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湖三杰指的是哪些人?此人为何能和岳飞、于谦齐名呢?

西湖三杰指的是哪些人?此人为何能和岳飞、于谦齐名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891 更新时间:2023/12/4 13:46:47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西湖三杰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西湖三杰,分别为宋朝的岳飞、明朝的于谦、明末清初的张苍水。三位英雄均与杭州西湖结下不解之缘,故称“西湖三杰”。在杭州西湖北山栖霞岭麓,埋葬着南宋英雄岳飞和南山三台山脚下的明代英雄于谦,两处墓祠遥相呼应,如双璧辉映,形成西湖南北两处胜景,故清代诗人袁枚说:“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如果再算上张苍水,又被世人誉为“西湖三杰”。

对于西湖三杰来说,于谦和岳飞,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历史人物。一方面,绍兴六年(1136年),岳飞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在岳飞北伐不断胜利的时候,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

另一方面,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兵败被俘,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明代宗即位,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打赢了京师保卫战,挽救了明朝。当然,和岳飞一样,于谦最终也被冤杀了。

相对于岳飞和于谦,明末清初的张苍水,显然要低调不少,也即很多人不太了解他的事迹。以下,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历史上的张苍水。

首先,张煌言(1620年7月8日—1664年10月25日),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南明儒将、诗人。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六月九日,张煌言出生于浙江宁波府鄞县一个官吏家庭。崇祯九年(1636年),张煌言十六岁参加县试,并考察骑射,张煌言射三箭皆中靶,与他一起应试的人没有不惊叹的。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年纪轻轻的张煌言,就展现出自己文武兼备的一面。

对于张煌言来说,虽然有报国之志。不过,明朝的灭亡,显然不是他可以阻挡的。1644年李自成攻入明朝都城,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大举南下,连破扬州、南京、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区)、杭州等城。宁波城中文武官吏有的仓皇出逃,有的策划献城投降。但是,虽千万人吾往矣,二十五岁的张煌言,挺身而出,投笔从戎。

顺治四年(永历元年、1647年),清苏松提督吴胜兆准备在苏州起兵,他起事前联络定西侯张名振支持。张煌言劝说张名振援吴胜兆,张名振遂命张煌言为监军,徐孚远副之。于四月六日自岑江(即浙江舟山岑港)出发。不料四月十三日在崇明岛外遇风暴而大败。

顺治十年(永历七年、1653年)八月,张名振和监军兵部侍郎张煌言带领五六百艘战船向北进发,来到长江口的崇明一带沙洲。崇明城中的清军兵力有限,不敢出战,被围长达八个月。顺治十二年(永历九年、1655年),张名振与张煌言合兵三入长江,抵燕子矶,因兵力单弱,无功而返;乃会同郑成功部甘辉、陈六御等收复舟山。对此,在笔者看来,在江南一带,南明抗清势力的抵抗,无疑让清朝十分头疼。如果不是南明内部无法团结在一起的话,清朝能不能一统天下,恐怕要打上一个问号了。

顺治十五年(永历十二年、1658年),永历帝封郑成功为延平郡王,张煌言为兵部左侍郎。同年清军进至云贵,郑成功、张煌言进军浙江,攻克乐清(今浙江温州乐清)、宁海(今浙江宁波宁海县)等地。顺治十六年(永历十三年、1659年),张煌言与郑成功一起,为牵制大举向云贵地区进攻的清军,再次率义军入长江作战。对此,在笔者看来,张煌言等人的不断袭扰,无疑让清朝十分头疼。所以,清朝选择对张煌言进行了劝降。

清两江总督郎廷佐一方面调遣水军切断张煌言义军东退的水路,另一方面又写信向张煌言劝降。张煌言对招降书“拒不应”,为摆脱困境,又率“余兵道繁昌,谋入鄱阳湖”。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1661年),清军直下云南,终使南明永历势力。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对于南明抵抗势力来说,可谓一个沉重的打击。当然,对于张煌言来说,依然没有放弃抵抗清朝的决心。

