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汉末年的“建安七子”指的是哪些人?他们结局如何

东汉末年的“建安七子”指的是哪些人?他们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08 更新时间:2024/1/23 22:27:08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建安七子的故事。

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文学成就,所以“建安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对于东汉末年的建安七子,虽然都学富五车,才华横溢,但是,在诸侯割据的背景下,建安七子也需要投靠诸侯,以此获得施展自己才华的大舞台。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再加上其实力的不断壮大,所以,这导致建安七子最终都投靠到曹操麾下了。比如陈琳原先隶属于袁绍,但是,在袁绍败亡时,陈琳最终被曹操招纳。当然,在建安七子中,还有孔融这样忠于汉室的人物。因为和曹操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孔融最终被曹操处死。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建安七子的各自结局。

一、王粲

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官吏,“建安七子”之一,太尉王龚曾孙、司空王畅之孙。由此,对于王粲来说,和杨修、袁绍、周瑜等人一样,都出自东汉时期的世家大族。

王粲自少即有才名,为蔡邕所赏识。因为中原地区的战乱,王粲选择南下依附荆州牧刘表,但未受到刘表重用。建安十三年(208年),丞相曹操南征荆州,刘表之子刘琮举州投降,王粲也归于曹操,深得曹氏父子信赖,被赐爵关内侯。建安十八年(213年),魏国这一封国建立,王粲任侍中。建安二十二年(216年),王粲随曹操南征孙权,次年,王粲撤退途中病逝,终年四十一岁。 二、徐干

徐干(170-217年),字伟长,北海郡剧县(今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朱里镇会泉庄)人。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建安七子”之一。曹操平定北方后,徐干担任司空(曹操)军谋祭酒掾属,转任五官中郎将(曹丕)文学掾。建安二十二年(217)春天,徐干染疾去世,时年四十八岁。因此,对于徐干来说,是和王粲差不多同一时间去世的。

三、阮瑀

阮瑀(约165—212年),字元瑜,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市尉氏县)人,是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阮瑀年轻时曾受学于蔡邕,蔡邕称他为“奇才”。后来,阮瑀担任丞相仓曹掾属,也即为曹操效力。不过,早在公元212年,阮瑀就病逝了。

四、应玚

应玚(?—217年),字德琏,东汉汝南南顿(今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在建安七子中,应玚的名气无疑是相对较低的。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应玚初被魏王曹操任命为丞相掾属,后转为平原侯庶子。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时,应玚为将军府文学。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应玚卒于疫疾。

五、孔融

作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孔融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元城(今河北大名县)县令、泰山都尉孔宙之子。作为孔子这位圣人的后人,孔融成为东汉末年的重要历史人物。东汉末年,北海国一带受到了黄巾军的袭扰,于是,作为北海国的国相,孔融派太史慈向平原国相刘备求救。刘备获悉后,立即发兵帮助孔融解围。在黄巾起义逐渐被平定后,袁绍和曹操成为中原地区两个强大的诸侯。不过,因为孔融看出来袁绍、曹操都不是真心忠于东汉王朝的,自然不愿意投靠袁绍或者曹操。

建安元年(196年),汉献帝迁都许昌后,征召孔融为将作大匠,又升任少府。在官渡之战后,曹操的儿子曹丕私自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在得知这一事件后,孔融立即写信给曹操,表达了讽刺的态度。后来,曹操北征乌桓,孔融继续表达了讥讽的态度。

对此,曹操可以说是愤怒不已,不过,因为孔融名重天下,曹操只能表面上装着容忍。在此背景下,山阳人郗虑揣摩曹操的心事,以蔑视国法为由奏免孔融。而这,无疑给了曹操除掉孔融的借口。在此背景下,曹操派遣手下将孔融拘押起来,并定下了“招合徒众”,“欲图不轨”等罪名。

《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五·汉纪五十七·孝献皇帝庚》中记载:(八月)壬子,太中大夫孔融弃市。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208年9月26日),孔融正式被处死,并株连全家,孔融时年五十六岁。因此,在建安七子中,孔融成为唯一被曹操处死的人物。

六、陈琳

陈琳(?-217年),字孔璋,广陵射阳(今江苏宝应,一说盐城盐都区大纵湖)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汉灵帝末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被杀后,陈琳辅佐了袁绍这位诸侯。作为袁绍的手下,陈琳在官渡之战中作《为袁绍檄豫州文》,痛斥了曹操。当然,对于官渡之战来说,一篇《为袁绍檄豫州文》是无法影响战局的。在袁绍失败后,陈琳为曹军俘获。在很多人看来,曹操会斩杀曾经痛骂自己的陈琳。

但是,让人想不到的是,袁绍失败后,陈琳为曹军俘获。曹操爱其才而不咎,署为司空军师祭酒,使与阮瑀同管记室。后又徙为丞相门下督,也即曹操麾下,陈琳继续负责文书相关的工作,这也是他擅长的工作。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与刘桢、应玚、徐干等同染疫疾而亡。

