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尚香回到江东,刘备没有把她接回蜀汉为的是什么

孙尚香回到江东,刘备没有把她接回蜀汉为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740 更新时间:2024/1/27 10:25:38

孙尚香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孙尚香,是三国演义中的称呼,正史上并无确切名字,只是称之为孙夫人,以下统称为孙尚香。赤壁之战后,大约公元208年,甘夫人去世,刘备娶了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双方联姻。然而,仅仅过了两三年,公元211年,孙权以吴国太病重为由,将自己的妹妹孙尚香接回江东。孙尚香回到江东,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大哭大闹之后,到死也没回到刘备身边。那么刘备为何也没有再次将她迎回蜀汉呢?

刘备之所以没有迎回“娇妻”孙尚香,有三个原因,分析如下。

其一,刘备和孙尚香的婚姻,本来就是周瑜的“美人计”。

刘备和孙尚香两人婚姻并不是建立在两情相悦的基础上,两人在结婚前并没有见过面。刘备也不知道孙尚香是美女还是丑女,也不知道她高矮胖瘦,同理孙尚香只知道刘备年近半百,不知道他帅不帅。孙权多次向刘备讨要荆州,而刘备赖着不给。周瑜这才想出美人计,准备把孙权之妹孙尚香嫁给刘备,前提是刘备进入江东迎娶。周瑜此计是想把刘备骗入江东,以此为要挟用刘备交换荆州。

可是周瑜的美人计被诸葛亮识破,“丢了夫人又折兵”。最终刘备抱得美人归,也没有归还荆州,把媒人周瑜气得半死,昏厥于地。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瑜自思曰:“吾计不成,有何面目去见玄德智激孙夫人 孔明二气周公瑾吴侯!”大叫一声,金疮迸裂,倒于船上。众将急救,却早不省人事。

可以这么说,刘备和孙尚香只是因周瑜的“美人计”结合在一起的,一个年近半百,多次丧偶,另一个年芳十七,楚楚动人。单纯看年龄,两人就很难在一起。因此,在孙尚香回到江东后,刘备也没有再次迎回。

其二,刘备忙于夺取益州,顾不上去江东迎接自己的“娇妻”孙尚香。

公元211年,刘备应益州牧刘璋之邀,进入益州,帮忙抵抗汉中张鲁的进攻。不久,他和刘璋闹翻,反客为主,伺机夺取刘备的益州。虽然他采纳军师庞统“中计”,设计斩杀刘璋手下大将杨怀、高沛,夺取涪城,占得先机。可是不久,庞统率军攻打雒城时,在落凤坡遭到埋伏,不幸战死。

虽然刘备是一军主帅,而庞统却是军师,负责具体指挥作战,现在却战死了。他遇到了很大的挫折,夺取益州进展并不顺利。失去军师庞统的刘备手忙脚乱,不得不调遣荆州的诸葛亮、赵云、张飞等人,进入益州,支援自己作战。

直到214年,雒城才被攻克,形势才向着对刘备有利的方向发展。刘备和诸葛亮、张飞、赵云等率领大军,将成都团团包围。此时,距离孙尚香被骗回江东,已经过去了三年了,黄花菜也都凉了,何况是刘备的心。

其三,刘备在夺取益州后,重新娶了吴懿之妹,先后立其为王后、皇后。

建安十九年(214年),这一年刘备平定益州,准备考虑自己的人生大事了。他这时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交好东吴孙权,迎回自己的“娇妻”孙尚香,第二个选择是在益州再娶一个妻子。而刘备显然是选择了第二项,他娶了吴懿之妹吴氏为妻。刘备刚开始,还不好意思,因为自己与吴氏的亡夫刘瑁同族。法正劝谏道:“论其亲疏,何与晋文之於子圉乎?”于是刘备下定决心,纳吴氏为夫人。

对吴氏来说,好运连连,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刘备夺取汉中,自称汉中王,立吴氏为汉中王后。黄初二年(221年),刘备登基称帝,建立蜀汉政权,刘备立吴氏为皇后。《三国志》中记载如下:

章武元年夏五月,策曰:“朕承天命,奉至尊,临万国。今以后为皇后,遣使持节丞相亮授玺绶,承宗庙,母天下,皇后其敬之哉!”

此时,吴氏验证了相士的预测,真的大富大贵,实现了“母仪天下”。此时,刘备早已没有了接回孙尚香的想法,估计早已把她忘到九霄云外了。刘焉为他的儿子刘瑁选择的吴氏,没有实现大富大贵的命,现在被刘备实现了。

总结:孙尚香被骗回江东后,如果刘备采取强硬措施,据理力争,和东吴孙权索要自己夫人,多半还是能要回的。可惜的是,由于以上三个原因,刘备放弃了“旧爱”孙尚香,又有了“新欢”吴氏。这就是现实,孙尚香是孙吴和刘备博弈的牺牲品,她是悲哀的。在演义中,孙尚香听说自己的夫君刘备兵败夷陵后,跳江而亡。而《三国志》中在孙夫人回到江东后,便失去了记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西湖三杰指的是哪些人?此人为何能和岳飞、于谦齐名呢?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岳阳楼和岳飞有关系吗,张煌言为什么被称为西湖三杰,袁游西湖三杰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西湖三杰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西湖三杰,分别为宋朝的岳飞、明朝的于谦、明末清初的张苍水。三位英雄均与杭州西湖结下不解之缘,故称“西湖三杰”。在杭州西湖北山栖霞岭麓,埋葬着南宋英雄岳飞和南山三台山脚下的明代英雄于谦,两处墓祠遥相呼应,如双璧辉映,形成西湖南北两处胜景