康熙皇帝即位后,清廷浙江总督赵廷臣乘张煌言义军处境艰难之际,再次写信招降,张煌言不为所动,并回信拒绝。义军此时虽多次奋战,然孤悬海上,被迫孤军作战,日渐势单力薄。对此,在笔者看来,康熙皇帝即位后,清朝基本上平定了各地的南明势力。在此基础上,张煌言的抵抗,确实没有太大的意义。换而言之,继续和清朝大军作战,只会徒增伤亡,也有悖于当时的天下形势。于是,到了康熙三年(1664年)六月,张煌言见复明无望,在南田解散义军,隐居海岛不出。虽然解散了义军,但是,张煌言并没有选择归降清朝。

最后,康熙三年(1664年)七月十七日,清军通过叛徒找到张煌言隐居地,夜半渡岛,张煌言同部属罗子木、侍僮杨冠玉等人都被清军抓捕。到了九月七日,张煌言被清军杀害于杭州弼教坊。当他赴刑场时,大义凛然,面无惧色,抬头举目望见吴山,叹息说:“大好江山,可惜沦于腥膻!”

对于宁死不降的张煌言,临死前赋《绝命诗》一首。临刑时,他拒绝跪而受戮,“坐而受刃”,时年仅四十五岁。监斩官见杨冠玉年幼,有心为他开脱。杨冠玉却断然拒绝道:“张公为国,死于忠;我愿为张公,死于义。要杀便杀,不必多言。”言罢跪在张煌言面前引颈受刑。对于张煌言来说,是在杭州一带被清军杀害的。所以,这也是他能够和于谦、岳飞并称为西湖三杰的重要原因。

张煌言死后由鄞县万斯大等人与和尚超直收尸,并由张煌言外甥朱湘玉到总督衙门买回首级殡敛,并遵照他在《入武林》诗品所表示的愿望,把他葬于杭州南屏山北麓荔枝峰下,成为与岳飞、于谦一同埋葬在杭州的第三位英雄。换而言之,在生前,张煌言就将岳飞和于谦视为自己的榜样了。而就他的一生来说,也确实书写了宁死不屈,忠贞不二的传奇,这确实和岳飞、于谦的生平存在相似的地方。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高宗命录前朝“殉节诸臣”,并加以褒谥和祭祀,虽然当初各为其主,不过,张苍水的忠诚,还是获得了清朝的肯定。在此基础上,张苍水被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清廷对张煌言加谥“忠烈”,且将其牌位入“祀忠义祠”,得享定期供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刘宋政权建立后,刘裕为何没有选择善待司马氏一族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宋政权的故事,欢迎关注哦。420年,刘裕取代司马家建立的晋朝,正式建立宋朝,史称为刘宋。说到刘裕,必须要说的是,刘裕是西汉楚元王刘交的后代,自幼家境贫寒,他甚至学习过自己的祖上亲戚刘备,靠卖草鞋维持生计,但是刘裕才能出众,心中有着大志,始终拼命的奋斗着。

  • 吴国刺客专诸,是如何完成赐杀吴王僚这项任务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刺客列传专诸,专诸刺王僚的故事,战国刺客要离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吴国刺客专诸,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前522年,伍子胥全家被楚平王所害,自己历经艰难险阻,逃亡吴国,巧遇打架斗殴的莽汉,竟意外造就了一位名垂青史的刺客。这天,伍子胥正在吴国的大街上走着,前方突然有人打架,其中一个大汉勇猛异常,任凭路人如何劝阻,他都不听。后来来了位老妇

  • 李世民雄霸一世 为何逃不脱弑兄杀弟的悲剧?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世民弑兄夺位,历史李世民杀兄弟的真正原因,李世民李建成

    当玄武门之变血光闪过,李世民扑倒在父亲李渊怀里嚎啕大哭,这团暗黑的阴影,将笼罩他一生。并不是兄弟间在劫难逃,而是父亲李渊在他们三兄弟间反复摇摆,首鼠两端,把他们全都逼进了死胡同。网络配图几年之后,当李世民把他亲手杀害的两兄弟重新封王以礼下葬之时,相信他再一次的恸哭失声也是他心底最真实的情感流露。只是

