权力的武则天精力充沛,身边的人都“不觉其衰”,根本

  • 武则天临死前为什么把皇位还给李家 其实道理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武则天还政,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作为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一生非常传奇,在后人对武则天进行评述的过程中,曾有这样一番言论:“若非仁杰擎天力,李鼎将移属武媚。”对于武则天的政治统治来说,狄仁杰这位优秀的臣子,在其中起到的意义也是非比寻常的。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皇帝的权力

  • 东汉末年的“建安七子”指的是哪些人?他们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建安七子的故事。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文学成就,所以“建安

  • 活了84岁的太皇太后王政君,为何却成了大汉王朝的终结者?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事实上在古代有很多长寿的统治者,比如缔造了清朝康乾盛世的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而除了皇帝之外,还有许多长寿的后宫之主,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活了84岁的太皇太后王政君,为何却成了大汉王朝的终结者?王政君,魏郡元城县人,先后在汉元帝以及汉成帝刘骜时期被尊为皇后与皇太后,去世时年龄已高达84岁,是古代后

  • 朱元璋临死前,为何没让张美人一起殉葬?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朱元璋的故事。朱元璋,一个穷到不能再穷的放牛小伙,打拼到至高无上的皇帝,可以说非常人之举,也让很多人敬佩他。但是朱元璋也有不好的一面,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好杀人。明初四大案,少则几千人,多的数万人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