七、刘桢

刘桢(?-217),东汉名士,建安七子之一。字公干,东平宁阳(今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人。博学有才,刘桢与魏文帝友善。换而言之,在曹丕和曹植争夺魏国太子的时候,刘桢是站到曹丕这一边的。建安二十二年 (217年),刘桢与陈琳、徐干、应玚等同染疾疫而亡。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诗歌、特别是五言诗创作方面。存诗十五首,《赠从弟》三首为代表作,言简意明,平易通俗,长于比喻。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东汉末年的一场疾疫,让建安七子几乎损失殆尽。或许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在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格局形成后,建安七子也基本上告别了历史的大舞台,没能留下更多的事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活了84岁的太皇太后王政君,为何却成了大汉王朝的终结者?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事实上在古代有很多长寿的统治者,比如缔造了清朝康乾盛世的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而除了皇帝之外,还有许多长寿的后宫之主,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活了84岁的太皇太后王政君,为何却成了大汉王朝的终结者?王政君,魏郡元城县人,先后在汉元帝以及汉成帝刘骜时期被尊为皇后与皇太后,去世时年龄已高达84岁,是古代后

  • 朱元璋临死前,为何没让张美人一起殉葬?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朱元璋的故事。朱元璋,一个穷到不能再穷的放牛小伙,打拼到至高无上的皇帝,可以说非常人之举,也让很多人敬佩他。但是朱元璋也有不好的一面,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好杀人。明初四大案,少则几千人,多的数万人被杀

  • 嘉庆为何会对和珅起杀心?贪污本来罪不至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嘉庆为何会对和珅起杀心,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余生料无几,空负九重仁。”这是清朝著名大贪官和珅写的诗句。历史上的和珅虽贪污无数,但也以精明能干的优点备受皇帝喜爱。他位列紫光阁功臣,一生荣宠无数,最后却下场悲惨。从古至今,正恶的交锋,恶势力总会被正义的力量所消灭。和珅

  • 隋炀帝和李渊身为表兄弟 李渊为什么造反推翻隋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渊造反,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617年的中国,是隋朝土崩瓦解的前夜。山河破碎,遍地烽火。这一年的七月,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加入了推翻隋王朝的起义洪流中。在人们的感觉里,谁造反都有可能,唯有李渊最无可能。为啥?因为李渊与当朝皇帝隋炀帝杨广是表兄弟,其忠诚度也是久经考

  • 晋国勇士豫让,三姓家奴,被称为古代名刺客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晋国勇士豫让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他是一个悲催的刺客,两次刺杀目标都失败了,还把自己搭了进去,但他仍被评为古代名刺客之一,还留下了“士为知己者死”的美名!公元前453年,晋国几大家族争夺政权,其中智伯、赵襄子、魏桓子和

  • 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最后为什么没有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卫子夫的一生,应该是一场幸运与不幸交织的际遇。卫子夫出身贫寒,最初只不过是汉武帝刘彻的姐姐平阳公主的舞姬,虽然身份低微,但是天生丽质,婀娜多姿。汉武帝第一次见到她,就把她带回宫。不过,那时候汉武帝还有皇后陈阿娇,卫子夫到了皇宫就被汉武帝忘掉了,直到一年后,不受宠的宫女要被外放出宫,卫子夫也在其中。这

  • 朱元璋在反腐整治贪官时,治死罪需要几两银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后,反腐整治贪官,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明朝是历史上对官吏要求最严格的朝代,不管是对官员的管理上,还是给官员定的规矩,都是以往所有朝代比不上的。但是很多人似乎并不记得这个,而是记着朱元璋乱杀功臣的事件,其实朱元璋并没有那么坏,在当时的那种环境之下,朱元

  • 唐中宗为何会容忍韦皇后与武三思的奸情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唐中宗为何会容忍韦皇后与武三思的奸情呢?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大唐后宫里的女人,比较轻浮放纵,这是公认的事实。武则天创建武周王朝,让大唐妇女看到了自由的曙光。继武曌之后,无数跳梁小丑东施效颦,想要再创女帝之辉煌,只不过,她们都没有武则天那两把刷子,韦皇后就是个例子

  • 历史上的赵盾是如何一步步手握重权,维持晋国霸业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赵盾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晋灵公是晋文公的孙子,晋襄公之子,然而不比父亲和爷爷的贤明,晋灵公完美契合了一个昏君形象,他自认为晋国强大,便整天沉溺于酒色之中,为了满足自己的奢侈生活,他颁布重税大肆搜括民膏,弄得晋国上下一片哀怨。虽然碰上了这样顽劣不化的

  • 李渊当初承诺给李世民太子之位 李渊后来为什么反悔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渊和李世民,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617年,李渊在晋阳起兵时对李世民说:“若事成,则天下都是因你而得到的,那么我将立你做太子。”李世民当时拜谢并推辞了李渊的提议,但随着李世民在征战的过程中,建立的功勋越来越大,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和那些忠于李世民的将领们却不得不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