  • 刘宋政权建立后,刘裕为何没有选择善待司马氏一族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宋政权的故事,欢迎关注哦。420年,刘裕取代司马家建立的晋朝,正式建立宋朝,史称为刘宋。说到刘裕,必须要说的是,刘裕是西汉楚元王刘交的后代,自幼家境贫寒,他甚至学习过自己的祖上亲戚刘备,靠卖草鞋维持生计,但是刘裕才能出众,心中有着大志,始终拼命的奋斗着。

  • 吴国刺客专诸,是如何完成赐杀吴王僚这项任务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刺客列传专诸,专诸刺王僚的故事,战国刺客要离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吴国刺客专诸,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前522年,伍子胥全家被楚平王所害,自己历经艰难险阻,逃亡吴国,巧遇打架斗殴的莽汉,竟意外造就了一位名垂青史的刺客。这天,伍子胥正在吴国的大街上走着,前方突然有人打架,其中一个大汉勇猛异常,任凭路人如何劝阻,他都不听。后来来了位老妇

  • 李世民雄霸一世 为何逃不脱弑兄杀弟的悲剧?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世民弑兄夺位,历史李世民杀兄弟的真正原因,李世民李建成

    当玄武门之变血光闪过,李世民扑倒在父亲李渊怀里嚎啕大哭,这团暗黑的阴影,将笼罩他一生。并不是兄弟间在劫难逃,而是父亲李渊在他们三兄弟间反复摇摆,首鼠两端,把他们全都逼进了死胡同。网络配图几年之后,当李世民把他亲手杀害的两兄弟重新封王以礼下葬之时,相信他再一次的恸哭失声也是他心底最真实的情感流露。只是

  • 王保保:让朱元璋也佩服的奇男子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上朱元璋喜欢朱棣吗,为什么陈友谅打不过朱元璋,朱元璋最佩服的皇帝

    史上名将,要么顺应历史大势,击破强敌,扫除残余,建功立业,诸如白起、韩信、李靖、常遇春等;要么在处于颓势之际,力挽狂澜,保家卫国,诸如李光弼、岳武穆、左宗棠;还有一种,未必代表历史大势,也不能力挽狂澜,但其个人军事才能实在太出众,能够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在小规模范围内击败对手,取得不俗战绩,让敌我双

  • 史上能“通神”的皇帝 他想什么就有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我的玩家能成神百度百科,我的剑不可能这么猛,史上最厉害的皇帝

    当我们看到上古时期天子的记载时,都能看到一些与神有关的记载。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也曾经把自己说成是神龙转世。“君权神授”也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一种政治理论。有些天子或者皇帝说自己是神,但他们没有实质性的东西表现出来。到了十六国时期,后凉建立者吕光,用他“通神”的神技,告诉了我们,他真的可以与神相提并论。

  • 戚继光为何被老婆休掉?付出一辈子却被遗忘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戚继光和他的妻子,历史上的戚继光怕老婆吗,戚继光真的怕老婆吗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非常奇特的女人,一个是文绣,她主动离婚,休掉了自己的丈夫——大清末代皇帝溥仪,文绣的故事家喻户晓。还有一个女人,她也是毅然离婚,休掉了自己的丈夫——民族英雄、抗日名将戚继光,这个女人是“王氏”,她为何要休掉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丈夫呢?说起戚继光的婚姻,十分耐人寻味,他13岁定亲,21岁

  • 玩弄权力 恣意淫乐 贾似道:财政管仓小官的发迹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我是贾似道,令狐潮围张巡于雍丘,政出多门

    南宋天台人贾涉升任淮东制置使不到二年,突然病死,留下只有11岁的儿子贾似道。父亲病故,家道中落,其母受正妻排挤,被迫改嫁,贾似道成了一个无人管教的落魄浪子。幸好,南宋有“恩荫”制度,皇帝为了照顾老干部,每年都循例给大臣或功臣的子孙赐官,贾似道遂恩荫了一个嘉兴财政管仓库的小官——司仓。网络配图如果没有

  • 奇葩死法之一:揭秘中国古代被粪呛死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各种奇葩死法,被屎憋死的皇帝,历史上掉进粪坑淹死的皇帝

    在中国古代史上,有着这么一位皇帝,那就是晋景公姬獳,你一定想不到这位皇帝是怎么死的。这位皇帝的死法当真称得上是没有最奇葩只有更奇葩。说了这么多你们还不知道这位皇帝的死法吧,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揭中国古代被粪呛死皇帝吧。网络配图晋景公,姬姓,名獳,一名据,是中国春秋时代诸侯国晋国的一位君主。为晋文公之

  • 历史上诸葛亮竟施行严刑峻法 百姓负担沉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一生犯的错误有哪些,别被沉重负担压倒,诸葛亮犯的最大错误

    认真考察一下诸葛亮统治下的蜀国,许多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网络配图一是庞大的国家机器与民众的沉重负担,只有九十多万人口的蜀国,官吏竟达四万多,军队更在十五万以上,平均二十七人养一个官,并负担近五个士兵。民众不但供养着这庞大的国家机器,而且青壮年主要在前线军队,后方生产第一线的,已大多为妇孺老幼。庞大的