  • 王保保:让朱元璋也佩服的奇男子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上朱元璋喜欢朱棣吗,为什么陈友谅打不过朱元璋,朱元璋最佩服的皇帝

    史上名将,要么顺应历史大势,击破强敌,扫除残余,建功立业,诸如白起、韩信、李靖、常遇春等;要么在处于颓势之际,力挽狂澜,保家卫国,诸如李光弼、岳武穆、左宗棠;还有一种,未必代表历史大势,也不能力挽狂澜,但其个人军事才能实在太出众,能够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在小规模范围内击败对手,取得不俗战绩,让敌我双

  • 史上能“通神”的皇帝 他想什么就有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我的玩家能成神百度百科,我的剑不可能这么猛,史上最厉害的皇帝

    当我们看到上古时期天子的记载时,都能看到一些与神有关的记载。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也曾经把自己说成是神龙转世。“君权神授”也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一种政治理论。有些天子或者皇帝说自己是神,但他们没有实质性的东西表现出来。到了十六国时期,后凉建立者吕光,用他“通神”的神技,告诉了我们,他真的可以与神相提并论。

  • 戚继光为何被老婆休掉?付出一辈子却被遗忘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戚继光和他的妻子,历史上的戚继光怕老婆吗,戚继光真的怕老婆吗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非常奇特的女人,一个是文绣,她主动离婚,休掉了自己的丈夫——大清末代皇帝溥仪,文绣的故事家喻户晓。还有一个女人,她也是毅然离婚,休掉了自己的丈夫——民族英雄、抗日名将戚继光,这个女人是“王氏”,她为何要休掉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丈夫呢?说起戚继光的婚姻,十分耐人寻味,他13岁定亲,21岁

  • 玩弄权力 恣意淫乐 贾似道:财政管仓小官的发迹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我是贾似道,令狐潮围张巡于雍丘,政出多门

    南宋天台人贾涉升任淮东制置使不到二年,突然病死,留下只有11岁的儿子贾似道。父亲病故,家道中落,其母受正妻排挤,被迫改嫁,贾似道成了一个无人管教的落魄浪子。幸好,南宋有“恩荫”制度,皇帝为了照顾老干部,每年都循例给大臣或功臣的子孙赐官,贾似道遂恩荫了一个嘉兴财政管仓库的小官——司仓。网络配图如果没有

  • 奇葩死法之一:揭秘中国古代被粪呛死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各种奇葩死法,被屎憋死的皇帝,历史上掉进粪坑淹死的皇帝

    在中国古代史上,有着这么一位皇帝,那就是晋景公姬獳,你一定想不到这位皇帝是怎么死的。这位皇帝的死法当真称得上是没有最奇葩只有更奇葩。说了这么多你们还不知道这位皇帝的死法吧,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揭中国古代被粪呛死皇帝吧。网络配图晋景公,姬姓,名獳,一名据,是中国春秋时代诸侯国晋国的一位君主。为晋文公之

  • 历史上诸葛亮竟施行严刑峻法 百姓负担沉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一生犯的错误有哪些,别被沉重负担压倒,诸葛亮犯的最大错误

    认真考察一下诸葛亮统治下的蜀国,许多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网络配图一是庞大的国家机器与民众的沉重负担,只有九十多万人口的蜀国,官吏竟达四万多,军队更在十五万以上,平均二十七人养一个官,并负担近五个士兵。民众不但供养着这庞大的国家机器,而且青壮年主要在前线军队,后方生产第一线的,已大多为妇孺老幼。庞大的

  • 陈阿娇的境遇为何会从金屋藏娇到长门怨妇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武帝陈阿娇感情,金屋藏娇结局,大宅门白文氏的娘家

    元光五年(前130年),“金屋藏娇”中的女主人公,汉武帝第一任皇后陈阿娇被废长门宫。很快,出身草根的卫子夫母仪天下。“君不见咫尺长门锁阿娇,不如意兮奈若何!”名门闺秀陈皇后为什么不得善终?平民歌女卫子夫何以三千宠爱集一身?陈阿娇的美丽梦幻以浪漫的“金屋藏娇”揭幕,最终却以悲剧“长门之怨”收场,这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